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79)
- 2023(4919)
- 2022(4188)
- 2021(3779)
- 2020(3300)
- 2019(7420)
- 2018(7330)
- 2017(14167)
- 2016(7754)
- 2015(8640)
- 2014(8374)
- 2013(8360)
- 2012(7885)
- 2011(7039)
- 2010(6990)
- 2009(6314)
- 2008(6122)
- 2007(5523)
- 2006(4961)
- 2005(4405)
- 学科
- 济(33382)
- 经济(33347)
- 业(18989)
- 管理(18949)
- 方法(16660)
- 数学(15224)
- 数学方法(15095)
- 企(13963)
- 企业(13963)
- 学(9881)
- 农(9089)
- 中国(7860)
- 财(7519)
- 地方(6808)
- 农业(6603)
- 业经(6107)
- 贸(5842)
- 贸易(5838)
- 易(5669)
- 制(4797)
- 环境(4750)
- 地方经济(4452)
- 技术(4391)
- 税(4313)
- 理论(4287)
- 税收(4176)
- 融(4172)
- 金融(4172)
- 收(4157)
- 务(4142)
- 机构
- 大学(113683)
- 学院(111572)
- 济(45707)
- 经济(44889)
- 研究(44304)
- 管理(38798)
- 理学(34079)
- 理学院(33589)
- 管理学(32773)
- 管理学院(32598)
- 中国(31363)
- 科学(31164)
- 农(30591)
- 农业(24703)
- 所(24639)
- 京(24613)
- 业大(23368)
- 研究所(22872)
- 财(19494)
- 中心(19217)
- 江(17356)
- 农业大学(16261)
- 院(15934)
- 省(15532)
- 财经(15459)
- 北京(15073)
- 经济学(14390)
- 室(14225)
- 经(14191)
- 科学院(14073)
- 基金
- 项目(80431)
- 科学(62226)
- 基金(59247)
- 家(55736)
- 国家(55329)
- 研究(50430)
- 科学基金(45354)
- 自然(32228)
- 社会(32148)
- 省(31917)
- 自然科(31491)
- 自然科学(31474)
- 基金项目(31353)
- 自然科学基金(30978)
- 社会科(30503)
- 社会科学(30493)
- 划(27801)
- 资助(24661)
- 教育(23415)
- 重点(19303)
- 计划(18150)
- 发(17748)
- 编号(17531)
- 部(17404)
- 创(16816)
- 科研(16358)
- 科技(16340)
- 创新(15807)
- 业(15117)
- 大学(14244)
共检索到165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祥 程东美 徐汉虹 田永清 杨晓云
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A +B(1∶1,m/m)对斜纹夜蛾 2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拒食活性 ,处理后2 4h ,拒食中浓度 (antifeedantmedialconcentration ,AFC50 )分别为 0 .97mg/L、2 .4 2mg/L和 1.0 1mg/L ;印楝素A与印楝素B按质量比 1∶1混合后具有增效作用。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A +B对大菜粉蝶 3龄幼虫具有一定的拒食活性 ,处理后 2 4h ,AFC50 分别为 176 .6 7mg/L、2 2 4 .4 8mg/L和 14 9.99mg/L ;印楝素A与印楝素B按质量比 1.6∶1混合后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3...
关键词:
印楝素A 印楝素B 生物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祥 田永清 程东美 徐汉虹 江定心
印楝种子甲醇抽提物在甲醇+水 (体积比为 55∶5) 中于 (54±1)℃下贮存 7和 14d, 印楝素A的降解率分别为33 59%和 54 45%, 印楝素B的为 11 96%和 21 11%; 印楝种子甲醇抽提物在 (54±1)℃下贮存 7和 14d, 印楝素A的降解率为 82 35%和 94 79%, 印楝素B的为 20 32%和 54 75%; 印楝素干粉于 (54±1)℃下贮存 14d, 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降解率分别为 90 15%和 81 85%。在 (54±1)℃下热贮 7d, 在甲醇、甲醇 +水 ( 9∶1 ) 和甲醇 +印楝油(9∶1) 中印楝素A的降解率分别为 29 65...
