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
- 2023(1449)
- 2022(1207)
- 2021(1221)
- 2020(1089)
- 2019(2358)
- 2018(2372)
- 2017(3516)
- 2016(2504)
- 2015(3004)
- 2014(2971)
- 2013(2734)
- 2012(2485)
- 2011(2395)
- 2010(2503)
- 2009(2189)
- 2008(2164)
- 2007(1948)
- 2006(1708)
- 2005(1517)
- 学科
- 学(7290)
- 济(4874)
- 经济(4873)
- 理论(4641)
- 教学(4589)
- 教育(4429)
- 学法(3374)
- 教学法(3374)
- 学理(3067)
- 学理论(3067)
- 研究(2492)
- 管理(2231)
- 经济学(2176)
- 业(2145)
- 中国(1979)
- 农(1726)
- 生(1512)
- 企(1432)
- 企业(1432)
- 研究生(1392)
- 生物(1376)
- 图书(1145)
- 书馆(1123)
- 图书馆(1123)
- 思想(1109)
- 方法(1090)
- 技术(1084)
- 政治(1082)
- 农业(1039)
- 和(987)
- 机构
- 大学(33903)
- 学院(33762)
- 研究(14329)
- 科学(11484)
- 农(10993)
- 农业(8931)
- 所(8479)
- 业大(8208)
- 研究所(7984)
- 中国(7939)
- 京(7746)
- 技术(7676)
- 济(7268)
- 经济(6955)
- 管理(6526)
- 教育(6378)
- 范(6312)
- 江(6220)
- 师范(6166)
- 农业大学(5911)
- 中心(5695)
- 省(5496)
- 室(5436)
- 职业(5333)
- 院(5160)
- 理学(5094)
- 理学院(4965)
- 北京(4924)
- 实验(4841)
- 州(4767)
共检索到53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兴民 张燕平 赖永祺 赵保荣 赵培仙
报道了印楝的形态特征和3个来自不同水分条件的印楝种源在引种地的适应性及经济性状的表现。初步认为3个印楝种源:(1)物候期不同;(2)保存率、生长量、结果枝数、结果枝比等生长指标也都存在明显差异;(3)种子的印楝素含量>0.4%,高于原产地的平均水平。从适应性和经济性状比较,来自干旱、半干旱地区的2种源优于来自湿润地区种源。
关键词:
印楝 引种栽培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长平 敖小平 叶云 于晓英 彭尽晖 张宏志
为丰富湖南地区的牡丹品种及其花色,对荷泽地区的15个牡丹品种进行了引种,并进行了大棚避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牡丹枝条的年生长量为16.70~23.20 cm,叶长为8.30~18.90 cm,叶宽为3.80~11.20 cm,花径为7.39~13.42 cm.牡丹在长沙的生长情况为:1月上旬(01-01~01-05)是萌芽期,3月上中旬(03-04~03-20)是枝条的旺盛生长期;2月上旬(02-01~02-10)花蕾初现,3月中旬(03-15~03-25)花蕾现色,3月下旬到4月上旬(03-25~04-10)为开花期;11月上旬(11-05~11-10)进入落叶休眠.试验表明,利用大棚避雨栽...
关键词:
荷泽牡丹 引种 生物学特性 物候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兴民 吴疆翀 郑益兴 张燕平
采用形态学标记,按照完全随机设计和巢式设计,沿印楝云南分布区的纬度和海拔梯度布点调查和采样,测量9个种群90个单株14个形态性状,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云南分布区印楝表型的地理变异格局。结果表明:印楝种内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个体间均存在着较丰富的差异。营养性状变异与年平均气温(21.7 24.8℃)呈显著正相关,与海拔(197.0 1 277.0 m)和纬度(23°06'N 25°48'N)呈显著负相关,空间分布上呈现纬向的单向变异模式;繁殖性状变异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634.0 1 060.0 mm)、经度(101°51'103°11'E)呈显著正相关,与海拔和纬度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尹光天 许煌灿 曾炳山 周再知 冯昌林
系统地论述了单叶省藤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壮苗培育、造林技术以及人工藤林经济效益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单叶省藤的天然分布仅见于海南岛东部及南部海拔300~1100m的原始林和次生林中,但人工栽培已扩大到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区)的南部地区,其最适栽培区的气候条件是:年均温>22℃,年降雨量>1500mm,≥15℃年积温>7000℃,最冷月均温>14℃,干旱月数少,几乎全年无霜冻;要求土层较深厚、肥沃和较湿润的土壤条件;采种处理后的种子可沙床播种催芽,亦可将种子置于低温高湿条件贮藏至翌年3月播种,湿砂层积催芽,安全可靠、发芽整齐、费用低廉,为生产上育苗的最佳催芽方法;适宜的光照、供水和施肥将促进单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俞慈英 李修鹏 赵慈良 袁燕飞 张晓华 陈叶平 缪玲霞
对浙江舟山海岛普陀樟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及长期观察,较全面地分析和评价普陀樟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通过长期研究,建立了采种、种子处理、贮藏、播种、扦插、容器育苗、苗期管理及至造林一个完整的人工驯化栽培技术体系:种子适时湿砂层积催芽、幼苗期用遮阳网遮荫是保证播种育苗成功的关键;而扦插繁殖必须采集带踵主枝作插穗,并用100 mg.L-1ABT1号生根粉溶液处理,采用自动间歇喷雾及遮阳网遮荫等措施;多次移栽可以培育园林大苗,6年生平均苗高280 cm,最高350 cm,平均胸径3.04 cm,最粗3.91 cm。容器育苗技术为海岛困难地造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3年生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可达95%以上。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娟 刘晓红 王旭 季长波 孙书伟 宋洁
为鉴定人工栽培蛹虫草致病木霉的种类,从被木霉侵染的人工栽培蛹虫草培养料中分离获得一株木霉CCBH-M1,经感染试验确定其致病性。通过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及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木霉菌株为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 KarSTen。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该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p H值及培养料含水量对该深绿木霉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适宜生长温度为24~32℃,适宜生长pH值为5.0~7.0,培养基适宜含水量为50%~70%。可见,蛹虫草栽培过程中,在不影响蛹虫草生长的情况下,将温度、pH值和含水量三个因素分别控制在24℃以下、7.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小平 吴晓金 胡方平 詹友学
