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9)
2023(6074)
2022(5170)
2021(4563)
2020(3527)
2019(7976)
2018(7750)
2017(14063)
2016(7997)
2015(8753)
2014(8909)
2013(8903)
2012(8818)
2011(8427)
2010(8655)
2009(7868)
2008(7767)
2007(7160)
2006(6617)
2005(6404)
作者
(27582)
(23187)
(23150)
(21647)
(15258)
(11336)
(10440)
(8942)
(8906)
(8508)
(8098)
(7940)
(7868)
(7701)
(7675)
(7149)
(6926)
(6872)
(6853)
(6753)
(6290)
(6026)
(5769)
(5366)
(5306)
(5258)
(5252)
(5164)
(4957)
(4793)
学科
(38591)
经济(38557)
(17620)
管理(16246)
地方(16235)
中国(14536)
(11814)
(11734)
企业(11734)
(10662)
业经(9757)
地方经济(9396)
(8699)
农业(8431)
(8216)
金融(8213)
方法(7842)
(7648)
银行(7608)
(7531)
环境(6626)
发展(6506)
(6498)
贸易(6488)
(6487)
数学(6294)
(6207)
数学方法(6195)
(6167)
技术(5927)
机构
学院(118967)
大学(116636)
研究(53848)
(45510)
经济(44400)
中国(38915)
科学(36595)
管理(35824)
(31210)
(30889)
理学(29080)
理学院(28553)
研究所(28141)
管理学(27889)
管理学院(27682)
(26919)
农业(24633)
中心(22692)
业大(21424)
(21068)
(20331)
(20164)
(19680)
(17828)
北京(17666)
师范(17504)
科学院(17097)
(16972)
技术(16546)
研究院(15493)
基金
项目(75595)
科学(56659)
研究(51926)
基金(50469)
(46643)
国家(46187)
科学基金(36583)
(32529)
社会(30360)
社会科(28690)
社会科学(28686)
(27342)
基金项目(25855)
自然(23932)
(23841)
自然科(23341)
自然科学(23325)
自然科学基金(22880)
教育(22768)
资助(21182)
编号(20297)
发展(18498)
重点(18369)
(18140)
成果(17474)
课题(16697)
计划(16346)
科技(16055)
(15644)
(15036)
期刊
(62445)
经济(62445)
研究(38727)
中国(31851)
(30554)
学报(27077)
科学(22226)
农业(21156)
大学(19042)
学学(18142)
教育(16085)
管理(15293)
(14232)
金融(14232)
(13836)
业经(11701)
(10737)
技术(10173)
经济研究(9863)
业大(7974)
问题(7800)
财经(7106)
农业大学(6847)
科技(6812)
(6742)
世界(6614)
(6211)
论坛(6211)
(6175)
国际(6117)
共检索到203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瑞旋  冯娟  苏友禄  蓝祥宾  王江勇  
2006年海南省凌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出现大批死亡。肉眼观察病鱼体表完好,部分病鱼内脏稍肿大,病理组织研究显示脾脏和肝脏有灰白色结节。从病鱼的脾脏分离到1株明显优势菌,命名为TOS1,人工感染确认TOS1对卵形鲳鲹有强致病性,其半数致死量为1.1×106CFU/g,组织病理研究显示相同症状,因此确定TOS1为本次流行病的病原菌。经API鉴定系统和16SrDNA序列分析结合常规生化指标,将TOS1鉴定为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piscicida)。该菌具有很强的溶血性和较强的蛋白酶活性,对多种抗生素...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庚申  许文军  谢建军  汪玮  施慧  
2013年浙江省舟山市某网箱养殖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暴发了一种严重的疾病,病鱼主要症状为脾、肾出现1–2 mm的白色类结节。从患病鱼内脏处分离得到1株优势菌OF-1,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为此次引起条石鲷死亡的致病菌,半数致死量为5.93×104 CFU/g。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菌株OF-1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在TCBS培养基上不生长。API 20E细菌鉴定系统、16S r RNA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证实,该菌株为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新月   王春元   于永翔   王印庚   李京泽   刘定远   张正  
