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49)
- 2023(3845)
- 2022(3161)
- 2021(3060)
- 2020(2601)
- 2019(5960)
- 2018(6109)
- 2017(10997)
- 2016(6302)
- 2015(6731)
- 2014(6948)
- 2013(6643)
- 2012(6161)
- 2011(5665)
- 2010(6276)
- 2009(6271)
- 2008(5328)
- 2007(4279)
- 2006(3849)
- 2005(3637)
- 学科
- 济(21322)
- 经济(21285)
- 管理(15787)
- 业(15280)
- 企(13300)
- 企业(13300)
- 方法(8788)
- 制(8721)
- 财(7734)
- 数学(7608)
- 数学方法(7499)
- 融(6495)
- 金融(6493)
- 体(6448)
- 中国(6442)
- 学(5950)
- 银(5855)
- 银行(5845)
- 体制(5687)
- 行(5662)
- 农(5237)
- 业经(4935)
- 理论(4434)
- 务(4189)
- 财务(4183)
- 财务管理(4170)
- 企业财务(4077)
- 教育(3842)
- 税(3682)
- 技术(3594)
- 机构
- 大学(86696)
- 学院(85106)
- 济(33907)
- 研究(33885)
- 经济(33167)
- 管理(28446)
- 中国(25040)
- 理学(24045)
- 理学院(23715)
- 管理学(23215)
- 管理学院(23029)
- 科学(20695)
- 财(19198)
- 京(18522)
- 所(18045)
- 农(16752)
- 研究所(16361)
- 中心(14360)
- 财经(14299)
- 江(13416)
- 农业(13125)
- 经(13107)
- 业大(13041)
- 范(12235)
- 院(12119)
- 师范(12065)
- 北京(11824)
- 经济学(10910)
- 财经大学(10845)
- 省(10774)
- 基金
- 项目(55471)
- 科学(43124)
- 基金(40205)
- 研究(39169)
- 家(36377)
- 国家(36083)
- 科学基金(29884)
- 社会(24624)
- 社会科(23304)
- 社会科学(23296)
- 省(20968)
- 基金项目(20674)
- 自然(19649)
- 自然科(19207)
- 教育(19199)
- 自然科学(19198)
- 自然科学基金(18859)
- 划(18504)
- 资助(16753)
- 编号(14777)
- 成果(13333)
- 重点(13155)
- 部(12878)
- 性(12713)
- 创(11403)
- 发(11386)
- 课题(11366)
- 教育部(10976)
- 科研(10786)
- 创新(10713)
共检索到136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明明
在20世纪,中国的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动员统摄的有效性,故而中国目前的意识形态需要在话语、义理和论证机制方面进行必要的革新。文章从信仰层面、认识层面、策略层面分析了精致的意识形态应兼具的特征和品格,进而从中国近代历史和改革开放发展以来存在的困局和矛盾,并从维系和革新的角度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意见,以使主流意识形态适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深刻变革。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调适性变革 价值体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北伟 富金鑫 周昕
文章以意识形态理论和舆情理论为基础,分析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与特征,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深入探讨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的素养提升机制、危机监管机制、舆情引导机制、媒体融合机制以及技术创新机制。以期为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危机响应研究提供新视角,更为相关部门加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满元
为应对合法性自身所具有的递减趋势,政府通过意识形态的力量来相应地降低民众对公共利益的需求并进而实现合法性危机的化解,当然是一种相当不错的选择;然而由于意识形态本身所固有的一些特点的影响,以意识形态的策略来应对政府合法性的危机,实践中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手段加以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才是政府应对合法性危机的根本手段。由于经济发展又是建立在有效率的制度基础之上的,因而为了有效地避免因竞争失利而导致自身的合法性危机加重,实践中政府就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制度创新,并借此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以及获得提供公共物品的必要与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谢玉进
网络文化作为人们对网络社会的意识反映,是网络空间中重要的意识形式,具有鲜明的技术秉性、显著的利益诉求和复杂的多样性。网络文化作为网络意识形态的重要来源,有着突出的意识形态功能,同时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带来深刻影响。针对此,为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需找到全社会意愿的最大公约数,满足社会大众的利益诉求;繁荣网络文化,大力加强网络文化的价值观引领;大力发展网络技术,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技术保障;推进意识形态话语转换,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关键词:
网络文化 主流意识形态 挑战与对策
[期刊] 求索
[作者]
龙献忠 陈方芳
新形势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在全球化战略、主导意识形态、意识领导权、网络化管理、教育者协作等维度上面临着一些新困境。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出现、社会教育作用的增强、学生自身发展新诉求、情感因素的不断嵌入、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等为新形势下开展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提供了新契机。对此,应通过强化领导意识、抓好队伍建设、夯实课堂教育、用好网络工具、发挥旗帜作用等实践路径来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
关键词:
新形势 高校 主流意识形态 认同教育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晓山
制度安排中意识形态的作用与局限─-以色列基布兹的危机说明了什么张晓山1909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移民在巴勒斯坦地区创立了一种新型的集体定居点,它的希伯莱文名字是基布兹(Kibbutz),即是今日为世人所知的以色列的公社组织。基布兹的主要特点是:1....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冀东 王磊
