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59)
2023(16904)
2022(14414)
2021(13477)
2020(11468)
2019(25629)
2018(25398)
2017(49011)
2016(26428)
2015(29356)
2014(28689)
2013(28435)
2012(25919)
2011(23010)
2010(23169)
2009(22157)
2008(21200)
2007(18366)
2006(16038)
2005(14288)
作者
(75431)
(62373)
(62321)
(58863)
(39778)
(29927)
(28318)
(24464)
(23585)
(22334)
(21320)
(21161)
(19902)
(19614)
(19347)
(19093)
(18614)
(18535)
(18056)
(17666)
(15518)
(15154)
(15089)
(14273)
(14038)
(13949)
(13913)
(13784)
(12385)
(12267)
学科
(105747)
经济(105617)
(100450)
(89435)
企业(89435)
管理(88713)
方法(48009)
数学(38104)
数学方法(37702)
(33391)
业经(33203)
(32437)
中国(27300)
(24748)
财务(24682)
财务管理(24645)
企业财务(23364)
农业(22676)
(22271)
技术(20795)
理论(20581)
(19341)
贸易(19332)
(19141)
(18961)
(18771)
地方(18464)
(17876)
银行(17827)
(17761)
机构
学院(372698)
大学(368275)
管理(151614)
(149519)
经济(146434)
理学(130403)
理学院(129098)
管理学(127048)
管理学院(126366)
研究(119329)
中国(94241)
(77728)
科学(72675)
(71554)
(62297)
(59593)
财经(57169)
业大(55444)
(54860)
中心(54473)
研究所(53902)
(52128)
农业(49076)
北京(48793)
(45177)
师范(44749)
(44190)
经济学(44008)
(43578)
财经大学(42624)
基金
项目(251150)
科学(198111)
研究(184718)
基金(182520)
(158552)
国家(157160)
科学基金(136347)
社会(116651)
社会科(110449)
社会科学(110424)
(98595)
基金项目(96659)
自然(89147)
自然科(87147)
自然科学(87125)
自然科学基金(85593)
教育(83983)
(81998)
编号(75569)
资助(75129)
成果(60034)
重点(55629)
(54976)
(54436)
(53072)
课题(50877)
创新(50191)
(48146)
科研(48056)
国家社会(47611)
期刊
(167031)
经济(167031)
研究(110197)
中国(67973)
管理(59518)
(57599)
(57143)
学报(56521)
科学(52229)
大学(43128)
学学(40938)
农业(39953)
教育(37063)
(36666)
金融(36666)
技术(32775)
业经(29483)
财经(27910)
经济研究(26197)
(23933)
(23010)
问题(20948)
技术经济(19623)
现代(18394)
理论(17828)
科技(17709)
财会(17317)
商业(17192)
(16877)
图书(16707)
共检索到547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洁  
随着竞争加剧,商业诋毁成为企业面临的一种受害者危机,由于商业诋毁具有针对性、破坏性和责任不明性,企业回应力度与所承担的责任大小是否一致,存在印象管理的目的性感知风险。本文在A股上市企业商业诋毁情境下,基于机器学习和情感词典构建危机回应语调分析的测量指标:行动性、确定性和语气强度,实证检验不同受众下被诽谤企业强势回应语调的效果及相互作用,最后实验验证“心虚”的目的性风险感知机制。结果表明,商业诋毁事件后,投资者对被诽谤企业强势回应反应消极,内在机制是危机反应匹配不一致所引起的心虚的目的性感知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新闻工作者(vs.股票分析师)对强势回应语调具有消极(vs.积极)反应,且二者对投资者反应具有信息中介的过滤器作用,新闻工作者陈述后投资者反应越消极,而股票分析师评估则相反。最后,不同形象维度对受众的风险感知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拓展了危机回应语调引起的防御风险研究,进一步加深对企业应对不同受众的理解。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兴树  揭筱纹  杨斌  
文章分析企业外部环境战略的特点、类型及其影响,研究动态能力与风险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制,阐述了动态能力、外部战略风险相互影响的过程和原因,提出企业在内部动态能力和外部战略风险的匹配中成长的结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海廷  
在对企业危机内涵进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从营销视角出发,就企业危机对营销绩效的负面影响、危机处理方式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以及危机情境下消费者反应的内在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丽叶  沈利  
本文论述的因特网诽谤是因特网侵权中侵害名誉权的一个部分,并且集中 论述因特网诽谤的定义、特征、案例及其成因、由此引起的诉讼中的特殊法律问题 以及解决该法律问题所进行的探索。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会师  
2007年以来,伴随次贷危机逐步升级为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外汇市场波动明显增大。2008年7月之前,美元经历了长达7年的贬值周期,欧元对美元汇率一度突破1.60,但随后美元的长期贬值态势被有力逆转,而欧元则在次贷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连续重击下对美元一度跌至1.18附近(见图1),国际公信力大大降低。国际汇市的剧烈波动,对我国外贸企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如何有效规避汇率风险成为外贸企业以及为外贸企业提供外币业务的商业银行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轶清  
浙商素以稳健低调著称,经营主体存续时间比全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高出一倍以上,但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浙商破产倒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引发对浙商发展模式的重新思考。文章从企业家能力与公司生命周期匹配视角出发,探讨了公司法人生命周期与核心自然人的企业家能力供给波动之间的实证和逻辑关系,揭示了企业危机背后的企业家因素,并提出了缓解企业家能力衰变以延长公司存续周期提高法人生存质量的对策思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牛学辉  
