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61)
2023(14600)
2022(12464)
2021(11830)
2020(9896)
2019(22780)
2018(22266)
2017(42333)
2016(23090)
2015(25986)
2014(25410)
2013(25362)
2012(23238)
2011(21169)
2010(20571)
2009(18781)
2008(18126)
2007(15275)
2006(13178)
2005(11396)
作者
(68869)
(57590)
(57066)
(54104)
(36352)
(27500)
(25602)
(22748)
(21810)
(20040)
(19491)
(19276)
(18033)
(18015)
(17657)
(17616)
(17296)
(17174)
(16286)
(16188)
(14442)
(13893)
(13802)
(12901)
(12883)
(12629)
(12584)
(12466)
(11508)
(11398)
学科
(92114)
经济(92017)
管理(62792)
(60332)
(48014)
企业(48014)
方法(44283)
数学(39240)
数学方法(38888)
中国(25932)
(24953)
(21270)
(20960)
(19752)
贸易(19744)
业经(19579)
(19263)
农业(16828)
地方(16326)
(15311)
环境(14914)
技术(14264)
(14188)
(13197)
银行(13133)
理论(13090)
(13004)
财务(12943)
财务管理(12926)
(12609)
机构
大学(332029)
学院(327496)
(134670)
经济(132185)
管理(128916)
研究(117151)
理学(113291)
理学院(111981)
管理学(110014)
管理学院(109460)
中国(85668)
科学(75298)
(71322)
(62556)
(59977)
(56239)
研究所(55796)
业大(55154)
中心(51353)
农业(49812)
财经(46760)
北京(45125)
(43719)
(42969)
(42012)
(41973)
师范(41467)
经济学(41124)
经济学院(37273)
科学院(36086)
基金
项目(236067)
科学(184655)
基金(173519)
研究(164940)
(155542)
国家(154344)
科学基金(130376)
社会(105053)
社会科(99665)
社会科学(99640)
基金项目(92277)
(89288)
自然(87211)
自然科(85208)
自然科学(85182)
自然科学基金(83671)
(77312)
教育(74260)
资助(71455)
编号(64322)
重点(53320)
(52402)
成果(50573)
(50257)
(49061)
创新(45931)
科研(45921)
计划(44743)
国家社会(44213)
教育部(44111)
期刊
(136932)
经济(136932)
研究(93399)
学报(61470)
中国(57285)
(55964)
科学(54114)
管理(44841)
大学(44809)
学学(42585)
(39391)
农业(39248)
教育(30343)
技术(25102)
经济研究(23770)
(23698)
金融(23698)
财经(22206)
(21624)
业经(21504)
(19043)
问题(18172)
科技(17326)
业大(16356)
(16289)
图书(15707)
技术经济(15579)
(15443)
资源(15176)
理论(14977)
共检索到460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紫燕   孙中叶   曹鹏  
[目的]极端气候频发,导致中国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系统不确定性增加,小麦作为重要的口粮品种需要重点关注。从厄尔尼诺事件的视角,分析对中国小麦生产分布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渠道,对建立气候变化影响中国小麦生产分布的长效机制、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1978—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生产规模指数和自然断点法全面分析小麦生产分布时空演化特征,进而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论证了厄尔尼诺事件对小麦生产分布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渠道。[结果]研究发现,(1)厄尔尼诺事件会显著减少中国小麦播种面积,对小麦生产分布产生不利影响。(2)降水量和气温是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中国小麦生产分布的两个主要的作用渠道,即存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降雨/气温格局改变→小麦生产分布调整”的影响路径。(3)与东南沿海麦区相比,厄尔尼诺事件只对黄淮海麦区、长江中游麦区以及西北麦区的生产分布存在不利影响。[结论]因此,应该完善和优化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结合中国各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合理调整小麦种植方案,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小麦品种培育力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冰  陈新军  田思泉  钱卫国  刘必林  
研究大范围环境变化对茎柔鱼渔场分布的影响,对指导渔业科学生产、掌握资源变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05—2009年我国鱿钓船鱿钓生产数据,结合表温(SST)、0~200 m垂直水温(15 m水层温度T15,50 m水层温度T50,100 m水层温度T100,200 m水层温度T200)等资料,研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对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2006和2009年10—12月受厄尔尼诺影响,作业渔场分布在79°W~84°W、10°W~17°S海域,最适SST为19~22℃;2007年10—12月受拉尼娜影响,作业渔场分布在81°W~85°W、10°W~14°S海域,最适SST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郝晓燕  张益  韩一军  
