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27)
- 2023(2749)
- 2022(2374)
- 2021(2154)
- 2020(2010)
- 2019(3937)
- 2018(3876)
- 2017(6703)
- 2016(4046)
- 2015(4412)
- 2014(4339)
- 2013(4424)
- 2012(4164)
- 2011(3689)
- 2010(3632)
- 2009(3261)
- 2008(3394)
- 2007(2963)
- 2006(2582)
- 2005(2260)
- 学科
- 济(10201)
- 经济(10188)
- 学(7891)
- 业(7614)
- 管理(7549)
- 企(6293)
- 企业(6293)
- 方法(4948)
- 数学(4208)
- 数学方法(4079)
- 财(3318)
- 农(3311)
- 税(3165)
- 税收(2965)
- 收(2935)
- 制(2703)
- 中国(2640)
- 水产(2463)
- 动物(2198)
- 农业(2107)
- 业经(2069)
- 和(2062)
- 森(1903)
- 森林(1903)
- 及其(1897)
- 林(1856)
- 理论(1851)
- 务(1849)
- 财务(1847)
- 财务管理(1844)
- 机构
- 大学(58433)
- 学院(57115)
- 研究(28385)
- 科学(23670)
- 农(21822)
- 中国(19810)
- 农业(17782)
- 所(17774)
- 研究所(17009)
- 业大(16012)
- 管理(15674)
- 济(15115)
- 经济(14606)
- 理学(13454)
- 京(13400)
- 理学院(13178)
- 室(12904)
- 管理学(12593)
- 实验(12586)
- 管理学院(12504)
- 省(12466)
- 中心(12349)
- 实验室(12060)
- 重点(11476)
- 农业大学(11330)
- 院(11289)
- 江(10306)
- 业(9988)
- 研究院(9735)
- 科学院(9264)
- 基金
- 项目(46532)
- 家(34190)
- 国家(33977)
- 科学(33497)
- 基金(32438)
- 科学基金(25370)
- 研究(24348)
- 自然(20498)
- 自然科(20020)
- 自然科学(20010)
- 自然科学基金(19658)
- 省(18738)
- 划(17538)
- 基金项目(17222)
- 科技(13835)
- 资助(13701)
- 计划(13615)
- 社会(12651)
- 重点(12297)
- 社会科(11833)
- 社会科学(11825)
- 专项(10917)
- 科研(10359)
- 教育(10337)
- 发(10050)
- 农(9557)
- 业(9118)
- 创(9118)
- 部(8863)
- 创新(8753)
共检索到84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益兴 彭兴民 吴疆翀 张燕平
应用Li-6400P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研究了印楝4个种源在不同生长季节、不同冠层间的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印楝种源间光响应曲线因叶龄和冠层部位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征格局;在不同生长季节,印楝各种源的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差异较大。生长初期的光补偿点相对较高,到生长盛期呈下降状态,总体上生长初期>生长末期>生长盛期。印楝光饱和点的季节变化表现为:从生长初期到生长盛期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但到生长末期逐渐下降。从不同冠层叶片的饱和点与补偿点来看,各种源排序均为冠上层>冠中层>冠下层,这种排序关系体现了种源间叶片对不同光照条件的生态适应性;在各生长季节中,通过光响应测定所获得的印楝种源(KA种源)最大净...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晓平 方炎明
在春季和夏季分别进行杂种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X×L.tulipifera扦插试验,对不同季节扦插生根所需时间、顶芽的作用、平均生根数及愈伤组织生长状况等特征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扦插,其生根过程及生物学特性表现不同:春季扦插生根所需时间(60~80d)较夏季长(20~30d);夏季扦插顶芽的作用较春季明显;春插时,"假活"现象严重,而夏插时插条容易出现腐烂现象;春插时,不定根数多数稳定在3~4条,较夏插少,而夏插时不同插条上不定根数变化较大,常达到10条以上;春插时,愈伤组织较夏季产生的少,夏插时,有部分插条只产生愈伤组织而不生根,春插时则很少见。因此,在...
