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4)
2023(6274)
2022(5396)
2021(5420)
2020(4377)
2019(10372)
2018(10012)
2017(19720)
2016(10356)
2015(12227)
2014(12067)
2013(12317)
2012(11894)
2011(11032)
2010(11341)
2009(11001)
2008(10278)
2007(8710)
2006(7841)
2005(7517)
作者
(29792)
(24659)
(24481)
(23647)
(15927)
(12016)
(11384)
(9624)
(9586)
(8781)
(8732)
(8396)
(8110)
(7925)
(7905)
(7743)
(7308)
(7155)
(7132)
(6665)
(6362)
(6151)
(5857)
(5676)
(5654)
(5580)
(5553)
(5203)
(4990)
(4950)
学科
(45487)
经济(45439)
管理(22789)
(22560)
方法(20805)
(18978)
银行(18833)
数学(18270)
数学方法(18188)
(17832)
企业(17832)
(17601)
(16139)
中国(15946)
(13890)
贸易(13880)
(13690)
(13677)
金融(13677)
(9893)
制度(9885)
业务(9616)
(9594)
(9384)
银行制(8231)
(8144)
业经(8110)
(7482)
(7446)
关系(7381)
机构
大学(154919)
学院(149042)
(75328)
经济(74196)
研究(61894)
中国(57017)
管理(53500)
理学(44558)
理学院(43937)
管理学(43553)
管理学院(43248)
(34866)
(33962)
科学(33125)
(31901)
研究所(29031)
中心(27234)
财经(27033)
经济学(25859)
(25041)
(23381)
经济学院(23363)
北京(23185)
(21944)
(21900)
银行(20996)
(20784)
财经大学(20576)
(19406)
(19374)
基金
项目(93465)
科学(74421)
基金(71920)
研究(68090)
(63403)
国家(63009)
科学基金(52761)
社会(45846)
社会科(43745)
社会科学(43736)
基金项目(36765)
自然(32649)
自然科(31937)
自然科学(31929)
自然科学基金(31422)
资助(31006)
教育(30721)
(29748)
(27964)
编号(24899)
(23549)
中国(23112)
重点(21707)
成果(21645)
国家社会(20833)
教育部(20489)
(20211)
(18566)
人文(18556)
大学(18307)
期刊
(78798)
经济(78798)
研究(53834)
(31819)
金融(31819)
中国(31687)
(24131)
科学(21754)
学报(21436)
管理(20721)
(20620)
大学(16649)
国际(15965)
学学(15529)
(14530)
财经(14248)
经济研究(14215)
农业(13087)
教育(12835)
世界(12454)
(12415)
问题(11036)
技术(9860)
(8849)
业经(8367)
理论(7524)
资源(7249)
(6983)
论坛(6983)
技术经济(6751)
共检索到247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妍  
本文分析了危机后的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新变化,由于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全球银行业利润有所改善,发达国家银行业利润扭亏为盈,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银行业继续领先,由美国和欧洲银行业占主导地位的传统银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将由西向东转移,亚洲国家的银行地位尤其是中国银行业地位在不断上升。因此,中国银行业应抓住机遇,合理制定与调整其发展战略,加速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转型,加强金融监管和全面风险管理,提高银行的资本质量与数量,稳步推进其在全球的发展战略,以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路妍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美国金融危机,进而又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带来严重影响。2009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彰显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国际银行业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凸现了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胜邦  邓鑫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十多年以来,在市场环境和监管改革双重压力下,全球银行业告别了危机前以少量资本和过度期限错配支撑高速增长,并博取高额利润的发展路径,进入了高资本、低错配、低增长、低盈利的发展新阶段。银行业稳健性明显增强,业务模式回归传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全球银行业竞争格局逐渐演变成中美主导与日欧协同的新态势。这些变革很大程度上符合金融监管改革的预期目标,但在一些领域也超出了改革初衷。金融监管部门必须高度关注这些变革对银行业,乃至更广泛的金融体系稳健性和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牟怡楠  
次贷危机对现代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从金融风险联动角度进行分析,这次危机的启示集中在充分认识现代金融风险的联动特征,夯实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上。汲取危机的经验和教训,加强中国银行业的全面风险管理,对中国金融业在今后的开放和发展进程中保持稳健运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苏存  
