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20)
2023(10541)
2022(9219)
2021(8879)
2020(7111)
2019(16643)
2018(16470)
2017(31847)
2016(17305)
2015(19592)
2014(19541)
2013(19108)
2012(17265)
2011(15362)
2010(15195)
2009(13665)
2008(13024)
2007(11150)
2006(9594)
2005(8094)
作者
(49178)
(40595)
(40252)
(38459)
(25779)
(19574)
(18343)
(16157)
(15483)
(14337)
(14055)
(13499)
(12701)
(12638)
(12533)
(12223)
(12214)
(12030)
(11530)
(11485)
(10086)
(9777)
(9732)
(9210)
(9115)
(9043)
(8951)
(8936)
(8073)
(8043)
学科
(66510)
经济(66439)
管理(48402)
(45326)
(38145)
企业(38145)
方法(32655)
数学(28105)
数学方法(27663)
(17773)
中国(17202)
(15427)
(15361)
业经(15182)
地方(13931)
理论(12095)
农业(12077)
(11536)
(11135)
贸易(11128)
(10786)
环境(10749)
技术(10717)
(10498)
(10132)
教育(10116)
财务(10066)
财务管理(10047)
企业财务(9511)
(9450)
机构
大学(240997)
学院(240024)
管理(98767)
(88955)
经济(86795)
理学(86565)
理学院(85614)
管理学(83983)
管理学院(83569)
研究(77100)
中国(55108)
(51509)
科学(50199)
(39091)
(38009)
业大(36967)
(36154)
研究所(35055)
中心(34585)
(32968)
(32692)
北京(32577)
师范(32430)
财经(32291)
(29321)
(28710)
农业(28340)
(27573)
师范大学(26259)
技术(26064)
基金
项目(172355)
科学(135106)
研究(127082)
基金(123849)
(107459)
国家(106551)
科学基金(91788)
社会(77700)
社会科(73504)
社会科学(73483)
(67726)
基金项目(66267)
自然(60589)
自然科(59150)
自然科学(59139)
教育(58229)
自然科学基金(58022)
(57160)
编号(53093)
资助(50911)
成果(42656)
重点(37972)
(37168)
(36459)
课题(36232)
(35733)
创新(33167)
项目编号(33056)
科研(32873)
大学(31939)
期刊
(94398)
经济(94398)
研究(68372)
中国(40858)
学报(38194)
科学(35416)
管理(34700)
(32934)
教育(29240)
大学(28791)
(27518)
学学(26941)
农业(23661)
技术(21398)
业经(16311)
(16206)
金融(16206)
经济研究(14578)
图书(14477)
财经(14320)
理论(12529)
科技(12438)
问题(12120)
(12009)
实践(11835)
(11835)
技术经济(11544)
(11142)
情报(11085)
(10980)
共检索到333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侯甬坚  
如果说历史地理学是以探索历史时期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的演变过程、规律和发展趋向为研究目的,并以给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历史参考资料有意义的建设为主要宗旨,那么,历史交通地理在历史时期陆路、水路和海上航路交通的研究中也体现出同样的目的和宗旨,甚至更加具体。它所作的一系列不懈努力,赢得了历史地理学一个重要分支所应有的地位和科学价值。历史交通地理研究得以持续进行和深入发展的原因在于:①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献中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巨天珍  石垚  贾丽  陈源  任正武  
在2002—2004年道路交通噪声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公众反应为尺度,以城市空间结构为分类背景,对兰州市交通噪声的特征进行了多角度分析、评价,进而探究产生噪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解决之道,为今后环境监测布点设计和城市总体规划提供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立云  谭伟  
促进内部审计成果有效转化应用,从而提高内部审计质效是审计研究的重点。文章重点从内部审计成果有效转化的因素出发,从内部审计结果本身的质量管理角度,完善审计成果应用管理、结果通报、成果共享和成果应用奖惩激励等配套措施,建立审计整改信息化管理机制、问题推送和协调联动机制、全过程整改督促机制、后续审核机制和整改消号机制,从三个维度考虑,多方联动拓宽审计成果运用渠道,打通审计成果应用的全流程,帮助提升企业内在价值,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鲁丹萍  
温州市场经济起步较早,民间投资较为活跃,投资领域较为宽泛,但民间投资涉足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较少。本文围绕温州城市基础设施如何向社会投资主体开放,通过调研分析,探索扩大利用民资的方法、途径,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为温州丰厚的民间资金拓展出一条有效的投资途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俊华  
介绍国外利用口述历史从事图书馆史研究的情况,以及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方法,意在为我国图书馆史的研究和史料的收集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钟伟  丁永波  
