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2)
- 2023(8048)
- 2022(6616)
- 2021(5930)
- 2020(4799)
- 2019(10861)
- 2018(10513)
- 2017(20848)
- 2016(11079)
- 2015(12346)
- 2014(12667)
- 2013(12500)
- 2012(12259)
- 2011(11435)
- 2010(12426)
- 2009(12191)
- 2008(11315)
- 2007(10260)
- 2006(9643)
- 2005(9075)
- 学科
- 济(70304)
- 经济(70253)
- 管理(33310)
- 业(28470)
- 企(23300)
- 企业(23300)
- 方法(20762)
- 地方(17947)
- 数学(17484)
- 数学方法(17290)
- 中国(15694)
- 农(14046)
- 学(13055)
- 业经(12992)
- 地方经济(12740)
- 财(12532)
- 制(11055)
- 策(10726)
- 融(10632)
- 金融(10632)
- 银(9853)
- 银行(9849)
- 行(9591)
- 贸(9524)
- 贸易(9519)
- 农业(9359)
- 理论(9253)
- 易(9150)
- 环境(8719)
- 及其(8406)
- 机构
- 学院(174680)
- 大学(174424)
- 济(86981)
- 经济(85270)
- 研究(65312)
- 管理(64016)
- 理学(53702)
- 理学院(53105)
- 管理学(52376)
- 管理学院(52019)
- 中国(50013)
- 财(40156)
- 京(36384)
- 科学(34483)
- 所(32735)
- 财经(30846)
- 研究所(29045)
- 经济学(28429)
- 中心(28098)
- 经(27862)
- 江(27602)
- 经济学院(25055)
- 范(23612)
- 北京(23607)
- 师范(23479)
- 院(23024)
- 农(22733)
- 财经大学(22549)
- 州(21451)
- 业大(19697)
- 基金
- 项目(101701)
- 科学(81036)
- 研究(78584)
- 基金(74239)
- 家(62664)
- 国家(62104)
- 科学基金(53348)
- 社会(52535)
- 社会科(49765)
- 社会科学(49755)
- 省(38194)
- 基金项目(37000)
- 教育(35623)
- 划(31906)
- 资助(31608)
- 编号(31354)
- 自然(31249)
- 自然科(30490)
- 自然科学(30482)
- 自然科学基金(29941)
- 成果(27377)
- 发(23625)
- 部(23403)
- 重点(22961)
- 课题(22820)
- 国家社会(21781)
- 性(20839)
- 教育部(20728)
- 人文(20180)
- 创(20135)
- 期刊
- 济(110433)
- 经济(110433)
- 研究(62549)
- 中国(34104)
- 财(29850)
- 管理(26879)
- 农(21565)
- 融(21315)
- 金融(21315)
- 科学(21021)
- 学报(20555)
- 经济研究(18522)
- 教育(18481)
- 财经(16808)
- 大学(16776)
- 学学(15807)
- 技术(15174)
- 业经(14753)
- 经(14740)
- 农业(14392)
- 问题(13730)
- 贸(11774)
- 国际(10828)
- 世界(10669)
- 技术经济(10292)
- 现代(9372)
- 统计(8908)
- 经济问题(8689)
- 经济管理(8475)
- 商业(8032)
共检索到285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慧宗
战后为应对每一次经济危机,日本政府均实施了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这些政策依次更迭是基于三个传统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基本理论,即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以及理性预期学派经济学说的过渡与交替。随着历史条件和经济周期的不断变化,为应对危机,国家干预或经济自由主义交替运用。当前,世界经济运行制度体系进入了一个转变的时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且其趋势愈演愈烈,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深陷其中,需要我们在考虑经济与政治的框架内探索新的理论创新方式,以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然而创新源于"历史的逻辑的东西",因此,反思历史的经济思维对指导当前具有重要意义,日本宏观经济理论的过渡与交替就为我们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彬
次贷金融危机发生后,学术界分析了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不足,政策操作方面也进行了调整。中国经济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典型代表,同发达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相比较,具有二元经济加转轨经济的特点,又处于高速发展逐渐放缓的过程。在借鉴和比较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次贷金融危机应对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重视本国制度背景和发展阶段,更多考虑总供给因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在对抗经济衰退方面,财政政策远比货币政策要更为有效。随着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以及新一届政府和国会的就任,美国的财政政策将逐渐走向前台,并占据主导地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大田一广 郑京淑
文章按时间序列将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概括了每个阶段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特征、模式、动力、机制和主要问题,并试图找出每个阶段发展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文章认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日本建立起适应"产业资本主义"逻辑的独特的经济系统有密切关系;而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所经历的长达20年的经济萧条和徘徊,在某种意义上归结于日本的经济系统同"金融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或许日本已经到了重新定义经济、创新整个经济系统的历史的转折点上。
关键词:
增长体制 日本式企业系统 制度调整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长生
