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6)
2023(2996)
2022(2662)
2021(2389)
2020(2116)
2019(4787)
2018(4725)
2017(9104)
2016(5153)
2015(5433)
2014(5366)
2013(5362)
2012(4978)
2011(4495)
2010(4483)
2009(3934)
2008(3840)
2007(3401)
2006(2903)
2005(2559)
作者
(17277)
(14605)
(14554)
(13703)
(9003)
(7134)
(6603)
(5770)
(5530)
(5120)
(5023)
(4949)
(4733)
(4674)
(4655)
(4619)
(4523)
(4422)
(4274)
(4153)
(3789)
(3712)
(3653)
(3294)
(3192)
(3163)
(3154)
(3125)
(3032)
(3003)
学科
(20723)
经济(20716)
(11754)
管理(10814)
方法(10808)
数学(9998)
数学方法(9927)
(8974)
企业(8974)
(6766)
(5817)
结构(4991)
中国(4712)
产业(4626)
(4616)
业经(4010)
(3970)
地方(3938)
农业(3790)
(3613)
贸易(3612)
(3512)
(3345)
环境(3011)
(3009)
财务(3008)
财务管理(3003)
产业结构(2932)
企业财务(2905)
体制(2759)
机构
大学(74975)
学院(74531)
(29063)
经济(28558)
研究(28344)
管理(25501)
理学(22901)
理学院(22559)
管理学(21982)
(21977)
管理学院(21851)
科学(21151)
中国(18735)
农业(17748)
业大(17137)
(15857)
(15596)
研究所(15015)
中心(12262)
农业大学(11987)
(11413)
(11292)
(10264)
(9998)
(9985)
财经(9646)
实验(9555)
技术(9299)
经济学(9283)
(9249)
基金
项目(56206)
科学(43338)
基金(41032)
(38296)
国家(38015)
研究(34785)
科学基金(31438)
(23341)
基金项目(22313)
自然(22278)
社会(21908)
自然科(21772)
自然科学(21760)
自然科学基金(21438)
社会科(20935)
社会科学(20927)
(19710)
资助(16722)
教育(16363)
重点(13526)
计划(12933)
(12417)
编号(12143)
科技(12081)
(11978)
(11787)
科研(11462)
创新(11147)
(10710)
(10189)
期刊
(28251)
经济(28251)
学报(20768)
(19200)
研究(18107)
科学(16168)
大学(14600)
学学(14234)
中国(13109)
农业(13005)
管理(8384)
(8204)
(6851)
业大(6619)
农业大学(5614)
教育(5570)
技术(5423)
(5167)
经济研究(5057)
财经(4910)
业经(4621)
林业(4530)
科技(4473)
(4316)
(4156)
金融(4156)
问题(4081)
中国农业(3952)
技术经济(3648)
自然(3600)
共检索到100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东美  张志祥  徐汉虹  江定心  田永清  
从7.920%印楝素A干粉中分离出印楝素B,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印楝素B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拒食活性,处理后24 h,印楝素B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50)为2.42μg.mL-1;处理后24 h和48 h,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选择性AFC50分别为0.18和0.22μg.mL-1。印楝素B对大菜粉蝶幼虫具有一定的拒食活性,处理后24 h,对大菜粉蝶幼虫非选择性AFC50为224.48μg.mL-1。印楝素B对赤拟谷盗具有较好的忌避活性,处理后24 h,50、30、10μg.mL-1的印楝素B对赤拟谷盗的平均忌避率分别为86.24%、85.06...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祥  程东美  徐汉虹  田永清  杨晓云  
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A +B(1∶1,m/m)对斜纹夜蛾 2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拒食活性 ,处理后2 4h ,拒食中浓度 (antifeedantmedialconcentration ,AFC50 )分别为 0 .97mg/L、2 .4 2mg/L和 1.0 1mg/L ;印楝素A与印楝素B按质量比 1∶1混合后具有增效作用。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A +B对大菜粉蝶 3龄幼虫具有一定的拒食活性 ,处理后 2 4h ,AFC50 分别为 176 .6 7mg/L、2 2 4 .4 8mg/L和 14 9.99mg/L ;印楝素A与印楝素B按质量比 1.6∶1混合后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祥  田永清  程东美  徐汉虹  江定心  
