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1)
- 2023(9704)
- 2022(8273)
- 2021(7739)
- 2020(6417)
- 2019(14719)
- 2018(14347)
- 2017(28145)
- 2016(15436)
- 2015(17704)
- 2014(17890)
- 2013(18039)
- 2012(17184)
- 2011(15800)
- 2010(16136)
- 2009(15791)
- 2008(15004)
- 2007(13561)
- 2006(11857)
- 2005(10755)
- 学科
- 济(66351)
- 经济(66294)
- 管理(44037)
- 业(40768)
- 企(32745)
- 企业(32745)
- 方法(32212)
- 数学(28550)
- 数学方法(28285)
- 农(19000)
- 财(16987)
- 中国(16642)
- 学(15546)
- 贸(13732)
- 贸易(13728)
- 环境(13565)
- 易(13366)
- 业经(13253)
- 地方(12726)
- 制(12581)
- 农业(12341)
- 融(11203)
- 金融(11200)
- 银(10843)
- 银行(10801)
- 务(10611)
- 财务(10585)
- 财务管理(10556)
- 和(10336)
- 行(10301)
- 机构
- 大学(236072)
- 学院(234187)
- 济(96280)
- 经济(94190)
- 管理(84876)
- 研究(83906)
- 理学(72508)
- 理学院(71683)
- 管理学(70383)
- 管理学院(69981)
- 中国(64379)
- 科学(53103)
- 京(50186)
- 农(46301)
- 所(44883)
- 财(44438)
- 研究所(40839)
- 中心(38639)
- 业大(38214)
- 农业(37029)
- 江(36264)
- 财经(35311)
- 经(31993)
- 北京(31728)
- 范(30380)
- 经济学(30342)
- 师范(29965)
- 院(29742)
- 州(28596)
- 经济学院(27557)
- 基金
- 项目(153480)
- 科学(118369)
- 基金(109947)
- 研究(108439)
- 家(97717)
- 国家(96912)
- 科学基金(80442)
- 社会(67574)
- 社会科(63925)
- 社会科学(63901)
- 省(59960)
- 基金项目(57376)
- 自然(52648)
- 划(51648)
- 自然科(51332)
- 自然科学(51309)
- 自然科学基金(50396)
- 教育(50362)
- 资助(46493)
- 编号(43708)
- 成果(36467)
- 重点(35663)
- 部(34386)
- 发(33644)
- 创(31333)
- 课题(31190)
- 科研(30223)
- 计划(29521)
- 创新(29334)
- 教育部(28828)
- 期刊
- 济(105288)
- 经济(105288)
- 研究(67520)
- 中国(45179)
- 学报(43048)
- 农(41927)
- 科学(37244)
- 财(35148)
- 大学(31693)
- 学学(30013)
- 管理(29317)
- 农业(27973)
- 融(25266)
- 金融(25266)
- 教育(23208)
- 技术(19203)
- 财经(17880)
- 经济研究(17145)
- 业经(16479)
- 经(15383)
- 业(14722)
- 问题(14474)
- 版(12951)
- 贸(12611)
- 技术经济(11485)
- 理论(11252)
- 国际(11104)
- 业大(11021)
- 统计(10992)
- 图书(10573)
共检索到350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涛
在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过程中,全球经济首次出现了同步运行,与之相对,由于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上的差异,各国反危机的公共干预路径却呈现分化,一同一分之下,使中国本已异化的货币环境更加复杂;同时以此次危机为界,维系中国经济30多年发展的制度红利、劳动力红利和全球化红利三大要素已发生变化,经济融资规模和结构也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在经济平稳转型的要求下,货币环境的修复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加紧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构建(包括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和资金价格机制完善(包括人民币汇率机制和利率市场化)就成为修复路径的选择。
关键词:
经济复苏 货币环境 修复路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实
次贷危机动摇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体系唯一核心货币的基础,本文对次贷危机后的国际货币体系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方向性问题上,本文试图解答了金本位还是信用本位、单极还是多极、多极还是多元三个核心问题;在路径问题上,本文则回答了激进还是渐进这个关键问题。在解答四个问题的过程中,本文就国际货币体系未来发展阶段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国际货币体系 多元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康霖 王赟
马克思论述了货币危机的可能性、现实性及产生的条件以及危机与信用、与对外贸易的关系等。马克思揭示了"独立的货币危机"。马克思的基本矛盾理论、经济失衡理论是完全正确的。消费、储蓄、赤字与美国金融危机的逻辑应有新的概括。逻辑体系的三个要点是:赤字—钱—泡沫。
关键词:
马克思 货币危机理论 金融危机逻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晓
当前的"美元体制"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具有可持续性。正是在布雷顿森林体制和"美元体制"下,东亚各经济体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美元体制"的主要受益者和支撑者,也自然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受害者。现阶段的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东亚各经济体尚不具备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能力;同时,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应改变应对危机的实用主义哲学,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目标进行更加长远的路径设计,在区域整体层面和局部层面两个层次上加快货币金融合作的深化发展。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将使中国在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中占据较为有利的地位,但其能否成功一方面取决于中国经济结构能否进行顺利的调整,使中国成为能够替代美国的区域内最终产品市场的提供者,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中日两国能否比较顺利地开展汇率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东亚地区复杂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等因素,决定了该地区难以出现"一家独大"式的货币合作模式。因此,中日两国的协调与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未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阙澄宇 马斌