关键词:
印楝素A 印楝素B 稳定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东美 张志祥 徐汉虹 江定心 田永清
从7.920%印楝素A干粉中分离出印楝素B,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印楝素B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拒食活性,处理后24 h,印楝素B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50)为2.42μg.mL-1;处理后24 h和48 h,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选择性AFC50分别为0.18和0.22μg.mL-1。印楝素B对大菜粉蝶幼虫具有一定的拒食活性,处理后24 h,对大菜粉蝶幼虫非选择性AFC50为224.48μg.mL-1。印楝素B对赤拟谷盗具有较好的忌避活性,处理后24 h,50、30、10μg.mL-1的印楝素B对赤拟谷盗的平均忌避率分别为86.24%、85.06...
关键词:
印楝素B 分离 结构鉴定 生物活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祥 程东美 徐汉虹 田永清
室内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印楝种子甲醇抽提物中印楝素B在甲醇、乙醇、乙腈和DMF等溶剂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54℃下贮存14 d,印楝素B的降解率分别为-1.87%、1.13%、-2.32%和5.24%。印楝素干粉中印楝素B在甲醇、乙醇、丙酮和DMF等溶剂中的稳定性不佳,在54℃下贮存14 d,印楝素B的降解率分别为24.07%、35.65%、19.88%和10.29%。印楝种子甲醇抽提物在甲醇+水(55/3,V/V)中于0℃下贮存7 d和14 d,印楝素B的降解率分别为-2.98%和1.03%。于54℃下贮存7 d和14 d,印楝素B的降解率分别8.73%和15.09%。于甲醇+水(9/1,V/...
关键词:
印楝素B 稳定性 溶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祥 程东美 徐汉虹 吴毓林 尹标林 陈立 杨晓云
2′,3′,22,23-四氢印楝素A和22,23-二氢印楝素A是印楝素A氢化加成产物。处理后24 h,2′,3′,22,23-四氢印楝素A、22,23-二氢印楝素A和印楝素A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AFC50值分别为6.55μg/mL、2.89μg/mL和0.87μg/mL,处理后48 h,分别为12.61μg/mL、8.01μg/mL和1.81μg/mL。处理后24 h,3μg/mL 2′,3′,22,23-四氢印楝素A、22,23-二氢印楝素A和印楝素A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拒食率分别为63.74%、80.77%和85.33%;5μg/mL 2′,3′,22,23-四氢印楝素A、22,23-二氢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志新 林进添 赵善欢
呼吸测定试验表明 ,以每头印楝素 5 .0 μg点滴 3龄中华稻蝗蝗蝻前胸背板 ,4hCO2 释放量减少 ,抑制率达到 33%。对 6龄蝗蝻测定 ,处理后试虫CO2 释出量降低 ,呼吸受到抑制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呼吸失去了节律 ,图线变得近于直线。点滴法与注射法 ,在前期呼吸影响有所不同 ,点滴法随着经过的时间 ,呼吸抑制率提高 ;而注射法 4 8h呼吸抑制率才提高 ,到 72h达到最高 ,其图形为U形
关键词:
呼吸 印楝素 中华稻蝗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彭俊杰 吴疆翀 彭兴民 李昆 王有琼 郑益兴 张燕平
基于SAS PROC MIXED的印楝Azadirachta indica品种印楝素质量分数的稳定性,探索建立高效、科学的印楝品种印楝素质量分数稳定性的分析方法,探究稳定性类型和机制。在元阳、元江、元谋, 7个印楝品种、单株小区、三重复、完全随机区组、多系受粉,运用HPLC技术分析种子印楝素组分质量分数,基于SAS软件PROC MIXED程序的Stability Variance, Finlay-Wilkinson, Eberhart-Russell, AMMI-1和Environmental Variance 5种模型,进行品种种子印楝素质量分数稳定性参数估计、品种效应差异性检验和稳定性参数寻优,用Akaike信息量准则(cAIC)评价和选择最佳模型,推断稳定性类型和机制。结果表明:5种模型中Finlay-Wilkinson和AMMI-1模型的品种印楝素A和印楝素B质量分数的cAIC值最小,均分别为-17.3和-5.8; 7个品种的印楝素A和印楝素B质量分数的稳定性参数大小基本一致,稳定性排序分别为Wx0423>Wx0416>Dhg0507>平均木(ck)>At0515>Ld0505>Ww0401和平均木(ck)>Wx0416>Wx0423>Dhg0507>Ld0505>Ww0401>At0515;品种印楝素A和印楝素B质量分数的品种效应差异显著性分别为极显著(P<0.01)和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婷婷 汤锋 高全 王煜炜 王越