[目的]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其生产布局变化影响市场供给的均衡性,关系小麦生产稳定,也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方法]采用1978—2014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生产规模指数、集中度指数、生产重心指数及重心转变路径全面分析中国小麦生产布局空间演化特点,通过莫兰指数检验各区域小麦播种面积的空间相关性,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小麦生产布局的影响因素。[结果](1)随着时间迁移,小麦生产布局由分散逐渐变集中,主要集中于中部、黄淮海地区,该地区的面积和产量对全国小麦生产的贡献最大;(2)无论是从播种面积还是产量角度,中国小麦生产重心都表现出自北向南再向东的趋势;(3)小麦生产的空间集聚效应随时间变化越来越显著;(4)灌溉水平和化肥投入对该区、相邻地区和全国的小麦播种面积均有正向作用,机械投入、政策和技术水平对该区、相邻地区和全国的小麦播种面积均产生负向影响,比较收益和非农就业机会对该区和相邻地区的小麦播种面积均有影响,但作用方向相反。[结论]建议小麦生产布局优化要注重发挥相邻区域农民的学习效仿能力,促进小麦品种研发技术提升,增强小麦生长的环境适应性,提高小麦生产的要素配置效率,关注非农就业导致的小麦播种面积波动,保障主产省农民收益。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茉  方星楠  余为  刘连为  
基于2006—2015年9—11月西北太平洋(36°N~48°N和150°E~170°E)海域柔鱼(Ommastrephes bartarmii)生产捕捞数据并结合关键环境因子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和海表面高度距平(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 SSHA),构建各月单因子不同权重的综合栖息地指数模型(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model, HSI),按照模型性能筛选出每月最优模型并加以验证。此外,利用最优模型预测柔鱼栖息地适宜性程度,并比较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下柔鱼栖息地时空分布的差异性,评估柔鱼生境质量与资源丰度、渔场分布的关系。结果显示,9—11月各月最优HSI模型的单因子适宜性指数(suitability index, SI)SI_(SST)和SI_(SSHA)权重比例分别为9月0.9∶0.1、10月0.7∶0.3、11月0.8∶0.2,显然每月SST贡献率都是最高的,表明水温对柔鱼栖息地时空分布的影响最为关键。对比分析厄尔尼诺年份(2009和2015年)与拉尼娜年份(2007和2010年)柔鱼的生境质量、资源丰度和渔场纬度重心可知,相较厄尔尼诺事件,拉尼娜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柔鱼的生存,促使其适宜生境范围扩大,产量提升。柔鱼偏好的水温向北移动驱使渔场位置同样北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茉  方星楠  余为  刘连为  
本文基于2006—2015年9—11月西北太平洋(36~(o)N~48~(o)N和150~(o)E~170~(o)E)海域柔鱼(Ommastrephesbartarmii)生产捕捞数据并结合关键环境因子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和海表面高度距平(sea surface heightanomaly,SSHA),构建各月单因子不同权重的综合栖息地指数模型(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model,HSI),按照模型性能筛选出每月最优模型并加以验证。此外,利用最优模型预测柔鱼栖息地适宜性程度,并比较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下柔鱼栖息地时空分布的差异性,评估柔鱼生境质量与资源丰度、渔场分布的关系。结果显示,9—11月各月最优HSI模型的单因子适宜性指数(suitability index,SI)SI_(SST)和SI_(SSHA)权重比例分别是:9月为[0.9:0.1],10月为[0.7:0.3],11月为[0.8:0.2],显然每月SST都是贡献率最高,表明水温对柔鱼栖息地时空分布的影响最为关键。对比分析厄尔尼诺年份(2009和2015年)与拉尼娜年份(2007和2011年)柔鱼的生境质量、资源丰度和渔场纬度重心可知,相较厄尔尼诺事件,拉尼娜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柔鱼的生存,促使其适宜生境范围扩大,产量提升,柔鱼偏好的水温向北移动驱使渔场位置同样北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迁迁  
厄尔尼诺(El NiNo)是热带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异常增暖的气候现象。2015年年初以来,厄尔尼诺导致我国暴雨洪涝、高温干旱等气象灾害及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气象学领域对厄尔尼诺现象特征、机理、预报等问题的研究已趋于成熟,但经济学领域还未足够关注。本文分析了厄尔尼诺对经济增长、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和货币政策等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何春良  杨红  
根据1933-2007年间我国海域赤潮发生的相关记录和数据,分析了我国海域赤潮发生的年际变化特征,探讨了厄尔尼诺对我国海域赤潮发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1933-2007年间我国海域赤潮发生经历了3个高峰期,其中赤潮发生次数的3个高峰期为1991年、2001年和2003年,发生次数分别达到50、79和119次;赤潮发生面积的3个高峰期为1991年、2001年和2005年,发生面积分别达到1.1×104km2、1.5×104km2和2.707×104km2,赤潮发生次数和面积均呈现明显的波动式增长趋势。(2)2000-2007年4个海域发生的赤潮次数:东海>渤海>南海>黄海;2000-2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士功  禾军  王道龙  周应华  吴晓春  霍剑波  
小麦作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 ,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 ,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进口在我国粮食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日益加快 ,研究加入WTO对我国小麦生产的影响及其相应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哲  杨杰  李瑞博  王晓龙  张晓科  张玲丽  
