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74)
2023(4577)
2022(3869)
2021(3297)
2019(6168)
2018(6105)
2017(12087)
2016(5808)
2015(6698)
2014(6921)
2013(6996)
2012(6929)
2011(6680)
2010(6938)
2009(6439)
2008(6145)
2007(5572)
2006(5308)
2005(4927)
2004(4424)
作者
(17425)
(14976)
(14821)
(14123)
(9566)
(6949)
(6777)
(5851)
(5530)
(5287)
(5187)
(5030)
(4823)
(4613)
(4602)
(4592)
(4474)
(4312)
(4297)
(3935)
(3924)
(3601)
(3563)
(3484)
(3381)
(3352)
(3086)
(3032)
(2999)
(2894)
学科
(55653)
经济(55630)
(16820)
贸易(16809)
地方(16288)
(16227)
管理(14395)
方法(14236)
数学(12337)
数学方法(12305)
地方经济(11907)
(10125)
中国(9550)
业经(8269)
关系(8247)
(7723)
(7348)
企业(7348)
(7308)
(6411)
经济学(6364)
(6339)
(6297)
环境(6031)
(5715)
金融(5715)
产业(5405)
出口(5316)
出口贸易(5316)
(5316)
机构
学院(96424)
大学(94610)
(60181)
经济(59319)
研究(39241)
管理(32923)
中国(28873)
理学(27441)
理学院(27154)
管理学(26900)
管理学院(26725)
(22575)
经济学(20301)
(19423)
科学(18844)
(18704)
经济学院(18060)
财经(17761)
研究所(17144)
中心(16415)
(15951)
(14826)
(14117)
(14026)
财经大学(12727)
(12222)
北京(12143)
科学院(12105)
社会(11953)
经济研究(11738)
基金
项目(55156)
科学(43227)
研究(43180)
基金(40204)
(33832)
国家(33606)
社会(30224)
社会科(28846)
社会科学(28841)
科学基金(28089)
(20629)
基金项目(20313)
教育(18412)
资助(16933)
编号(16644)
(16425)
自然(14732)
(14459)
(14453)
经济(14342)
自然科(14340)
自然科学(14337)
自然科学基金(14066)
成果(13704)
国家社会(13350)
(12887)
发展(12840)
(12698)
重点(12548)
课题(11937)
期刊
(75459)
经济(75459)
研究(36141)
中国(17358)
(15905)
经济研究(14765)
管理(13902)
(13604)
国际(12709)
(11715)
问题(10888)
(10561)
金融(10561)
业经(10023)
科学(9722)
财经(9601)
学报(9564)
技术(8873)
世界(8629)
(8563)
大学(8019)
农业(7906)
学学(7839)
技术经济(6850)
(6629)
贸易(6629)
商业(6202)
经济问题(6161)
统计(5720)
国际贸易(5695)
共检索到163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东琪  姚淑梅  王元  严纪元  唐聪聪  
"莫迪新政"针对印度重大结构性问题进行改革,短期影响利弊兼有,但长期有利于印度发展已是共识。印度经济增速持续滑坡主要源于影子银行危机带来的流动性短缺,2020年有望触底回升。印度已步入人口红利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经济有望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快速增长。受基础设施瓶颈、资源环境脆弱、金融风险较高、社会矛盾多发、政府执行能力较弱等诸多因素制约,在同期发展阶段超越"中国速度"基本不可能,但2050年成长为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新兴大国应无悬念。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CAITEC Research Team  范鹏辉  崔卫杰  林梦  田原  杨剑  
自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以来,印度逐步放宽对工业、外资和金融领域限制,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1世纪的前10年,印度GDP年均增速达8.55%。自2011年以来,受欧债危机和世界经济周期因素的影响,印度经济有所放缓,但在新兴经济体中仍表现突出。在印度政府开放政策的带动下,中印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目前,中国是印度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场,印度是中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田丰  
一、中印经贸合作总体情况中国和印度是全球最引人瞩目的两大新兴经济体,同为"金砖国家"成员,而且比邻而居。中印经济发展模式各有特色,被称为"龙"和"象"。从经贸关系的发展来看,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中印两国的经贸关系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申现杰  
作为世界新兴经济体之一,以及中国海陆丝绸之路线上的重要国家之一,印度近年来与中国的合作关系不断加深。基于国内资金缺乏,制造业发展不足,基础设施落后,较多的贫困和失业人口,以及逐渐扩大的贸易逆差等问题,印度也迫切需要在外部资金、技术、产业、发展经验上寻求中国的支持。中国十八届三中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蔡松锋  
中国和印度是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和经济最具活力的两个发展中国家。近20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和6%,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水平(3%~4%)。在国际关系和全球重大事务中,中国和印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全球格局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印双方应不断深化日益发展的经贸关系。一、中印经贸合作进入重要历史转折期1.中印双边贸易增长潜力较大。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锋  杨宇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孟中印缅经济走廊(BCIM)发展迎来全新机遇期。首先从双边贸易角度对中国与孟加拉国、缅甸、印度间的经贸关系进行分析,并选取与中国贸易潜力最大的印度作为推动BCIM经贸合作的关键。进而从集体行动困境视角出发构建博弈模型,探究中印经贸竞合互动关系和策略演化过程,以找到两国在经济走廊建设博弈中的动态演化路径和稳定策略,从而为推动BCIM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中印能否实现合作共赢,与两国合作附加收益、成本及单独一方合作所带来的损失和投机收益有关。因此中印在BCIM建设中应加强产业合作,在扩大合作收益同时,通过互联互通降低贸易成本,建立适当的约束机制并促进两国互信互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晓  
