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88)
- 2023(5380)
- 2022(4531)
- 2021(4540)
- 2020(3718)
- 2019(8511)
- 2018(8240)
- 2017(15814)
- 2016(9075)
- 2015(10243)
- 2014(10319)
- 2013(10222)
- 2012(9354)
- 2011(8090)
- 2010(8602)
- 2009(8104)
- 2008(8676)
- 2007(8018)
- 2006(7357)
- 2005(6732)
- 学科
- 管理(42875)
- 业(34417)
- 企(31282)
- 企业(31282)
- 财(27163)
- 济(26973)
- 经济(26943)
- 务(13676)
- 财务(13646)
- 财务管理(13597)
- 企业财务(12948)
- 财政(12907)
- 制(11046)
- 策(10676)
- 方法(10589)
- 政(10426)
- 中国(9783)
- 农(9403)
- 数学(8349)
- 数学方法(8199)
- 度(7657)
- 制度(7656)
- 银(7515)
- 银行(7515)
- 业经(7104)
- 行(6896)
- 体(6601)
- 地方(6595)
- 税(6234)
- 划(6230)
- 机构
- 学院(118170)
- 大学(115407)
- 管理(49914)
- 济(47835)
- 经济(46508)
- 理学(39989)
- 理学院(39610)
- 管理学(39241)
- 管理学院(38958)
- 研究(36701)
- 财(35853)
- 中国(33673)
- 京(24556)
- 财经(22675)
- 江(21379)
- 经(20317)
- 科学(19725)
- 所(18299)
- 中心(18155)
- 州(16401)
- 财经大学(16205)
- 北京(15879)
- 研究所(15466)
- 省(14810)
- 农(14528)
- 范(13758)
- 师范(13683)
- 院(13366)
- 经济学(13229)
- 商学(12778)
- 基金
- 项目(65215)
- 研究(52570)
- 科学(50865)
- 基金(45680)
- 家(37528)
- 国家(37131)
- 科学基金(32604)
- 社会(31568)
- 社会科(29902)
- 社会科学(29894)
- 省(25573)
- 教育(24625)
- 编号(23080)
- 基金项目(22991)
- 划(20877)
- 成果(20672)
- 自然(20099)
- 资助(19895)
- 自然科(19599)
- 自然科学(19596)
- 自然科学基金(19245)
- 课题(16305)
- 性(15042)
- 部(14842)
- 项目编号(14602)
- 重点(14139)
- 年(13674)
- 创(13262)
- 发(13200)
- 制(13185)
共检索到207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义达 梁惠民 刘金银
印度政府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在宏观经济管理,特别是在财政管理和政策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积累了不少经验。印度财政管理的具体作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实行复式预算制度。无论是中央预算,还是邦、市级预算,经常性帐户与资本性帐户是分立的,并采用复式预算方法。资本性帐户收支约占整个预算收支总量的三分之一,显示出政府在整个国家工业化中的主导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苑广睿
供给管理型财政政策同传统的需求管理型财政政策相比,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供给管理型财政政策主要着眼于微观经济活力,是一种长期性财政政策。需求管理型财政政策着眼于消除经济和就业的周期性波动,强调通过“逆经济风向”的财政微调,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和通货收缩缺口,以实现充分就业。由于看到了财政政策的时滞效应,需求管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厚玉
物价是经济的综合反映,是经济运行的重要市场信号之一,对财政经济运行有多重影响。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快速企稳回升,加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型压力,物价延续去年底以来的上涨态势,通胀预期有所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晓艳 汪德华
1.合理规划,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控制工业用地。从我国目前现状来看,经过前几年的快速扩张,工业用地的规模不断膨胀且价格偏低,工业用地的存量已基本适合未来中国工业化的需要。而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在过去一段时间却控制较严,且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囤地行为,导致土地出让面积与实际开发面积有较大差距,进而使得房价人为攀高。"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城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绍雨
财政政策作为调节社会分配关系、促进公正与公平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工具,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调整财政改革的政策取向。文章主要针对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财政政策的改革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达到理论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财政政策 关系 运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振海
税收是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 ,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税制体系中 ,所得税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1994年税制改革后 ,我国实行的是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双主体税种的税制。在这样一个税制体系下 ,特别是在当前实施的旨在拉动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中 ,所得税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作者认为 ,由于我国国情不同 ,运用反衰退的所得税政策存在较大局限性 ,但我国所得税制应在调节供给结构方面有所作为 ,从提高思想认识、政策制度、加强征管等方面 ,为更好地发挥所得税的作用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詹卉
近四年来 ,我国连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有力地扩大了内需。目前 ,我国面临全球经济整体走低的形势 ,积极财政政策在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方面仍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居民储蓄动向及连年增长原因的基础上 ,探讨了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关键词:
居民储蓄 积极财政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邵诗利
近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达到每桶77美元,与去年创出78.5美元高点仅一步之遥。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牵动了各方的神经。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地缘政治不稳,国际能源市场跌宕起伏,能源价格持续上涨,能源供应似显紧张。但世界能源资源丰富,能源贸易兴旺发展,资源开发高潮迭起,能源合作如日中天。能源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的中国,应对国际能源问题做前瞻性研究,并积极拓展能源外交,用财政政策实施能源战略。
关键词:
国际能源形势 能源战略 财政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小蒂
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近期取向:扩大内需关于我国宏观经济是否存在总需求不足的问题,自去年以来一直在学术界引起争议,这一现象本身反映了人们的“认识时滞”。①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总需求不足的具体表现有:(1)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均呈现负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力平
"稳中求进"是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稳"有四个方面:稳政策、稳经济、稳物价、稳社会;"进"则要在战略机遇期中实现三个"新":方式转变有新进展,改革开放有新突破,改善民生有新成效。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工作要求,是因为今年可能是近20年来经济形势变数较多、情况相当复杂、前景较难预测的一年,"稳中求进"就是要立足"稳",谋求"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静 苏巍 周卫泽
一、背景2000年开始,我国开始启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改革,作为我国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基础,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财政资金管理的诸多问题,使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同时对各财政资金具体使用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财政管理信息化的现实意义第一,实行财政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库款统一调度,降低财政资金运行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建华
一、当前的财政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新思路20年来,我国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以企业改革为核心、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为配合并促进企业改革,财政进行了以“减税让利”为主旋律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但由于其他方面改革滞后等主、客观原因,财政在收入减少的同时,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汉屏 章成
一、我国公共财政的特点及转型期的任务 我国公共财政除了具有市场经济国家公共财政的一般特征外,如提供公共品或劳务、矫正外部效应、维持有序竞争、针对非价值性物品进行社会性规制、调节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还具有自己的特点。(1)政府不仅要矫正市场失灵,还要弥补市场残缺,培育和完善市场,促使经济在日臻成熟的市场中持续增长。(2)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公共支出财力有限,政府提供的均等化财政服务的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约翰·利普斯基
要想在未来实现强有力、可持续和均衡的经济增长,就需要迫切解决这些财政挑战,而采取行动的时间就是现在总的来说,在过去一年里,经济和金融事件大多是积极向好的。最重要的是,全球经济的增速大大高于过去20年的平均增速。《世界经济展望》预测,继2010年实现5%的增长之后,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5%。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超愚 张燕
本文在财政赤字分解的传统两缺口模型基础之上,建立财政赤字构成的三缺口理论模型,并据此对 1992—2003年间中国财政赤字进行分解,进而运用实际分解结果,建立中国经济波动的政策响应函数,描述和阐释中国财政支出政策的经济稳定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