近年来,国内施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主动参与国际工程市场竞争。但与此同时,工程承包企业在海外面临的风险也更为复杂、严峻,亚非国家因国际局势复杂变迁带来的政治风险尤其突出。此文在系统阐述了国际工程承包风险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以利比亚危机为例,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别分析了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因政治风险造成损失时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及权利救济手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芳  
本文从微观经济学中的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出发,基于动态财务战略视角提出企业财务风险与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相匹配的观点,并就彼此间不同的搭配方式提出相应的组合策略,以实现控制企业总体风险和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杨  
人力资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更多企业开始关注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维护,员工幸福感建设作为有效缓解员工工作压力、提升工作积极性与绩效产出的重要途径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以海底捞人本管理体系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基于人-组织匹配的视角,本文分析了服务型企业员工幸福感构建的基本机制,并得出两点讨论:(1)员工与组织间的匹配是一个动态的交互过程,要把握两者的动态性;(2)如何把握人-组织匹配"度"的问题将会成为未来员工幸福感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服务型企业构建员工幸福感将有所借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礼伯  沈坤荣  
随着企业的能力边界与实体边界出现了分离,边界管理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造成两种边界分离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与知识的进步,但决定企业能否有效利用边界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却远不是技术与知识本身,而是企业对内对外关系的协调,社会资本逐步成为影响企业边界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内外社会资本匹配的视角,深入分析了内外社会资本对企业边界作用的机理,并探讨了具体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在传统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本通过影响组织协调费用和市场交易费用来决定企业边界,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本通过影响"内部化"与"外部化"的价值创造关系来决定企业边界。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与外部社会资本都会对实体边界、能力边界产生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田虹  张颖  谢海雷  
本文通过采用预期-绩效差异理论(expectation-disconfirmation paradigm)建立了企业危机反应策略对企业声誉的影响机制,并以利益相关者的预期、企业危机反应策略感知以及二者之间的一致性作为中介变量来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为未来的危机管理指明了方向,即要重视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解决危机事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敏  
金融危机下金融法律的变动有迹可寻,此消彼长;次贷危机折射出金融法的局限性在于无法预测未来的金融风暴,其根源在于金融法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认识不足,忽视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破解局限性的关键在于鼓励完全披露信息的制度安排和个人责任制度的建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宓  
我国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是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无法及时、有效地克服市场失灵。经济法以解决市场失灵为立法目的之一。另外,与其它方式相比,经济法对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具有天然的优势。故此,以解决生态危机为内容的条款应当被列入到经济法中,进而确保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我国生态环境相适应,最终实现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新绍  
长期以来,伴随着中小企业成长的融资难、贷款难等的发展瓶颈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本是勉强维持其发展的中小企业,在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许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死亡。据工业部信息化部长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君彩  牛晓叶  
以2008—2011年受邀回答CDP问卷的中国企业为研究样本,对中国企业自愿回应CDP问卷的动机及其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对CDP问卷做出回应的可能性与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产品外销比例显著正相关,与国有企业性质显著负相关,与企业行业类型的关系不显著;同时,市场对公司的自愿回应行为并没有给予预期的正面反应,表明投资者在非强制减排环境下并不关注企业是否低碳。本文试图为政府和监管部门减排决策提供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