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86)
2023(15412)
2022(13503)
2021(12851)
2020(10757)
2019(25167)
2018(24735)
2017(48894)
2016(26161)
2015(29792)
2014(29760)
2013(29118)
2012(26650)
2011(23937)
2010(23998)
2009(22374)
2008(21056)
2007(18266)
2006(15924)
2005(13812)
作者
(74970)
(62183)
(61838)
(58952)
(39919)
(30024)
(28304)
(24499)
(23850)
(22243)
(21353)
(20952)
(19764)
(19755)
(19394)
(19176)
(18583)
(18377)
(17913)
(17896)
(15360)
(15203)
(15198)
(14279)
(14005)
(13833)
(13795)
(13696)
(12593)
(12213)
学科
(103435)
经济(103321)
管理(75298)
(72156)
(61225)
企业(61225)
方法(52659)
数学(46190)
数学方法(45421)
(26078)
中国(25711)
(25562)
(23710)
(23532)
银行(23385)
业经(22670)
(22017)
(21595)
(19330)
金融(19327)
地方(19190)
理论(19059)
(18852)
贸易(18835)
(18301)
农业(17200)
(16979)
财务(16893)
财务管理(16858)
技术(16468)
机构
大学(371094)
学院(369309)
管理(150603)
(146140)
经济(142969)
理学(130854)
理学院(129500)
管理学(126886)
管理学院(126227)
研究(117825)
中国(93155)
(77941)
科学(72735)
(67251)
(58452)
(58154)
中心(55095)
业大(55073)
财经(55025)
研究所(53173)
(52857)
(50160)
北京(48812)
(47110)
师范(46627)
农业(46085)
经济学(44318)
(43717)
(42763)
财经大学(41534)
基金
项目(256287)
科学(202020)
基金(186947)
研究(185759)
(162634)
国家(161330)
科学基金(139920)
社会(116057)
社会科(110016)
社会科学(109987)
(99685)
基金项目(98998)
自然(93195)
自然科(91128)
自然科学(91107)
自然科学基金(89425)
教育(87142)
(83955)
资助(78814)
编号(75881)
成果(60312)
重点(56895)
(56866)
(53522)
(53269)
课题(51582)
创新(49846)
科研(49307)
教育部(49237)
大学(48552)
期刊
(151670)
经济(151670)
研究(107141)
中国(65534)
学报(57396)
管理(54705)
科学(52952)
(51469)
(50858)
大学(43972)
(43048)
金融(43048)
学学(41485)
教育(40416)
农业(34469)
技术(33916)
财经(26895)
业经(24903)
经济研究(24375)
(22859)
问题(19659)
图书(19177)
理论(19118)
技术经济(18134)
(17927)
实践(17556)
(17556)
统计(17352)
科技(17160)
(16457)
共检索到532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若微  周萌  丁鑫  步亦趋  
根据2021年我国银行间市场相关数据,构建复杂网络模型研究银行间风险传染路径,比较接管银行的两种现实选择,并运用仿真模拟考量风险管理效果。研究表明:选择与危机银行拥有较多连锁债务关系的银行进行接管,比选择市场上活跃度较高的银行进行接管,其效果更优,可显著降低银行间市场的风险溢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梦实  
复杂网络是大量真实复杂系统的拓扑抽象,在组成结构上比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更加复杂。在现实经济中,银行业存在大量业务往来,商业银行通过银行间市场、支付系统、场外市场等紧密联系成为一个网络体系,具备复杂网络的基本要素,其拓扑结构与复杂网络模型具有较高一致性。因此,基于复杂网络的银行业研究已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前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冯超  王银  
本文在银行间市场网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服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清算序列,并运用神经元动态规划进行求解,据此,为系统性风险爆发后的最后贷款人提供优化的救助策略,以最大限度减小系统性风险带来的损失,为金融监管部门系统性风险处置提供借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俊  杨继旺  
构建ARMA-GARCH族模型,对SHIBOR杠杆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基于损失函数对模型拟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同业拆放利差波动具有正的杠杆效应,GED分布较T分布更好拟合拆放利差序列"尖峰厚尾"特征;当赋予偏低预测和偏高预测等权重时,TGARCH、EGARCH、PARCH模型预测效果无显著区别,当赋予偏低预测较大权重时,TGARCH模型预测效果最好。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图交易网络研究课题组  
该文将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引入到银行间市场,以人民币同业拆借市场、外汇即期市场为例,根据其特点构建网络模型、设计交易网络指标,形成对于市场结构和机构交易关系的多维度客观表达;通过构建聚类模型勾勒机构画像,刻画市场分层结构并形成多层次的机构行为评价体系,提升市场精细化管理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剑男  赵金楼  王世波  
银行间市场能够有效地提供整个银行系统的流动性险的传染,并将网络中的每,支撑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转。文章试图模拟一个银行间市场的网络去研究系统性风个银行的资产负债考虑进去。进而调查每家银行是否有足够的准备金作为缓冲,去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蔓延。先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改进了一个银行间市场网络的模拟方法,并将其和每个银行的资产负债相结合去构建整个银行间市场;再在银行系统触发金融危机来模拟银行间网络的级联失效过程,以此研究如何调整准备金率以保证银行间市场的平稳理政策。,从而帮助政策制定者去掌握最好的系统性风险的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方意  郑子文  
