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36)
2022(223)
2021(221)
2019(440)
2018(426)
2017(720)
2016(387)
2015(471)
2014(419)
2013(450)
2012(470)
2011(476)
2010(461)
2009(421)
2008(492)
2007(353)
2006(362)
2005(368)
2004(343)
2003(353)
作者
(1079)
(878)
(877)
(845)
(588)
(416)
(414)
(361)
(358)
(328)
(318)
(298)
(287)
(274)
(272)
(268)
(266)
(259)
(241)
(239)
(236)
(235)
(220)
(219)
(197)
(191)
(189)
(186)
(182)
(181)
学科
(2124)
经济(2121)
世界(1556)
世界经济(896)
问题(755)
经济问题(635)
中国(623)
(597)
贸易(596)
(586)
(568)
国际(550)
关系(508)
教育(460)
管理(441)
(421)
金融(421)
(402)
(378)
发展(368)
(367)
概况(357)
(348)
(341)
农业(290)
理论(283)
经济关系(272)
(261)
企业(261)
(257)
机构
大学(5843)
学院(5309)
研究(3528)
(2727)
经济(2686)
中国(2239)
(1879)
科学(1764)
研究所(1696)
(1556)
管理(1486)
中心(1305)
(1251)
(1246)
师范(1242)
教育(1224)
理学(1137)
北京(1128)
理学院(1110)
管理学(1106)
管理学院(1091)
师范大学(1087)
国际(1072)
科学院(1011)
(980)
(971)
社会(960)
研究院(957)
(920)
(819)
基金
项目(2684)
研究(2323)
科学(2082)
基金(1890)
(1699)
国家(1683)
社会(1418)
社会科(1335)
社会科学(1335)
科学基金(1245)
教育(1141)
成果(1096)
(890)
编号(856)
基金项目(848)
资助(786)
(753)
(738)
课题(734)
中国(724)
(701)
重点(682)
(677)
(635)
(629)
教育部(627)
国家社会(621)
自然(605)
发展(603)
(595)
期刊
(3896)
经济(3896)
研究(2880)
世界(1800)
教育(1701)
中国(1479)
国际(1155)
(1025)
世界经济(975)
农业(866)
(826)
(820)
管理(754)
经济研究(699)
科学(689)
学报(654)
大学(605)
(604)
(580)
论坛(580)
(521)
金融(521)
(446)
贸易(446)
技术(416)
图书(404)
国际贸易(403)
问题(400)
比较(396)
学学(395)
共检索到11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仲光友  
随着印度经济、科技实力的增强 ,印度的“军事强国”梦正日益变成现实。世纪之交 ,印度制定了新的军事战略目标 ,不断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 ,重点发展“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 ,不断地采取“惊世之举”为其“世界军事大国”梦营造声势。印度以慑服巴基斯坦和防范中国为借口迫不及待地发展军事力量尤其是核力量的做法 ,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和深刻忧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文富德  
本文在论述印度正在成为世界研发中心的基础上,主要分析印度成为世界研发中心的原因、影响与启示。作者认为,成为世界研发中心,对发展中大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佩西斯·卡巴塔  卡尔·因德弗思  黄懿杰  
全球经济中心将移向亚洲的判断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共识。因此,随着中产阶级逐渐扩大,印度这一新兴大国已经引起发达国家的注意。根据一些估计,印度的GDP将从现在的1.8万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近30万亿美元,成为届时世界上的第三大经济体。国家情报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30年,"印度可能会像今天的中国那样,成为全球的增长引擎"。然而,大部分人仍然认为印度经济还是靠信息技术(IT)产业驱动。事实上,IT产业仅占印度经济的7.5%,吸收就业也很有限。它仅仅是驱动因素之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常晓光  
转为以内需为主导的日本经济,1990年度的国民生产总值为435.4万亿日元其中以个人消费为中心的民间最终消费支出达248万亿日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7%。日本人用于消费方面的支出与企业设备及住宅方面的投资相比,其消费支出所占比重显得格外突出。根据日本总务厅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全国性消费状况调查,1989年日本两人以上的普通家庭,月平均消费支出为305196日元,与5年前的1984年相比,增加了9.8%,而1984年与前一个5年的1979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莉迪娅·费尔南迪斯  骆淑丽  田文华  
