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1)
- 2023(366)
- 2022(353)
- 2021(361)
- 2020(230)
- 2019(590)
- 2018(497)
- 2017(790)
- 2016(617)
- 2015(878)
- 2014(940)
- 2013(771)
- 2012(781)
- 2011(729)
- 2010(766)
- 2009(556)
- 2008(543)
- 2007(469)
- 2006(360)
- 2005(423)
- 学科
- 教学(2528)
- 学法(1588)
- 教学法(1588)
- 理论(1512)
- 学理(1375)
- 学理论(1375)
- 教育(1286)
- 课程(841)
- 计算(608)
- 算机(607)
- 计算机(607)
- 机化(595)
- 计算机化(595)
- 政治(554)
- 思想(544)
- 思想政治(524)
- 政治教育(524)
- 治教(524)
- 德育(519)
- 济(430)
- 经济(430)
- 研究(428)
- 中国(313)
- 管理(276)
- 生(249)
- 语文(245)
- 研究生(238)
- 学(231)
- 革(205)
- 组织(198)
- 机构
- 学院(8346)
- 大学(7537)
- 教育(3351)
- 范(3053)
- 师范(3036)
- 职业(3023)
- 研究(2905)
- 技术(2676)
- 师范大学(2520)
- 职业技术(2185)
- 技术学院(2142)
- 科学(1783)
- 京(1737)
- 所(1662)
- 江(1543)
- 研究所(1535)
- 教育学(1320)
- 州(1271)
- 管理(1211)
- 北京(1162)
- 济(1149)
- 经济(1069)
- 中心(1057)
- 教育学院(997)
- 理学(948)
- 中国(927)
- 理学院(913)
- 院(871)
- 管理学(836)
- 管理学院(819)
共检索到13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莉迪娅·费尔南迪斯  骆淑丽  田文华  
                                    
                                
                            
                            印度的教育及其有关课程的变化有着很长的历史,现在的印度根植于过去的历史渊源,今天遍及全国的意识形态教育也有其历史渊源。本文回顾并剖析了印度教育及课程发展的历史和左右其发展的原因,可以看到,由政府和当权者支持的课程存在着偏激和歪曲历史的因素。印度的意识形态教育试图重塑年轻一代的思想,通过给所有的沙文主义者、蒙昧主义者和那些试图使各种宗教同化的人群灌输印度激进派的思想来清洗他们的大脑。遍步全国的由(国民志愿服务团 RSS)主办的学校,都在歪曲历史以适应他们的思想体系。意识形态课程所灌输的价值观将使印度走向潜在的危险,因此,在当前的环境中,印度必须规划教育的内容和进程,寻求本土文化与印度文明的整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华  
                                    
                                
                            
                            印度经济学家桑贾亚·巴罗认为,印度经济已走出5年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低谷时期,迈入适度高增长和适度通胀的“增胀”时期.多数印度经济学家似乎都同意了这一观点.当前经济有喜有忧据巴罗分析,印度经济增长率1981—1990年平均为5.5%,高于1960—1980年的3.5%;1981—1990年年均通胀率为7%,稍低于1960—1980年的8%.按照印度的标准,80年代可以算是印度经济的适度高增长与适度通胀并存的时期.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仲光友  
                                    
                                
                            
                            随着印度经济、科技实力的增强 ,印度的“军事强国”梦正日益变成现实。世纪之交 ,印度制定了新的军事战略目标 ,不断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 ,重点发展“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 ,不断地采取“惊世之举”为其“世界军事大国”梦营造声势。印度以慑服巴基斯坦和防范中国为借口迫不及待地发展军事力量尤其是核力量的做法 ,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和深刻忧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勇  
                                    
                                
                            
                            近代中国课程改革曾出现三大与国家文化复兴相关的显眼尝试:一是康有为从激进原教旨主义出发,为抵御西方基督教蔓延,发明新经学,籍此建立孔教。另一是梁启超、章太炎转从文化民族主义入手,在康氏新经学之外发展国学新课程,使中华民族形成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认同。再有便是清廷为捍卫经学采取的课程改革措施。考察近代中国诸路国家文化复兴与课程改革尝试,分析其得失成败,不仅可以从视角、议题等层面深化课程史研究,还能为当下课程改革回应国家文化复兴提供近代参照与经验教训。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国家文化复兴  课程改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亚伯拉罕F.劳文特尔  
                                    
                                
                            
