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91)
2023(9992)
2022(9005)
2021(8504)
2020(7229)
2019(16606)
2018(16564)
2017(32013)
2016(17637)
2015(19858)
2014(19756)
2013(19663)
2012(17907)
2011(16011)
2010(15707)
2009(14144)
2008(13558)
2007(11547)
2006(9912)
2005(8465)
作者
(52314)
(43246)
(43139)
(40914)
(27586)
(20865)
(19482)
(17256)
(16446)
(15352)
(14977)
(14519)
(13740)
(13503)
(13376)
(13310)
(13250)
(12907)
(12300)
(12281)
(10904)
(10476)
(10367)
(9723)
(9714)
(9673)
(9670)
(9496)
(8807)
(8714)
学科
(66176)
经济(66108)
管理(48316)
(45995)
(38153)
企业(38153)
方法(33760)
数学(29421)
数学方法(29105)
(18134)
(16185)
中国(15992)
(15497)
业经(14694)
地方(13405)
农业(12063)
理论(11694)
(11606)
贸易(11600)
(11239)
(11052)
环境(11015)
技术(10806)
(10613)
(10182)
财务(10123)
财务管理(10103)
教育(9750)
(9575)
企业财务(9567)
机构
大学(247897)
学院(245603)
管理(100187)
(91173)
经济(89056)
理学(88088)
理学院(87101)
管理学(85501)
管理学院(85080)
研究(81154)
中国(57448)
科学(54440)
(52949)
(45657)
业大(42799)
(41441)
(39059)
研究所(38428)
中心(36474)
农业(36269)
(34510)
北京(32894)
(32640)
财经(32399)
师范(32271)
(29574)
(29555)
(28197)
技术(26941)
师范大学(26222)
基金
项目(178911)
科学(139006)
基金(128629)
研究(127225)
(113501)
国家(112562)
科学基金(95945)
社会(77599)
社会科(73475)
社会科学(73454)
(71039)
基金项目(69810)
自然(64893)
自然科(63336)
自然科学(63319)
自然科学基金(62179)
(59863)
教育(58220)
资助(52930)
编号(51977)
成果(41475)
重点(39892)
(38536)
(37478)
(37131)
课题(35411)
科研(34844)
创新(34556)
计划(33801)
大学(32865)
期刊
(94353)
经济(94353)
研究(67681)
学报(45397)
中国(42724)
(40602)
科学(39778)
管理(34307)
大学(33374)
学学(31550)
农业(28928)
(27604)
教育(27393)
技术(20568)
(16750)
金融(16750)
业经(15894)
财经(14663)
经济研究(14394)
图书(14281)
(14255)
科技(13334)
业大(12901)
理论(12765)
(12317)
问题(12315)
(12236)
实践(12029)
(12029)
技术经济(11740)
共检索到339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春萍  李琪  程晋伟  陈洁  宗浩  
为了研究无公害生物农药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采用固-液连续萃取法提取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种仁的活性物质,减压浓缩后得到粗提物,得率13.8%;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得浸膏中楝素的含量为17 mg/g。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用不同稀释倍数的种仁甲醇粗提物对小菜蛾幼虫进行了拒食作用的测定,试虫的拒食率分别达到37.5%、47.6%和61.9%。结果表明印楝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明  刘冬梅  徐福元  施建华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属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Hypercompe),是重大外来入侵害虫,具有食性杂、危害大、繁殖快、易传播等特点。辽、冀、津、京、鲁、陕等地城市绿化树木、药用植物及其他林木遭受严重的损害,经济损失巨大(刘永强等,2012)。2010年以来,美国白蛾相继在江苏省连云港、徐州、宿迁和盐城等市暴发。目前,该害虫向周边地区扩散蔓延的势头仍在加剧,严重威胁当地的城市绿化、林果和养蚕等行业的发展;另外,桑蚕、水产养殖中使用的菊酯类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冰  徐智文  薛羿  刘英胜  严善春  