【目的】明确主要春化基因在我国小麦主产区的组成和分布特点。【方法】利用序列标志位点(STS)分子标记对我国6个小麦主产区276份小麦品种主要春化基因VRN-A1、VRN-B1、VRN-D1和VRN-B3进行检测,分析其春化基因的等位变异组成特点及其在不同麦区的分布特征。【结果】在276份小麦品种中,4个春化基因位点共存在9种等位变异组合类型,其中vrn-A1/vrn-B1/VRN-D1/vrn-B3的分布比例最高(33.7%)。北部冬麦区春化基因位点均为隐性等位变异组成;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以vrn-A1/vrn-B1/VRN-D1/vrn-B3组合类型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84.3%,57.1%和21.2%,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西北春麦区和东北春麦区以VRNA1和VRN-B1两位点显性等位变异的组合为主,所占比例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加。【结论】初步明确了中国各主产区小麦品种主要春化基因的组成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莹  黄林周  胡银岗  
【目的】了解春化作用相关基因在中国小麦地方品种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小麦冬春性的关系,促进小麦地方品种的合理利用。【方法】采用小麦春化作用相关基因Vrn-A1、Vrn-B1、Vrn-D1和Vrn-B3的STS分子标记,对其在中国小麦十大生态栽培区的153份地方品种中的分布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冬春性的关系。【结果】(1)中国小麦地方品种中4个显性春化基因的分布频率依次为60.78%(Vrn-D1)、5.88%(Vrn-A1a)、5.23%(Vrn-B1)和0(Vrn-B3)。(2)Vrn-A1a和Vrn-B1在东北春麦区等春麦区地方品种中的分布频率较高,以东北春麦区最高,达50%和33.33%,在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丰敏  
本文根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数据,介绍了美国小麦生产的价格、成本、地区差异、品种差异等情况,并从农业生产政策、生产技术、植物病害等方面概述了美国小麦生产的基本情况,了解美国小麦产业对中国小麦生产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杭徽  吴晓雪  范江涛  余为  陈新军  钱卫国  
为研究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对西北太平洋海域柔鱼(Ommastrephes bartarmii)资源量变动的影响,并分析柔鱼栖息地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本文根据上海海洋大学鱿钓科学技术组提供的中国柔鱼生产捕捞数据,比较2008年正常气候年份与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年份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产量、捕捞努力量以及渔场纬度重心(LATG)的变化;利用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模型对西北太平洋柔鱼栖息地的海表温度(SST),光和有效辐射范围(PAR)和海表面高度距平(SSHA)3个关键环境因子进行分析。渔业数据时间为2008年和2015年9-11月,数据覆盖范围为36°~48°N、150°~170°E。结果发现,相对于2008年正常年份,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下的CPUE明显降低,且LATG向南偏移;此外,2015年的适宜的SST和PAR的范围均显著降低,导致适宜的栖息地面积相较于正常年份大幅减少;最适宜的SST和PAR等值线向南偏移,导致有利的栖息地纬度位置向南移动。研究认为,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柔鱼渔场环境不适宜柔鱼生长,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且向南移动,导致该年份柔鱼资源丰度骤减,渔场向南偏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愈源,赵文兰  
一、引言 气候变异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自1979年2月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以来,愈来愈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在八十年代开始执行的世界气候计划中,世界气候影响计划是其中四个子计划之一。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组织各国政府和相关的学术团体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研究。厄尔尼诺现象即ENSO事件是全球尺度年际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气候事件。大量观测事实证明:在全球范围内它的发生同时伴有一系列大气环流和天气异常。因此,关于与厄尔尼诺现象相联系的全球气候异常对经济—生态—社会影响的研究成为该计划的重要课题。1982~1983年发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芳萍  何心尧  何中虎  尚勋武  杨文雄  夏先春  
【目的】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hytoene synthase,Psy)基因是影响小麦黄色素含量的关键基因,利用分子标记检测中国冬小麦品种(系)Psy-A1基因的等位变异及其与黄色素含量的关系,进一步验证Psy-A1基因分子标记的有效性。【方法】利用7A染色体上Psy-A1基因的分子标记YP7A检测该基因在中国217份冬小麦品种(系)中的等位变异,分析不同等位变异与黄色素含量的相关性及变化趋势。【结果】Psy-A1基因标记YP7A为共显性标记,在高、低黄色素含量的小麦材料中分别扩增出194bp和231bp片段,相应的等位基因为Psy-A1a和Psy-A1b(GenBank编号分别为EF60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卢布  丁斌  吕修涛  于振文  赵广才  万富世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战略储备粮,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地位突出。根据当前小麦生产状况和未来需求,经反复调研论证,对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的范围进行了调整,在2008~2015年期间,将我国小麦主要产区划分为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和东北5个优势区。兼顾总量和质量发展的目标,明确了建设布局的层次重点,制定了到2015年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266.7万hm2、单产达到4875kg/hm2、总产稳定在1.1050亿t、优质率达到85%的总体目标。为实现总体目标,对各优势区小麦生产的发展方向、主攻目标、技术配置等进行了布局,对我国小麦生产的建设重点、政策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