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意识形态属性,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抵制非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意识形态视角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通过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手段的创新、思政队伍的知新、话语体系的革新的"四新"探索与时俱进。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 高职院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忠 徐琛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资产的虚拟化两方面讨论了公允价值产生的必然性,同时也从多个方面剖析了公允价值的内涵,分析了"公允价值具有顺周期效应"逻辑基础,讨论了公允价值的问题,从披露层面、会计层面、监管层面和从业人员层面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顺周期效应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君
每一次危机,都孕育着新的管理革命和经济起飞契机。回顾上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管理思想与实践的演进与变革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目前这一轮全球性经济衰退。正如金融巨鳄乔治.索罗斯指出的那样,目前全球金融系统正遭受着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毋庸置疑,我国很多出口导向型企业受到的影响很大,导致了珠三角和长三角很多嵌入式及订单式企业减产,甚至关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朱富强
任何经济理论和政策都必然具有特定目标和利益取向,这导致了不同经济学理论往往得出不同的经济政策指向,也表现为不同经济学说流派对特定群体的利益反映。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试图借助数学逻辑来表明其理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数学措辞也只不过是一种增强论点说服力的"暗喻",目的在于掩盖其内在的价值判断和利益取向。事实上,现代主流经济学根基于自然主义思维、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观以及边际主义分析方法等之中,从而内含了维护现状的意识形态;相应地,现代职业经济学家往往具有强烈的保守主义特性,以致不能、不愿也不敢触及现实社会中的问题。现代主流经济学尽管内含特定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却刻意地运用数学模型来包装成一种客观科学,就成了一种以客观和中立为借口抵制批判的"数学骗术",最终将使经济学科退化为一门"伪科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朱富强
任何经济理论和政策都必然具有特定目标和利益取向,这导致了不同经济学理论往往得出不同的经济政策指向,也表现为不同经济学说流派对特定群体的利益反映。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试图借助数学逻辑来表明其理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数学措辞也只不过是一种增强论点说服力的"暗喻",目的在于掩盖其内在的价值判断和利益取向。事实上,现代主流经济学根基于自然主义思维、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观以及边际主义分析方法等之中,从而内含了维护现状的意识形态;相应地,现代职业经济学家往往具有强烈的保守主义特性,以致不能、不愿也不敢触及现实社会中的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伟 孙秀成
本文从强化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方管理控制权;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锤炼民族精神,打造特色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指导地位与承认西方多元文化意识形态并存;创新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方法四个方面来探讨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大学生 主流意识形态 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彦伟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仅是我国而且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大学,对青年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过程是个既教书又育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必修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如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晔 王涛
高校作为人才、知识、价值和意识形态的聚集地和辐射源,其培养的青年学生所具备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格修养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影响着当下人们精神秩序的澄明,更关系到未来国家、社会秩序的建构与发展。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改善教育民生,创新宣传方式,坚持行胜于言,主动担当有为,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推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 主流意识形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奇虎 俞雅莲
教育是促进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事业,基于全球的共同利益,必须站在理论和教学实践的高度,回应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要求。要把培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主体作为新时期教育创新实践的主题,培养他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必须的主流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基于此,教育需要唤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体的人类本性和作为全球公民的责任意识,建构他们之间理解与沟通的教育方式。要秉承共享发展的理念,促进教育的全球合作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