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55)
- 2023(2582)
- 2022(1868)
- 2021(1727)
- 2020(1405)
- 2019(3351)
- 2018(3226)
- 2017(6957)
- 2016(3764)
- 2015(4339)
- 2014(4519)
- 2013(4483)
- 2012(4383)
- 2011(3938)
- 2010(4305)
- 2009(4554)
- 2008(3590)
- 2007(3114)
- 2006(2933)
- 2005(2891)
- 学科
- 济(15180)
- 经济(15172)
- 银(14868)
- 银行(14723)
- 行(13520)
- 制(11495)
- 业(9548)
- 管理(9025)
- 业务(8795)
- 企(8339)
- 企业(8339)
- 融(8226)
- 金融(8225)
- 度(7962)
- 制度(7959)
- 银行制(7701)
- 方法(6142)
- 数学(5513)
- 数学方法(5495)
- 中国(4239)
- 业经(4097)
- 体(3866)
- 体制(3522)
- 财(3451)
- 农(3359)
- 贸(2978)
- 贸易(2970)
- 易(2927)
- 策(2533)
- 组织(2474)
- 机构
- 大学(50946)
- 学院(50381)
- 济(24238)
- 经济(23755)
- 中国(22716)
- 管理(18983)
- 研究(18242)
- 银(17186)
- 银行(16452)
- 行(15228)
- 理学(15090)
- 理学院(14972)
- 管理学(14857)
- 管理学院(14771)
- 财(12337)
- 京(11118)
- 财经(9484)
- 融(9392)
- 中心(9317)
- 农(9315)
- 所(9251)
- 金融(9249)
- 江(8796)
- 科学(8720)
- 经(8660)
- 研究所(8211)
- 经济学(8097)
- 人民(7615)
- 经济学院(7392)
- 州(7370)
共检索到93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楠 王家强
自2007年开始,欧洲银行业在全球银行业的地位迅速下滑。为应对客观环境变化和自身危机的挑战,欧洲银行业启动了新一轮的经营发展转型;去杠杆化、去国际化和回归传统或核心业务。欧洲银行业经营转型的内因是危机前自我循环、过度扩张的发展模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外因是宏观经济与金融监管环境发生了深刻转变,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的根本性转变。中国银行业应客观认识欧洲银行业回归本土的本质,抓住有利的市场环境,推进国际化进程;注重平衡扩张与收缩、专业化与综合化、杠杆化与去杠杆化的发展战略;适应客户需求与信息技术的变化,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进行金融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敏 常黎
巨大的资本金缺口、持续萎缩的银行间流动性以及对欧洲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使得欧洲银行业前景仍在恶化自2009年12月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以来,欧元区银行体系的脆弱性逐步暴露。主权债务危机逐步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钟正生 夏天然
2016年7月以来,不断有德意志银行、意大利西雅那银行等濒临破产的消息流出。欧洲银行业问题能否妥善解决,直接影响到欧洲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本文梳理了欧洲银行业的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英国退欧公投结束后,欧洲股市迎来一轮暴跌,其中领跌的就是银行股(STOXX,银行指数)。随着避险情绪的消退,欧洲股市逐渐恢复,但银行股依然深跌。2016年7月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青
2008年以来,欧洲银行业在经历了次贷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重创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尽快走出困境,欧洲银行业近几年积极推动战略调整和经营转型,主要指标呈现出积极的变化趋势。欧洲银行业遭遇的主要挑战严峻的外部经营环境挑战。欧洲是除美国以外受此轮金融危机打击最严重的地区。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欧洲经济连续四个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继梅
2008年以来,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下,欧洲出现了银行业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相互传导、相互加强的局面。本文对危机演变进程、传导流程以及银行风险与主权债务风险之间的传导渠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轮危机的发展经历了银行业危机形成、债务问题凸显、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和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全面恶化四个阶段,银行风险与主权债务风险通过多种渠道相互传导,其中,银行风险主要通过银行救助渠道向主权债务风险传导,主权债务风险则主要通过资产持有渠道、抵押品渠道、主权信用评级渠道和政府担保渠道向银行风险传导。上述研究的启示在于:政府应当慎重考虑银行救助政策,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防范银行风险和主权债务风险相互传导;要推动银行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静文
欧债危机蔓延至银行业2009年底,三大评级公司先后调低了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希腊债务危机爆发。此后的一年多时间,虽然欧盟、欧洲央行和IMF已经展开数轮救助,危机反而愈演愈烈,又从希腊蔓延至"欧猪五国"(PIIGS,即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赶 刘林