                            美国正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美国曾经引以为豪的基础设施正在逐渐老化,竞争力下降;教育水平,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水平持续下降;经济低迷、不平等加剧,以及正在瓦解的社会凝聚力致使美国政局恶化;政党、国会、总统甚至法院等政治机构都陷入不光彩的丑闻等。但美国仍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到目前为止最强大的国家。展望未来,美国仍将保持相对于欧盟国家、俄罗斯以及日本的人口优势,经济竞争力指标和企业实力、人类发展、公民教育、社会媒体参与以及良好治理等的相对指标都居于领先。美国在21世纪头25年的核心挑战是政治系统推进和执行公共政策以有效应对当前和未来问题的能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志成  温豪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外交政策、思想与实践的传承与发展,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总结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而提出的新时代重大创新成果。纵观70年的历史经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可分为坚持独立自主与主权完整的"站起来"、致力于和平发展与开放合作的"富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履行大国责任并行的"强起来"三个历史阶段。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目标宗旨、全球治理方略、区域合作理念、周边外交方针、国际关系准则、国际交往原则、安全指导思想等方面不断丰富和发展,并立足发展中大国的身份定位、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中华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实践等不断彰显自身特色。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致力于国家利益和人类共同进步,既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也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国际体系转型与全球治理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为世界各国治国理政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基于儒学智慧理解课程意味着走出德性与创造性的二元对立,把课程的本质理解为"道德创造性"。儒学不仅是一种价值观,还是一种方法论。至宋明理学发展到极致的"体验形上学"既可成为一种课程研究的方法论,也可成为一种课程开发与教学的方法论。这意味着"课程即分享"的中国传统课程观可以在21世纪显露生机。而儒学精神的寻找与重建需要走向日常生活。
                            关键词:
                                
                                    
                                    
                                        儒学课程观  道德创造性  体验形上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召存  
                                    
                                
                            
                            近代知识论哲学受实证主义的影响,追求知识的实证性和力量化,遮蔽了知识对人意义世界的关照,而自20世纪以来的当代知识论则充分认识到了知识对人精神生命的价值,使得知识的意义性不断凸显出来。因此,因应时代的发展,走向意义关照的课程知识观,必须实现主题的转换,从认识关系取向转到意义关系取向上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小桃  李仲阳  
                                    
                                
                            
                            针对当前高职课程建设存在重客观知识,轻个体知识;重技术效率,轻技术伦理;重物质效益,轻精神发展等问题,提出高职课程建设的走向:将实践知识纳入高职课程,实现技术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将技能训练与道德修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观;实现从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到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与内在精神建构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程建设  课程目标  价值取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的课程与教学长期以来"目中无人",误导了儿童的学习与成长。素质教育需要寻求评价观念与评价体制的根本转型:走向人性化的课程评价。人性化课程评价是对应试教育评价制度的批判和超越,是从"学历社会"走向"学力社会"的新时代所需要的。本文试图探讨"人性化课程评价"的时代特色、教育价值及其基本特征,旨在为"人性化课程评价"的概念提供一种解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泰勒原理”作为课程领域的主导范式在西方世界盛行了近 30年。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西方特别是北美课程领域开始由“课程开发范式”转向“课程理解范式”。课程不再只被理解为纷繁杂陈的“学校材料” ,而被视作“符号表征”。从不同理论视域对课程符号进行理解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话语。不同话语之间通过“复杂的会话”而使课程领域不断走向自主 ,这预示着课程理论发展的未来方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洋  李鹏  龙淼  杨淑华  何剑斌  
                                    
                                
                            
                            兽医针灸学是中兽医学课程体系的分支学科,也是高等农业院校中兽医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多数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兽医针灸学课程大都面临课程被边缘化、学时被缩减和师资力量被削弱,以及大学生对其不感兴趣,甚至部分课程不能开设等现实困境。因此,兽医针灸学教学亟需改革,课程创新迫在眉睫。高等院校应采取多种方法防止兽医针灸学课程边缘化,不断提升中兽医学学科群的专业地位;吐故纳新,积极编写出版新教材;薪火传承,大力培育中兽医学师资力量;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有效增加教学实践操作环节,以期促进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明国  
                                    
                                
                            
                            中国要避免走向"拉美陷阱"或避免苏联解体的后尘,打破中国古代一再重演的"周期律",走向中华复兴,只有走立足于中国实现可持续的国强民富和国泰民安的、独立自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由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约束条件和时代特征所决定了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懿雯  王祖浩  
                                    
                                
                            
                            印度中央中等教育委员会(CBSE)颁布的《高中化学课程纲要》(2003-2005)是面向2005年全印度高级中学证书考试的大纲。本文在介绍印度高中化学课程设置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印度当前高中化学课程的特色,以资借鉴。
                            关键词:
                                
                                    
                                    
                                        印度  高中化学课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