印度的教育及其有关课程的变化有着很长的历史,现在的印度根植于过去的历史渊源,今天遍及全国的意识形态教育也有其历史渊源。本文回顾并剖析了印度教育及课程发展的历史和左右其发展的原因,可以看到,由政府和当权者支持的课程存在着偏激和歪曲历史的因素。印度的意识形态教育试图重塑年轻一代的思想,通过给所有的沙文主义者、蒙昧主义者和那些试图使各种宗教同化的人群灌输印度激进派的思想来清洗他们的大脑。遍步全国的由(国民志愿服务团 RSS)主办的学校,都在歪曲历史以适应他们的思想体系。意识形态课程所灌输的价值观将使印度走向潜在的危险,因此,在当前的环境中,印度必须规划教育的内容和进程,寻求本土文化与印度文明的整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桂梅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浪潮方兴未艾。伴随着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深化,又一个具有潜在竞争力的经济集团——环印度洋经济圈正在兴起。1995年4月18日,南非、印度、澳大利亚、毛里求斯、肯尼亚、新加坡、阿曼环印度洋7国在毛里求斯集会,签署了一项推动环印度洋经济圈计划的联合声明,宣布环印度洋经济合作组织正在启动。这是印度洋地区国家有史以来第一次为发展经济而联合起来,将成为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震  
本文认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国土面积最大的几个国家,在打破税制路径依赖的过程中,在认识和采纳消费型增值税过程中,面对国内维持现状的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强大影响,增值税改革的决策是异常痛苦的过程。美国迄今为止未实行增值税,印度的增值税改革也未能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欧盟作为增值税改革的成功实践者,其改革进程也充斥着政策妥协与延期实施。本文通过对世界大国增值税类型选择规律的分析,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路径和方案,权衡各方面利益,保证改革在曲折中前行。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贾庆国  理查德·罗斯克兰斯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和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之间的国力差距在缩小。不少观察家担心,武装冲突将随之发生。在近代历史上,出现过七次大国崛起,挑战现存强国,其中六次都导致了冲突。但是,本文指出,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崛起将是和平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项俊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现代保险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4年8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险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保险业将深入贯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日本的日产汽车公司很早以前就致力开展全球性的生产、销售和开发活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华  
印度经济学家桑贾亚·巴罗认为,印度经济已走出5年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低谷时期,迈入适度高增长和适度通胀的“增胀”时期.多数印度经济学家似乎都同意了这一观点.当前经济有喜有忧据巴罗分析,印度经济增长率1981—1990年平均为5.5%,高于1960—1980年的3.5%;1981—1990年年均通胀率为7%,稍低于1960—1980年的8%.按照印度的标准,80年代可以算是印度经济的适度高增长与适度通胀并存的时期.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朱民  
全球金融危机的内在根源是:金融自由化带来了从内部毁坏金融经济的因素、不受约束的金融发展、债务负担普遍提高、全球范围内需求疲软、全球收入不公平恶化,以及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的自大和骄傲。大萧条式的危机是不可避免的,这是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常态。危机是一场全球冲击,必然带来全球大转型,而大转型则必然带来更大的全球冲击。现有的经济学理论、金融自由化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都将不可持续。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未知的新世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晔  
本文通过研究微博的发展现状,分析微博创新带给世界的巨大影响,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议应充分发挥微博平台的积极作用,将微博作为政府关注民意和服务民生的新平台;加强对微博传播内容的管理创新;鼓励开展基于微博平台的应用开发研究;加强微博商业赢利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吴晓求  
当前金融危机是经济周期的必然结果,其直接原因是以美元为核心的单体国际货币体系和保护主义日益严重导致的全球经济的长期失衡,要通过这场金融危机来平衡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的关系。因此,建立多元的国际货币体系,是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最重大的金融制度的变革。目前金融还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心脏,不能因为金融危机而停止中国金融的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同时,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两个难得的机遇,即人民币的国际化和全球金融中心的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