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2)
- 2023(14610)
- 2022(12462)
- 2021(11555)
- 2020(9639)
- 2019(22220)
- 2018(22159)
- 2017(41536)
- 2016(22789)
- 2015(26074)
- 2014(26393)
- 2013(26273)
- 2012(25420)
- 2011(23581)
- 2010(24274)
- 2009(23064)
- 2008(22699)
- 2007(20557)
- 2006(18766)
- 2005(17602)
- 学科
- 济(116120)
- 经济(115999)
- 管理(58297)
- 业(54939)
- 企(42213)
- 企业(42213)
- 方法(40745)
- 数学(35713)
- 数学方法(35420)
- 中国(35068)
- 农(29606)
- 地方(29082)
- 财(23942)
- 业经(23557)
- 制(23343)
- 学(22448)
- 贸(21141)
- 贸易(21123)
- 易(20434)
- 银(19746)
- 银行(19715)
- 农业(19572)
- 融(19539)
- 金融(19534)
- 行(19146)
- 地方经济(16986)
- 体(16053)
- 发(15870)
- 环境(15854)
- 和(15703)
- 机构
- 大学(338856)
- 学院(336410)
- 济(153273)
- 经济(150192)
- 研究(129804)
- 管理(119088)
- 中国(101132)
- 理学(99107)
- 理学院(97834)
- 管理学(96386)
- 管理学院(95718)
- 科学(74968)
- 京(74317)
- 财(71432)
- 所(67696)
- 研究所(60525)
- 中心(57762)
- 农(57480)
- 财经(54406)
- 江(54299)
- 经(49215)
- 经济学(48931)
- 北京(48869)
- 范(47751)
- 师范(47339)
- 院(45508)
- 业大(45224)
- 农业(44616)
- 经济学院(43700)
- 州(42518)
- 基金
- 项目(204465)
- 科学(159640)
- 研究(153237)
- 基金(146488)
- 家(127003)
- 国家(125903)
- 科学基金(105567)
- 社会(98525)
- 社会科(93288)
- 社会科学(93265)
- 省(78355)
- 基金项目(75472)
- 教育(70620)
- 划(66366)
- 自然(63688)
- 自然科(62158)
- 自然科学(62137)
- 编号(61805)
- 资助(61192)
- 自然科学基金(61037)
- 成果(53341)
- 发(49799)
- 重点(46953)
- 部(46694)
- 课题(44856)
- 创(41431)
- 国家社会(41283)
- 发展(40900)
- 展(40273)
- 教育部(40140)
- 期刊
- 济(186561)
- 经济(186561)
- 研究(115636)
- 中国(78727)
- 财(54939)
- 农(54375)
- 学报(50982)
- 科学(47219)
- 管理(46453)
- 教育(42978)
- 融(39743)
- 金融(39743)
- 大学(38782)
- 农业(36173)
- 学学(35743)
- 经济研究(30668)
- 技术(29745)
- 财经(28741)
- 业经(27724)
- 经(25047)
- 问题(24603)
- 贸(21674)
- 业(19981)
- 国际(19678)
- 世界(19475)
- 技术经济(18161)
- 图书(16782)
- 统计(16395)
- 经济问题(15584)
- 理论(15536)
共检索到554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小亮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经济学分析框架与逻辑思维,分别从直接诱导成因、基本制度成因及社会背景条件等三大层面,侧重于制度角度,并结合本次金融经济危机的特征,去剖析金融危机的市场运行与制度成因。并以此为戒,分析、探讨了我国和谐改革与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些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惠昶 孙涵
债务的有效使用能使债权国和债务国实现互利互惠,但如果债务使用不当,无法转化为资本,反而会导致经济衰退、本国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下降,且无法对债务按期还本付息。希腊没有把外债用于发展生产、扩大贸易,而是直接用来提高工资和社会福利,结果造成了GDP和人均GDP下降,国际收支逆差,无力按期对外债还本付息。为了偿还外债,希腊政府实行紧缩的经济政策,导致国民生活水平下降,引起希腊国内广大民众与政府发生对抗;希腊不能按期对外债还本付息,又与债权国发生了经济对抗。
关键词:
主权债务危机 外债 贸易 对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笛 黄林
文章认为,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资本主义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为缓解劳资矛盾,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的必然结果,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剥削本质,也不能否定资产阶级财富日益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日益积累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趋势依然存在,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笛 黄林
文章认为,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资本主义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为缓解劳资矛盾,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的必然结果,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剥削本质,也不能否定资产阶级财富日益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日益积累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趋势依然存在,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晓笛 黄林
文章认为,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资本主义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为缓解劳资矛盾,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的必然结果,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剥削本质,也不能否定资产阶级财富日益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日益积累的一般性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趋势依然存在,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栋 王力
我国的改革正处在关键时刻,改革的向前推进和获取最后的成功需要有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指导。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怎样对待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理论能否取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而成为我国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性理论?只有解决好这些根本性问题,才能使我国的改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获得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指导,才能使改革胜利向前推进和获得最后成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怡乐 罗远航