印楝种子甲醇抽提物在甲醇+水 (体积比为 55∶5) 中于 (54±1)℃下贮存 7和 14d, 印楝素A的降解率分别为33 59%和 54 45%, 印楝素B的为 11 96%和 21 11%; 印楝种子甲醇抽提物在 (54±1)℃下贮存 7和 14d, 印楝素A的降解率为 82 35%和 94 79%, 印楝素B的为 20 32%和 54 75%; 印楝素干粉于 (54±1)℃下贮存 14d, 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降解率分别为 90 15%和 81 85%。在 (54±1)℃下热贮 7d, 在甲醇、甲醇 +水 ( 9∶1 ) 和甲醇 +印楝油(9∶1) 中印楝素A的降解率分别为 29 6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祥  程东美  徐汉虹  田永清  
室内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印楝种子甲醇抽提物中印楝素B在甲醇、乙醇、乙腈和DMF等溶剂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54℃下贮存14 d,印楝素B的降解率分别为-1.87%、1.13%、-2.32%和5.24%。印楝素干粉中印楝素B在甲醇、乙醇、丙酮和DMF等溶剂中的稳定性不佳,在54℃下贮存14 d,印楝素B的降解率分别为24.07%、35.65%、19.88%和10.29%。印楝种子甲醇抽提物在甲醇+水(55/3,V/V)中于0℃下贮存7 d和14 d,印楝素B的降解率分别为-2.98%和1.03%。于54℃下贮存7 d和14 d,印楝素B的降解率分别8.73%和15.09%。于甲醇+水(9/1,V/...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文吉辉  侯茂林  卢伟  黎家文  
【目的】明确印楝素及其不同施药方式对烟粉虱各虫态的致死作用。【方法】采用黄瓜叶片浸液法和叶柄内吸法测定了0.3%印楝素乳油对烟粉虱成虫、1日龄卵、5日龄卵和1~4龄若虫的室内毒力。【结果】在所测试的浓度范围(0.3125~10.0mg·L-1)内,两种处理方式下烟粉虱各虫态的校正死亡率均随印楝素浓度的增大而顺次显著增大,印楝素叶片浸液处理的校正死亡率高于叶柄内吸处理。印楝素叶片浸液处理对烟粉虱成虫、1日龄卵、5日龄卵、1龄若虫、2龄若虫、3龄若虫、4龄若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3.0246、2.2019、5.7109、0.5909、0.7465、1.6948和2.6603mg·L-1,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汉  冯建国  徐勇  李静  吴学民  
采用重量法测量了280.55~318.75K印楝素A在甲醇、无水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印楝素A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乙酸乙酯和丙酮中的溶解度较大但随温度升高增加相对不明显;在甲醇和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小但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加,溶解度最大的乙酸乙酯最适合作为印楝素A的提取溶剂。采用多项式经验方程和理想溶液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关联,结果表明,这2种方程均能较好地关联溶解度试验数据。根据关联方程计算表明冷却结晶理论收率较高的无水乙醇和甲醇适合作为冷却结晶纯化印楝素A的溶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兴民  张燕平  赖永祺  赵保荣  赵培仙  
报道了印楝的形态特征和3个来自不同水分条件的印楝种源在引种地的适应性及经济性状的表现。初步认为3个印楝种源:(1)物候期不同;(2)保存率、生长量、结果枝数、结果枝比等生长指标也都存在明显差异;(3)种子的印楝素含量>0.4%,高于原产地的平均水平。从适应性和经济性状比较,来自干旱、半干旱地区的2种源优于来自湿润地区种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海艳  宋先亮  
为了解川楝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抗氧化活性,该文以川楝果实为原料,采用60%乙醇提取,再经萃取分离,聚酰胺层析柱纯化后,应用TLC法、颜色反应、紫外分光光度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川楝果实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川楝果实中含有两个黄酮醇类化合物(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经活性测试,当浓度达到0.5 g/L时,两个化合物对O2.-的清除率分别为69.57%和65.22%,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74.19%和73.12%。说明分离得到的两个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彭俊杰  吴疆翀  彭兴民  李昆  王有琼  郑益兴  张燕平  
基于SAS PROC MIXED的印楝Azadirachta indica品种印楝素质量分数的稳定性,探索建立高效、科学的印楝品种印楝素质量分数稳定性的分析方法,探究稳定性类型和机制。在元阳、元江、元谋, 7个印楝品种、单株小区、三重复、完全随机区组、多系受粉,运用HPLC技术分析种子印楝素组分质量分数,基于SAS软件PROC MIXED程序的Stability Variance, Finlay-Wilkinson, Eberhart-Russell, AMMI-1和Environmental Variance 5种模型,进行品种种子印楝素质量分数稳定性参数估计、品种效应差异性检验和稳定性参数寻优,用Akaike信息量准则(cAIC)评价和选择最佳模型,推断稳定性类型和机制。结果表明:5种模型中Finlay-Wilkinson和AMMI-1模型的品种印楝素A和印楝素B质量分数的cAIC值最小,均分别为-17.3和-5.8; 7个品种的印楝素A和印楝素B质量分数的稳定性参数大小基本一致,稳定性排序分别为Wx0423>Wx0416>Dhg0507>平均木(ck)>At0515>Ld0505>Ww0401和平均木(ck)>Wx0416>Wx0423>Dhg0507>Ld0505>Ww0401>At0515;品种印楝素A和印楝素B质量分数的品种效应差异显著性分别为极显著(P<0.01)和显著(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波  吴文君  宗兆锋  
