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5)
2023(7960)
2022(5495)
2021(4335)
2020(3198)
2019(6675)
2018(6559)
2017(13086)
2016(7064)
2015(7983)
2014(8001)
2013(7505)
2012(6691)
2011(6051)
2010(6313)
2009(6262)
2008(4981)
2007(4446)
2006(3947)
2005(3774)
作者
(20238)
(17128)
(16825)
(16269)
(10745)
(7951)
(7599)
(6483)
(6465)
(5896)
(5815)
(5588)
(5484)
(5378)
(5255)
(5193)
(5028)
(4991)
(4828)
(4782)
(4264)
(4095)
(4034)
(3982)
(3780)
(3774)
(3748)
(3634)
(3375)
(3288)
学科
(35262)
经济(35230)
(20030)
管理(19785)
(14913)
企业(14913)
中国(14194)
业经(12749)
方法(10943)
(10840)
产业(9937)
数学(9551)
数学方法(9490)
信息(8869)
总论(8574)
信息产业(8523)
农业(7732)
(7603)
(7535)
金融(7535)
(6878)
银行(6869)
地方(6858)
(6652)
(6325)
(6009)
(5406)
贸易(5404)
发展(5299)
(5293)
机构
学院(104255)
大学(103496)
(47112)
经济(46336)
管理(38545)
研究(35951)
理学(33482)
理学院(33155)
管理学(32564)
管理学院(32373)
中国(27059)
(21334)
(20925)
科学(20337)
财经(17390)
(17140)
(16445)
中心(16334)
经济学(16309)
(16020)
研究所(15655)
(15244)
经济学院(14937)
业大(14177)
(13766)
师范(13633)
(13182)
财经大学(13047)
农业(12717)
北京(12645)
基金
项目(72989)
科学(58918)
基金(54569)
研究(54206)
(47491)
国家(47106)
科学基金(41231)
社会(38014)
社会科(36197)
社会科学(36191)
基金项目(28122)
(27853)
教育(24191)
自然(24158)
自然科(23701)
自然科学(23694)
自然科学基金(23282)
(22878)
编号(21362)
资助(20590)
国家社会(17361)
成果(17221)
重点(16506)
(16382)
(15909)
(15116)
课题(14493)
(14162)
教育部(14120)
创新(14097)
期刊
(49442)
经济(49442)
研究(31561)
中国(20366)
学报(16481)
(16105)
(15529)
管理(14693)
科学(14519)
大学(13204)
学学(12320)
(11695)
金融(11695)
农业(10946)
教育(10887)
经济研究(9347)
财经(8910)
业经(8536)
技术(8133)
(7842)
问题(6973)
图书(6031)
(5630)
(5407)
商业(5158)
现代(4945)
国际(4927)
世界(4912)
(4759)
技术经济(4638)
共检索到153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韩国高   何春黎  
稳就业是保持社会经济稳定的关键。数字经济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能否有效发挥稳就业作用至关重要。文章使用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技术、财务、销售等岗位的劳动力需求,抑制了生产岗位劳动力需求,整体上增加了企业劳动力需求;其作用机制包括提高生产率、增进经营绩效和拓宽经营范围。对于非国有、成本转嫁能力强、高科技或服务业行业的企业,以及信息基础设施较好、知识产权保护较完善地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需求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此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力需求具有供应链溢出效应,能够增加供给链下游客户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数字化转型通过改善员工结构和缓解融资约束,也能够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文章结论为拓宽就业空间、保障劳动者权益的路径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艺  张金昌  
数字化转型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竞争力来说是一次发展的契机还是一场危机?利用2010—2020年上市企业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总体上,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竞争力水平的提升;(2)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会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而促进企业竞争力水平提升,也会加剧企业财务困境而降低企业竞争力水平;(3)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作用大于非国有企业,对大型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作用大于小型企业;(4)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和企业竞争力存在倒U型关系,财务困境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据此提出建议:政府应该持续推进数字技术发展,助力弱势企业数字化转型,重视数字化转型风险,进而化危为机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曾雪婷   韩洪芳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危机期间重塑业务形态、强化经营韧性的重要选择。基于2016—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危机期间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就业规模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危机期间的就业规模,具体在新冠疫情期间,企业数字化转型每增加1%使得就业规模相对增长2.7%。其中,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广化效应”与“深化效应”提升企业危机期间的就业规模,其就业替代效应并不明显。在新冠疫情严重城市、数字生态行业和国有企业中,数字化转型更能提升企业危机期间的就业规模。最后,企业在危机期间推进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员工收入与企业劳动生产率。本文研究为维护危机期间社会稳定及双循环战略实现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建   王怡静  
随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企业数字化转型视角探究民生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以201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分析识别企业数字化转型,验证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就业规模和薪酬水平的正向影响。但不同技能劳动力需求呈现结构性差异,非国有企业、生产效率较低以及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更有可能采用数字技术替代劳动,尤其是替代低技能劳动。研究结果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效应和替代效应,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稳就业”目标实现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伟杰   庞钰标  