在对中国劳工问题的研究中,工人阶级的形成和工人阶级的抗议得到了研究者较多的关注,而工人的力量变化仅被作为影响工人行为的内在因素,较少得到直接地考察。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为基础,综合既有文献将工人的议价力分为市场议价力、车间议价力和集体议价力三种类型。分析了资本积累的制度特征、技术类型等因素如何影响工人的议价能力。工人的议价力也会借助于特定资本积累体制的特征发生凝聚与变化,并对相应制度的转变提出要求。本文以此为基础探讨了2008年以来中国工人议价力变动的表现和原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陶启智 冯青琛 刘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提升供给端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不仅要继续深化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基本措施,也要着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以及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依据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落实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立场。
关键词: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丁任重 李标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供给和需求具有同一性,需求决定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基于此辩证关系,中共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提法与西方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超越并丰富了西方供给理论。二者存在显著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制度基础、政市关系与经济背景三个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问题突出。既存在总需求不足与需求转移外溢并存的供需间不对称,也存在有效供给不足与相对过剩并存的供需内部不对称;三次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但改善的空间依然较大;传统产品供给过剩,以需求为核心、精益求精的新兴产品供给不足;供给端质量安全制度建设的滞后加剧结构失衡。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与核心是优化经济结构。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树立正确的宏调思路,需求与供给两侧同时发力;做好加减乘除法,优化经济结构;正视投资与转型的关系,增投资与调结构并举;多角度推进科技创新,全力培育供给新优势;以多元化改革为抓手,优化供给端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需求侧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陶启智 冯青琛 刘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提升供给端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不仅要继续深化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基本措施,也要着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以及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依据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落实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立场。
关键词: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琳华 吕艳红
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现代金融衍生品为载体的虚拟资本过度膨胀,又反过来拉动了住房抵押贷款发放规模与速度的双重扩张。由于住房有效需求的增长无法与住房抵押贷款发放的扩张相同步,使得虚拟资本在自我膨胀的过程中隐含了危机发生的必然性。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马克思 虚拟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文 朱富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命力根本上在于:基于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对不合理的现实进行剖析和改造。但是,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它的分析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而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这也正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目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显然,在微观行为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实证方面,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作了很大的发展;因而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就要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新近发展起来的研究具体微观问题的工具、模型以及理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永新 姚静媛
马克思主义人本发展的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具体地、历史地、深入地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现实地指出了人类的发展方向,揭示出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文章依据其理论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现象,并认为马克思主义人本发展的经济学意义在于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本发展 经济学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洁雄
本文利用2000—2008年的城市数据,研究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动态发展趋势及其区域特征。主要结论有:(1)技术效率和人均资本存量是劳动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作用在近年呈强化趋势。(2)中西部城市集聚效应强于东部。(3)服务业比重与劳动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4)高新技术开发区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系数不显著,出口加工区与保税区甚至带来负效应。(5)受技术效率和人均资本存量的影响,劳动生产率存在收敛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