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9)
- 2023(12219)
- 2022(10127)
- 2021(9470)
- 2020(7785)
- 2019(17765)
- 2018(17849)
- 2017(34236)
- 2016(19090)
- 2015(21408)
- 2014(21639)
- 2013(21044)
- 2012(18865)
- 2011(16761)
- 2010(16514)
- 2009(14920)
- 2008(14373)
- 2007(12417)
- 2006(10667)
- 2005(9342)
- 学科
- 济(71749)
- 经济(71671)
- 管理(51986)
- 业(49460)
- 企(40918)
- 企业(40918)
- 方法(32754)
- 数学(28196)
- 数学方法(27806)
- 农(20452)
- 中国(20098)
- 业经(17446)
- 学(17433)
- 财(16620)
- 地方(15362)
- 农业(13671)
- 理论(12677)
- 制(12098)
- 贸(11949)
- 贸易(11943)
- 和(11888)
- 易(11575)
- 技术(11496)
- 环境(11306)
- 务(10758)
- 财务(10679)
- 财务管理(10662)
- 教育(10169)
- 企业财务(10086)
- 银(10004)
- 机构
- 大学(265920)
- 学院(264616)
- 管理(104279)
- 济(96850)
- 经济(94568)
- 理学(91063)
- 理学院(90040)
- 研究(88673)
- 管理学(88230)
- 管理学院(87798)
- 中国(62454)
- 科学(59714)
- 京(57122)
- 农(48174)
- 所(45280)
- 业大(44990)
- 财(42638)
- 研究所(41851)
- 中心(39179)
- 农业(38060)
- 江(37523)
- 北京(35737)
- 范(35333)
- 师范(34972)
- 财经(34929)
- 院(32449)
- 经(31800)
- 州(31038)
- 技术(29988)
- 师范大学(28183)
- 基金
- 项目(190070)
- 科学(147535)
- 基金(136208)
- 研究(135170)
- 家(120362)
- 国家(119356)
- 科学基金(101637)
- 社会(82409)
- 社会科(77929)
- 社会科学(77906)
- 省(75655)
- 基金项目(72901)
- 自然(68412)
- 自然科(66803)
- 自然科学(66785)
- 自然科学基金(65553)
- 划(63599)
- 教育(61692)
- 资助(55791)
- 编号(55388)
- 成果(44567)
- 重点(42524)
- 发(40247)
- 部(40201)
- 创(39198)
- 课题(38254)
- 科研(36656)
- 创新(36545)
- 计划(35846)
- 大学(34618)
共检索到372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疆 王有琼 石雷
目的]印度黄檀叶含有多酚及类黄酮物质,研究印度黄檀叶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可为其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印度黄檀叶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液,经单因素实验与正交试验设计,检测在不同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超声功率120 w时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印度黄檀多酚的提取工艺;同时,鉴定印度黄檀叶乙醇-水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低浓度印度黄檀叶多酚能发挥更强的抗氧化能力,其提取液对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约为3.2 mg·L~(-1),略大于Vc的2.5 mg·L~(-1);不过,其还原能力略低于Vc。[结论]印度黄檀叶内富含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关键词:
印度黄檀 叶 多酚 微波萃取 抗氧化活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青 吕肖斐 朱晓冉 张娜 郭庆启
以紫丁香为原料,对紫丁香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得到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5%、料液比1∶5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50 min,此工艺条件下紫丁香多酚的得率为(1.73±0.05)mg/g。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研究发现紫丁香多酚中抗氧化活性最强组分的极性为弱极性,当这部分样液质量浓度为70μg/m L时,总还原能力为0.64±0.01,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79.44±0.67)%。研究发现经人工胃液处理后,紫丁香多酚抗氧化活性最强组分的抗氧化能力上升,而经人工肠液处理后其抗氧化能力下降。
关键词:
紫丁香 多酚 提取 抗氧化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岩 于婷 蔡恩博 刘双利 杨鹤 张连学
【目的】研究茶条槭叶总酚的提取工艺,并对茶条槭叶总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为茶条槭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乙醇为溶剂, 以总酚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处理茶条槭叶,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提取时间和液固比的适宜范围,再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最佳提取条件;最后采用铁离子还原法、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茶条槭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茶条槭叶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超声提取时间46 min,液固比246 mL/g,在此条件下茶条槭叶总酚提取率为 (10.95±0.22)%。茶条槭叶总酚提取液对铁离子还...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 刘克海
