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6)
2023(7760)
2022(6743)
2021(5879)
2020(5168)
2019(12027)
2018(11784)
2017(22905)
2016(12398)
2015(14276)
2014(14583)
2013(14814)
2012(14196)
2011(13288)
2010(13493)
2009(12772)
2008(12595)
2007(11588)
2006(10184)
2005(9310)
作者
(39177)
(33178)
(32971)
(31814)
(21095)
(15859)
(15150)
(12990)
(12279)
(11649)
(11458)
(10916)
(10603)
(10466)
(10412)
(10399)
(9994)
(9837)
(9545)
(9466)
(8400)
(8288)
(8045)
(7600)
(7555)
(7501)
(7204)
(7100)
(6689)
(6543)
学科
(78792)
经济(78742)
管理(32873)
(29881)
方法(29610)
数学(26613)
数学方法(26433)
(23029)
企业(23029)
地方(19266)
中国(15815)
(15645)
(15236)
地方经济(13192)
业经(13166)
(13134)
(10720)
贸易(10716)
农业(10585)
(10377)
(10261)
环境(9927)
(9825)
(9046)
金融(9044)
(8548)
银行(8527)
经济学(8176)
(8159)
(7818)
机构
大学(196770)
学院(195815)
(93112)
经济(91360)
研究(71959)
管理(71893)
理学(61553)
理学院(60776)
管理学(59721)
管理学院(59347)
中国(53238)
科学(43812)
(41133)
(38982)
(37909)
研究所(34489)
(34210)
中心(32058)
财经(31296)
经济学(30265)
(29948)
业大(28663)
(28164)
经济学院(27114)
农业(27000)
北京(26092)
(25697)
师范(25476)
(24883)
(23221)
基金
项目(124381)
科学(97393)
基金(90465)
研究(88715)
(79056)
国家(78468)
科学基金(66206)
社会(57726)
社会科(54774)
社会科学(54756)
(48365)
基金项目(48026)
自然(41980)
自然科(40945)
自然科学(40930)
(40623)
自然科学基金(40206)
教育(39869)
资助(37390)
编号(34988)
重点(28634)
成果(28601)
(28530)
(27790)
(25024)
课题(24346)
国家社会(24108)
科研(23946)
创新(23617)
教育部(23546)
期刊
(108362)
经济(108362)
研究(60098)
中国(34809)
学报(30555)
(30462)
(30308)
科学(28240)
管理(25144)
大学(22372)
学学(21371)
农业(20224)
经济研究(18401)
技术(17168)
(16970)
金融(16970)
财经(16493)
业经(15097)
问题(14339)
(14324)
教育(14186)
技术经济(12297)
统计(11736)
(11034)
(10926)
(10101)
世界(10041)
商业(9788)
决策(9427)
理论(9310)
共检索到295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舒欣  王兴平  
以640个区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讨2006—2018年印度经济特区空间分布的演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印度经济特区的集聚态势先增强后减弱,总体集聚态势有所增强;②印度经济特区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以及综合产业为主,三大行业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异格局;③印度经济特区空间分布可划分为高水平集聚区(高值集聚,H-H)、极化型集聚区(高低集聚,H-L)两种类型;④印度经济特区总体格局相对稳定,南部是经济特区分布的核心区域,东北部是经济特区分布的冷点区域;⑤印度经济特区的空间分异与时空演变是自然环境条件与劳动要素禀赋、经济发展格局、基础设施条件、科技设施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雷  
早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就开始建设经济特区,但一直发展缓慢,在21世纪初以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通过采取SWOT分析模型,本文对印度经济特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认为印度经济特区发展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印度应采取适合本国的经济特区发展战略,选择几个发展较好的特区进行重点扶植,积极推广提高外资引进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营造服务环境,健全法制环境,建立有力的经济特区人才保障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天祥  魏清泉  
从1979年起,我国先后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划出共338.4平方公里的四小块地方,筹办经济特区。三年多来,特区建设进展迅速,举世瞩目。它们在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引进经济管理经验、扩大出口贸易和扩大就业机会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为了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的积极作用,本文试图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探讨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区位条件以及各区的发展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牛旻昱  
印度经济特区是世界上发展历史比较长的经济特区之一。在发展过程中,印度经济特区在促进出口、吸收就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绩效,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征地冲突等问题。印度在建设经济特区近半个世纪的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发展经济特区的启示在于:第一,完善经济特区的政策法规体系是促进特区发展的首要措施;第二,合理处理特区开发过程产生的利益冲突;第三,基础设施是支撑特区发展的基本条件,需要早规划、早建设;第四,经济特区的开发主体不一定必须是政府,一定程度上可以容许私人部门参与到经济特区的建设中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兰宜生  
我国经济特区成立16年来,对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发挥了特殊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尤其在对外贸易领域,经济特区充分利用其人缘、地缘和政策优势,实现了进出口贸易的高速或超高速增长,在全国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步步上升,在我国对外贸易格局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1995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五个经济特区与上海浦东新区(即5加1)以不到全国1%的人口却完成了全国进出口贸易额的十分之二,作用可见一斑。 在特区外贸事业的发展中,国有专业外贸公司都发挥了主要或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特区经营环境的改变和外贸经营指导思想的转变,这些专业外贸公司也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若不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明武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关于经济特区的走向便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本文认为经济特区将长远存在,是未来国际贸易自由化总趋势与资本等生卢要素国际移动的障碍普遍存在两相矛盾的结果;亚太经济增长迅猛为我国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国经济特区的创建和发展顺应了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趋势,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中国经济特区在地理分布和规模、数量上不会有多大改变,但未来经济特区的功能必将有所侧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崔冠杰  
