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65)
- 2023(9126)
- 2022(7922)
- 2021(7574)
- 2020(6360)
- 2019(14287)
- 2018(14370)
- 2017(28871)
- 2016(15855)
- 2015(18091)
- 2014(18350)
- 2013(17918)
- 2012(17196)
- 2011(15719)
- 2010(16120)
- 2009(15757)
- 2008(15853)
- 2007(14714)
- 2006(13422)
- 2005(12595)
- 学科
- 济(61580)
- 经济(61477)
- 管理(53823)
- 业(47850)
- 企(39855)
- 企业(39855)
- 方法(25305)
- 数学(22065)
- 数学方法(21740)
- 财(21402)
- 制(20464)
- 中国(19683)
- 农(18426)
- 贸(14694)
- 贸易(14683)
- 易(14426)
- 银(14218)
- 银行(14203)
- 业经(14097)
- 行(13615)
- 体(13094)
- 策(12546)
- 融(12263)
- 金融(12261)
- 务(12105)
- 财务(12071)
- 财务管理(12037)
- 企业财务(11366)
- 税(10952)
- 学(10884)
- 机构
- 大学(235175)
- 学院(234437)
- 济(101409)
- 经济(99106)
- 管理(88162)
- 研究(79095)
- 理学(74077)
- 理学院(73298)
- 管理学(72094)
- 管理学院(71648)
- 中国(65320)
- 财(55221)
- 京(49663)
- 科学(43317)
- 财经(41489)
- 所(39956)
- 经(37375)
- 江(37245)
- 中心(36490)
- 研究所(34888)
- 农(33398)
- 北京(32261)
- 经济学(31521)
- 财经大学(30508)
- 州(29563)
- 范(29332)
- 师范(29086)
- 业大(29020)
- 经济学院(28268)
- 院(28143)
- 基金
- 项目(138083)
- 科学(109176)
- 研究(105649)
- 基金(100543)
- 家(85172)
- 国家(84415)
- 科学基金(72424)
- 社会(67670)
- 社会科(64083)
- 社会科学(64071)
- 省(52272)
- 基金项目(51471)
- 教育(49647)
- 自然(44550)
- 划(44225)
- 编号(43806)
- 自然科(43487)
- 自然科学(43475)
- 资助(42964)
- 自然科学基金(42703)
- 成果(38715)
- 部(32589)
- 制(31504)
- 课题(31041)
- 重点(30797)
- 发(28977)
- 性(28598)
- 教育部(28561)
- 创(28302)
- 国家社会(27427)
- 期刊
- 济(121418)
- 经济(121418)
- 研究(79653)
- 中国(50464)
- 财(43295)
- 管理(36275)
- 融(32484)
- 金融(32484)
- 农(31885)
- 学报(30715)
- 科学(29298)
- 教育(27211)
- 大学(24829)
- 学学(23172)
- 财经(21638)
- 农业(20902)
- 技术(20077)
- 经济研究(19538)
- 业经(19262)
- 经(18597)
- 问题(16092)
- 贸(15383)
- 国际(13655)
- 理论(12929)
- 实践(11462)
- 践(11462)
- 技术经济(11449)
- 现代(11223)
- 商业(10704)
- 世界(10503)
共检索到378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苏飞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近年的热点问题之一,它关系到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市场预期是否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本文构建我国结构因子向量自回归模型(Structural Factor-Augmented VAR,SFAVAR),尝试探讨情绪因子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模型包含133个国内外宏观经济变量,样本期间为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实证结果显示,市场预期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具有一定影响。在考虑情绪因子的情况下,紧缩性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因子及货币因子具有抑制效果,而人民币实际汇率受利率上升冲击呈升值趋势。此外,当模型加入情绪因子时,短期内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因子所造成的冲...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厦楠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而利率机制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最重要的传导机制;对利率的行政管制严重制约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破坏了利率机制内在的平衡机制,导致利率结构失衡,无法形成合理的利率体系;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改革利率行政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利率机制 利率市场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庄 陈思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清华
信贷市场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但货币政策在信贷市场的传导过程中仍然面临来自商业银行和微观经济主体的障碍。笔者就提高信贷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建议如下:一要实行稳健的信贷政策,完善信贷政策的操作及实施机制;二要增强商业银行的贷款营销观念,积极拓展信贷市场;三要转变政府职能,改善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经济基础。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市场 传导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霞珍
货币政策传导不畅是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章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途径以及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几个因素,并对中国现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商业银行 金融市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次兰
近年来我国由于货币政策传导出现阻滞,导致了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佳。本文先简要介绍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原理及分类,然后通过建立相关分析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目前信用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占主导地位的结论。最后对如何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 货币渠道 信用渠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颖
本文选取2002-2009年月度数据,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存在梗阻和时滞。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并存进一步削弱了我国利率传导渠道的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烨东 陈勇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行使中最为关键的工具之一,是否像人们想像的那样能够有效地传导信息,实现宏观调控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利率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利率与投资和储蓄之间是否正相关。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利率和投资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加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投资,但是加息与储蓄之间则几乎没有相关性。要想利用利息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必须进行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利率 货币政策 均衡策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铁梅 王金明
目前 ,我国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多为定性分析 ,只有少数的定量分析文章也多为静态分析。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方法建立了动态的季度变参数模型 ,对 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在不同时点的动态影响进行测算 ,从而描述了我国IS -LM曲线的动态特征 ,进而得出了近两年来通货紧缩时期中央银行所采取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结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苑治亭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苑治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金融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货币化、信用化和市场化的进程。而这一切,必须有适合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和有效的传导、调控机制作保障,否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明华
理论上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有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两种途径,但国内学者对于不同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技术,对我国从1994年第一季度至2003年第一季度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找出M1、LOAN和GDP以及M2、LOAN和GDP之间的稳定关系,证明了目前在我国,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渠道而不是信贷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辉 黄泽华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在推进过程中,在存贷利率管制完全放开之前,货币市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1)作为"准市场利率"的货币市场利率对部分实体经济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甚至优于M2的解释能力,但对另外一部分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不显著;(2)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短期调控能力较弱,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3)利率管制是利率传导机制部分失效的重要原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利率传导机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 封思贤
基于Bailliu和Fujii(2004)提出的分析框架和2005~2015年的月度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的效率。结果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我国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总体上是有效的,但传导效率不高;长期传导效率高于短期传导效率;短期传导效率的发挥不依赖于汇率,而主要依赖于货币政策等非汇率因素对价格的作用程度。本文建议,加快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建设步伐、强化对国际资金流动的监管、不断优化国内货币供给政策与汇率政策的组合是提升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效率的重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