以日本海马(Hippocampus mohnikei)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粗多糖工艺条件,通过柱层析进行纯化,测定海马多糖的单糖组成,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时间47 min、浸提温度87 ℃、液料比23 mL/g为最佳提取条件,粗多糖HP得率为9.91%;通过柱色谱分级纯化得到2种多糖HP-1和HP-2,HP-1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以摩尔比11.32: 6.39: 5.64组成,并含有少量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鼠李糖,HP-2主要由氨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以摩尔比 29.03: 18.18: 8.48: 6.30: 4.88: 2.70组成,并含有少量岩藻糖和木糖;HP-1、HP-2具有良好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且HP-2最强,同时HP、HP-1及HP-2均具有还原力,表明海马多糖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佳佳 罗思源 丁春邦 陈涛 周莉君
以油茶蒲为材料,采用响应面法结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热水法提取油茶蒲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3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初步探究油茶蒲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85℃,液料比32 mL?g~(-1)时,多糖提取率最佳,为10.49±0.21%(n=4).在浓度0.6 mL?g~(-1)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90%,总还原能力在1.4 mL?g~(-1)时与同浓度Vc效果相近,表明油茶蒲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油茶蒲 多糖 提取优化 抗氧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昌禄 江慎华 陈志强 陈勉华 王玉荣 刘常金 夏廉法
该文对香椿老叶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40℃。根据最佳提取工艺,得到5批质量稳定的香椿总黄酮(平均黄酮含量55.24%);该总黄酮具有比阳性对照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更强的抗氧化能力(P
关键词:
香椿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抗氧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建明 古力 康智明 陈俊长 徐伟 王松良
【目的】优化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评价铁皮石斛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液(mL)料(g)比为试验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自由基清除能力体系初步评价铁皮石斛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响应面分析,获得最佳的铁皮石斛多糖提取工艺为: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2h、液(mL)料(g)比75。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为34.96%,与理论值(36.57%)相对误差小于5%。铁皮石斛多糖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分别为1.20和3.65mg/mL。【结论】采...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多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丽华 段玉峰 马艳丽 丁红军 李尔春
【目的】探讨槐花水溶性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提取温度、时间、次数和料液比等因素对槐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考察了Sevage法、三氯乙酸法、盐酸法、胰蛋白酶+Sevage法对槐花多糖所含蛋白的脱除效果,并对槐花多糖的还原能力,及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提取槐花多糖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 h,提取次数4次。槐花多糖的最佳清除蛋白方法为胰蛋白酶+Sevage法,蛋白清除率为85.23%。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槐花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效果好、安全性高的新型天然抗氧化物质。【...
关键词:
槐花多糖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志西 李元瑞 葛蕾 司翔宇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苹果渣多酚化合物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影响显著,其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超声功率225W,提取时间20min。苹果渣多酚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与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苹果渣多酚提取物对清除羟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均有较强的作用,清除率和抑制率分别达到91.1%和93.4%。
关键词:
苹果渣 超声提取 多酚 抗氧化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符群 徐明慧 王振宇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红松种鳞多酚类物质以高效获取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酚。以多酚得率、DPPH·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对多酚得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酚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nHnken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红松种鳞多酚的数学模型回归显著,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52 min、超声温度53℃、超声功率300 W。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可达27.80 mg/g,多酚得率与同温度水浴240 min得率相同,提取时间缩短2 H。此条件下提取的松多酚对DPPH·清除的iC50值为20.72μg/m ...