"经济特区"是指主权国家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开辟的实施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和特殊经济政策的地区。根据其特点,经济特区大致可分作五类: 1、自由港。这类经济特区是在国境之内、关税之外的免税区,一般来讲,它与国内其它地区是隔离开的。它通常规定,外国商品进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蒲公英  
俄罗斯建立经济特区和超前发展区是促进自身经济结构转型和缓解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政策手段,这两种类型的特区政策具有内在逻辑关联,是俄罗斯不同阶段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组成部分。二者在建设目标、建管模式、建设范围以及允许投资领域有着显著的差异。当前,俄罗斯建设经济特区正在从重量转向了重质的发展,超前发展区则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克东  
深圳市位于广东惠阳地区南部、珠江口伶仃洋东侧,它的南部和香港九龙毗连。1980年开始兴建经济特区后,城市建设发展很快。本文是适应深圳特区干道网规划任务的需要,对深圳特区各功能区客货流的来源、组合特点及变化规律的一项研究。一、深圳特区近期客流的类型及发展趋势深圳由原来的小城镇,将建成为具有30万人口、47平方公里市区的中等城市,实际上是试办经济特区而出现的一个新城市。我们是以今后十年(1980—1990)可能出现的客流动态,作为干道网合理布局的依据。深圳市内交通的客流类型分为三种: (1)劳动生产客流:主要指每日上下班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钟坚  罗海平  
原生市场起源的内在规律同样支配着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形成。市场内在化起源于共同体的边界和尽头,特区模式是我国非均衡、渐进式对外开放和转型市场形成的帕累托改进。作为内地共同体的"人拟边界",特区充当了共同体与外部世界的"市场集聚地"和"交换中介"。而作为"公共产品",特区既要为转型市场提供试验,又需迅速成为渐进市场化"诱致极点"。特区功能的实现取决于旧体制能否生产出具有"改革家精神"的"改革家"。因为"改革家"是中国式转型经济的独特增长要素,是"经济增长的国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子清  陈平留  刘健  余坤勇  廖晓丽  游浩辰  龚从宏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中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研究其空间分布变化规律对杉木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在福建顺昌县选择3块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杉木人工纯林的(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分别位于低、中、高海拔),将杉木生长分为2个阶段:幼树(5 cm≤胸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国明  春香  于凤荣  张燕  赵雅倩  关桐桐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水稻尤其是粳稻主产区。本文基于东北地区2000-2015年水田空间数据,结合河流数据,采用GIS空间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水田分布格局的时空变化,旨在为耕地资源利用与农业现代化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水田主要集中分布于东北三大平原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一线以及主要河流沿岸区域。2000-2015年东北地区水田由419.15万hm2增加至603.49万hm~2,增加了184.34万hm~2,年均递增2.93%。2)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水田年均变化率分别为-1.06%、0.11%和6.04%,水田相对变化率分别为0.36、0.04、2.06,黑龙江省水田变化幅度高于东北地区平均水平。近15 a东北地区水田重心由长春市向北偏东移动至哈尔滨市,移动距离为159.92 km,移动速度为10.66 km/a。3)东北地区水田变化面积随着与主要河流距离增加而减少,但水田变化优势区在距主要河流35-45 km处。而各省域水田变化河流分异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差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国明  春香  于凤荣  张燕  赵雅倩  关桐桐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水稻尤其是粳稻主产区。本文基于东北地区2000-2015年水田空间数据,结合河流数据,采用GIS空间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水田分布格局的时空变化,旨在为耕地资源利用与农业现代化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水田主要集中分布于东北三大平原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一线以及主要河流沿岸区域。2000-2015年东北地区水田由419.15万hm2增加至603.49万hm2,增加了184.34万hm2,年均递增2.93%。2)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水田年均变化率分别为-1.06%、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施涛  李传昭  
本文证明,一国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中心或是以市场为中心取决于该国的投资者分布特征。投资者是否参与特定类型投资取决于他是否拥有超过该类型投资所需的临界资本,小投资者拥有的财富很少,只能选择临界资本要求很低的银行投资工具。中等投资者则愿意选择具有较高临界资本要求的市场投资工具。当一国的投资主要是由大量的小储蓄者提供时,该国将形成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如果一国的中等投资者占据了主要地位,那么该国的金融体系就将体现出以市场为中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郝丽莎  赵媛  
文章以石油探明储量为考量指标,以1980—2009年为研究时段,分析世界石油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化特征。根据1980—2009年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阶段性上升走势,可将其大致划分为5个演化阶段,并选取相应的特征时点;针对各特征时点,依托ArcView GIS的空间分类与可视化功能,考察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的等级体系、空间组合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世界石油资源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多中心的圈层结构,其中波斯湾储油圈层和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储油圈层分别是东、西半球的油极,核心地位不断强化,其他七大区域性储油圈层则呈差别成长态势;②世界石油资源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东升西落"的演化态势,总体分布格局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