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12)
2023(14766)
2022(12752)
2021(11994)
2020(9845)
2019(22095)
2018(21977)
2017(42229)
2016(22952)
2015(25387)
2014(24988)
2013(24592)
2012(22275)
2011(19965)
2010(20076)
2009(18692)
2008(17125)
2007(14724)
2006(12537)
2005(10646)
作者
(64205)
(53163)
(52917)
(50409)
(33784)
(25481)
(23982)
(20798)
(20026)
(18930)
(18098)
(17817)
(16632)
(16565)
(16389)
(16220)
(15985)
(15783)
(15230)
(15047)
(13201)
(12953)
(12753)
(12058)
(11905)
(11812)
(11740)
(11665)
(10722)
(10580)
学科
(88457)
经济(88365)
管理(63819)
(61287)
(51445)
企业(51445)
方法(39801)
数学(33913)
数学方法(33511)
(24412)
中国(22669)
业经(21802)
(21127)
(19421)
地方(18883)
农业(16283)
理论(15728)
(15720)
(15709)
贸易(15701)
(15235)
技术(14960)
(14331)
(13854)
财务(13786)
财务管理(13764)
环境(13637)
产业(13470)
(13375)
金融(13372)
机构
学院(316245)
大学(313963)
管理(125387)
(121861)
经济(119198)
理学(109516)
理学院(108320)
管理学(106384)
管理学院(105831)
研究(103369)
中国(74244)
科学(65864)
(65727)
(54486)
(51147)
(50064)
业大(48028)
研究所(46990)
中心(46447)
(44701)
财经(44505)
(42347)
师范(41938)
北京(40861)
(40470)
农业(39367)
(37987)
(36918)
经济学(36241)
技术(34421)
基金
项目(223742)
科学(175887)
研究(164704)
基金(160864)
(140002)
国家(138831)
科学基金(119464)
社会(102942)
社会科(97553)
社会科学(97532)
(89039)
基金项目(85850)
自然(77572)
自然科(75760)
自然科学(75741)
教育(75458)
(74474)
自然科学基金(74367)
编号(67941)
资助(65310)
成果(54464)
重点(50048)
(48393)
(48316)
(47320)
课题(46747)
创新(43996)
科研(42597)
项目编号(42364)
国家社会(41684)
期刊
(131019)
经济(131019)
研究(89179)
中国(55766)
学报(50733)
科学(46466)
(46205)
管理(45047)
(39930)
大学(38190)
教育(37220)
学学(36106)
农业(32685)
技术(26858)
(24429)
金融(24429)
业经(23820)
经济研究(21440)
财经(20716)
(17788)
问题(16935)
(16259)
图书(16245)
科技(16110)
(14795)
理论(14783)
商业(14563)
技术经济(14514)
现代(14283)
实践(13660)
共检索到443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鹏  钟敏  
在新冠肺炎疫情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动荡的背景下,产业集群韧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200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2008~2018年332个城市基础数据,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产业集群韧性演化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产业集群韧性测度指标,并运用MGWR模型对集群韧性提升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产业集群相较于一般经济体,因集群企业间的网络结构,产业集群应对冲击的吸收能力弱、适应能力强,恢复更新的能力较强;(2)在吸收期起正向作用的因素为产业相关多样性,在适应期与恢复更新期起正向作用的因素为产业结构多样性,冲击发生后的适应期是政府、社会援助的关键时期;(3)发展程度较低的产业集群应着重加强产业间的关联,较成熟的产业集群应从提高产业结构多样性入手,完善新产业的进入机制、加强创新并控制风险传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苑莹  凤靖宇  
本文聚焦于2008年以来国际范围的5次重大危机事件,深入对比分析了不同黄金资产(国际与国内黄金现、期货)对我国股市及各行业股市避险能力的强弱,以期解决黄金资产对于我国股市是否具有风险对冲、财富分散化以及避险能力,何种类型黄金在何种情况下的避险能力最强以及不同重大危机事件冲击下黄金对我国股市的避险能力如何动态演化这三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国际与国内黄金现、期货均可以作为我国股市的有效财富分散化工具;(2)重大危机事件冲击下,黄金对我国股市的避险能力显著增强;(3)重大危机事件冲击下,国内黄金对于我国股市的避险能力强于国际黄金,黄金现货对于我国股市的避险能力强于黄金期货;(4)我国黄金期货在中美贸易战期间可以作为我国股市的有效避险资产。本文系统性地对黄金避险能力的动态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对有效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庸萍  刘建江  刘兵权  莫崇立  
通过纵向比较分析认为:二战后的前三次全球性产业大转移,与之相对应的分别是50年代的冷战、60年代的美元危机、70年代的石油危机,最近的一次产业转移亦有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子。因此,国际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因是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但危机作为一个外部性因素,始终伴随全球性产业转移的全过程。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波动,亦可能带动新一轮产业转移。有鉴于此,我国需要做好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准备工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贺志骏  