对不同地理来源的49株木霉菌株用5个RAPD引物扩增.结果表明,木霉种间和种内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菌株间差异与地理来源和寄主有一定相关.系统发育树反映的种间关系与形态分类结果基本一致,不同地理来源的相同种可以通过RAPD分析区分开来.木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木霉生长的最适温度、最适含水量和最适pH分别为28℃、70%和5.7;木霉对35℃以上的高温适应性差异较大,在高温干燥环境下易产孢子,在潮湿环境下孢子最易萌发,菌丝生长旺盛,在pH为11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晓勇 罗承德 陈治谏 王海明
在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饲草玉米(SAUMZ1)生态适应性分析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海拔高度饲草玉米越冬保种、无性繁殖与生物学特性观测等试验,提出了三峡库区饲草玉米的栽培模式。结果表明:饲草玉米适宜于三峡库区栽植与利用,能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及退耕还草养畜工程中大力推广应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俭 S.H Lee C.W Choi 李海粟 吴明根
以亚麻荠新品种延世一号为试材,通过调查其不同温度(5、10、15、20、25℃)下的发芽率,不同播种期(春播、秋播)下的生育期,测定不同株行距(30 cm×10 cm、30 cm×20 cm、45 cm×10 cm、45 cm×20 cm、60 cm×10cm、60 cm×20 cm)和不同穴密度(2、4、6株/穴)下的产量,不同施肥水平(不施肥、低肥(50 kg/hm2尿素+30 kg/hm2磷酸二铵)、高肥(80 kg/hm2尿素+50 kg/hm2磷酸二铵))下的产量以及品质(出油率、粗蛋白、粗脂肪、脂肪酸含量)等,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延世一号种子在5~2...
关键词:
亚麻荠 延世一号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娟 刘晓红 宋洁 李莉
自人工栽培蛹虫草培养料中分离得到1株致病木霉CCBH-M2,通过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及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木霉菌株为钩状木霉TrICHoderMa HaMaTuM(Bon.)BaIn.。实验对该致病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 H值及培养料含水量对该钩状木霉生长影响显著(p
关键词:
蛹虫草 致病木霉 钩状木霉 生物学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娜娜 贾生海 张芮
为了分析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下,设施延后栽培葡萄土壤生物学特性(包括土壤蔗糖酶、脲酶、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有机碳)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处理对果实产量与品质影响,于2013-2015年在甘肃省张掖市灌溉试验站进行了设施延后栽培葡萄灌溉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萌芽期-新梢生长期水分亏缺处理能够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开花期水分亏缺处理与CK处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果实膨大期-着色成熟期水分亏缺处理对本阶段土壤蔗糖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萌芽期是最适宜通过水分亏缺方式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的时期。萌芽期水分亏缺处理和着色成熟期水分亏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海洋 苗红梅 张体德 魏利斌 李春 王慧丽 段迎辉 琚铭
【目的】探明芝麻栽培种与野生种种间杂交的亲和性,分析杂交后代遗传特征。【方法】以26个基因型(Sesamum indicum L.)与刚果野芝麻(Sesamum schinzianum Asch)和野芝1号(Sesamum radiatum Schum&Thonn)野生种为杂交亲本,借助胚培养技术获得种间杂交后代。采用SSR标记和生物学方法鉴定并分析杂交种F1的遗传特性。【结果】通过胚培养技术获得2 430个种间杂交F1株系,对部分材料的检测表明杂种阳性率为95.83%。刚果野芝麻×栽培种的正反交杂交率分别为34.62%(A)和11.54%(C),野芝1号×栽培种的正反交杂交率分别为100%(...
关键词:
芝麻 种间杂交 鉴定 枯萎病抗性 遗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谢云 廖博儒 范义荣 吴学敏
Red-leaf Hydrangea strigosa is an infrequence color-leaf flowery frutex.The introduction and propagation experiments of cuttings,seedlings and seeds of wild Hydrangea strigosa were carried out in Linan based on intensive observation of biological characters of Hydrangea strigosa for 2 years.The resu...
关键词:
腊莲绣球 引种繁殖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春秋 熊大胜 王继永 王文龙 席在星 李子辉 余佳
对采自湖南、湖北两省木通产地的28个土壤样品进行风干、弃去杂物、磨细以及过筛处理,分别测定28个土样的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等6项农化指标.结果表明:木通产地土壤pH值为4.89~6.62,平均为5.63;有机质含量为5.2~85.6g/kg,平均为45.3g/kg;全氮含量为0.64~3.10g/kg,平均为1.95g/kg;速效氮含量为7.19~140.55mg/kg,平均为77.59mg/kg;速效磷含量为5.57~16.00mg/kg,平均为10.15mg/kg;速效钾含量为5.56~47.54mg/kg,平均为31.95mg/kg.因此,可以初步确定,养分...
关键词:
木通 产地 土壤 养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孟承安 陈黎
The planting experiment on introducing 18 lily cultivars to Huangshan Region, Anhui Province was made by observing growth height, flowering property,and other growth indexes.The result showed that most of 18 cultivars could grow and flowering normally and was easily to be planted in the local climat...
关键词:
百合 引种 栽培品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