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4)
2023(2127)
2022(1870)
2021(1801)
2020(1525)
2019(3480)
2018(3443)
2017(6036)
2016(3209)
2015(3490)
2014(3625)
2013(3500)
2012(3182)
2011(2967)
2010(2896)
2009(2821)
2008(2791)
2007(2287)
2006(2115)
2005(1954)
作者
(10084)
(8576)
(8290)
(7850)
(5237)
(4016)
(3717)
(3329)
(3072)
(2934)
(2933)
(2766)
(2762)
(2698)
(2637)
(2487)
(2457)
(2425)
(2387)
(2293)
(2073)
(2035)
(1999)
(1941)
(1900)
(1868)
(1835)
(1831)
(1698)
(1633)
学科
管理(14806)
(11093)
(11003)
经济(10995)
(10316)
企业(10316)
方法(5535)
数学(4256)
人事(4255)
人事管理(4255)
数学方法(4173)
(3839)
(3751)
(3087)
财务(3073)
财务管理(3069)
企业财务(2990)
中国(2976)
(2688)
业经(2687)
理论(2493)
(2475)
供销(2471)
环境(2436)
(2349)
(2330)
(2233)
银行(2222)
(2166)
(2084)
机构
大学(47826)
学院(46418)
管理(19691)
理学(17214)
理学院(17009)
管理学(16535)
管理学院(16459)
研究(15854)
(15780)
经济(15367)
中国(13244)
(10859)
科学(10792)
(8191)
(7960)
中心(7585)
研究所(7480)
(7344)
业大(7204)
北京(7056)
(6695)
财经(6462)
(6172)
师范(6047)
(5905)
(5893)
农业(5742)
(5564)
商学(5352)
商学院(5313)
基金
项目(32648)
科学(26166)
基金(25007)
(22548)
国家(22361)
研究(21457)
科学基金(19481)
自然(14445)
自然科(14136)
自然科学(14133)
自然科学基金(13929)
社会(13461)
基金项目(13260)
社会科(12685)
社会科学(12683)
(11555)
(10526)
资助(10302)
教育(10018)
编号(8034)
重点(7379)
(7083)
(6677)
成果(6437)
科研(6394)
计划(6367)
创新(6121)
教育部(6014)
大学(5964)
(5918)
期刊
(17102)
经济(17102)
研究(11171)
中国(10086)
管理(9581)
学报(8498)
科学(8043)
(6719)
大学(6225)
(5685)
学学(5643)
技术(4536)
图书(4189)
农业(3997)
教育(3871)
(3840)
金融(3840)
资源(3305)
书馆(3255)
图书馆(3255)
(2816)
财经(2767)
财会(2516)
业经(2437)
统计(2395)
(2394)
经济研究(2389)
科技(2295)
(2295)
(2294)
共检索到70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光磊  罗曼  李铭泽  付屹璇  
可隐藏污名是一种不可见的属性或特征,它传达了在特定社会背景下被贬低的社会身份。可隐藏污名以明显不同于可见污名的方式塑造着员工的身份管理行为,可隐藏污名承载者不仅受披露决策的相对必要性和潜在收益的驱动,而且也承担着对消极预期的恐惧,因而面临着是否、何时、如何以及向谁披露其可隐藏污名的决定,这对员工的工作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事实上,已有多个理论框架为理解披露决策的前因和结果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的目的是整合和统一现有的文献,促进对具有可隐藏污名身份的员工的持续研究。具体来说,本文系统地综合了多个研究领域,包括管理学、应用心理学和社会学中有关管理可隐藏污名的发现,提出了职场中可隐藏污名的披露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概述了未来研究的可能途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亦名  姜荣萍  
组织中普遍存在知识隐藏行为,这妨碍了员工之间的合作,影响了新知识与新思想的传递与开发。知识隐藏行为理论扩宽了对知识转移问题的理解,成为组织行为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提升组织的知识管理能力、推动创新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知识隐藏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阐述了知识隐藏行为产生的理论基础,对知识隐藏行为的测量与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进而对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龙立  
自愿性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增强与外部投资者信息沟通、缓解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对国内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具体动机及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文章总结梳理了自愿性信息披露动因、披露水平的测度、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后果四个方面的现有成果,并提出了一些后续研究建议,以期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婵娟  
台湾会计资讯披露之回顾与展望台湾大学会计学系暨研究所林婵娟编者的话:1995年1月中旬,"第二届海峡两岸证券、期货法制研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两岸数百位学术界和实务界人士共聚一堂(其中台湾方面学者和证券期货业人员一百多位),为两岸证券业期货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文莉  郑红  
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以葛家澍教授发表的一篇关于绿色会计理论的文章为标志,揭开了我国学术界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迄今为止,对环境会计的研究从理论到实务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初步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其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作为环境会计的重要分支受到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我国学术界结合本国国情,集中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模式、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和制度设计等进行了深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孟玥   马浩  
