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69)
2023(5020)
2022(4129)
2021(3890)
2020(3269)
2019(7431)
2018(7443)
2017(13972)
2016(7187)
2015(7819)
2014(7685)
2013(7310)
2012(6672)
2011(5822)
2010(6490)
2009(6633)
2008(5522)
2007(4590)
2006(4453)
2005(4271)
作者
(18019)
(14685)
(14486)
(14207)
(9320)
(7069)
(6781)
(5846)
(5391)
(5314)
(5100)
(4998)
(4873)
(4802)
(4696)
(4682)
(4329)
(4248)
(4075)
(3907)
(3794)
(3610)
(3473)
(3440)
(3410)
(3376)
(3328)
(3144)
(2997)
(2957)
学科
(26424)
金融(26424)
(23846)
银行(23843)
(23233)
(23084)
经济(23044)
(20475)
管理(19987)
(18590)
企业(18590)
中国(16159)
(14217)
(12114)
中国金融(11015)
(9312)
体制(8491)
(7990)
财务(7966)
财务管理(7943)
企业财务(7703)
业经(7410)
方法(6976)
地方(6949)
(6467)
制度(6466)
(6448)
数学(6145)
数学方法(6088)
理论(5163)
机构
学院(87402)
大学(87347)
(38860)
经济(37949)
中国(34301)
研究(31892)
管理(30698)
理学(24763)
理学院(24508)
(24273)
管理学(24196)
管理学院(24009)
(18500)
(18499)
银行(17723)
财经(17523)
中心(17184)
(16566)
(16439)
金融(16135)
(15973)
(15666)
科学(15464)
人民(14847)
(14444)
研究所(13658)
国人(13278)
财经大学(13278)
中国人(13199)
中国人民(13066)
基金
项目(51304)
研究(41079)
科学(40099)
基金(36602)
(30819)
国家(30507)
科学基金(26238)
社会(26165)
社会科(24916)
社会科学(24910)
(19918)
教育(19020)
基金项目(18719)
编号(16945)
(16458)
成果(15130)
资助(15084)
自然(15062)
自然科(14727)
自然科学(14724)
自然科学基金(14480)
课题(12314)
(12208)
重点(11925)
(11795)
(11439)
(11431)
(11362)
(11203)
项目编号(11008)
期刊
(45252)
经济(45252)
研究(34478)
(31639)
金融(31639)
中国(23674)
(20299)
管理(12852)
教育(12724)
(11846)
学报(10838)
科学(9469)
财经(9405)
大学(9273)
学学(8555)
(7992)
经济研究(7396)
技术(6741)
农业(6571)
业经(6149)
理论(5941)
中国金融(5690)
实践(5323)
(5323)
问题(5194)
国际(5192)
财会(4950)
(4520)
会计(4510)
改革(4402)
共检索到158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德鲁·贝利  吴婕  
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包括三个新机构的建立。第一,英格兰银行将成立一个独立的金融政策委员会(FPC),其主要职责就是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掌握宏观政策工具。第二,英格兰银行将成立一个下属机构审慎监管局(PRA),以促进金融公司的稳定性为首要目标。第三,成立一个新的消费者保护和市场管理局(CPMA),其主要职能是维持金融服务市场的信心。安德鲁·贝利现任英格兰银行银行服务部执行主任兼总出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斯坦利·费希尔  刘圣  
宏观审慎监管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金融系统整体性风险的监管;二是利用监管政策或其他非利率政策工具应对由资产价格行为造成的问题2007~2009年的危机是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各发达经济体均经历了经济上、政治上的严峻考验。所幸的是,政策制定者成功吸取了经济大萧条中的部分经验教训,实际表现明显优于市场预期。通过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和巴塞尔委员会扩容,各国央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监管者制定了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本文将从资本和流动性要求、宏观审慎监管以及"大而不倒"问题(TBTF)三个方面,介绍金融监管改革的进展情况。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汤柳  
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各国监管改革行动。德国的监管改革是弥补监管漏洞为主的局部修正,主要包括修改风险管理的最低要求、改革金融市场监管工具、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探索前沿金融工具定值模型、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等六个方面。通过这些监管制度的改革,德国加强监管力度,继续强调风险防范的监管目标,并借以强化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德国监管变化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柳  
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各国监管改革行动。德国的监管改革是弥补监管漏洞为主的局部修正,包括修改风险管理的最低要求、改革金融市场监管工具、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探索前沿金融工具定值模型、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等六个方面。通过改革,德国加强监管力度,继续强调风险防范的监管目标,并借以强化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德国监管变化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丹尼尔·塔鲁洛  门超  
在过去六七年间,监管体制大体上建立起来,新监管体制有四个要素,即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风险监管和清算计划金融危机及其后果金融危机造成的重大损失,以及后续的大萧条,是我们在金融监管方面着力进行各项改进的首要动机。根据美联储研究人员的估计,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经济总产出相对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累积损失,约占全年经济产出总值的四分之一。尽管我们不能确定这些损失完全是由金融危机引起的,但损失的规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丹尼尔·塔鲁洛  门超  
在过去六七年间,监管体制大体上建立起来,新监管体制有四个要素,即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风险监管和清算计划金融危机及其后果金融危机造成的重大损失,以及后续的大萧条,是我们在金融监管方面着力进行各项改进的首要动机。根据美联储研究人员的估计,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经济总产出相对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累积损失,约占全年经济产出总值的四分之一。尽管我们不能确定这些损失完全是由金融危机引起的,但损失的规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哲  张晓艳  