本文将系统重要性银行、系统脆弱性银行及传染风险等指标有机结合,提出并度量了系统重要性传染路径指标。系统重要性传染路径以风险生成银行为起点,以风险承受银行为终点,从微观机构角度刻画了系统性风险在风险生成银行与风险承受银行之间的传染,兼具深入理解系统性风险的生成机制及直接面向金融监管实践的优点。本文通过实证发现,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系统性风险和各家银行的系统重要性程度均与规模因素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风险生成银行往往是那些遭受外生冲击较大、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承受银行则通常是遭受外生冲击较小、且与风险生成银行持有资产结构类似(高度关联性)的系统重要性银行。本文对系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翟永会  边巧妹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仍以银行业为主,银行业的风险关乎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而如果只关注银行间的风险,往往会忽视系统性风险的真实来源,即实体行业的信贷关联。鉴于此,本文首先运用矩阵法模拟了2008—2017年银行间市场的微观借贷数据,结合历年银行对实体行业的实际贷款,构建银行间、银行对实体行业的业务关联网络。其次基于复杂网络的视角,分析银行间借贷网络结构的变化,并动态识别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传染性银行、系统重要性行业,阐释其现实意义与内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中行、农行、工行、建行、交行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历年来系统性风险相对稳定;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为风险传染性银行,呈现出动态变化特征;制造业、交运仓储业、房地产业等是系统重要性行业,且行业重要性排名呈时变特征。因此,防控系统性风险,在关注银行间风险传染的同时,还需立足经济的全局视角,监控系统重要性行业,实现"稳增长、控风险"的目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戴国强  王申  
文章对两因子仿射模型在银行间国债市场的预测能力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于3-4个月内剩余期限在7年期以下的品种预测误差较小,可信度较高。利用该预测方法,构建了基于极大似然框架的预测效果指标,证实了模型参数的稳定性较好。在归因分析的基础上,又构建了自适应的模型预测误差修正方法,这一方法对于预测期在4个月以上的中短期国债的预测误差修正效果最为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力超  张馨月  童欢欢  林俊民  
使用SW-ARCH模型对上海银行间2007年1月到2014年12月共1999个隔夜拆借利率〔Shibor(O/N)〕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将Shibor波动分解为状态波动与ARCH波动,通过分析Shibor的波动情况,可以发现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虽然带来了诸如利率短期波动增加等负面效应,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利率市场稳定性较高,利率市场化的正向效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为显著,同时也表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有效推进。这为商业银行采取先进有效的风险度量与控制手段,积极参与利率市场化,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价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宋琴  方文  甘珂  
本文选取2007年3月—2020年6月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和人民币三个月LIBOR-OIS和SHIBOR-OIS数据,运用VARMA-AGARCH模型,采用网络拓扑分析法,研究美国、欧元区、英国、中国以及日本银行间市场波动性溢出效应,并构建波动性溢出指数。研究发现:国际银行间市场存在显著的波动性溢出效应,条件波动率不仅受到自身市场前期冲击和波动影响,还会受到其他市场干扰;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国际银行间市场波动性溢出效应均显著增强,并呈现动态特征;美国对其他经济体银行间市场波动性溢出最大,且在危机时期急剧上升,因此,中国银行间市场监管要防范境外市场风险跨区域传递,尤其是美国市场波动的输入性冲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邢春娜  
复杂网络为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系统重要性机构提供了全局性视角,但由于数据获取上的局限,我国银行系统网络构建存在困难。利用贝叶斯方法和2013—2015年银行资产负债数据构建银行系统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性损失测度指标,并讨论规模与网络中心性在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处于银行系统的枢纽位置;同业负债和入度对银行个体风险造成的系统性损失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资本缓冲和出度增大能够降低局部危机造成的整体损失。因此,规模仍是影响银行系统重要性的主要因素,而银行之间的关联性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龚柳元  毛道维  张家慧  
以上市公司的长期银行借款为基本关系,构建银行共同贷款网络,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比研究了2000年和2009年的网络特征,发现:①非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首先是争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市场,而不是自身的相互争夺;②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已相继成立,但业务开展并不好,但在样本期间,业务发展相当迅速,形成仅次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中心节点,与国有大型银行共同形成银行系统的核心集团;③虽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仍是整个银行系统的中心,但中心地位已有所下降,对整个银行系统的影响力也显著下降,且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影响力已趋于一致,专业性界限已非常模糊;④银行间,特别是居于核心集团的银行之间的共同客户越...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胡金露  朱卫平  
本文以Hoteling模型为基础,基于中国ATM的跨行取款收费制来构造数理模型,分析了我国各大银行ATM跨行取款收费制的决定性因素以及银行的竞争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客户群内生时各大银行对跨行取款收费要低于客户群外生时的跨行取款收费。客户群外生情形下,大小银行的跨行费的制定存在差异,规模较大银行为了锁定本行的客户的跨行取款行为,倾向于收取更高的跨行费,锁定效应明显;中小银行通过收取较低的跨行费或免费的方式,利用大银行的ATM网络优势来吸引新客户,但这会导致小银行补贴大银行现象。如果我国银行的客户量的变化是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化非  任兆璋  
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CHIBOR)是我国货币市场上最早市场化的利率。本文选择隔夜同业拆借利率为研究对象并建立了ARIMA及GARCH模型,比较了这两种模型的预测能力,确定了适合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预测模型。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对自己的金融产品合理定价、适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防范风险,更可以帮助中央银行及早采取措施引导市场利率走向,达到既定货币政策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