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98)
2023(8558)
2022(7184)
2021(6717)
2020(5211)
2019(12212)
2018(11676)
2017(21382)
2016(11814)
2015(13496)
2014(13584)
2013(13615)
2012(13490)
2011(12676)
2010(12904)
2009(12019)
2008(12116)
2007(10831)
2006(10026)
2005(9694)
作者
(37342)
(31128)
(31015)
(29208)
(20102)
(14942)
(13983)
(12072)
(11847)
(11403)
(10788)
(10765)
(10355)
(10110)
(10087)
(9542)
(9119)
(9115)
(9100)
(8891)
(8094)
(7727)
(7638)
(7390)
(7136)
(7075)
(6976)
(6897)
(6439)
(6267)
学科
(58811)
经济(58760)
管理(28541)
(28297)
中国(20670)
(19797)
企业(19797)
地方(18693)
(17990)
方法(17220)
数学(14648)
数学方法(14502)
业经(13439)
(12731)
金融(12730)
(12254)
农业(11963)
(11389)
银行(11366)
(11204)
(11014)
贸易(11000)
(10659)
(10540)
(10526)
地方经济(10474)
(9874)
环境(8776)
(8072)
发展(7850)
机构
学院(178326)
大学(178317)
(76575)
经济(75035)
研究(74174)
管理(61082)
中国(58354)
理学(50335)
理学院(49579)
管理学(48681)
管理学院(48340)
科学(44647)
(40606)
(39804)
(36217)
研究所(35637)
(35637)
中心(32527)
(29297)
农业(28165)
财经(26945)
(26779)
北京(26651)
师范(26502)
(26271)
业大(25999)
(24408)
(23418)
经济学(23272)
科学院(22776)
基金
项目(109595)
科学(85750)
研究(80728)
基金(78057)
(69242)
国家(68611)
科学基金(56739)
社会(50810)
社会科(48077)
社会科学(48065)
(42575)
基金项目(40391)
(36800)
教育(35933)
自然(35422)
自然科(34550)
自然科学(34539)
自然科学基金(33925)
编号(32357)
资助(31977)
(30144)
成果(27754)
重点(25851)
发展(24210)
(24169)
课题(24045)
(23796)
(22329)
创新(21074)
国家社会(21048)
期刊
(98648)
经济(98648)
研究(62228)
中国(45564)
(35582)
学报(30339)
科学(28626)
(25900)
管理(24731)
农业(24656)
(24270)
金融(24270)
大学(22749)
教育(22620)
学学(21171)
业经(16861)
经济研究(15548)
技术(14960)
财经(14241)
(12935)
问题(12707)
(12349)
(11427)
国际(11138)
世界(11063)
理论(9055)
(8993)
图书(8934)
资源(8908)
技术经济(8807)
共检索到305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晓雪  张宸  郑传芳  
在简要回顾印度1947—2012年食糖市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生产、消费和贸易方面分析了食糖市场的发展变迁规律,得出主要结论有:一是印度成为糖料与食糖主产国是自然条件优势和国家政策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二是印度糖料和食糖产量呈周期性波动中大体上涨的态势,且糖料主产区日益向优势区域集中;三是印度食糖产业经历了粗放式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农业技术革新对单产和糖料转化率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四是食糖消费量呈刚性较快增长态势,主要是由人口和人均消费增长共同推动;五是印度产需缺口日益扩大,且近年呈两年净进口、三年净出口"的规律波动;六是印度灵活多样的食糖贸易政策为中国实行区分价格行情、区分供给增加或下滑时期采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晓雪  王新超  郑传芳  
通过对澳大利亚1961—2012年食糖产业的产量、消费、贸易及产业政策的系统梳理,得出4个主要结论:一是食糖产业的持续发展得益于持续的产业政策扶持和食糖产业改革,推动产业关注技术、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二是食糖消费量呈稳定增长态势,出口贸易成为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三是亚洲国家日益成为澳大利亚的重要出口国;四是澳大利亚联营和"定价"机构构建了食糖—甘蔗之间动态定价的基石。澳大利亚食糖产业发展给中国带来几点启示:重视甘蔗种植者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大力推广挂钩透明清晰的二次结算订单合同;加大食糖产业的科技投入,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重视金融工具规避市场风险的作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晓雪  黄晴晴  
在回顾俄罗斯1992—2016年食糖产业的产量、消费、贸易及政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俄罗斯食糖市场发展变迁的特点,得出5个主要结论:一是25年来俄罗斯甜菜种植面积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甜菜产量、单产大致呈波动上升态势;二是俄罗斯食糖产量波动上升而食糖消费量稳中有增,国内生产量一直低于国内消费量并且近些年产需差额逐渐缩小;三是俄罗斯食糖进口量呈现先增后降态势,其采用浮动食糖进口关税政策,保障了国内食糖市场的稳定;四是俄罗斯食糖产业在技术研发、一般性服务支持、资金补贴、出口和投资环境等方面面临着问题;五是俄罗斯食糖产业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成果显著,中俄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加强食糖产业的战略合作。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雪  李书友  
中国粮食市场与粮食政策60年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七大变迁特点:一是粮食市场演进基本是以政府强制性变迁为主导;二是粮食市场经历了由短缺到供求大致均衡、由政府定价为主到市场形成价格的演变;三是粮食产量波动与价格波动既受经济周期影响,又与改革进程高度相关;四是粮食产量与粮食价格呈明显相关性和周期性变化,且价格波动幅度高于产量波动幅度;五是粮食人均产量经历了由不足——基本满足生存——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演进历程;六是粮食兼具农产品、工业品与金融产品的属性特征日益明显;七是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因素由"粮食政策调整或供给变动"向更复杂和更多元化的因素转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光霞  
本文对1991年以来中国的糖价波动情况进行了客观描述;对2007年中国的糖市运行特点进行了回顾总结;分析了中国糖价的波动规律同时指出食糖产量的波动是造成糖价波动的主要因素,而糖料生产的波动是食糖市场波动的根本原因;最后对2008年中国糖料及食糖的供求特点、食糖价格走势等进行了分析判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涛  戴均  
