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2)
2023(9515)
2022(7863)
2021(6980)
2020(5912)
2019(13015)
2018(12661)
2017(24449)
2016(12957)
2015(14437)
2014(14751)
2013(14429)
2012(13860)
2011(12756)
2010(13405)
2009(12915)
2008(11539)
2007(10444)
2006(9687)
2005(8997)
作者
(38996)
(32480)
(32301)
(31023)
(20646)
(15375)
(14688)
(12482)
(12420)
(11610)
(11242)
(10829)
(10667)
(10585)
(10310)
(10213)
(9546)
(9501)
(9211)
(8905)
(8636)
(8001)
(7863)
(7566)
(7407)
(7242)
(7148)
(6843)
(6653)
(6536)
学科
(73948)
经济(73882)
管理(35010)
(32162)
(26785)
金融(26778)
(26162)
企业(26162)
(23817)
银行(23789)
中国(23586)
(23117)
方法(22407)
地方(21536)
数学(19579)
数学方法(19433)
(16710)
(16234)
(15294)
(14601)
业经(14348)
地方经济(13470)
(12775)
中国金融(11226)
农业(10325)
(10255)
产业(10236)
财务(10221)
财务管理(10206)
理论(10049)
机构
学院(191092)
大学(190283)
(90656)
经济(88833)
研究(72271)
管理(65610)
中国(60622)
理学(55060)
理学院(54394)
管理学(53408)
管理学院(53057)
(42328)
科学(41059)
(40190)
(37261)
研究所(33572)
中心(33536)
财经(33062)
(31780)
经济学(30430)
(29838)
(29788)
经济学院(27163)
业大(25966)
北京(25806)
(25800)
农业(24712)
财经大学(24421)
(24064)
(24029)
基金
项目(119284)
科学(92795)
研究(87933)
基金(85471)
(74571)
国家(73950)
科学基金(62091)
社会(57398)
社会科(54541)
社会科学(54531)
(47209)
基金项目(43733)
教育(39500)
(38752)
自然(37218)
自然科(36348)
自然科学(36334)
资助(36290)
自然科学基金(35679)
编号(34374)
成果(29288)
(27868)
重点(27577)
(26133)
课题(25501)
国家社会(24442)
(24376)
创新(23015)
(23013)
发展(22926)
期刊
(107944)
经济(107944)
研究(64494)
中国(40170)
(34630)
金融(34630)
(32842)
学报(30542)
(29240)
科学(26442)
管理(26332)
大学(23490)
学学(22545)
经济研究(19051)
农业(18641)
财经(17964)
教育(17954)
技术(16565)
(15664)
业经(14800)
问题(13627)
统计(10847)
技术经济(10351)
(10289)
世界(10120)
国际(9960)
(9287)
(9038)
理论(8883)
商业(8766)
共检索到310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范小云  肖立晟  方斯琦  
本文从比较分析视角出发,研究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不同的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我们利用57个国家从1960到2009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金融结构、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体选择市场导向的金融结构时,才能降低金融危机的损失,提高经济复苏速度,而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经济体的最佳选择则是银行导向的金融结构。最后,本文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郝宇彪  
社会学者认为,经济危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社会政策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而产生的危机。对此,本文回顾了社会政策在以往历次重大经济危机中的突出作用,并对为解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所采取的社会政策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社会政策在摆脱经济危机中的作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政策是社会经济顺利运行的保证;其次,社会政策是居民消费信心和企业家生产信心维持的保证;最后,社会政策本身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力。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本文通过跨国实证分析,系统考察了金融体系结构和金融危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决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体系结构对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具有显著影响,"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比"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更容易发生金融危机;(2)金融危机期间不同国家经济受冲击的程度也与金融体系结构密切相关,在那些具有"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的国家,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其GDP增长率受到的负面冲击将更大;(3)从金融体系结构的内部构成来看,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随着一国金融市场规模的增大而显著升高,同时随着一国银行业规模的增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颖,周剑麟  
