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67)
- 2023(4768)
- 2022(3893)
- 2021(3504)
- 2020(2878)
- 2019(6179)
- 2018(5879)
- 2017(11490)
- 2016(6391)
- 2015(6775)
- 2014(6841)
- 2013(6828)
- 2012(6397)
- 2011(5850)
- 2010(5604)
- 2009(4939)
- 2008(4936)
- 2007(4427)
- 2006(3697)
- 2005(3429)
- 学科
- 济(30121)
- 经济(30097)
- 管理(16039)
- 业(14652)
- 方法(11542)
- 地方(11321)
- 企(10684)
- 企业(10684)
- 数学(10444)
- 数学方法(10341)
- 学(7973)
- 地方经济(7852)
- 农(7384)
- 中国(6612)
- 财(5647)
- 业经(5083)
- 农业(5035)
- 融(4614)
- 金融(4613)
- 环境(4573)
- 制(4257)
- 银(4017)
- 银行(3998)
- 技术(3929)
- 行(3854)
- 和(3774)
- 贸(3762)
- 贸易(3762)
- 资源(3675)
- 发(3650)
- 机构
- 学院(92560)
- 大学(92304)
- 济(37674)
- 经济(36929)
- 研究(36377)
- 管理(32668)
- 理学(28856)
- 理学院(28429)
- 管理学(27837)
- 管理学院(27656)
- 中国(25816)
- 科学(24948)
- 农(20585)
- 所(19649)
- 京(18805)
- 研究所(18381)
- 农业(16624)
- 财(16169)
- 中心(16024)
- 业大(15598)
- 江(13858)
- 财经(13421)
- 院(13408)
- 范(13013)
- 师范(12797)
- 经(12270)
- 经济学(11851)
- 科学院(11426)
- 北京(11240)
- 省(11133)
- 基金
- 项目(68706)
- 科学(54633)
- 基金(50798)
- 家(46808)
- 研究(46785)
- 国家(46483)
- 科学基金(38606)
- 社会(30557)
- 社会科(29089)
- 社会科学(29083)
- 基金项目(26787)
- 省(26718)
- 自然(25824)
- 自然科(25195)
- 自然科学(25186)
- 自然科学基金(24737)
- 划(23614)
- 教育(20754)
- 资助(20435)
- 编号(17267)
- 重点(16589)
- 发(16279)
- 部(15329)
- 创(14175)
- 计划(14065)
- 科研(13782)
- 国家社会(13464)
- 创新(13430)
- 成果(13424)
- 性(13296)
共检索到130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柳雄 朱国平 宋利明
根据2005年9月至2005年12月及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在印度洋中西部水域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对大眼金枪鱼食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洋中西部水域大眼金枪鱼食物组成包括鱿、鲐、沙丁鱼、乌贼、蟹、竹鱼、蛇鲭、乌鲂、刺鲷、虾、帆蜥、鳞鲀、水母和杂鱼等饵料,其中主要食物为鱿(IRI=50.84%)、鲐(IRI=17.70%)以及虾类(IRI=9.49%)。空胃率较高,雄性大眼金枪鱼的空胃率高达52.2%,而雌性大眼金枪鱼的空胃率则为47.7%。食物组成有明显的月份变化,各月大眼金枪鱼食物中鱿所占比重均较大,其次是鲐、沙丁鱼、虾以及蟹。食物中平均饵料重量及平均饵料个数的月变化较为显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国平 许柳雄 周应祺 宋利明
根据2003年12月至2004年6月及2005年9月至12月在印度洋中西部水域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利用两因子列联表及单因子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印度洋中西部水域黄鳍金枪鱼的食物组成及其随月份和体长的变化、摄食强度及食物组成的生态位宽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洋中西部水域黄鳍金枪鱼食物组成包括帆蜥、鲣、鳞鲀、沙丁鱼、鲐鱼、虾、蟹、鱿鱼、章鱼、竹鱼及未辨认甲壳类等饵料类群,其中主要食物为鱿鱼、鲐鱼以及蟹。大部分月份黄鳍金枪鱼摄食率相对较高,基本上维持在70%以上;除2月和6月外,其余月份黄鳍金枪鱼饵料种类数更替率均低于50%。各叉长组黄鳍金枪鱼摄食率基本维持在70%以上;当叉长在106~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成 朱国平 陈锦淘 许柳雄
为了对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种群结构和年龄生长做出判断,从而进行有效的资源评估和管理,需要一种简便、可行、精确的年龄鉴定方法。根据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在印度洋中南部执行专项调查时采集的275枚第一背鳍鳍条样本,确立了最适的切割位置和年龄鉴定方法,并通过年龄鉴定估算大眼金枪鱼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大眼金枪鱼的叉长范围为570~1 820 mm,优势叉长组为910~1 500 mm,占总体的83.9%;年龄组成以3、4和5龄居多;第1、2条年轮轮径的平均值分别为(4.23±0.71)mm和(5.72±0.48)mm。根据鳍条的切割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新军 冯波 许柳雄
根据商业性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环境数据结合专家知识绘制了印度洋大眼金枪鱼(Thunnuso bseus)对温度、盐度、溶解氧和温跃层深度的适应性指数曲线,运用4种关联建模方法计算综合栖息地指数。用AIC值检验不同建模方法的拟合度,并对不同建模方法的输出结果进行空间分析。最后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索其在渔场选择上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最小值法在4个模型方法中拟合度最好,给出了较为严格的栖息地适宜度估计,算术平均法则给出了较为粗略的栖息地适宜度估计。不同方法计算得出的栖息地指数(HSI)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连乘法指示的HSI>0.9的区域局限于赤道附近55°E~68°E间;最小值法指示的H...