关键词:
育苗 杂种鹅掌楸 扦插 生长特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慈晖 张强 陈晓宏 江涛
在定义生长季节长度(GSL)、生长季节开始时间(LSF)以及生长季节结束时间(FFF)三个生长季节指数的基础上,采用模糊聚类、稳健回归及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新疆1961—2010年生长季节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并针对作物生长季节指数变化对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新疆20世纪90年代中期,GSL变化幅度很大,低纬地区生长季节受低温影响较小,而随纬度上升,中高纬地区生长季节受低温影响越大。生长季节长度的变化与秋季低温(生长季节结束时间)变化情况紧密相连,全疆生长季节长度在80%的保证率下,较多年平均生长季节长度缩短5~14 d。生长季节长度的延长,会导致净初...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农业响应 生长季节指数 新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童方平 李贵 刘振华
为了探索配方施肥对幼龄翅荚木养分的影响,以湖南省杜家冲试验林场翅夹木配方施肥试验为研究对象,于不同生长季节分别在施肥区和对照区采集土壤和叶片进行N、P、K等营养元素的动态分析,并将各生长季节叶片与土壤营养元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区翅荚木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在不同生长季节变化差异显著,其中K、P含量在生长前期、中期、后期及末期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K含量最高达2.20%,最低为0.55%,P含量最高达0.52%,最低为0.14%,而各肥效区组间N含量的变化没有固定模式,最高达0.70%,最低为0.36%;叶片营养与相应的林地土壤营养含量线性正相关,但与本身的生长(胸径、树高)没有...
关键词:
翅荚木 叶片 营养元素 季节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益兴 彭兴民 张燕平
利用Li-6400P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在大气CO2浓度370±10μmol.mol-1、空气相对湿度65%±5%及一定光合有效辐射(PAR)条件下,研究了印楝4个种源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i)、蒸腾速率(E)、光呼吸(Pr)和暗呼吸(Rd)等生理生态指标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印楝不同种源光合生理生态指标对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印楝种源间Pn对温度的响应曲线呈抛物线型,在不同的生长季各种源的Pn最适温度不同,生长初期为28~29℃,盛期为32℃左右,生长末期为30℃,同等条件下,同一种源的Pn值生长盛期>初期、末期,不同种源的Pn值Kalyani(KA)种源>New Delhi...
关键词:
印楝种源 光合生理生态 温度响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艳华 任传友 刘刚 周立宏 韩亚东 黄瑞冬
采用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73个常规气象台站1961年-2005年日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观测资料,分析近45年来不同季节CCDI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温暖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年CCDI呈下降趋势,并且春、夏、秋、冬季CCDI具有一致性降低的特征。不同季节CCDI降低的幅度并不一致,冬季降低幅度最大,夏季最小;②东北地区年CCDI大致表现出南、北降低缓慢,中间降低较快的分布形态。不同季节CCDI降低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年CCDI降低的规律基本一致,仅数值大小上存在差异;③东北地区年平均温度呈现出显著的升高趋势(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廖声熙 张春华 李立 李文良 赵培仙
通过组织褐变法、膜脂脂肪酸含量分析和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对引种的4个种源抗寒力进行研究评价。结果表明:(1)印楝是一种不耐寒的植物,0℃以下的短暂低温可对其嫩叶造成伤害,低于-1℃保持1h即可造成部分幼苗死亡;(2)印楝种源间抗寒能力差异不显著;(3)叶膜脂脂肪酸组成含量与抗寒力大小无明显相关关系;(4)印楝4种源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 651、-1 675、-1 750、-1 682℃。根据上述试验研究和冷冻处理实验结果,4个印楝种源抗寒力大小排序为IND95003>IND95004>IND95001>IND95002,在我国有低温寒害的地区引种印楝应该慎重,在轻霜...
关键词:
印楝 种源 抗寒力 干热河谷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朱建成 赵宪勇 李富国
利用2001年1月和2004年1月黄海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越冬群体的生物学资料和千里岩海洋环境监测站1997~2003年海表水温资料,对鳀鱼的生长特征及其年际差异进行了分析,对水温与鳀鱼生长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利用2000年6、8、10月和2001年1、3、5月份的调查资料对鳀鱼生长的季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1年和2004年鳀鱼的Von Bertanaffy体长生长方程参数L∞、k、t0分别为190.1mm、0.47、-0.06和172.7mm、0.61、-0.17;体重生长方程的参数W∞、k、t0分别为45.4g、0.46、-0.11和35.5g...