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美国、英国和欧盟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内容不仅包括按照国际组织新规则制订或完善本国或本地区的监管措施,更包括了对本国或本地区监管体制的重构。本文就此分析了危机前美国、英国和欧盟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阐述了危机后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面采取的措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郑仁杰  
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也让各国重新审视自身的金融监管制度,强化金融监管成为了各国的普遍共识。中国金融业虽然未在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但不断出现的金融创新对中国目前的分业监管和监管联席会议的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认为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存在功能性监管缺失、监管联席会议不具备决策职能和执行决策的能力、割裂金融监管与金融调控关系等问题。故本文提出:明确法律法规的授权,组建一个有明确法律权限、有实体组织的协调机构,以完善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俊  
本文对发达国家因全球金融海啸后所实行的各种金融改革计划和未来促进金融安定和成长与金融监管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述。本文认为,金融监管新趋势,将从顺景气循环转为缓和景气循环;从银行信息高度保密转为全球联合反制租税不合作国家年代;从限制监管范畴转为金融体系重要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等均需受到审慎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文善恩  陈小五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德国在欧盟和欧央行的框架下,为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监管改革与合作,所形成的金融监管体系既符合欧盟的一体化原则,又有鲜明的本国特色。同时,德国建立了完备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不突出。德国在征信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科技发展等方面也有不少独特做法。当前,我国正面临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以及有效解决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德国的实践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胜邦  
金融危机是金融脆弱性持续累积的结果及其集中释放的极端形式,也是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重要推动力。此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端于2007年美国次级按揭贷款违约这一局部风险事件,金融体系内部复杂交易推波助澜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大面积断裂,将许多大型金融机构推至悬崖边缘,并进一步演化为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以及出口导向国家的实体经济危机。危机之后,按照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确定的改革方向,全球主要经济体联手重构国际金融监管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光宇  
本文通过分析欧美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逻辑和理念特征,揭示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认为我国应从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继续坚持全面覆盖的监管理念,推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体制改革,优化金融创新活动监管,将消费者利益保护纳入金融监管范畴等方面入手,进行金融监管改革,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霞  
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去已6年有余,然而各国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改革仍在进行中。通过比较分析各国在危机后进行的监管体制改革发现:金融监管职能不断强化,进入全面监管、系统监管、国际协作监管阶段;金融监管目标的针对性增强,强调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金融监管原则更加丰富全面,强化依法监管以及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统一的原则;金融监管模式与金融结构相匹配是金融监管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也为我国未来金融监管改革提供了思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宣文俊  
以"次贷危机"引发的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促使美国政府推出了一个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新法案对美国原来"双重多头"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监管重叠、监管真空、监管低效、监管疏漏并最终导致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缺陷进行了反思。同时,对金融监管的理念、目标、模式和规则等进行了新的设计。想借此对美国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本文以最近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对美国的这次金融监管法案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并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思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邹传伟  
本文从九个角度综述了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金融监管当局关于金融监管改革的代表性文献,包括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顺周期性、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期限转化和流动性、薪酬激励机制、金融安全网措施和对问题机构的处置机制、信用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市场、信用评级机构、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等。本文旨在梳理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力图提炼出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