为了筛选高效低毒杀虫药剂,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本次试验选用的被害树种为馒头柳,采用树干输液法,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吡虫啉3种内吸性杀虫剂进行林间防治试验。3种杀虫剂的质量浓度分别设为:氯虫苯甲酰胺2、4、8 g/L,氟虫双酰胺0.6、1.2、2.4 g/L,吡虫啉2.8、5.6、11.2 g/L。结果发现,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吡虫啉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7.7%54.5%、41.9%66.0%和59.1%86.4%。防治后,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处理组的树干上无新产卵刻痕,吡虫啉处理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士波  靳杏蕊  赵淑娥  
核桃是山区主要经济树种之一,由于核桃举肢蛾(Atrijuglous hetaonei yang)的为害,使核桃大幅度减产、变质,甚致绝收。过去的防治目标集中在果外的各个虫态的防治,防止幼虫蛀入果内,一旦蛀入,多采取摘掉或拾毁虫果,减少了当年的收入,或者是刨树盘树上、树下多次喷药防治成虫,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核桃多分布在山区,刨树盘难;干高冠大的树不易喷药,加上山区缺水,连续喷药不易做到。为探讨解决这一问题,1988-1991年,我们作了用高压注射机将久效磷注射到树干内,防治果内低龄幼虫的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孟楼  李有忠  雷琼  杨忠岐  
采用木块法饲养花绒寄甲成虫,然后将其所产的卵块保存在5℃恒温条件下,以确定低温保存后花绒寄甲卵的生活力、初孵幼虫的行为学和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率,并比较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与树干打孔注药(氧化乐果)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低温保存49天与花绒寄甲新产卵的孵化率没有差异,花绒寄甲1龄幼虫在室内可存活1~8天、平均2.26天,爬行速度为6.5~100cm.h-1,平均25.23cm.h-1,室内及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后其初孵幼虫均能找到光肩星天牛幼虫并进行寄生;如果温度和湿度适宜,按照每头光肩星天牛幼虫释放15~25粒花绒寄甲卵时其寄生率可达90%;树干打孔注药与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佩文  尚慧  黄春芬  董丽英  刘树芳  沐卫东  李家瑞  
本文介绍一种由新鲜鸡蛋黄20 g、食用植物油60 mL、加入清水、总体积1000 mL组成的可提高生物杀虫剂防治效果的生物增效剂的应用技术。含3%~8%该生物增效制剂的2%阿维菌素乳油,施药后7 d,小菜蛾虫口平均下降率为85.79%~90.93%,平均校正防治效果为86.90%~91.59%,比单用2%阿维菌素乳油的平均防治效果提高率为5.85%~12.19%,平均校正防治效果提高率为5.26%~10.94%。用含3%~8%该生物增效制剂的100亿活芽孢/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BT),施药后7d,小菜蛾虫口平均下降率为83.42%~86.69%,平均校正防治效果为84.69%~87.8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贤谦  荆英  师光禄  姚彦明  李连昌  
1992~1995年经过对枣步曲排粪规律、食叶量、枣树蓄叶量以及不同失叶水平对枣果产量影响的系统研究,建立了排粪量与平均气温的数量模型:F∧=0.5629+0.0162T,枣树蓄叶量估测模型:株蓄叶总面积=株总枣股数×每股平均枣吊数×每吊平均枣叶数×平均枣叶面积,单位树冠面积下单位时间落粪粒数动态防治指标模型:Y=(226.194X3-373.7546)X-23(0.5659+0.0162T),经林间验证,准确度在90%以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宏  靳阳  董华  彭永康  
用乙醚、丙酮、乙醇三种有机溶剂浸提的苦瓜叶片提取液涂抹白菜叶后饲喂小菜蛾幼虫( Plutella xylostella L.) ,结果表明,三种有机溶剂提取液不同浓度饲喂试虫,随浓度增高,其取食量逐渐减少,生长速率逐渐减慢,存活率显著下降。其中50 % 的乙醚提取液作用最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翟浩  王金政  薛晓敏  王来平  陈汝  聂佩显  张勇  
【目的】明确苹果不套袋栽培模式下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危害情况及性迷向素的防治效果,为不套袋苹果园中梨小食心虫的精准防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性信息素诱芯监测烟台等3个地区不套袋栽培苹果园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调查梨小食心虫蛀果率,分别研究在越冬代、第1代和第2代成虫羽化前期施放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烟台、威海、泰安3个地区梨小食心虫成虫田间始发期为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发生末期均为10月上旬,共出现5个高峰,7—9月为群体数量高峰期; 3个地区不套袋苹果园中性信息素诱芯对梨小食心虫的全年诱捕数量为每诱芯213~1 837头,显著低于套袋苹果园(每诱芯729~3 715头)(P<0.05),而不套袋苹果园的梨小食心虫蛀果率为3.38%~6.13%,显著高于套袋苹果园(0.13%~0.50%)(P<0.05)。