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1)
- 2023(13009)
- 2022(11530)
- 2021(11031)
- 2020(9192)
- 2019(21340)
- 2018(21483)
- 2017(42585)
- 2016(23242)
- 2015(25990)
- 2014(26344)
- 2013(26089)
- 2012(24208)
- 2011(22048)
- 2010(22138)
- 2009(20429)
- 2008(20056)
- 2007(17686)
- 2006(15662)
- 2005(14059)
- 学科
- 济(89653)
- 经济(89548)
- 管理(67246)
- 业(64436)
- 企(52621)
- 企业(52621)
- 方法(42263)
- 数学(37029)
- 数学方法(36579)
- 中国(25408)
- 农(25247)
- 财(24573)
- 学(19422)
- 业经(19403)
- 制(18947)
- 贸(18593)
- 贸易(18585)
- 易(18142)
- 地方(17076)
- 银(16354)
- 银行(16316)
- 农业(16307)
- 行(15600)
- 务(15159)
- 财务(15093)
- 财务管理(15065)
- 理论(15027)
- 融(14662)
- 金融(14661)
- 策(14598)
- 机构
- 大学(333694)
- 学院(332468)
- 济(133757)
- 管理(132273)
- 经济(130717)
- 理学(114081)
- 理学院(112835)
- 研究(111358)
- 管理学(111004)
- 管理学院(110391)
- 中国(84520)
- 京(71005)
- 科学(67916)
- 财(64707)
- 所(56253)
- 农(51696)
- 财经(51442)
- 研究所(50955)
- 中心(50067)
- 业大(48109)
- 江(48106)
- 经(46708)
- 北京(45393)
- 范(43563)
- 师范(43199)
- 农业(40590)
- 院(40221)
- 经济学(39730)
- 州(39540)
- 财经大学(38309)
- 基金
- 项目(220671)
- 科学(172886)
- 研究(163017)
- 基金(159578)
- 家(138212)
- 国家(137053)
- 科学基金(117142)
- 社会(100970)
- 社会科(95635)
- 社会科学(95611)
- 省(85172)
- 基金项目(84488)
- 自然(76454)
- 教育(74990)
- 自然科(74609)
- 自然科学(74590)
- 自然科学基金(73247)
- 划(72195)
- 编号(67501)
- 资助(66965)
- 成果(56026)
- 部(49444)
- 重点(48850)
- 发(46654)
- 课题(46310)
- 创(45319)
- 教育部(42343)
- 创新(42231)
- 科研(42159)
- 项目编号(41809)
- 期刊
- 济(146702)
- 经济(146702)
- 研究(102648)
- 中国(59316)
- 学报(50547)
- 管理(48424)
- 财(46936)
- 农(46802)
- 科学(46689)
- 大学(38196)
- 教育(37119)
- 学学(35904)
- 融(34848)
- 金融(34848)
- 农业(32496)
- 技术(27736)
- 财经(24827)
- 业经(24426)
- 经济研究(23819)
- 经(21068)
- 问题(19564)
- 理论(17640)
- 图书(17002)
- 贸(16247)
- 实践(16188)
- 践(16188)
- 技术经济(15939)
- 业(15744)
- 科技(15420)
- 现代(15398)
共检索到488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庄 陈思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康庄
本文从我国微观经济主体对宏观经济政策反应的角度入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1995年第1季度至2004年第3季度我国货币政策信号与厂商预期之间的影响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信号与厂商预期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未能有效引导厂商的预期,厂商的经济活动没有按货币当局的意图行事,这导致了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程度不尽如人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念斋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了紧缩性金融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本文认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和要求,科学决策是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在目前,加强科学决策对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尤其重要;货币政策的科学决策主要包括对货币政策取向的决策、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决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决策和货币政策时滞的判断的决策等内容。
关键词:
科学决策 货币政策 政策时滞 有效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路妍
本文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入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认为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存在存贷款利率管制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扭曲,使我国信贷渠道不畅。同时由于股票市场不完善,从而影响我国消费与投资的增长,削弱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因此,应通过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及加速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等措施,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富全 朱建明
本文利用行为经济学的估测偏见理论,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实际效果对公众当前有限理性预期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进行分析解释,认为我国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具有明显的有限理性特征,导致偏离政策目标。因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发布应尽量消除不确定性,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树立公众信心,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
关键词:
有限理性预期 估测偏见 短视 参照点依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强 高照
利用1997—2011年的经济金融数据,采用HP滤波法分离出各变量的波动成分后,通过建立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及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传导路径中三目标变量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均小于0.4,相关性不够显著,货币政策传导存在阻滞;货币供应量M2的波动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但相比而言,M2的波动对于物价水平的影响更加明显,并且持续时间更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文君 张岩贵
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包括ADF检验、Granger因果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ECM),最终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即货币政策在我国是有效的。最后提出了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若干建议,建议包括我国应大力、大幅开放国内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M2 GDP CPI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科 周春生
本文选择有关变量对我国2002-2007年间货币政策进行实证分析,发现2002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效。导致货币政策部分失效有诸多因素,主要有体制和政策两方面的原因。从体制方面来看,银行上市带来信贷扩张压力;从政策方面看,利率和汇率机制不够完善导致货币政策失效。针对失效原因,作者从加强政府体制建设、完善货币政策体系、搭配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亚平 张伟宁
本文利用我国2005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宏观数据,通过数据的稳定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比较分析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和货币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对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信贷传导渠道对我国物价的影响有较强滞后性,通过货币渠道进行物价的调控更为有效;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共同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相比较而言,货币渠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豫媚 陈伟泽 陈彦斌
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已出现下降,表现为货币政策稳定宏观经济波动的能力明显减弱。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预期误差冲击和预期管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现状,从而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时预期管理应对经济波动的能力。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预期管理通过逆周期引导市场通货膨胀预期,能够大幅减小经济波动并使经济更快收敛至稳态。同时,福利损失分析表明,在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情况下引入预期管理,可以使得社会福利损失下降近40%。基于此,本文认为中国在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背景下应加强对预期管理的重视。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预期管理 经济周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紫珺 孙森
近年来,我国外汇占款大幅波动,减弱了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对此,中央银行可适度考虑将调控重心向货币乘数倾斜。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利率政策以及央行票据政策对我国货币乘数均有显著影响,中央银行应强化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乘数,以增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立法
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在我国,当前由于经济运行状态和机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使得人民银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应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发展资本和货币市场,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条件。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 质疑 储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卜振兴
通过理论推导,论证货币政策透明度对于宏观经济效应的影响,并运用TVP-SV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货币政策透明度有助于减少宏观经济波动,提升货币政策效果;短期来看,透明度对宏观经济波动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但是中长期来看,这种抑制作用会逐渐减弱。为了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透明度在政策执行中的效果,中央银行应进一步加强与公众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提升政策透明度的水平。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凌晖
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凌晖货币政策从广义上讲,包括中央银行和政府有关部门所有关于货币方面的规定和影响货币数量的一切措施,甚至可进一步包括向政府借款、国债管理乃至政府税收和开支等可能影响货币支出的行为。本文所研究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