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59)
2023(14073)
2022(12153)
2021(11763)
2020(9714)
2019(22479)
2018(22700)
2017(42778)
2016(24408)
2015(27461)
2014(28016)
2013(26559)
2012(24685)
2011(22390)
2010(22747)
2009(20507)
2008(19885)
2007(17651)
2006(15752)
2005(13943)
作者
(67914)
(55911)
(55606)
(53229)
(35827)
(26725)
(25551)
(21998)
(21480)
(20349)
(19151)
(18738)
(17895)
(17800)
(17423)
(17365)
(16910)
(16694)
(16106)
(15969)
(14165)
(14003)
(13517)
(12905)
(12606)
(12533)
(12507)
(12387)
(11242)
(11223)
学科
(83525)
经济(83421)
管理(66438)
(61181)
(50972)
企业(50972)
方法(36816)
数学(31427)
数学方法(30969)
中国(27873)
(24609)
教育(23730)
(23588)
(21619)
理论(18895)
业经(18727)
(18088)
地方(17770)
农业(15842)
(15696)
贸易(15690)
(15235)
(14525)
技术(14502)
(14494)
财务(14446)
财务管理(14421)
(14163)
银行(14121)
(14070)
机构
大学(333063)
学院(330159)
管理(126758)
(123011)
经济(119849)
研究(115508)
理学(108967)
理学院(107672)
管理学(105745)
管理学院(105121)
中国(81781)
(72958)
科学(70768)
(58633)
(58421)
研究所(53030)
(52357)
(52317)
师范(51913)
中心(51581)
(50560)
业大(47887)
北京(47142)
财经(45954)
(42108)
师范大学(42020)
(41715)
农业(40854)
教育(40808)
(40480)
基金
项目(220733)
科学(173549)
研究(168920)
基金(155746)
(134478)
国家(133200)
科学基金(113416)
社会(101490)
社会科(95772)
社会科学(95748)
(87470)
教育(83240)
基金项目(81854)
(75165)
自然(73155)
编号(72415)
自然科(71378)
自然科学(71362)
自然科学基金(70057)
资助(64496)
成果(62286)
课题(52349)
重点(50089)
(49797)
(47491)
(45614)
项目编号(44431)
教育部(42902)
(42630)
创新(42208)
期刊
(137966)
经济(137966)
研究(106901)
中国(71720)
教育(67066)
学报(50570)
(47768)
管理(46369)
科学(46036)
(43487)
大学(38995)
学学(35126)
农业(33181)
技术(31700)
(29046)
金融(29046)
业经(23084)
财经(21555)
经济研究(21208)
图书(18845)
(18373)
问题(17340)
职业(17208)
(16526)
理论(15987)
(15412)
论坛(15412)
科技(15292)
实践(14815)
(14815)
共检索到500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安双宏  
印度几代领导人都宣称把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主要的奋斗目标之一,面向弱势群体保留权政策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手段。60多年来,通过保留权政策的施行,印度弱势群体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保留权政策受到了印度上层阶级的强烈抵制,多次引发了剧烈的社会动荡,实施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它的全面有效落实还需要社会各界付出更大的努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彭静雯  胡华秀  
维护并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迈向大众化阶段,社会弱势群体受高等教育的不公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从保护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必要性角度出发,结合扩招以来弱势群体遭遇的尴尬入学实际,拟从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层面,提出“建立一个基本理念,完善两种支持,进行三项改革”的解决意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燕  王前进  
分析了当前我国弱势群体失业情况的严重性、特殊性及其原因 ,提出了构建我国弱势群体扶持政策的基本原则及标本兼治、着眼未来的就业扶持政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慧  莫淑坤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谭友坤  卢清  
幼儿弱势群体是指0至6、7周岁,在经济、文化、身心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儿童,即幼儿中的弱势群体。目前,我国缺乏对幼儿弱势群体早期教育的政策支持,也缺乏这方面的课题研究。国家可通过立法确立就近入园学前教育制度,减免或延缓支付教育费用制度,建立幼儿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制度,社区弱势幼儿教育状况监护网络等,以促进幼儿弱势群体早期教育的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军  米如群  
权利实现和保障缺乏导致的能力剥夺是弱势群体弱势的根本原因。迫切需要提升能力的弱势群体,却受到高等教育的排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首要正义。政府必须改变现有政策的短视和功利,站在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高度,关注弱势群体高等教育权利的实现,实施伦理关怀,采取如改变城市本位的教育公共政策、改革完善高等教育入学体制、建立高等教育平等权运行机制、健全政府主导的学生资助体系等才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而弱势群体自身心怀感恩、自尊自强则是改变其弱势的基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秦苏滨  
弱势群体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是主要的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政府作为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主体,要建构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共识,完善扶持弱势群体的政策体系,计划并实施扶助弱势群体的行动项目,消除弱势群体不能控制的外在因素对其教育状态的不利影响,走向以天赋和努力程度为根据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和高等教育学业成功机会平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志峰  朴相信  
为体现大学教育的本质、遏制私人教育过热、维护社会教育机会均衡,近年来韩国政府对大学招生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形成了"随时"和"定时"招生考试的二元化体制,并引入了"入学面试官制度",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努力保障农村和低收入阶层等弱势阶层的受教育权。韩国在改革高考制度、提高人才选拔效率、保障教育机会均衡的相关经验对我国的高考和招生制度改革有一定借鉴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本先  刘世清  
贫困农民、下岗失业者、进城民工等是构成当前弱势群体的主要成份在弱势群体子女的义务与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严重失衡解决弱势群体教育公平问题必须综合考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易立峰  王庆安  
弱势群体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本文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受教育状况以及影响其受教育权利因素的分析,提出应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对弱势群体教育的资助体系、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等措施来保护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使弱势群体能够通过接受教育来改变自身的弱势状况,走上自强自立的道路,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军  
城市新弱势群体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好其就业问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税收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对促进城市新弱势群体就业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城市新弱势群体就业的特殊性与税收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税收政策作为外生变量要引起如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以及企业雇佣新弱势群体的积极性等内生变量发生变化,才能起到作用。其次,就现行的税收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必须在就业培训、政策的适用对象以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同时考虑,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新弱势群体就业。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胡星斗  
本文提出了弱势群体经济学的新概念,论述了弱势群体经济学的内涵、特征与源起、弱势群体经济学的大纲及原理,最后,探讨了关于弱势群体的若干经济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成文  胡彬彬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已日益被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在政策模式的选择上,香港走的是一条"后福利社会"的道路。"后福利社会"这种模式是在考虑了弱势群体的需要和权利及传统华人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相对于"福利社会"这一模式而言,更加强调个人职责和多元供给。受这种模式的影响,香港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是由政府与第三部门共同推动的,并实现了形式上的多样化,即货币福利与福利服务的齐头并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慧慧  闫树涛  
由于成人教育的教育功能、教育对象、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在服务精准扶贫上具有其他教育类型不可企及的优势,因此,需要通过精准识别,关注弱势群体、精准帮扶,设立专项基金、精准培养,加强师资保障、精准发力,集合扶贫力量等策略,来推动成人教育扶贫工作开展。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君  马茹茜  
教育是增长农村弱势群体知识,提高他们整体素质、能力和农村社区品味的关键所在。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政府给予农村弱势群体在教育服务方面以强势关怀,这是坚持先富与共富并重、效率与公平并重原则的体现。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教育服务农村弱势群体的价值,认真剖析教育服务农村弱势群体中存在的问题,创建科学、高效、合理的农村弱势群体教育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作用,有效运用多种教育服务策略,大力提升为农村弱势群体服务的教育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