在新冠疫情冲击的背景下,研究如何保障农民增收韧性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16—2022年的市级面板数据,在综合测算产业链延伸指数的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疫情背景下产业链延伸模式对于农民增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疫情冲击下产业链延伸模式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提升作用,相较于未采用该模式的地区,采用该模式的地区农民收入提升约12%。(2)异质性检验发现,疫情冲击下产业链延伸模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其中北方林区和南方林区的增收效果更为显著。(3)疫情背景下产业链延伸程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城镇化率的单门槛效应,当城镇化水平超过门槛值50.12%时,产业链延伸程度对农民增收的正向效应会加强。(4)在机制检验方面,疫情冲击下产业链延伸模式通过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来保障农民增收韧性,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文章创新性地完善了产业链延伸模式的概念,丰富了产业链延伸对于脱贫的作用机理,为深入探讨外生冲击与农民收入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基于研究结论与讨论,提出加强农业产业链延伸、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提高地区城镇化水平以及全面提升劳动生产率等政策启示。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谢雅萍  陈睿君  程继儒  
【目的/意义】危机无处不在,组织韧性是组织应对危机、转危为安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但是中国情境下有关组织韧性的结构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依然不足。【方法/设计】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依据问题导向和理论抽样原则,选取六家企业在危机情境下的组织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组织韧性的结构及作用机制。【结论/发现】组织韧性包含组织认知调整、组织领导力、组织应对、组织资源性和自我更新能力五个维度;组织策略包含关系策略、市场策略和财务策略;组织成长包含市场份额增长、利润增长、员工增长、销售额增长及整体竞争力增长。组织韧性能够帮助组织采取恰当的组织策略以更好地应对危机,使得组织能够突出重围进而获得成长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危机——组织韧性——组织策略——组织成长”的理论框架,从组织韧性的激发措施、学习型组织的打造、数字化赋能的实现等层面提出了提升组织韧性的有效对策,为后续组织韧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姚星  吴怡  吴钢  
本文基于Eora 26数据中189个国家(地区)的投入产出数据构建了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网络,并基于整体和个体视角分解测度服务贸易网络的基本结构特征,同时重点考察金融危机对中国服务进出口部门发展的动态影响。此外,本文基于全球产业支撑网络的视角引入本国附加值率指标,对2004-2013年间中国服务贸易核心产业发展地位进行了测度,明确了异质性服务贸易部门提升发展地位的着力点。研究发现,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陷入"低附加值率陷阱",服务贸易结构尚不具备较强的危机抗性,并且服务贸易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特征,服务贸易关系发展倾向于开拓新兴市场,量增而非质升。"十三五"时期应当加快结构调整,推动服务贸易质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珊  
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机遇。本文对我国并购融资市场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重点从市场大环境的变化对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活动造成的影响入手,来探讨我国企业并购融资的新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邹晓梅  张明  高蓓  
本文利用2001至2012年美国商业银行季度数据,分析了资产证券化活动强度对商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影响,并从杜邦分解的视角比较了资产证券化影响商业银行ROE的具体路径。组内分析的结果显示,资产证券化活动强度与商业银行ROE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这一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具体的路径是,资产证券化活动强度越高,商业银行的杠杆率和资产周转率越高,同时商业银行的收入利润率越低。组间比较的结果显示,资产证券化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ROE,但作用没有组内分析那么显著。双重差分的分析结果显示,资产证券化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ROE,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资产证券化银行的负面冲击更大。从产品比较的角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涵  胡晓蕾  刘素倩  