【目的】印楝素是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印楝素A是印楝素的主要活性成分。本研究通过对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印楝素A合成前体的筛选,探讨印楝素A的离体生物合成途径,以为指导构建印楝素异源生物合成平台,实现印楝素的异源生物合成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缓冲液类型、浓度、起始pH、提取时间及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构建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从反应终止试剂及稳定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浓度以及辅助因子5个方面优化无细胞合成体系的反应条件。利用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分别以2,3-环氧鲨烯、羊毛甾醇、大戟二烯醇、丁酰鲸鱼醇、nimbin、茄碱苷和脱乙酰茄碱苷为底物,以印楝素A相对产量为评价标准,探讨印楝素A合成前体。【结果】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的构建:以pH7.0的200 mmol·L~(-1) Tris-HCl缓冲液,按1∶20(g·mL~(-1))料液比加入印楝叶片,提取1 h。优化的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条件为:反应总体积800μL,其中含印楝无细胞提取物300μL(相当于印楝叶0.015 g),100μL 250μmol·L~(-1)的底物(鲨烯)和400μL含有1 mmol·L~(-1) Mg~(2+)、1 mmol·L~(-1) Mn~(2+)、0.1 mmol·L~(-1) ATP、0.1 mmol·L~(-1) NADPH~+和5 mmol·L~(-1)抗坏血酸的缓冲液,在30℃下反应60 min,迅速加入200μL乙酸终止反应。分别以2,3-环氧鲨烯、丁酰鲸鱼醇、大戟二烯醇、nimbin、茄碱苷和脱乙酰茄碱苷为底物,反应完成后,印楝素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羊毛甾醇抑制体系中印楝素A的合成。【结论】羊毛甾醇不是印楝素A的合成前体,2,3-环氧鲨烯和丁酰鲸鱼醇是印楝素A的前体,nimbin、大戟二烯醇、脱乙酰茄碱苷和茄碱苷极可能是印楝素A的合成前体,且茄碱苷位于合成途径较下游的位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汉 冯建国 徐勇 李静 吴学民
采用重量法测量了280.55~318.75K印楝素A在甲醇、无水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印楝素A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乙酸乙酯和丙酮中的溶解度较大但随温度升高增加相对不明显;在甲醇和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小但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加,溶解度最大的乙酸乙酯最适合作为印楝素A的提取溶剂。采用多项式经验方程和理想溶液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关联,结果表明,这2种方程均能较好地关联溶解度试验数据。根据关联方程计算表明冷却结晶理论收率较高的无水乙醇和甲醇适合作为冷却结晶纯化印楝素A的溶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有明 尤民生 庞雄飞 梁广文
