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9)
- 2023(9986)
- 2022(8345)
- 2021(7504)
- 2020(6153)
- 2019(13560)
- 2018(13415)
- 2017(24824)
- 2016(13050)
- 2015(14039)
- 2014(14010)
- 2013(13920)
- 2012(13514)
- 2011(12457)
- 2010(13159)
- 2009(12798)
- 2008(11581)
- 2007(10703)
- 2006(9554)
- 2005(8652)
- 学科
- 济(73970)
- 经济(73917)
- 管理(42466)
- 业(40421)
- 企(35478)
- 企业(35478)
- 方法(23927)
- 数学(19976)
- 数学方法(19825)
- 地方(17970)
- 学(17589)
- 中国(17252)
- 技术(16774)
- 业经(14721)
- 财(12932)
- 地方经济(12874)
- 技术管理(12141)
- 农(11917)
- 融(11602)
- 金融(11598)
- 制(11541)
- 理论(11186)
- 银(10363)
- 银行(10342)
- 行(10047)
- 和(9465)
- 体(9074)
- 策(8887)
- 环境(8833)
- 贸(8560)
- 机构
- 大学(203087)
- 学院(200832)
- 济(92209)
- 经济(90560)
- 管理(72819)
- 研究(72174)
- 理学(61904)
- 理学院(61185)
- 管理学(60304)
- 管理学院(59902)
- 中国(52778)
- 科学(42790)
- 财(41238)
- 京(41164)
- 所(36685)
- 研究所(33176)
- 财经(32941)
- 江(31276)
- 中心(30801)
- 经济学(30368)
- 经(29815)
- 农(29335)
- 范(27174)
- 师范(26905)
- 经济学院(26870)
- 业大(26047)
- 北京(25682)
- 院(25162)
- 州(24577)
- 财经大学(24379)
- 基金
- 项目(127858)
- 科学(102275)
- 基金(93745)
- 研究(93520)
- 家(81710)
- 国家(81031)
- 科学基金(69688)
- 社会(63161)
- 社会科(59939)
- 社会科学(59923)
- 省(50945)
- 基金项目(48625)
- 教育(43291)
- 自然(43004)
- 自然科(42096)
- 自然科学(42085)
- 划(42064)
- 自然科学基金(41409)
- 资助(36951)
- 编号(34307)
- 创(32370)
- 重点(29433)
- 成果(29333)
- 创新(29316)
- 发(28598)
- 部(28329)
- 国家社会(26868)
- 课题(25814)
- 性(24961)
- 教育部(24863)
共检索到313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孟捷
本文结合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形势,重新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实现创造性转化所需解决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如何从理论上解释市场经济达成协调的可能性;如何解释市场经济与创新在制度上的内在联系;如何解释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多样性;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生态主义的关系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志敏 刘雨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在信用制度的推动下,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的特征,并最终演变为世界市场危机。西方经济学也对经济危机进行了广泛的分析和研究,形成了包括否认全面经济危机说、消费不足说、投资过度说、有效需求不足说等在内的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大理论体系对经济危机研究目的、危机根源、危机的传导机制和影响的研究有很大的差异。应在肯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性的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宇晖 李贺军
经济学首先是一门实证科学。经济学存在的理由、它在社会科学上的地位以及它的功能,在于它有助于我们认识和解释经济现实,并且对经济事物未来发展的规律性作出正确的预测。评价和检验经济学说科学性与否的标准只能有一个,即看它是否符合客观的经济现实。我们必须用实证科学的科学观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书文
西方公共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根据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践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理论概括,也是对国家财政收支活动深层本质认识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产生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民主制度背景下的先进科学理论是否与这水火不容?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有种观点认为,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于19世纪中后期,成为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说教后,再无科学因素可言,只能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对象,给不会再有值得吸收的成分。因此,基本成熟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公共经济学也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肯定是与马克思主义截然对立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巨原
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计划与市场理论的修正和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计划与市场理论大体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应该由计划来调节,社会经济的计划性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完全的市场调节则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马恩认为,“通过社会对自己的劳动时间所进行的直接的自觉的控制,这只有在公有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晓芳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原理和哲学同时在马克思主义内容中占据核心位置,只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地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才可以有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而发展和应用是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持续进行的生产和实践,是这个原理可以获得创新性应用的实践根基,在实践的环节中不但将显著的民族特色表现出来,还能真实地反映出时代特点。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创造性运用 创新性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惠昶 孙涵
债务的有效使用能使债权国和债务国实现互利互惠,但如果债务使用不当,无法转化为资本,反而会导致经济衰退、本国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下降,且无法对债务按期还本付息。希腊没有把外债用于发展生产、扩大贸易,而是直接用来提高工资和社会福利,结果造成了GDP和人均GDP下降,国际收支逆差,无力按期对外债还本付息。为了偿还外债,希腊政府实行紧缩的经济政策,导致国民生活水平下降,引起希腊国内广大民众与政府发生对抗;希腊不能按期对外债还本付息,又与债权国发生了经济对抗。
关键词:
主权债务危机 外债 贸易 对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岩