中国—东盟货币合作具有典型的"危机推动型"特征,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东盟货币合作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甚至陷入了困境。本文探讨了中国—东盟货币合作面临困境的表现,认为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中国与东盟国家对"美元体制"的依赖及相互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是中国—东盟货币合作面临困境的根源;未来的中国—东盟货币合作应由CMI下的双边机制向多边机制发展,并应注重汇率的协调与合作。
关键词:
中国—东盟货币合作 美元体制 汇率协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拉尔斯·斯文森 王璞 王辰
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引发出一场关于危机起因和如何化解风险的激烈讨论。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真的导致了本轮危机?货币政策未来的变化趋势如何?货币政策未来是否需要修正?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内在关系究竟是什么?瑞典中央银行副行长拉尔斯.斯文森的这篇演讲回答了这些问题,并就货币政策所应从危机中吸取的教训,除利率之外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所能发挥的作用,新兴市场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动等问题作了深刻精辟的分析。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秀辉
西方主流货币理论在分析方法上存在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冲突,且偏重前者而忽视后者,以致形成"没有货币"的货币理论而难以解释现实和预测未来。西方主流货币理论有其抛弃历史方法的理由,但根本原因仍在于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冲突。在比较两种分析方法特征的基础上,可借鉴马克思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货币分析思路,为现代货币理论的构建提供方法论基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金洪飞 姜诚
文章以1990年以来的近200次货币危机为样本,对货币危机后的经济衰退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危机前的经常账户状况、外债余额占GDP比例、国际流动性指标等经济变量以及危机后的汇率制度都不会显著影响到危机后的经济衰退。另外,危机后的经济衰退与危机国政府在危机中是否抛售外汇储备、是否采取汇率贬值都没有明显关系。但是经济分析的结果表明,危机前的失业率和汇率制度以及危机中是否提高利率等因素对危机后的经济衰退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货币危机 经济衰退 外汇市场压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段鹏
本文基于DSGE模型对次贷危机前后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后危机时期,货币冲击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时滞明显缩短,其对实际产出的调控效应在减弱、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在增强;与此同时,利率调整对我国实际产出的影响程度明显提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四如 肖可砾
人类的经济史,也是一部货币演化史。货币伴随交易深化而演进,唯一不变的是货币本质——信用。因此货币的逻辑就是信用的逻辑。货币从交易媒介演化为一种金融资产后,就有了金融市场上的货币资产定价问题和资产泡沫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剖析,揭示出现代货币的本质意义及其货币政策的复杂性。
关键词:
货币 本质 价值 计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凤 廖鑫 周贤永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完善政府体制机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然而区域营商环境影响要素和条件组合有待进一步挖掘与分析。基于西南某省9个地市的田野调查,提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资源—能力”整合性分析框架,以我国10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必要条件分析(NCA)和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探究优化营商环境的生成逻辑和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单一制度、资源或能力要素不构成营商环境优化的必要条件。从条件组合看,制度、资源和能力要素相互依赖,4种组态形成高水平营商环境,分别为资源支持下的政策和政企联动型、制度和资源双向引领下的数字政府驱动型、制度和能力双重协同下的财政资源推动型、能力主导下的资源驱动型。分析还表明,8种组态会产生非高水平营商环境,从而解释部分城市营商环境未达到高水平的主要原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夏建伟 曹广喜
货币错配是新兴市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无法避免的问题,它具有净外币负债和净外币资产两种表现形式。在新兴市场中,只要其银行体系存在大规模的货币错配,不管表现为哪一种形式,都会增加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而且在宏观或微观经济基本面恶化的情况下,可能引发银行危机甚至是货币危机。此外,当出现不利冲击时,银行体系中存在货币错配将会导致其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进一步恶化。
关键词:
货币错配 银行危机 货币危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建宇
企业危机比起经济危机来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常见得多,当企业遭遇危机时,很多企业常常寻求外部资源和相应的解决方案,然而在危机消除后留给企业的往往仅仅是一套针对个性化问题的解决方案。文章通过对危机化解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阐述了企业危机化解的一般逻辑机理,从而为企业提升其自身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生命周期 危机 互补性资产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刘东坡
本文从泰勒规则的视角出发,对美联储的加息逻辑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修正的泰勒规则对我国货币市场利率的走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当前仍然存在着加息的压力。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未来我国加息的预期将不断提高。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泰勒规则 加息逻辑 利率走势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弗兰西斯科·吉亚瓦奇 靳飞
本次危机的根源是欧元区外围国家的过度举债和核心国家的有借必应。欧洲货币联盟的治理框架为成员国之间的过度信贷开了方便之门。为了研判欧元区的前景,将外围成员国分为四类:有清偿能力和无清偿能力的国家,具有纠正宏观失衡意愿和不具有纠正失衡意愿的国家。经过调整,西班牙和爱尔兰的债务状况已经好转;新任保守党政府或将帮助葡萄牙扭转颓势;希腊退出欧元区几成定局;技术派政府"新政"或为意大利迎来转机;法国对欧元区的态度或因大选发生转变。
关键词:
欧元危机 危机根源 欧元区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