应用害虫种群系统控制的状态空间方程和作用因子添加分析法 ,模拟了 1 %印楝素乳油对黄曲条跳甲种群的控制作用 .结果表明 ,其控制机理主要表现为对成虫的忌避作用 ,尤其在种群发展初期 ,其显著的忌避作用降低了田间成虫数量和卵量 ,使种群数量明显降低 ,从而有效控制其为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兴民 张燕平 赖永祺 赵保荣 赵培仙
报道了印楝的形态特征和3个来自不同水分条件的印楝种源在引种地的适应性及经济性状的表现。初步认为3个印楝种源:(1)物候期不同;(2)保存率、生长量、结果枝数、结果枝比等生长指标也都存在明显差异;(3)种子的印楝素含量>0.4%,高于原产地的平均水平。从适应性和经济性状比较,来自干旱、半干旱地区的2种源优于来自湿润地区种源。
关键词:
印楝 引种栽培 生物学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春萍 李琪 程晋伟 陈洁 宗浩
为了研究无公害生物农药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采用固-液连续萃取法提取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种仁的活性物质,减压浓缩后得到粗提物,得率13.8%;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得浸膏中楝素的含量为17 mg/g。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用不同稀释倍数的种仁甲醇粗提物对小菜蛾幼虫进行了拒食作用的测定,试虫的拒食率分别达到37.5%、47.6%和61.9%。结果表明印楝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印楝素 高效液相色谱 小菜蛾 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疆翀 彭兴民 郑益兴 张燕平
对印楝素含量与种子形态表征及成熟期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种子的长宽比与印楝素含量相关,并且认为它是能反映印楝素含量的主要表征,得出种子长宽比(X)与印楝素含量(Y)的关系为:Y=0.295+0.134X-0.028X2。种子长宽比接近2.39时,种仁的印楝素含量出现峰值,可将印楝种子的形态表征作为初步估测印楝素含量的指示参数,而种子的成熟期与印楝素含量无关。在印楝原料林良种优良母树筛选中应尽量选择各个种源中生长良好、结实量大、种子饱满且长宽比接近2.39的植株。
关键词:
印楝 印楝素 种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文吉辉 侯茂林 卢伟 黎家文
【目的】明确印楝素及其不同施药方式对烟粉虱各虫态的致死作用。【方法】采用黄瓜叶片浸液法和叶柄内吸法测定了0.3%印楝素乳油对烟粉虱成虫、1日龄卵、5日龄卵和1~4龄若虫的室内毒力。【结果】在所测试的浓度范围(0.3125~10.0mg·L-1)内,两种处理方式下烟粉虱各虫态的校正死亡率均随印楝素浓度的增大而顺次显著增大,印楝素叶片浸液处理的校正死亡率高于叶柄内吸处理。印楝素叶片浸液处理对烟粉虱成虫、1日龄卵、5日龄卵、1龄若虫、2龄若虫、3龄若虫、4龄若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3.0246、2.2019、5.7109、0.5909、0.7465、1.6948和2.6603mg·L-1,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丽娟 李靖 梁竟宇 王学贵 朱新成 李彬 李涌泉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植物源杀虫剂印楝素对高粱亚洲玉米螟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人工饲料混药法测定印楝素对亚洲玉米螟的室内毒力,通过3地田间药效试验测定印楝素对高粱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并采用盆栽法测定印楝素对3个品种高粱植株的安全性。[结果]印楝素对亚洲玉米螟2龄幼虫的LC_(50)为6.44 mg·L~(-1),室内活性较强;3地印楝素对高粱亚洲玉米螟株防效和虫防效分别为80.07%~89.26%和73.51%~87.31%,与对照药剂相比防效更好;0.3%印楝素乳油有效成分18 g·hm~(-2)处理对3个品种高粱生长抑制率均显著高于有效成分4.5、9 g·hm~(-2)处理;药后14 d, 0.3%印楝素乳油有效成分18 g·hm~(-2)处理时3个品种高粱均有1株出现边缘褪绿现象,0.3%印楝素乳油有效成分9 g·hm~(-2)处理时高粱‘赤杂16号’有1株出现边缘褪绿现象,但3个高粱品种生长均正常,对高粱安全。[结论]印楝素对高粱亚洲玉米螟有较好的室内活性与田间防治效果,对高粱植株相对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