文章以长春市为例,从避免、转移和改善交通碳排放三个维度提出我国二线城市实现低碳交通的途径,具体从经济、技术、制度和信息四个视角指出应将土地利用和交通一体化规划、将高碳排放交通方式转向低碳排放交通方式、将清洁能源推广到交通领域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玉泉  
在新时期怎样才能培育出高职业道德人才,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依据实情阐述了新时期下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通过职业道德教育现状探讨其有关教育方法和途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芦萌   邬建国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的核心问题,近年来研究颇多,但缺乏对相关研究框架与方法的系统梳理。基于文献回顾,系统总结了二者关系的研究框架和分析途径,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研究框架大致分为四类,包括权力和能力方法类、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框架类、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类和生态系统服务级联框架类。四类框架的起源、要素构成和适用场景不同,但构建逻辑和内在假设存在相似之处。常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的分析方法可归纳为直接评价法、统计分析法、模型模拟法和定性评估法。未来有必要更新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的研究框架,基于机器学习等最新手段创新二者关系的研究方法,以及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指标选择与应用规范等,从而更好地促进对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特征和作用机制的理解。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卫东  
本文通过对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理论阐释,提出土地上产生的任何一种物质对于人类需要的短缺或过量,而又无法替代或消除,都可以形成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障碍,成为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的根据。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可以通过资源、环境和生产三大途径进行,其中生产途径最重要,土地生产力的准确计算是关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永斌  严继昌  
在新的历史时期 ,能否主动去研究新问题、寻找新思路、开拓新途径是研究生德育工作能否适应时代的要求、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本文基于对全国 2 9所院校的 1 60 0名研究生进行的问卷调查 ,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下 ,探讨了新时期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途径 ,摒弃那些与青年学生特点不适应、与时代发展不一致的做法。不仅对高校传统的德育途径赋予了新内涵 ,并且还创造性地提出了科研集体建设这一研究生德育的新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如志  严辉  
主动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灵魂与基础,是增加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与基础。提高研究生主动创新意识,可采用兴趣诱导、探索研究及团队讨论等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创新环境,创新硬环境的发展与完善为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而创新软环境的建设为创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与基础。笔者以北京工业大学的创新环境建设为例,论证了创新环境建设与发展对于研究生主动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鲁丹萍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及我国对世界经济事务参与程度的进一步加深, 由贸易保护主义引发的贸易摩擦已频繁出现,“非市场经济”、特保调查、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等针对中国的歧视性做法依然存在。如何在入世后过渡期,努力实现我国外贸事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实施公平贸易战略,本文提出了加强与完善贸易救济措施制度建设,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及维护国内产业安全的思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晶  聂学军  杨伟超  
高海拔工程破坏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缺乏。本文针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特殊气候、植被和土壤条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植被恢复途径和方法。利用原有植被移植和植被重建等植被恢复措施,草皮移植措施途径为原生草皮切割、剥离、移植、保存和保育等,植被重建主要途径为基质配置和改良,先锋物种的筛选和先锋群落的重建,在先锋物种定居的基础上,逐步地引入其它物种,丰富物种多样性与系统结构,增加系统稳定性与可持续性,促进生态系统达到最终的植被恢复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