关键词:
鳀鱼 生长特征 年际变化 季节变化 黄海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高志勤 傅懋毅
应用定位研究法探明位于浙江省富阳市春建乡不同结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土壤0~10,10~30和30~50 cm等3个层次有机碳和全氮质量分数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垦复毛竹纯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季节变化(12.9~38.9 g.kg-1)秋冬高于春夏,而未垦复毛竹纯林却与之相反,即春夏高于秋冬季节,变幅为7.5~31.2 g.kg-1;毛竹与木荷Schima superba混交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7.5~40.2 g.kg-1)冬季最高春季最低,表现出与毛竹纯林不同的变化特征。垦复毛竹纯林土壤全氮质量分数(0.8~2.4 g.kg-1)夏季最高春季最低,未...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雨轩 李晓跃 张林平 林宇岚 吴斐 张扬 胡冬南
【目的】探究油茶根际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s, AM)真菌群落对不同季节、土层和品种的响应,为油茶菌根生物技术的研发和集约化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的油茶为研究对象,采集3个季节2个土层5个品种的油茶根际土,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油茶根际AM真菌多样性与群落组成。【结果】在集约化经营模式下,油茶能与AM真菌形成共生关系,AM真菌对油茶的侵染率受季节和油茶品种的影响。油茶根际土壤中共检测到4目8科9属AM真菌,相对丰度最高的为球囊霉属Glomus(58.50%),其次是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19.43%)和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3.28%)。秋季油茶根际AM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且春季最低;0~20 cm土层油茶根际AM真菌丰富度高于20~40 cm土层,而其多样性低于20~40 cm土层。品种对油茶根际AM真菌的丰富度没有显著影响,对AM真菌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有显著影响。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季节对AM真菌群落结构没有显著影响,土层和品种显著影响AM真菌群落结构。除HS和GW1、GW1和GW2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2个品种之间油茶根际AM真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差异。RDA分析表明,NH_4~+与优势属Glomus、Paraglomus丰度呈正相关,NH_4~+和pH值是影响油茶根际AM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结论】季节、土层和品种对AM真菌α多样性有显著影响,不同季节AM真菌群落结构没有显著差异,油茶品种和土层深度显著影响油茶根际AM真菌群落结构,NH_4~+和pH值是主要影响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秦军 黄国伟 苏晓华 张新叶
以5个蒙古栎种源的当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生长和生理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江密峰种源生物量最大,其根质量和总质量与其他4个种源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同时单叶面积、栅栏组织厚度、光合色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 n)等相对于其他种源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不同种源间有机物分配规律一致,根质量所占比例均最大,超过70%,其次是叶质量,储存有机物的茎质量比例最小,均不到总质量10%;蒙古栎叶肉结构简单,5个种源栅栏组织厚度为41.99~56.89μm,不同种源间单叶面积和栅栏组织厚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江密峰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与其余4个种源均存在着显著差异(P
关键词:
蒙古栎 种源 生物量 生理特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Huang Bihu 严宗卜 Deren Christopher
2011和2012年在阿肯色大学潘布拉夫分校农场,进行了6个两系不育系690s、691s、692s、695s、697s和698s的育性变化试验。在每年8月13日至10月14日分别在抽穗期对参试种选穗套袋,每周1次(2011年9次、2012年10次)。抽穗开始,每品系套袋10个穗子,套袋35 d后收获套袋,考种调查每穗结实率。结果:2011年8月13日至9月4日和2012年8月13日至9月2日较高气温条件下,所有参试品种的结实率为0(较高气温条件下抽穗扬花);在适当低温条件下,不育系690s、691s、692s、695s、697s和698s于2011年于9月10日、9月17日、9月24日、10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闫荣国 邱长溶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nature of seasonal fluctuation of quarterly real GDP in China covering the period 1984.1~2004.4 by means of the Barsky’s model and the seasonal unit root tests (HEG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asonality in the real GDP changes over time because there are two unit roots in this series.
关键词:
季度GDP 随机季节模式 季节单位根检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素艳 胡昊 孙向阳 王保平 乔杰
With the method of long-term experiment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time variation of leaf traits and their correlations in a whole growth season were studied.The result showed that:(1) leaf area increased with growth time prolonging and the curve took on S pattern.Its relationship could be described w...
关键词:
泡桐 叶形态特征 相关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