从陕西秦岭山区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1株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放线菌菌株Z139,经初步鉴定为小多孢菌属红棕褐小多孢菌(Micropolysporarabrobranea)的一个变种。该菌株发酵液对玉米小斑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棉花枯萎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菌丝的生长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979,0.505,1.733,0.425和0.849mL/L,对玉米大斑病菌、番茄叶霉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1.709,0.375,0.445和1.333mL/L。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分别达到98.6%和86.1%。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晓玲  陆亚男  樊成奇  马丽艳  蒋平  俞勇  黄洪亮  陈雪忠  杨桥  
从采集自南极FAO 48.1海域海水样品中分离纯化到一株产吡咯喹啉醌(PQQ)海洋细菌,对其进行了细菌分类学鉴定、摇瓶培养发酵、发酵产物提取及HPLC定量分析,并对纯化的PQQ进行了针对一氧化氮(NO)抑制活性及羟自由基(.OH)清除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该菌株与副球菌属(Paracoccus sp.)内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综合多个分类学指标的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属于副球菌属,命名为Paracoccus sp.PQ-08。生物活性评价结果表明,PQQ可显著抑制人脐静脉内皮(ECV-304)模式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在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孟永庆  叶兵  吴常红  李学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田  商婷婷  何珍  崔亚丽  陆英  
以干辣椒为材料,正己烷为溶剂,提取辣椒中的生物碱,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测定其抗炎活性。结果表明:采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冰乙酸的体积比15∶15∶20∶20∶7.5为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2 m L/min,主机转速850 r/min,分离温度25℃,检测波长为270 nm,300 min内连续2次进样,每次进样300 mg,获得22 mg、纯度为98.2%的化合物1,16 mg、纯度为98.0%的化合物2;经质谱及核磁共振鉴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重新  张存政  张霄  刘媛  黄鹰  刘贤金  
利用含有重组噬菌粒的噬菌体直接侵染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HB2151,原核分泌表达了抗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Cry1B毒素蛋白的单链抗体(single chain-variable fragment,scFv),经纯化、鉴定抗原结合活性后,建立了Cry1B毒素蛋白的ELISA检测方法。方法以展示scFv抗体的重组噬菌体感染E.coli HB2151,经PCR和基因测序检测克隆scFv基因片段的完整性,用SDS-PAGE方法检测scFv在E.coli HB2151宿主菌中的表达水平,用ELISA测定法检测scFv的抗原结合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楠  杨兴明  徐阳春  沈其荣  黄启为  
以滤纸条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从牛粪堆肥中分离出6株能降解纤维素的高温细菌,对其进行了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对各菌株进行了透明圈测定、纤维素酶活性测定和滤纸条崩解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可以在纤维素-刚果红平板上快速生长,透明圈形成速度达到8~10 mm.d-1。酶活性最高的菌株A-3在接种后16 h酶活性为1.21 mg.mL-1(30 min)。部分优良菌株能在3 d内将滤纸条完全降解。为确定菌株A-3的分类学地位,PCR扩增后测定其16S rDNA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较,并与一些相关细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