近期,因德意志银行巨额亏损引发CoCo债市场和欧洲银行业股价暴跌,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和国际资本市场大幅动荡的大背景下,有市场人士担忧德意志银行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雷曼公司,并引爆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为此,本文对欧洲银行业CoCo债危机的背景、传导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欧洲 Coco债危机 传导机制 启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卉
作为世界上最大区域经济体之一的欧洲经济,在此次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危机过后,欧洲经济开始缓慢复苏,遭受重创的银行业也逐渐走出阴影。那么,后危机时代欧洲的经济和银行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欧洲政府和银行采取了哪些危机应对措施?欧洲银行业又面临着哪些新的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来找到一些答案,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方 谭元戎
合作金融经过长达160多年的发展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利用欧洲16国、19家合作银行集团2008-201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合作银行的存贷款市场份额、银行业危机与合作银行稳定的关系。结果表明,因合作银行独特的经营模式,无论是否发生银行业危机,合作银行存贷款市场份额的提高均增进了自身的稳定性。因此,坚持经营特色、巩固存贷业务市场份额对合作银行稳定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方 谭元戎
合作金融经过长达160多年的发展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利用欧洲16国、19家合作银行集团2008-201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合作银行的存贷款市场份额、银行业危机与合作银行稳定的关系。结果表明,因合作银行独特的经营模式,无论是否发生银行业危机,合作银行存贷款市场份额的提高均增进了自身的稳定性。因此,坚持经营特色、巩固存贷业务市场份额对合作银行稳定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学文 荣九勇
面对金融科技发展的挑战,欧洲银行业纷纷加速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转型监管体系、新技术运用、开放银行建设、产品创新等方面,已走在"银行4.0"时代的前列,成为全球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策源地和先行区,其经验对我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欧洲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金融科技创新浪潮给欧洲银行业带来了颠覆性影响。科技公司跨界竞争改变着金融生态,金融科技应用颠覆了传统金融模式,监管推动为科技创新应用提供有利环境,对欧洲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转型发展的机遇。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金融科技创新 银行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孟静 林季红
文章运用银行业并购的相关理论分析欧洲银行业的并购情况,并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分析方法验证欧洲银行业并购与欧洲银行业效率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欧洲银行业 并购 效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唐国储
次贷危机发生后,参与次贷生产流程各环节的相关机构都受到责难,认为他们没有履行尽职责任和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如评级机构低估了CDO低违约概率;商业银行发放、打包出售了太多的次级贷款,但没有履行尽职调查责任;监管部门没有履行监管责任。对金融业而言,无论是尽职责任还是风险责任,本质是信息责任。本文从风险特性的角度谈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并揭示了其对我国银行业转型和流程银行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次贷危机 银行转型 流程银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珂
随着中国金融体系开放程度日渐提高,欧债危机影响我国银行业的渠道越来越多。观察近期国内银行资产质量和流动性的变化,结合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新情况,可以发现,尽管欧债危机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影响我国银行机构,但它们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同时,去杠杆化引起国际银行业收缩海外业务,这为我国金融机构扬帆出海提供了机会。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罗宁 王婕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和欧元区制度问题的激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呈愈演愈烈之势,逐步从边缘国家扩散至核心国家,并从主权债务危机向银行业危机演化。目前,欧元区重债国采取的财务整顿政策难以在短期发挥缩减赤字的作用,反而加大复苏风险;对重债国援助资金总量有限,其发放门槛徒增短期违约风险;欧洲央行购买国债虽有利于缓解危机恶化,但量化宽松的政策与其控制通胀的设立宗旨存在矛盾。在此背景下,中资银行应调整涉欧资产配置,进一步加强国别风险研究和管理,积极稳健地推进国际化经营,打造资产、业务和经营地域多元化的国际化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