在不套袋苹果园中,性迷向素在梨小食心虫越冬代、第1代和第2代成虫羽化前期施放对梨小食心虫雄成虫交配行为均具有显著干扰效果,迷向率为87.28%~99.80%,不同时期施放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第5代幼虫危害盛期(09-11—10-08)的蛀果率调查发现,性迷向素在第1代和第2代成虫羽化前期施放对梨小食心虫蛀果防治效果分别为92.89%和95.53%,显著高于越冬代羽化前施放(81.77%)(P<0.05)。【结论】烟台、威海、泰安3个地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趋势、成虫发蛾高峰期和持续时间在套袋和不套袋苹果园中差异不明显,但梨小食心虫在不套袋果园中的危害重于套袋果园。在不套袋栽培苹果园中使用性迷向素结合常规化学防治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显著高于单独常规药剂防治,其中在梨小食心虫第1代和第2代成虫羽化前期施放性迷向素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最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雪燕  何婕  叶翠玉  薛熠  
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 :云南通海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已增至 4 6 .1倍 ,昆明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有所下降。对敌敌畏 ,各地种群仍有较高的敏感性 ,抗性不明显 ;对氯氰菊酯、灭多威则产生了数百倍的高度抗性。室内生测表明田间抗性小菜蛾对锐劲特、除尽和菜喜高度敏感。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对小菜蛾仍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育峰  贾连东  李君霞  代小冬  杨晓平  王春义  杨国红  
关键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贵成  于在林  吴燕  
应用AciNPV杀虫剂防治杨尺蠖,在地面或空中使用高容量、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喷洒,均能引起病毒流行病的发生。应用当年,杨尺蠖的种群密度可降低85%~96%。喷洒剂量地面最适为3.0×1011~6.0×1011PIB/hm2,不能低于2.03×1011PIB/hm2;飞机超低容量为3.75×101PIB/hm2,不能低于1.88×1011PIB/hm2。隔带喷洒可降低飞行作业费63.8%。防治适期以1~2龄幼虫占85%左右为最好。防治3~4龄幼虫应加大用量1倍,但保叶效果极差。喷洒时间在16:00以后为好,可避免阳光对病毒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维蛟  李强  胡先奇  
【目的】初步探究木醋液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抑制作用,以及木醋液及其配剂对根结线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不同稀释浓度的木醋液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抑制作用,根据实验室测定结果设计小区试验,进行木醋液及其配剂对石榴根结线虫病、番茄根结线虫病的大田防治。【结果】不同稀释浓度的木醋液对4种常见根结线虫的2龄幼虫均有抑制作用,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抑制作用减小。木醋液稀释浓度为150倍处理72h时,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了76.3%、78.4%、77.9%和72.2%。木醋液和木醋液配剂对石榴根结线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海燕  张忠山  
研究表明,种衣剂拌种比不拌种的晚出苗1~2天,但出苗整齐,麦苗矮壮;种衣剂拌种可明显推迟小麦白粉病的始发期,并减低其在田间的流行速率和强度,抽穗开花期防效仍在90%以上;对小麦秆黑粉、条锈病、纹枯病和地下害虫也有一定防效;种衣剂拌种比不拌种的小麦穗粒数增加7.7~13.9粒,千粒重提高3~7g,每公顷增产达15.3%~44.9%;以种衣剂14号(22%)的效果最好,种衣剂14号(8%)次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悦  仇才楼  王光标  解春霞  成聪  
【目的】精准有效地解决常规森防器械难以进入林地核心区、施药量大、效率低等问题,掌握无人机防治美国白蛾的最佳施药飞行参数。【方法】在林间利用曙红水基染色法对YM-V6型无人机防治美国白蛾飞行施药的雾滴飘移距离、雾滴密度、穿透性、均匀度等进行测定。【结果】当无人机距离树冠顶端2.53.5 m施药时,无人机施药飞行速度在1.53 m·s(-1)范围内,雾滴飘移距离较小,可控在23 m以内,施药穿透力可以达到10 m,雾滴密度较高,雾滴均匀度好,施药效果好。在无人机航高为距树冠顶端3.0 m,并以2.5 m·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