在美国以及其它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和经济思想史上,系统的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形成是从本世纪30年代以后开始的。说到政府干预,总是首先要与一个事件和两个人物联系在一起,那就是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大萧条”或“大危机”,以及由此而造就的两位“改革家”——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大萧条”是资本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范章
一、当今国际金融危机的两个重要特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与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相比较,有一重大不同之处:这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磊 杨列辉
on the basis of Keynes' and Hayek's economic crisis theory, this Paper makes a conclusion that China is facing a special economic crisis, which we call' Mixed Depassion.Mixed dmpssion is usually caused by both reality faetor and montare fartor, it has two cforteristics as folfows: 1. Rae of capital ...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先觉
战后日本经济能在一片废墟的基础上迅速崛起,一跃而成为和美国、德国并驾齐驱的世界经济大国,这是与日本政府成功的宏观经济管理分不开的。宏观经济管理在日本经济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日本宏观经济管理的情况和特点,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借鉴意义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曹礼和
试论战后日本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邮编:430077曹礼和回顾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实行统制经济体制的时期,还是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日本政府从来没有放松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并且形成了一套独具日本特色...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董有德
一、宏观调控的体制不同:美国实行的是短期经济调控体制,调控方略近视化,忽视了中长期调节与计划,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是因为美国私人经济成份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较大,国有制企业占的比重较小,崇尚经济自由思想,大垄断资产阶级不接受政府的调控方略。美国的社会经济矛盾较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尖锐。矛盾频繁出现,老问题未解决,新矛盾又致,很难确定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昌忠泽
房地产泡沫破灭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信贷扩张、土地财政以及住房预售制度是中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三大根源。中国房地产泡沫隐藏着巨大的双重风险:一方面导致财政风险加剧,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导致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从长期来看,房地产业不应该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来发展。金融危机和房地产泡沫双重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适时作出调整:加大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制度,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关系;将控制资产价格膨胀纳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开征物业税和住宅空置税,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振宇 兰宗敏 吴琛琛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是美国政府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支撑,美国推进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部门主要是财政部和美联储。在广泛利用G7、G20等多边协调平台的同时,美国也积极创造了联合降息、货币互换等新机制,并大量进行各种非正式的双边、多边政策协调,其政策协调的目标和形式会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灵活调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外溢性的日益增强,急需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应在完善国内政策协调的基础上,确定相关机构,积极参与和发起正式和非正式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把握经济实力提升的有利时机,逐步创建为我所用的新平台和新机制。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振宇 兰宗敏 吴琛琛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是美国政府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支撑,美国推进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部门主要是财政部和美联储。在广泛利用G7、G20等多边协调平台的同时,美国也积极创造了联合降息、货币互换等新机制,并大量进行各种非正式的双边、多边政策协调,其政策协调的目标和形式会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灵活调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外溢性的日益增强,急需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应在完善国内政策协调的基础上,确定相关机构,积极参与和发起正式和非正式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把握经济实力提升的有利时机,逐步创建为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宏观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