打造具有韧性、安全、稳定和畅通的供应链体系已成为诸多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本文从供应链韧性角度考察供应链安全问题,讨论了供应链韧性的概念及测度,以不利外部冲击下的供应链受损程度、恢复程度以及恢复时间来识别供应链韧性。在此基础上,基于WIOD的ICIO表,本文从中间品贸易视角测度了我国总体及部门层面的供应链对外依存度和供应链韧性。结果发现:我国供应链在进口端以及工业品部门高度依赖国外,容易面临供应链风险,但整体上比其他国家的供应链具有更强的韧性。据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建立政府和企业联动的供应链安全管理体制;以核心技术创新促进供应链自主可控;拓宽国内市场以内循环增强供应链韧性。
[期刊] 求索  [作者] 罗黎平  
基于组织间关系协同治理视角,通过对产业集群韧性及其过程进行分解,可以构建起一个研究如何提升产业集群韧性问题的整体分析框架。集群韧性即为集群抵御风险冲击与恢复更新的能力,包括冲击吸收能力、冲击适应能力以及恢复更新能力三个方面,具体可以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进行量化测度;冲击吸收阶段治理的主要目标是避免出现集群组织间关系应急性调整"失灵"和结构"故障",此阶段社会网络治理与焦点企业治理须发挥主导作用;冲击适应阶段治理的主要目标是有效阻滞冲击的进一步传导与扩散,此阶段社会网络治理、焦点企业治理继续发挥作用,但第三方(包括政府、行业协会)治理的及时参与尤为关键;恢复更新阶段组织间关系治理主要由焦点企业治理以及第三方治理发挥主导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战国   张彤  
面对环境规制、非洲猪瘟疫情与新冠疫情的三重叠加冲击,维护生猪供应链稳定运行、培育生猪供应链韧性是推动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引导养殖户衔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温氏立足“公司+农户”模式的存续与创新,实现了三重冲击下生猪供应链韧性的提升。本文基于纵向时序嵌入式单案例研究法,分析温氏生猪供应链的调整过程,揭示温氏生猪供应链韧性策略的形成机制,以及不同冲击发生期韧性策略间的互动过程。研究发现:温氏基于“准备、反应、恢复、适应”四个阶段,构建了生猪供应链韧性策略;强化“公司+农户”模式合作紧密性以提升供应链整合强度,是供应链延伸发展后经济产出提升的基础;多重冲击的叠加能够促进温氏生猪供应链双元性能力的形成,前一冲击发生期“适应阶段”的生猪供应链韧性策略,在延续至下一冲击发生期的同时,也为下一冲击发生期“恢复阶段”韧性策略的实施奠定基础;同时,特定制度因素会促进或阻碍关键资源向生猪供应链韧性的转变,也会促进或阻碍供应链韧性对生猪供给分布与供给总量的作用过程。据此,本文提出缓解生猪供应链韧性重要约束,基于“公司+农户”模式继续推动生猪供应链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战国   张彤  
面对环境规制、非洲猪瘟疫情与新冠疫情的三重叠加冲击,维护生猪供应链稳定运行、培育生猪供应链韧性是推动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引导养殖户衔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温氏立足“公司+农户”模式的存续与创新,实现了三重冲击下生猪供应链韧性的提升。本文基于纵向时序嵌入式单案例研究法,分析温氏生猪供应链的调整过程,揭示温氏生猪供应链韧性策略的形成机制,以及不同冲击发生期韧性策略间的互动过程。研究发现:温氏基于“准备、反应、恢复、适应”四个阶段,构建了生猪供应链韧性策略;强化“公司+农户”模式合作紧密性以提升供应链整合强度,是供应链延伸发展后经济产出提升的基础;多重冲击的叠加能够促进温氏生猪供应链双元性能力的形成,前一冲击发生期“适应阶段”的生猪供应链韧性策略,在延续至下一冲击发生期的同时,也为下一冲击发生期“恢复阶段”韧性策略的实施奠定基础;同时,特定制度因素会促进或阻碍关键资源向生猪供应链韧性的转变,也会促进或阻碍供应链韧性对生猪供给分布与供给总量的作用过程。据此,本文提出缓解生猪供应链韧性重要约束,基于“公司+农户”模式继续推动生猪供应链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晓东  刘洋  周柯  
提升产业链韧性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经济韧性的关键环节。产业链韧性表现为产业链的抵御风险能力与恢复能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应有序推进补链、延链、固链、强链等。数字经济时代,新要素、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为产业链韧性提供了新动力。目前,我国产业链韧性提升还存在着产业基础能力薄弱导致产业链不完整、要素市场化程度较低导致产业链不稳、基础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业链不强等问题。鉴于此,应依托数字经济大力推进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加快打造新型数字示范平台,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注重扶持"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产业链向更完整、更稳定、更强健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我国产业链韧性,早日实现产业链安全可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红  王伟  
本文阐述了美国次贷危机影响A股市场的传导机制,并选取对数化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红筹股指数、上证指数为变量,以2007年1月5日~2008年10月24日为期间,通过相关性分析、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和基于VECM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发现,危机期间的美国股市、香港股市与A股市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且美国股市是香港股市和A股市场的格兰杰原因,同时,香港股市是A股市场的格兰杰原因。本文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包括中国在内全球资本市场深度调整,在全球资本市场高度联动性的背景下,积极构建国内资本市场长效稳定机制,是防范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裕平  范彦君  
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的总体表现比较糟糕,其评级的独立性、有效预警作用备受质疑,不仅前瞻性不足,而且评级行动加剧了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