20世纪90年代,印度出台"东向"政策,积极推动发展与东盟及东盟国家关系。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力持续增长,印度"东向"政策进入新阶段。与此同时,东盟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开始"向西看"。双方在经贸合作等领域取得了较快发展。本文对印度与东盟加强经贸合作的原因及前景作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看法。一、印度——东盟经贸合作现状近年来,印度与东盟积极互动,不断深化经贸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忠菲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为亚欧经济合作带来机遇,也使中国沿海、内陆以及泛北部湾这样的地区,有条件按自己的方式在该战略中扮演角色。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提出泛北部湾应重视与印度发展经贸关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长龙  
欧亚经济联盟拥有丰裕的资源禀赋及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中国与其开展经贸合作既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和能源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也是抵御欧美等西方国家经济冲击的重要抓手,还是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需要。目前,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经贸合作仍存在诸多障碍:一是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二是外部环境压力将使欧亚经济联盟在夹缝中艰难求生。应以签订《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贸合作协定》为契机,在法制建设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坚持以经济为导向并积极引导"去政治化"、推进能源法制建设并积极构建欧亚能源共同体、完善现有法律框架以强化现有合作机制、以双边经贸协定为契机持续优化双边合作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温耀庆  戴锦贤  
一、金砖五国合作机制———中印经贸合作背景(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首次提出"BRIC"(金砖四国)这一概念,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2003年,奥尼尔在一份题为《与"金砖四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蕊  徐长文  
中国与印度是近年来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两个经济体。当前,中印两国的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整体发展趋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仍在逆境中奋力前行。中印经贸合作已经成为中印友好关系的新亮点,这对于加强两国合作、提升亚太地区应对金融风暴袭击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光盛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缅经贸关系有长足发展,在贸易、交通、电讯、电力、旅游等方面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后如何进一步拓展中缅经贸合作空间,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设性意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魏嵩寿  许梅恋  
一、中澳经贸合作的简要回顾及存在问题对于中国和澳大利亚来说,加强合作既是保证亚太地区良好发展的要求,又是亚太地区发展趋势所必然导致的结果。APEC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进程将会使包括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内的成员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和澳大利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鸿阶  
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苏西洛就任总统后,通过实施有效政策,印尼很快走上经济复苏与政治整合的发展道路。目前,印尼经济转型加快推进,虽然面临着一系列难题,但发展态势依旧良好,为中印经贸合作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颖婷  廖淑萍  
2005—2021年,德国在前任总理默克尔的领导下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进一步巩固贸易投资地位,并保持较低的失业率和债务率。德国强劲的工业实力和独特的经济金融体系是推动经济增长、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因素。然而,默克尔执政期间未能解决德国基建修缮不及时、新经济发展不完善、区域经济增长不均衡等一系列新老问题,因此,把握绿色经济和数字化转型将成为德国新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多年来,中德形成了积极、稳定、务实的交流与合作模式。展望未来,中德应继续开展务实合作,共同维护国际市场环境,强化双边经贸合作,深化各领域交流,推进双边金融合作,助力中德合作迈上新台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