为研究百里香精油、牛至精油和肉桂精油对海水养殖经济鱼类主要致病菌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DD)的抑菌作用,实验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3种植物精油对6株不同致病力PDD菌株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添加精油后6株PDD生长曲线的变化;以2株高致病性PDD菌株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浓度精油对PDD毒力基因表达量及胞外产物(ECP)活性的影响;分析了3种精油存储不同时间后以及在金属离子影响下的药效稳定性。结果显示,3种精油对6株PDD菌株均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MIC为32~128μg/mL,MBC为64~192μg/mL;3种精油对2株高致病性PDD菌株的毒力基因表达及ECP的磷脂酶活性和溶血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低浓度精油对PDD主要毒力基因的抑制作用最明显。3种精油于室温下避光存储35 d,对实验菌株的杀菌率均大于99%,显示其良好的药物稳定性;水环境中不同浓度Na~+、Mg~(2+)、Ca~(2+)、K~+等对3种精油的杀菌效果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3种精油均适宜开发为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新型渔药或饲料添加剂。本研究可为拓展芳香类植物精油在水产疾病防控上的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定远   王春元   于永翔   王印庚   李京泽   张晓松   秦蕾   张正  
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 damselae, PDD)是广泛分布于全球海洋环境中的一种致病菌。本研究以实验室保存的一株高致病性PDD菌株(PDD1608)作为对象,初步探究毒力基因dly对PDD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的影响。利用λRed重组技术成功构建毒力基因dly缺失株Δdly PDD1608::Cm,比较野生株和缺失株的生长、涌动性、药物敏感性、生理生化特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菌株及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 products, ECP)的溶血性和磷脂酶活性等生物学特性。选用海水青鳉鱼(Oryzias melastigma)作为实验动物,通过人工感染实验测定野生株和缺失株及其ECP对海水青鳉鱼的致病性。毒力基因dly缺失后导致PDD菌株的生长变慢,涌动性、溶血性和磷脂酶活性均降低;野生株和缺失株的药物敏感性和生理生化特性未产生变化;与野生株相比,缺失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人工感染实验表明,缺失株及其ECP对海水青鳉鱼的致病性降低。毒力基因dly影响PDD菌株的生长、涌动性、溶血性和磷脂酶活性等多种生物学特性,并且与PDD菌株及其ECP的致病力强弱密切相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兰萍  宋晓玲  张辉  成君军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和1%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菌、0.1%美人鱼发光杆菌活菌配制成3种免疫实验饲料,以基础饲料为空白对照组饲料,每组设3个平行样。对个体质量为(4.83±0.36)g的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20 d的饲养实验,分别在0、5、10、15和20d进行取样,以血清中的酚氧化酶(PO)、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UL)活性为免疫指标,探讨了美人鱼发光杆菌作为免疫制剂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影响;在投喂免疫饲料后的第22天,按0.004 2 kg/kg体重的剂量,直接投喂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病料,并记录累积死亡率。结果...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晓君  秦国民  陈翠珍  房海  阎斌伦  
对从1尾病死的观赏用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 L.中分离到的细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和对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等较系统的表观生物学性状鉴定。同时,测定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供试两株纯培养菌(编号:HQ061227-1、HQ061227-2)为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Beijerinck 1889)的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damselae subsp.damselae(Love et al.1982;Smith et al.1991),用HQ061227-1株作为代表菌株的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婷  陈福艳  张彬  黎铭  林勇  李莉萍  童桂香  唐瞻杨  韦信贤  蒋伟添  