关键词:
大眼金枪鱼 栖息地指数 印度洋 实证研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国平 陈锦淘 许柳雄 李攀
基于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在印度洋中南部水域金枪鱼延绳钓渔场收集的数据,研究分析和比较了3种钓钩钩型(传统金枪鱼钩、"J"形钩和圆形钩)的渔获效益及对钓捕对象的选择性。结果表明:(1)从渔获种类上看,大眼金枪鱼和大青鲨金枪鱼钩钓获比例最高,"J"形钩和圆形钩的钓获比例相当;而长鳍金枪鱼则为金枪鱼钩钓获比例最高,其次为"J"形钩和圆形钩。(2)大眼金枪鱼存活率以金枪鱼钩最高,"J"形钩最低;长鳍金枪鱼则为"J"形钩稍高于圆形钩,金枪鱼钩最低;大青鲨则以圆形钩最高,"J"形钩最低。(3)"J"形钩钓获的长鳍金枪鱼和鲨鱼平均叉长较金枪鱼钩和圆形钩稍大;而金枪鱼钩钓获的大眼金枪鱼平均叉长较圆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利明 张禹 周应祺
2005年9月15日-12月12日,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华远渔18、19号"对印度洋公海进行了金枪鱼渔业调查。利用多功能水质仪(XR-620)、温盐深仪(CTD SBE37SM)和微型温度深度计(TDR-2050)等获取海洋环境数据,得出作业海域的温跃层深度和强度,结合每天作业时记录的渔获数据,分别计算黄鳍金枪鱼和大眼金枪鱼在温跃层内和深水层的渔获率,研究温跃层与黄鳍金枪鱼和大眼金枪鱼渔获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艘船分别有60.9%和60.0%的作业天数中,温跃层内黄鳍金枪鱼渔获率较高,"华远渔18号"船在温跃层内和温跃层以下的平均渔获率分别为18.22尾每千钩和6.04尾每千钩,"华远...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曹晓怡 周为峰 樊伟 李圣法
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是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渔获种类。通过计算以渔获量为权重的经度和纬度的加权平均值即渔场重心和利用空间距离分析方法,分别对1967-1987年、1988-2004年两个时间段的印度洋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延绳钓渔场重心的年内、年际变化规律和各月渔场重心空间聚类情况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渔场重心在年内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大眼金枪鱼月重心变化1-4月向西北移动,5-8月向东南方向移动,9-12月向东北方向移动;黄鳍金枪鱼月渔场重心变化1月向西北移动,2-4月向西移动,5-8月份向东南移动,9-12月份向东北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印度洋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的洄游规律。渔场重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石肖飞 武孝慈 王佚兮 王啸 石建高 张健
为了解热带中西太平洋海域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的摄食生态学特性,利用金枪鱼延绳钓作业方式,于2018年5月—2019年2月期间,对该海域(2°03′S~11°17′S、163°14′E~173°35′E)的682尾大眼金枪鱼进行了食性分析,并使用方差分析(ANOVA)和有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圆形统计方法分析了叉长、性别、性腺指数等生物因素以及渔获水深、月相等时空因素对摄食生态位宽度和摄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叉长范围在81~195 cm的大眼金枪鱼雌雄个体的性别比例为1∶1.85;2)空胃率为25.4%,而在非空胃的个体胃含物中,枪乌贼属(Loligo sp.)、虾类和沙丁鱼属(Sardina sp.)的出现频率较高,依次为40.3%、39.7%、30.1%;3)个体摄食强度以0~2级为主,空胃率随着叉长的增加而增加,高摄食强度的比例随着渔获水深的增加而增加;4)方差分析(ANOVA)结果显示,性别、叉长、月相等因素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渔获水深对J具有显著影响(P=0.024);5)有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结果显示,个体摄食强度随着叉长和性腺指数(P=0.030)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渔获水深的增加而增加(P=0.002),在满月阶段摄食强度较高而在新月前后摄食强度较低(边际显著,P=0.058)。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冯波 陈新军 许柳雄