出于抵御对手模仿和企业自身组织学习等目的,企业可能主动、自愿且有选择地对外进行知识披露,亦即所谓的战略性知识披露。本文旨在揭示知识的“嵌入性”对企业知识披露的保护作用,以及相应的调节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医药行业专利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披露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知识嵌入性的保护。知识内部嵌入性体现企业内部知识要素的相互依赖,外部嵌入性体现企业内部知识与外部知识要素的相互依赖。内部嵌入性的保护作用会被相应知识发明人的关系资本所强化,亦即知识发明人网络能够放大知识内部网络的嵌入性保护功能。与之相反,企业在联盟合作网络中的关系资本却弱化了外部嵌入性对知识披露的保护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孟玥   马浩  
出于抵御对手模仿和企业自身组织学习等目的,企业可能主动、自愿且有选择地对外进行知识披露,亦即所谓的战略性知识披露。本文旨在揭示知识的“嵌入性”对企业知识披露的保护作用,以及相应的调节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医药行业专利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披露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知识嵌入性的保护。知识内部嵌入性体现企业内部知识要素的相互依赖,外部嵌入性体现企业内部知识与外部知识要素的相互依赖。内部嵌入性的保护作用会被相应知识发明人的关系资本所强化,亦即知识发明人网络能够放大知识内部网络的嵌入性保护功能。与之相反,企业在联盟合作网络中的关系资本却弱化了外部嵌入性对知识披露的保护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孟玥   马浩  
出于抵御对手模仿和企业自身组织学习等目的,企业可能主动、自愿且有选择地对外进行知识披露,亦即所谓的战略性知识披露。本文旨在揭示知识的“嵌入性”对企业知识披露的保护作用,以及相应的调节因素的影响,并通过医药行业专利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披露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知识嵌入性的保护。知识内部嵌入性体现企业内部知识要素的相互依赖,外部嵌入性体现企业内部知识与外部知识要素的相互依赖。内部嵌入性的保护作用会被相应知识发明人的关系资本所强化,亦即知识发明人网络能够放大知识内部网络的嵌入性保护功能。与之相反,企业在联盟合作网络中的关系资本却弱化了外部嵌入性对知识披露的保护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冬梅  刘运国  
本文利用2003-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公告数据,考察了我国特有的捆绑披露现象。结果发现,多数独董辞职信息与其他信息捆绑在一起披露,并未单独成文披露。本文按辞职人数和原因对信息分类,研究发现,相对于"单人"和"规定"辞职,"多人"和"非规定"辞职更多采用捆绑披露。进一步按辞职原因细分"非规定"辞职,研究还发现,相对于"可疑"辞职,"尤其可疑"辞职更多采用捆绑披露。上述结果表明捆绑披露是隐藏坏消息的非随机行为,管理层会基于信息性质进行披露形式的裁量,这丰富了我们对强制披露自由裁量的认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秀艳  
内隐学习是指人们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对复杂规则知识进行把握,它的提出丰富了人们对学习的理解。内隐学习的研究历经近40年的历史,至今方兴未艾。本文回顾了内隐学习的研究历程,介绍了它区别于外显学习的本质特征,展望了它逐渐深入的研究未来。相信内隐学习的研究逻辑、研究方法、研究内容都将在未来有长足的发展,并最终能把内隐学习的原理实际运用于现实生活,为学校教育等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俊瑞  刘婷婷  
当前资本市场活动以及企业经营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增加。传统的企业历史信息披露已无法完整反映其经营状况,尤其是难以有效整合风险、机遇等相关信息,但前瞻性信息的引入可以有效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前瞻性信息提供了信息使用者评估公司未来财务业绩的当前计划和未来预测的信息,不仅包括财务预测,还涉及风险和不确定性等非财务信息,有利于提高投资者决策的准确性。本文全面、系统地对企业前瞻性信息披露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述:首先,借助文献计量工具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梳理;第二,从内涵界定与信息含量两方面刻画了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的现状;第三,对企业前瞻性信息披露的科学测度进行了分析比较,第四,总结了其对资本市场各利益相关者产生的影响,最后,展望了四个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问题,以期丰富和深化前瞻性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研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丹  刘星  
追溯和研究了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历史 ,发现公司信息披露与企业产权制度安排的发展和变化是紧密相关的。这一发现从经济和会计的角度很好地解释了会计信息披露产生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原因 ,并充分说明了在现代经济环境下公司会计目标选择的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聪聪  梁飞媛  
我国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呈现"井喷式"的发展,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却有待提高。本文从社会责任会计与履行社会责任视角研究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缘起及其重大研究价值,并着重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回顾,以期待为后续研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首要之举是培养现代意义上的人。在职校生的成长上,除了职业学校,还应该有更多的教育环节和教育承担者。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芳  张琦  
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是我国政府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当前,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方兴未艾,在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与实践亟须改进的现实条件下,回顾并总结国外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经验与启示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对美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的理论框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政治市场与资本市场、影响因素与经济政治后果两个维度对国外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以期为我国建立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和开展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