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49)
2023(5064)
2022(4048)
2021(3237)
2020(2448)
2019(5411)
2018(5370)
2017(9279)
2016(4665)
2015(5181)
2014(5282)
2013(5384)
2012(5392)
2011(5212)
2010(5348)
2009(4698)
2008(4182)
2007(3884)
2006(3822)
2005(3612)
作者
(14815)
(12650)
(12634)
(12070)
(8103)
(5792)
(5603)
(4891)
(4840)
(4673)
(4389)
(4135)
(4131)
(4039)
(3929)
(3921)
(3779)
(3625)
(3616)
(3357)
(3249)
(3030)
(3001)
(2963)
(2955)
(2880)
(2596)
(2515)
(2467)
(2436)
学科
(49666)
经济(49647)
管理(15701)
地方(14378)
地方经济(11550)
环境(11459)
方法(11407)
数学(10306)
数学方法(10287)
(9476)
中国(8765)
(8280)
经济学(7828)
业经(7430)
(6244)
企业(6244)
资源(5789)
(5634)
(5550)
(5467)
(5389)
产业(4938)
(4934)
金融(4934)
生态(4516)
(4495)
(4311)
总论(4280)
(4267)
信息(4120)
机构
学院(80183)
大学(79986)
(47952)
经济(47262)
研究(32532)
管理(27776)
中国(23879)
理学(23246)
理学院(22982)
管理学(22730)
管理学院(22581)
(18573)
科学(16895)
经济学(16780)
(16023)
(15970)
财经(14796)
经济学院(14711)
研究所(14362)
中心(13535)
(13317)
(11929)
(11505)
财经大学(10706)
北京(10356)
科学院(10296)
社会(9890)
(9730)
师范(9671)
经济研究(9472)
基金
项目(48408)
科学(38560)
研究(36377)
基金(35912)
(30697)
国家(30502)
社会(26420)
科学基金(26084)
社会科(25181)
社会科学(25174)
(18520)
基金项目(18294)
教育(15201)
(14921)
自然(14334)
资助(14270)
自然科(13930)
自然科学(13928)
自然科学基金(13655)
编号(12902)
(12864)
(12610)
经济(12515)
国家社会(11748)
重点(11246)
发展(11154)
(10999)
(10621)
成果(10138)
中国(9655)
期刊
(61758)
经济(61758)
研究(29286)
中国(14497)
(13395)
管理(12045)
经济研究(11262)
科学(9945)
学报(9531)
(8513)
财经(8507)
(7719)
金融(7719)
大学(7662)
(7615)
技术(7509)
学学(7492)
问题(7467)
业经(7300)
技术经济(6232)
农业(5693)
(5370)
世界(5365)
统计(5339)
经济问题(4897)
国际(4824)
经济学(4709)
经济管理(4439)
(4400)
改革(4329)
共检索到131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东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尽管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没能达成广泛的共识,只是勉强通过了一个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会议的形式多于内容。但会议所倡导的"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受到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成为新的热点,具有实实在在的现实意义。显然,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自然环境急剧恶化的情况下,低碳经济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低碳经济新时代即将到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一、知识与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知识经济是近几年来国际上开始广泛关注的新问题。所谓知识经济,简单地讲,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人们所以开始采用并越来越重视知识经济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主要是由于二战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以高技术为基础的商品与服务日益在世界经济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因而使人们对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提高。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们发现,各国的经济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从而把知识作为最重要的因素纳入了“生产函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石元春  李十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短缺、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发展生物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突破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瓶颈是事关我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传统能源替代相关技术、大力发展相关产业,生物能源的研发将是未来30-50年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生物能源研发作为国家级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这方面公共财政大有可为。在农业、林业领域种植出国民经济所需要的原料和燃料,这不仅将彻底解决传统能源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也将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彩丽  
自1996年4月份以来,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平均降了5个多百分点,降幅近半。经过1997年10月23日起的这次降息(各项存款年利率平均下调1.1百分点,贷款下调1.5百分点),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从一年半前的10.98降到5.67,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伟钢  李关政  
传统银行走向4.0的最佳路径就是跳出金融本身,帮助客户搭建基于工业4.0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覆盖垂直产业链的金融服务在"互联网+"的浪潮中,互联网金融是最热门的主题,移动支付、余额宝、P2P、微粒贷等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颠覆论"一时兴起。互联网对银行业的影响到底会深入到什么程度?互联网金融的大潮是终将退去留下一地狼藉,还是会把银行业推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需要跳出互联网金融的圈子去寻找更本质的规律。从工业文明变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初昌雄  周丕娟  
全球气候的变化促使世界各国向低碳经济转型,低碳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金融创新。碳金融就是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创新的产物。文章从节能减排项目的资金支持和碳交易及其衍生产品方面,分析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创新活动以及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策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秋玲  苏依依  
气候变化问题引发了人类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视。受到低碳浪潮的冲击,金融体系也需要不断演变和创新,才能发挥其服务功能。本文从低碳经济的特征着手,分析了在此背景下货币体系、投融资体系和衍生品市场所受到的影响。依据中国面临的转型难题和发展碳金融的条件,提出了从建设集中交易平台、创新交易产品、改进投融资标准及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方面着手构建中国碳金融体系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祝福冬  
在低碳经济时代,碳管理在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碳管理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低碳背景下的PEST分析、树立低碳经营理念、进行低碳流程再造、低碳供应链管理、低碳营销、低碳公共关系以及二氧化碳信息披露等。企业要因地制宜地探索碳管理模式,提早行动,在新一轮低碳竞争中争取主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海霞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支持绿色电力发展的价格政策体系。这些政策的实施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本文针对现行绿色电价政策体系的弊端,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初步确立了绿色电力的定价原则和价格形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淑新  何元庆  王学定  王世金  
在明确低碳经济内涵、低碳消费模式对低碳经济发展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中国低碳消费模式构建的6个影响因素:能源制度及消费政策,消费风俗习惯、政府采购与消费行为导向、家庭收入、个人消费偏好和家庭规模。基于此,提出构建中国低碳消费模式的具体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实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低碳经济时代,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绿色消费观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首先分析了绿色消费观的内涵特点,其次深入探讨了低碳经济与绿色消费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低碳经济时代构建绿色消费观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晓芳  
在低碳经济时代,电子商务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方向,国际贸易中使用电子商务能够显著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这一特性已经成为后危机时代寻求贸易机会、拓展海外市场最有效的手段。文章论述了电子商务下国际贸易方式的变革,并提出了国际贸易中发展电子商务的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措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郭莲  石红莲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无限制地向大气层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问题愈加严重,并引起了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发展低碳经济和新能源可以缓解全球变暖,欧盟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和欧盟在低碳经济和新能源方面的合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在回顾近年来中国与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新能源方面合作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展望了中欧气候与能源合作的前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军  
随着全球气候的加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低碳经济将成为21世纪人类不得不面对的选择。低碳经济不仅仅强调基础性能源的合理使用,同时也强调各种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可持续的开发利用。作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合理地使用和开发人才资源,建立和完善人才资源的管理体系,将是有效降低碳排放量的重要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