【目的】分离鉴定双棘黄姑鱼(Protonibea diacanthus)源致病发光杆菌,为查明引起双棘黄姑鱼出现大批量死亡的病因及科学指导防控该病的规范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从广西北海市铁山港网箱养殖发病双棘黄姑鱼肾脏中分离到的菌株(编号20210120)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确定其是否为双棘黄姑鱼致病菌;并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多基因(gapA、topA、mreB、ftsZ、gyrB和16S rRNA)序列分析及药敏试验。【结果】分离菌株与托鲁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toruni)16S rRNA序列在系统发育进化树上聚类为一支,其序列相似性达99.93%,与5个管家基因(gyrB、gapA、topA、ftsZ和mreB)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9.50%、99.86%、100.00%、99.83%和99.44%,因此确定菌株20210120为托鲁尼发光杆菌。人工感染双棘黄姑鱼病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症,且再次从其肾脏中分离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20210120对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氨苄、链霉素和庆大霉素7种药物敏感。结合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文件中批准使用的药物目录,建议选用恩诺沙星对双棘黄姑鱼托鲁尼发光杆菌进行防治。【结论】托鲁尼发光杆菌是引起广西北海双棘黄姑鱼发病死亡的病原菌,实际生产中可考虑将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氨苄、链霉素和庆大霉素7种药物(尤其是恩诺沙星)作为托鲁尼发光杆菌引起双棘黄姑鱼相关疾病的防治用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加涛  阎斌伦  张晓君  白雪松  秦蕾  毕可然  
从三疣梭子蟹育苗场发病且大量死亡的大眼幼体中分离到优势生长的菌株SX1,人工感染试验证明,SX1对健康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及Ⅲ期幼蟹有较强的致病性;对菌株SX1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型生物学特性检验,并进行了菌株SX1的16S rRNA、gyrB和rpoA 3种基因的同源性检索与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显示,菌株SX1具有发光杆菌属的特征,且16S rRNA、gyrB和rpoA 3种基因序列均与发光杆菌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在系统发育树中与Photobacteriumganghwense聚为一个分支,自举数据值达100%。综合菌株SX1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及3种基因的同源性检索与系统发育学分析,研...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何永亮  区又君  李加儿  
观察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人工繁殖和育苗过程的早期特征,结果表明:卵形鲳鲹早期发育可以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和幼鱼期3个阶段。受精卵在水温(24.73±2.11)℃,盐度20~24,pH8.0~8.2条件下,经过36~48h孵出仔鱼。初孵仔鱼全长(2.025±0.367)mm,肌节数23,出现胸鳍芽;2d时鳔出现一个室,且开始充气;4d时卵黄囊吸收完毕,此时仔鱼进入混和营养阶段;5d时背鳍、臀鳍原基出现,尾鳍出现,脊索周围出现3~4条黑色素带;6d时油球消失,仔鱼尾索弯曲,仔鱼饱食后体色变为银色,进入后期仔鱼阶段;12d时第二鳔室出现;14d时腹鳍开始形成;18d时各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贵宁  李兵  罗蕾  钟英斌  黄旭雄  吕为群  
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盐度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初孵仔鱼存活和发育的影响。将卵形鲳鲹初孵仔鱼从温度24℃、盐度32的海水中分别转移至18℃、21℃、24℃、27℃中培育,每个温度各设6个盐度(16、20、24、28、32、36)。试验结果表明,环境变化1 d后,温度21℃、24℃、27℃与盐度16、20、24所组成的9个试验组存活率最低,均小于10%;盐度为28至36的仔鱼存活率较高,均大于50%;同时,在温度18℃环境下,不同盐度试验组的存活率均高于50%。温度对卵形鲳鲹仔鱼发育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发育减缓。在18℃的环境下,仔鱼发育极为缓慢甚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龙龙  罗鸣  陈傅晓  谭围  张俊彬  李向民  