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晴雨表,对社会主导价值观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先后经历了反思与觉醒期、多元分化与价值冲突期、理性与世俗化时期、多元整合与回归超越期。社会变迁特别是阶层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是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原动力,多维价值冲突以及社会主导价值整合是其变迁的次生动力和外在表现形式,外来文化的辐射和高校校园文化的浸润是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催化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联合办学,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的产教结合,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展阶段的校企合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阶段的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特征。未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在融合中传承与培育工匠精神,突出法治、善治、合作共治、基层自治的治理方略,重视质量标准的建构,注重大数据平台等治理技术的创新。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胡晋芳  
该文首先回顾我国票据市场所经历的推广使用、制度建设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以及1994年以来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票据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还存在信用基础薄弱、市场主体缺位、品种单一、法规滞后、市场分割明显等问题;进而指出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可借鉴英国、日本的市场模式,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各自优势,逐步形成一个稳健有序的票据市场,传递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贾康  张鹏  程瑜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国财政经历了奠基立业和艰难探索时期、改革开放前期、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时期、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等几个阶段,财政体制、收入体系、支出结构、财政管理、财政宏观调控在演进中不断完善,不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莽九刚  马光霞  
中国食糖供需现状:当季产不足需、食糖消费继续增长、当季产不足需缺口扩大、食糖进口远超过配额,总供给远大于总需求、食糖库存庞大。中国食糖市场运行新特点:食糖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高价差、超配额进口的情况经常性存在、制糖企业亏损严重、蔗农收入不断下降、食糖的能源属性、金融属性越来越被彰显、国家调控市场的难度加大。根本问题是中国糖业缺乏竞争力,根本出路是必须提升产业竞争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伍宸  宋永华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规模扩张阶段和提质增效内涵发展阶段。促进经济增长和提升学术能力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动因,人员和机构国际化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和实现形式,政府出台相关制度规定为主要推进方式。新的发展阶段,应强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发展理念,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化实现形式,注重国际化顶层设计和可持续发展,强化社会、文化和政治动因并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冯巧根  
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的改革开放,迄今已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中国管理会计制度在这30年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章结合中国管理会计的制度变迁,围绕管理会计实务的发展路径,探讨中国管理会计的演进过程及未来走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宾恩林  
改革开放40年来,中职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路径主要是专业结构升级,以实现为产业总体发展提供人才基础的目标。按照专业目录的发布时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各时期侧重不同的内容,调整期(1978-1992年)注重产业优化匹配,建构期(1993-1999年)聚焦三大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期(2000-2009年)强调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熟期(2010年迄今)平衡发展多样服务功能。未来,中职面临产业进一步升级和学生升学倾向加重的困境,需要创新产教融合方式、进一步融入国际化和匹配动态反馈系统。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梁成艾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经历了在革命中重生、在建设中超越、在开放中繁荣、在创生中自信的大变迁,彰显出教育理念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健全、教育目标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求的满足、教育内容助力自由全面发展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教育途径助力农民主体地位和幸福生活诉求的回归、教育手段助力农民教育质量评价观测指标的完善的时代表征。可按照重视内涵建设,培育乡村振兴新农民;紧扣发展需求,增加农民教育获得感;坚持与时俱进,加快农民教育现代化的创新理路来促进新时代农民教育的大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仝志辉  陈淑龙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框架体系和发展模式纷繁复杂,城乡关系的变动塑造了集体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资源条件和发展空间。文章从中国独特的土地制度和集体经济发展重要政策的视角,以城乡关系的四个发展阶段对比,分析集体经济的发展轨迹。集体经济的发展也经历了四个阶段,并在每一阶段都具有各自的形式与特征。2012年至今的新发展阶段,集体经济再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基础逐步具备,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进行制度和组织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