基于我国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利用Python爬虫技术测度企业数字化水平,实证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因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企业的创新“投入—产出”绩效与生产效率的提升,进而扩大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对于高成长性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数字金融发展较好以及人才供给较丰富的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就业创造效应更加显著;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人员聘用结构的优化。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积极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需要完善就业政策以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普惠效应;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和再就业辅导的支持力度,引导劳动力更好地融入数字经济以实现高质量就业;提高数字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发展的就业创造效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王晨  
近30年学界对教育史学科发展状态的探讨,注重从教学科目的角度讨论因内外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以课程和教学问题为核心的"学科危机",相对忽视了从学问分支的角度对以教育史学科的对象、性质以及方法论等问题为基础的"学术危机"的探索。这导致了学科建设的误区。要摆脱这一"学术危机",需要重新认识教育史研究的学术性学科定位,重新确立学科的多元化目的,探索多元的学科方法论和研究方法,探讨学科知识体系建立的基本学术问题,以重建教育史学科。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甘小红  
图书馆作为社会的一个信息服务机构,作为政府的一个公益性信息传播机构,可在危机信息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赋予了图书馆政府信息传播机构的法定职责,也奠定了图书馆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法理基础。图书馆参与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意义在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保障了公众危机信息的知情权,是社区信息服务延伸的要求,弘扬了关心弱者、平等服务的图书馆精神。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金中梁  
在国际金融危机正在蔓延的时刻,全球的企业界都在思考危机下的救命稻草在哪里。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只有在出现危机的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董丽芳  
文章从美国会计学会1951年对成本的定义"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入手,引出了大成本的概念和大成本战略实施原则,并简要论述了西山煤电集团在当前煤炭市场下行的趋势下,如何实施大成本战略,变危机为契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闫培宇  
数字资本的繁荣源自于资本生产数字化的革命性影响。资本生产数字化改变了直接生产过程,在后福特主义转型中完成了非物质劳动对物质劳动的支配。资本生产的数字化实现从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的生产升级,也激化了数字资本生产的内在矛盾。由于数字资本生产的内在矛盾,资本生产数字化产生出新的经济危机形式。从资本生产的数字化历史看来,数字资本推动的数字技术发展并不能够超越资本主义,更无法克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生产领域的痼疾。在数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今天,剖析资本生产的数字化变革与危机具有深远的反思与启示价值:即只有将数字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数字中国之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睦楚  
为了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并推动大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24所顶尖高校结盟而组建了"罗素大学集团"。本研究从该集团发展面临的契机及危机着手,对大学联合团体的动向与特点进行了剖析。一方面罗素大学集团教育成果丰硕、声望较高,另一方面罗素大学集团制定了清晰的发展战略规划,加之与其他团体的积极合作,进而一直处在发展之中。与此同时,罗素大学集团也面临来自国内外的质疑与挑战。当前,全球高等教育系统逐渐走入"相互融合"的进程,对罗素大学集团的探讨对高等院校联盟的发展进程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也对我国探索出一条院校联盟的新型路线具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徐文虎  方贤明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成为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保险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但只要紧紧抓住保险业的本质特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金融危机就能成为拉动保险业发展的契机。要使危机能够拉动保险业的发展,首先要转变经营理念,使保险业恢复它的本质功能。危机拉动保险的关键是产品开发,要大力进行抗风险的产品创新,开发出适应社会应对金融危机中需求的保险产品;同时在金融危机中完成保险市场转型,彻底改变保险业的形象,真正实现保险业从以保费为中心的市场转变为以风险控制为中心的市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韩海燕  何炼成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两高一低"的特征,即过高的投资、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及逐渐走低的消费率。"两高一低"经济增长方式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投资效率低下;粗放经济增长方式的延续和贸易摩擦的增加;收入分配差距的逐渐拉大影响了消费的增长;服务业发展缓慢导致就业不充分。文章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建议:一是提高资本利用率,增加技术创新投资;二是转变贸易发展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平稳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以刺激消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晓秋  
专利经营实体的兴起及其商业模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其法律定性一直颇具争议。如何定性,不仅决定着专利经营实体的未来,而且关系着一国专利政策的走向。本文解读了专利经营实体的内涵,澄清了它与"专利怪物"的区别,详细梳理了肯定和否定专利经营实体商业模式的争执面相,并对此进行了评析。结合对以高智公司和中彩联为代表的专利经营实体的介绍,作者提出了我国在专利战略推进过程中应有的观念维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先明  侯威  王一帆  
基于中国行业面板数据,考察数字化投入对中国行业内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投入对我国行业内就业结构的影响,总体上呈现中高技能占比上升和低技能占比下降的"有序递进升级"模式,不存在就业"极化"特征;对高、中、低技术制造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就业结构的影响均呈现"有序递进升级"模式;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就业结构的影响均呈现仅中等技能劳动力占比上升的"中部升级"模式;从影响机制看,数字化投入会通过技术进步渠道影响行业内就业结构,当数字化投入提升到一定水平时,就业结构具有潜在"极化"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