80年代后半期,美日银行业相继陷入了空前的困境之中,盈利剧减、倒闭和兼并大量增加。美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在1985年后开始下降,税后净收入占其资产总额的比例由1981年的0.76%降为1990年的0.5%,税后净收入占其资本总额的比例由1981年的13.09%降为1990年的7.77%。与此同时,美国商业银行倒闭增加,1985年末美国商业银行数为13898家,1990年末为11992家,5年间净减少1906家。与美国相似,到1990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田勇  陆洋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虽然有限,但却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我国银行业必须深入分析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黄叶苨  周边  
硅谷银行以专注服务于科技初创企业及风险投资机构闻名于世,是商业银行科创金融的先行者。硅谷银行倒闭后,市场出现了对“硅谷模式”质疑的声音。文章对硅谷银行危机的成因进行梳理,包括货币政策的迅速反转、客户类型单一、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薄弱、信息披露与投资者沟通失误等,并提出对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启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肖远飞  
由于世界汽车市场的需求变化、成本压力以及生产能力过剩等因素,迫使汽车企业集团在全球范围整合资源,向更大规模方向发展以提升竞争力,在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汽车业掀起了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袁吉伟  
目前,全球私人银行业已从金融危机中复苏,资产管理规模接近危机前水平,但盈利水平依然承受较大压力。同时,随着监管力度的增强、客户需求的转变以及全球经济增速的差异化,全球私人银行积极调整经营策略,通过转变经营模式、加大IT投入、提高内部运营效率、加强客户经理团队培训以及大量拓展新兴市场客户等措施,不断适应新的外部经营环境。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时间比较短,还需要顺应经营环境变化,学习借鉴国际私人银行发展新趋势和经验,理顺经营思路,提高市场竞争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顺殷  
原本由欧美银行主导的全球银行业,中资银行因危机冲击带来的"此消彼长"效应而迎来持续爆发式增长由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自爆发至今已十年,全球银行业在此期间发生的变化可以用"时移世易"和"翻天覆地"来形容。十年间,原本由欧美银行主导的全球银行业,中资银行因危机冲击带来的"此消彼长"效应而迎来持续爆发式增长,无论在一级资本(或称"核心资本")还是资产规模或是盈利总额和跨境业务增长势头均全面超越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的银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林影  赵放  钟阳  
在全球金融传导作用下,发达经济体的经济与金融困境逐渐影响到新兴市场国家,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次贷危机后以美欧为主导的国际银行业所发生的变化态势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一)全球经济差异化的加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欣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国际金融危机,全球银行业遭受了巨大冲击。据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有25家银行倒闭或被接管,2009年,这一数字上升为140家。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边卫红  王家强  
美国次贷危机促使银行业积极应对房地产周期性调整,改进风险管理框架,进一步加强表外关联机构管理,优化区域布局。美国次贷危机对于中国银行业的警示作用大于直接影响。中国商业银行应当认识到房价快速上涨会掩盖大量的风险,应当重视房地产周期性调整风险,尤其是房地产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政策性风险以及突发性事件引发的系统性风险,谨慎推进金融工具创新,专注于核心业务增长,优化区域布局,提高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经营水平及抵御国内经济周期的实力,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卫星  高明华  
本文在简要回顾金融危机对银行业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金融危机产生根源的各种观点进行评述,提出了应基于更微观层面的公司治理视角来研究危机爆发原因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本文系统考察了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银行业公司治理中存在的缺陷。最后结合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及中国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加强银行业公司治理机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石凯  
国际金融危机对美欧银行的业绩产生了巨大冲击,但对美欧银行的资本实力和资产规模并没有形成显著的影响。研究显示,美欧银行的竞争优势仍然存在,国际金融危机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欧银行主导全球银行产业的竞争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