关键词:
超声 多酚 提取 抗氧化 红松种鳞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野 朱仕豪 凌志辉 曾敏 陆英 钟晓红
以瓜蒌皮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瓜蒌皮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对纯化工艺参数进行筛选,对纯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B–8大孔吸附树脂对瓜蒌皮多酚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最佳吸附工艺参数为提取液中多酚质量浓度0.60 mg/mL,料液pH值3.0,上样流速2 BV/h,上样体积4 BV;最佳洗脱工艺参数为洗脱液乙醇的体积分数60%,体积6 BV,洗脱流速2 BV/h;纯化后产品中多酚的含量达49.52%,较纯化前提高57倍;瓜蒌皮多酚纯化前后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分别为2.01mg/mL和0.53m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分别为0.62 mg/mL和0.13 mg/mL,纯化后抗氧化活性增强了4~5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雪艳 黄维 陈泽明 张晓华 邹小兴 邹双全
以圆齿野鸦椿果皮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组合试验,建立了超声辅助提取果皮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超声温度40℃,时间40 min,功率300 W,料液比1∶6.在此条件下花青素提取量为(3.740±0.058) mg·g~(-1).1,1-二苯基-2-苦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圆齿野鸦椿花青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花青素质量浓度为0.1~3.2 mg·mL~(-1)时,其抗氧化活性与浓度呈线性相关.表明超声辅助提取圆齿野鸦椿果皮花青素,效果优,时间短,浸提液用量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祁小妮 马梅 李振亮 党金宁 董艳娇
【目的】优化乙醇/(NH4)2SO4双水相体系提取藏药瑞香狼毒多糖的工艺参数,并分析瑞香狼毒多糖的抑菌及抗氧化活性,为瑞香狼毒功能产品的研发及多元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的料(g)液(mL)比(1∶30,1∶40,1∶50)、提取温度(45,55,65 ℃)和提取时间(20,30,40 min)作为考察因素,以多糖的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曲面优化分析确定瑞香狼毒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利用硫酸亚铁-水杨酸氧化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评估瑞香狼毒多糖(质量浓度分别为0.6,1.2,1.8,2.
关键词:
瑞香狼毒 多糖 双水相 抑菌 抗氧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源 阎熠晗 吴福泉 张凤培 黄海辰 吴小平 傅俊生
[目的]探索黑木耳黑色素的高效提取工艺,为促进黑木耳黑色素功能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黑木耳子实体干品为材料,设计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用量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3种酶质量比、复合酶添加量、酶解pH、液料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的单因素试验,然后采用响应面法对复合酶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黑木耳黑色素进行鉴定,分析其对DPPH、ABTS和OH自由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酶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最佳参数为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的质量比1:3:0,复合酶添加量25 mg/g,酶解pH 6.0,液(mL)料(g)比20:1,酶解温度33℃,酶解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黑色素得率为13.80%。在相同酶添加量下,其提取得率分别是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单酶处理组的2.03,1.90和1.36倍。复合酶提取获得的黑木耳黑色素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较好,其EC_(50)值分别为1.62和0.99 mg/mL。[结论]用复合酶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得率显著提高,且提取的黑色素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念 陈露珠 安鑫 汪之和
为有效提高虾壳废弃物中虾青素的提取率,本实验以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及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为原料,利用有机溶剂浸提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了3种虾壳中虾青素的提取效果,并对南极磷虾虾壳中虾青素提取工艺参数进行正交优化;利用红外光谱比较了虾青素标准品与3种虾壳制得的样品,对样品中虾青素进行了定性分析;以V_(C)作为对照,探索了3种虾壳中虾青素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罗氏沼虾、南极磷虾及凡纳滨对虾在以二氯甲烷为提取液,提取温度为30℃,提取时间为2h条件下可得到最大提取率,南极磷虾虾壳中的虾青素的提取率显著高于凡纳滨对虾及罗氏沼虾虾壳中的虾青素 。而料液比对三者中虾青素的提取率的影响效果不同,南极磷虾和凡纳滨对虾在1∶30 g/mL 料液比条件下的提取率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234.72 μg/g和172.21 μg/g,而罗氏沼虾在料液比为1:20 g/mL 条件下有最大提取率为88.69 μg/g。南极磷虾虾壳中提取虾青素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30 (g : mL),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2.5 h,此条件下虾青素的提取率明显提高,达到为245.01 μg/g。红外光谱证明实验所得虾青素与虾青素标准品具有极为相似的官能团振动吸收峰。通过抗氧化实验研究发现,3种虾壳中的虾青素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以罗氏沼虾虾壳中虾青素抗氧化活性为最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