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温度、温差、氧差与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钓获率进行二次回归分析,找出最佳上界方程,以最佳上界方程拟合的数值来建立栖息地指数(HSI)模型,从而揭示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栖息地的分布模式。研究表明,温度、温差、氧差与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钓获率的最佳上界分位数回归方程分别为HR_(T0.9)=-44.803+7.685T_(0.9)-0.255T_(0.9)~2,HR_(dT_(0.9))=6.234+0.953dT_(0.9)-0.026dT_(0.9)~2和HR_(dO_(0.88))=7.422+4.25dO_(0.88)-0.727dO_(0.88)~2。10°N~10°S...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戴小杰 马超 田思泉
使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广义可加模型(GAM)对印度洋中国大眼金枪鱼渔业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进行标准化。在CPUE标准化模型中,考虑了空间(经度与纬度)、时间(年与月)和环境(包括各深度温度、各深度盐度和海平面高度)等变量。结果表明,标准化CPUE和名义CPUE在时空分布上呈相似的趋势。年CPUE随时间呈现下降的趋势,高CPUE经常出现在42°E~60°E、85°E~90°E、15°S~5°S和10°N~15°N的区域内。GLM和GAM分析都显示出经度是影响CPUE最重要的变量,可分别解释17.3%和23.81%的变异;纬度、经度和纬度的交互效应、年份、381 m水层温度、3...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胜龙 张禹 樊伟 戴阳
为了解印度洋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温跃层参数适宜分布区间及季节变化,采用Argo浮标剖面温度数据重构热带印度洋各月平均温跃层特征参数,并结合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OTC)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本文绘制了月平均温跃层特征参数和月平均CPUE的空间叠加图,用于分析热带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渔场CPUE时空分布和温跃层特征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温跃层上界深度、温度和下界深度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大眼金枪鱼中心渔场分布和温跃层季节性变化有关。夏季季风期间,高CPUE渔区温跃层上界深度在30~50 m,浅于冬季的50~70 m;温跃层上界温度范围为24~30℃。在冬季季风期...
关键词:
大眼金枪鱼 温跃层 印度洋 Argo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雪忠 杨胜龙 张禹 樊伟 伍玉梅
为了解热带印度洋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适宜的垂直和水平空间分布范围,采用Argo浮标剖面温度数据重构热带印度洋10℃、12℃、13℃和16℃月平均等温线场,网格化计算了12℃、13℃等温线深度值和温跃层下界深度差,并结合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OTC)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绘制了12℃、13℃等温线深度与月平均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CPUE)的空间叠加图,用于分析热带印度洋大眼金枪鱼中心渔场CPUE时空分布和高渔获率水温的等温线时空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垂直分布来看,热带印度洋中心渔场延绳钓高渔获率区域垂直分布在温跃层下界以下,在表层以下150-400 m深度区间。从水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国平 周应褀 许柳雄 姜文新
根据2004年8月-2005年3月在大西洋西部延绳钓作业捕获的大眼金枪鱼数据,对其摄食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西洋西部水域大眼金枪鱼主要摄食沙丁鱼、鱿鱼、虾类、乌鲂、帆蜥鱼等13种饵料类群,其中沙丁鱼为主要饵料。平均饱满指数和空胃率都有明显的月份变化。食物组成也有明显的月份变化,沙丁鱼是大眼金枪鱼的各月份主要饵料鱼种(平均为55.77%),其次是鱿鱼。当体长小于100cm时,随着体长增加,空胃率呈下降趋势;当体长大于100cm时,随着体长的增加,空胃率变化不大。当体长小于140cm时,平均饱满指数变化较大,当体长大于140cm时,平均饱满指数变化相对较小。各体长组大眼金枪鱼胃含物中沙丁...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国平 许柳雄
根据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农业部渔业观察员项目在热带大西洋西部水域调查所获得的渔业数据和现场表温数据,结合哥伦比亚大学网站下载的1°×1°表温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Marineexplore 4.0图示了各月钓获率及钓获率与表温关系的分布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11月的产量和CPUE均达到最高,分别为24.539 t和0.332 t/v.d。调查期间,各月钓获率大部分(80.3%)分布在表温高于26.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