一些西方学者和国内学者把韩国迅速摆脱金融危机并恢复经济增长的原因归结为政府干预被削弱以及市场作用得以发挥的结果。其实,“政府权威”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韩国战后以来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而且还能解释韩国从金融危机中捷步脱身出来并迅速恢复增长的原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志杰  程磊  张海霞  
文章把房地产金融体系作为整体,从衍生品风险控制机制、房地产周期、替代性等角度出发,对于住房抵押债券体系和房地产投资信托体系进行了对比研究和总体分析,提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是破解房地产金融难题的首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雅各布·卢  杨波  徐芳  吴彬  
本文2016年12月28日发表于哈佛大学金融立法杂志,作者为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文献来源于美国财政部网站。全文回顾了华尔街金融改革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改革内容。作者认为监管方式从传统的监管系统转变为前瞻性监管系统特别重要,前者针对特定危机,被动式反应,不灵活,后者侧重于审慎地监测金融市场的变化、识别和应对新兴风险。"多德-弗兰克案"的颁布及金融稳定委员会(FSOC)均是华尔街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本文揭示了美国财政部门对应对金融危机的思路,同时也可作为本届美国财政部长在任期内参与金融监管的个人总结,对把握这些年美国华尔街金融监管改革思路与重点不无裨益。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雅各布·卢  杨波  徐芳  吴彬  
本文2016年12月28日发表于哈佛大学金融立法杂志,作者为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文献来源于美国财政部网站。全文回顾了华尔街金融改革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改革内容。作者认为监管方式从传统的监管系统转变为前瞻性监管系统特别重要,前者针对特定危机,被动式反应,不灵活,后者侧重于审慎地监测金融市场的变化、识别和应对新兴风险。"多德-弗兰克案"的颁布及金融稳定委员会(FSOC)均是华尔街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本文揭示了美国财政部门对应对金融危机的思路,同时也可作为本届美国财政部长在任期内参与金融监管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次贷危机已经演变为美国金融史甚至全球金融史上最深重的危机之一。这场危机可能将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拖入衰退的深渊,它也因此引起了各国对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反思。美国政府应对次贷危机的表现与美国在全球所推行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背道而驰,这对美国政府的信誉构成了严重打击。次贷危机也将对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格局构成冲击,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在危机中不可能全身而退。且看本文对危机深层次影响的剖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武力超  
本文采用包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金融体系结构会有一个短期逆转的现象。而在大多数新兴经济体中,由于股票市场发展并不十分充分,金融危机发生后,新兴经济体金融体系结构变化的广度会小于那些金融体系结构均衡发展的国家。因此,新兴经济体由于经济衰退和金融体系破坏而承担的成本更高,经济恢复需要的时间更长。研究结论表明,政府不应仅仅关注金融体系的发展,应该致力于建立更为均衡发展的金融体系结构,而且注重提升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质量和法治完善程度,将有助于金融危机的治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夏晓君  刘冬生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发布最新全球经济形势调查,在第二季度,23%的受访者认为全球经济正在好转,仍有39%的受访者认为经济处于低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张晓晶  汤铎铎  林跃勤  
本文通过历史回顾与文献考察总结出全球失衡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货币霸权视角建立起失衡与危机的数理模型,指出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及美元霸权密切相关。文章进而分析了危机冲击与政策反应模式,重点探讨了中国经济复苏的条件。通过国际比较,我们认为,大萧条的教训之一是政府在某些领域的过度干预,而经济体的充分弹性(即灵活的市场机制)则是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必不可少的条件。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王丽丽  陈晓丽  
通过对金融危机所造成的产出损失进行度量,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实证分析影响产出损失大小的因素,结果表明,本轮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具有全面性和非对称性的特征,金融危机发生前一国的初始经济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开放程度、贸易结构、经常账户平衡状况以及金融危机发生前的货币政策环境和经济增长状况是影响一国产出损失的主要因素;且在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中,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必然伴随着多种力量的制约和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