研究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在不同饥饿时间(1、2、5、7 d)处理后再恢复投喂的补偿生长。室外水泥池和近海网箱两次实验结果均显示,在前15 d、30 d内,饥饿1 d、2 d组卵形鲳鲹生长略快于对照组,出现完全补偿生长现象。第一次实验饥饿5 d、7 d组的鱼在相同的时间内,体重的增加量未能赶上对照组,为部分补偿生长。饥饿组饲料转化效率高于对照组,且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呈增大趋势;摄食率也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饥饿1 d、2 d组摄食率低于对照组,各饥饿组总摄食量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卵形鲳鲹幼鱼的补偿生长主要是通过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来实现的。对鱼体进行生化组成的结果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区又君  李加儿  
对人工繁殖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受精卵由人工养殖的性成熟亲鱼,经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受精获得。卵形鲳的成熟卵呈圆形,平均卵径为967.8μm。受精卵在水温18~21℃、盐度31的条件下,胚胎发育历时41 h 27 min后孵出仔鱼。胚胎发育为盘状卵裂,胚体后期的发育速度较快;仔鱼脱膜孵化的速度非常快,基本上在1 min内就可以完成。初孵仔鱼平均全长为1.548 mm,卵黄囊较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熊向英  王贤丰  彭银辉  王志成  
为研究病害发生后卵形鲳鲹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及其与养殖环境的关系,分析不同样品中的菌群组成和细菌多样性。实验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分别构建了健康鱼水样、患病鱼水样、健康鱼肠道、患病鱼肠道和饵料颗粒5个样品中菌群的16S rRNA基因测序文库。研究表明,与健康鱼肠道细菌组成相比,患病鱼肠道中螺旋体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患病后肠道中的细菌种类仅为健康鱼肠道细菌种类总数的54.94%;健康卵形鲳鲹肠道菌群中有73.46%的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与水体样品中OTUs一致,有70.58%与饲料样品一致,而患病后分别只有17.98%和38.95%的OTUs与水体和饲料样品一致。健康卵形鲳鲹肠道中黑海弧菌的相对丰度为17.19%,患病后该菌的相对丰度大幅提高,达到78.90%;健康鱼肠道中鳆发光杆菌占比54.53%,患病鱼肠道中不含鳆发光杆菌。健康和患病鱼肠道菌群种类组成类似,但存在一定差异,病害的发生会导致肠道细菌多样性显著降低。健康鱼肠道菌群与养殖环境和颗粒饲料中菌群组成关系密切,而患病后鱼肠道细菌多样性受环境中菌群的影响较小。黑海弧菌在患病鱼肠道中的大量增殖可能是引起其患病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区又君  何永亮  李加儿  
采用组织学和扫描电镜等方法,鲹研究了卵形鲳(Trachinotus ovatus)胚后发育阶段鳃的分化和发育及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观察发现,仔稚鱼鳃的早期发育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0~3日龄)为原基期,鳃原基形成但未分化,鳃耙未出现,仔鱼主要依靠鳍褶、皮肤和卵黄囊上的微血管进行呼吸;第2阶段(4~17日龄)为鳃丝分化、发育期,鳃弓、鳃丝、鳃小片、鳃耙逐渐形成,具备鳃的基本结构和形态特点;第3阶段(18日龄之后)为鳃器官生长发育完善期,鳃弓、鳃丝、鳃小片、鳃耙发育完善,鳃的形态和功能与成鱼相似。进一步研究发现,鳃丝总数随仔稚鱼全长和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单个鳃小片面积和总呼吸面积随仔稚鱼体质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进伟  胡晓  陈胜军  吴燕燕  王悦齐  潘创  黄卉  
为了探究干腌、湿腌、超声波辅助腌制对卵形鲳鲹的理化特性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实验对腌制加工后鱼肉的基本营养成分、盐含量、pH、硫代巴比妥酸(TBA)值、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在腌制加工后,卵形鲳鲹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升高、而水分含量下降,其中干腌、湿腌、超声波辅助腌制鱼肉中水分含量分别为53.71%±0.97%、61.45%±0.72%和59.29%±1.41%。与卵形鲳鲹原料相比,干腌、超声波辅助腌制、湿腌鱼肉中盐含量增加,依次为(3.29±0.15)、(2.64±0.02)和(2.15±0.11) g/100 g,而在腌制加工后鱼肉的pH值下降。在腌制加工后,卵形鲳鲹的脂质发生氧化反应,TBA值增加,干腌、湿腌、超声波辅助腌制鱼肉的TBA值分别为(0.80±0.07)、(0.55±0.09)和(0.73±0.08) mg MDA/kg,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冻藏保鲜、干腌、湿腌、超声波辅助腌制鱼肉中分别检测出54、56、62和5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醛类、醇类和酮类,对风味形成有重要贡献作用。研究表明,卵形鲳鲹经3种不同腌制方式加工后,干腌鱼肉水分含量最低,而盐含量和TBA值最高;超声波辅助腌制鱼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中醛类、醇类相对含量最高,而pH值最低。本研究可为腌制加工及生产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