关于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需要分层次讨论:虚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金融危机的根源;新自由主义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助推器。对市场经济体系进行必要的调节、监督、管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避免市场经济"不断产生巨大的紊乱"的基本保证,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适应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所做的生产关系的必要调整,是社会向更高级阶段演进的结果。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金融危机 解读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骆桢 李亚伟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因其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尤其是其对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矛盾运动的深刻分析,使马克思获得了资本主义病理学家的美誉。然而近些年来,鲜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创新出现,孟捷教授的新书《价值和积累理论》则打破了这个略显沉寂的局面。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孟捷
1973—1975年的结构性危机将战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史划分为"黄金年代"和"新自由主义时代"这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围绕战后"黄金年代"的终结和1973—1975年危机的成因,形成了几派不同的解释,出现了长期而激烈的争论。1996年以后,美国学者布伦纳的著作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间再度点燃了热烈的争论,进一步彰显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内部在危机理论中的深刻分歧,以及弥合这种分歧、达成一种新的理论综合的迫切性。本文批判地分析了包括利润挤压论、消费不足论、过度竞争论在内的几种当代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观点,并结合新熊彼特派经济学,探讨了迈向一种新的理论综合的可能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倩 张志敏
频发的金融危机显示了资本主义金融领域中新自由主义的危害性,也让人们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金融危机理论的价值性和重要性。文章在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金融危机理论的基础上,对二者理论进行比较,指出相似和不同之处。通过比较,不仅发现二者可借鉴之处,还可在实际分析中将二者联系一起,为我国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预防金融危机提供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文 朱富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命力根本上在于:基于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对不合理的现实进行剖析和改造。但是,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它的分析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而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这也正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目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显然,在微观行为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实证方面,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作了很大的发展;因而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就要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新近发展起来的研究具体微观问题的工具、模型以及理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洁雄
本文利用2000—2008年的城市数据,研究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动态发展趋势及其区域特征。主要结论有:(1)技术效率和人均资本存量是劳动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作用在近年呈强化趋势。(2)中西部城市集聚效应强于东部。(3)服务业比重与劳动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4)高新技术开发区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系数不显著,出口加工区与保税区甚至带来负效应。(5)受技术效率和人均资本存量的影响,劳动生产率存在收敛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钦 兰世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在探索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本质过程中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为揭露劳资矛盾的本质,马克思花费40年心血写成其理论巨著《资本论》,形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马克思的经济学不仅客观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运行的经济机制,而且从政治的角度预测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在此意义上,它是一部具有政治意义的经济学著作,成为社会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瑞记
以《资本论》为标志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经济学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一百多年来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认可。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主要揭示了劳资之间矛盾的实质,批判自由资本主义。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很难直接从马克思经济学中找到现成的答案。为此,贾后明教授主编的《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性与中国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6月版)就继承和发展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当代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变革世界的法宝——兼析马克思主义“无用论”
《资本论》和危机与困境中的现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前途和出路
危机成因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与中国和谐改革发展之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大市场理论创造性的发展
经济危机相关理论的历史透视——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经济理论与实践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再思考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性发展研究——评《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立场的转变》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造
论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