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25)
2023(19426)
2022(16964)
2021(15761)
2020(13507)
2019(31295)
2018(30612)
2017(57586)
2016(31871)
2015(36144)
2014(36077)
2013(35458)
2012(32800)
2011(29831)
2010(29630)
2009(27659)
2008(27559)
2007(24047)
2006(20712)
2005(18152)
作者
(96341)
(80519)
(79953)
(76186)
(51161)
(38755)
(36414)
(31716)
(30497)
(28764)
(27372)
(27221)
(25607)
(25282)
(24958)
(24941)
(24860)
(23784)
(23124)
(23090)
(20351)
(19678)
(19635)
(18322)
(18085)
(17959)
(17850)
(17820)
(16391)
(16145)
学科
(125773)
经济(125633)
管理(89178)
(85047)
(70371)
企业(70371)
方法(60615)
数学(52757)
数学方法(52034)
(33922)
(32527)
中国(32222)
(31400)
业经(27488)
(24193)
贸易(24185)
地方(23947)
(23477)
农业(22638)
(21535)
理论(21312)
(21120)
财务(21039)
财务管理(20993)
企业财务(19879)
(19707)
技术(19085)
环境(19007)
(18357)
银行(18263)
机构
大学(461687)
学院(458202)
(176302)
管理(175381)
经济(172463)
研究(156271)
理学(152968)
理学院(151151)
管理学(147995)
管理学院(147186)
中国(113906)
科学(103088)
(98144)
(86931)
(80958)
(78934)
业大(76520)
研究所(74734)
中心(71454)
农业(68963)
(66880)
财经(64248)
(61593)
北京(61281)
师范(60840)
(58446)
(56126)
(54031)
经济学(52932)
技术(50059)
基金
项目(320037)
科学(248552)
基金(230691)
研究(223982)
(205310)
国家(203635)
科学基金(171997)
社会(138757)
社会科(131260)
社会科学(131220)
(126082)
基金项目(122555)
自然(116018)
自然科(113325)
自然科学(113283)
自然科学基金(111232)
(107510)
教育(104272)
资助(95616)
编号(90418)
成果(73246)
重点(72732)
(69490)
(67370)
(65779)
课题(62810)
科研(62521)
计划(61627)
创新(61503)
大学(58973)
期刊
(185846)
经济(185846)
研究(127026)
学报(86526)
中国(82765)
(77772)
科学(74234)
大学(63487)
(60861)
管理(60802)
学学(59882)
农业(53302)
教育(49943)
技术(38514)
(35133)
金融(35133)
财经(30815)
业经(30620)
经济研究(30143)
(28145)
(26351)
(24804)
图书(24524)
问题(24425)
科技(22967)
业大(22896)
技术经济(21594)
统计(21269)
理论(20967)
资源(20546)
共检索到656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梁江禄  胡涤非  
政治信任水平是一国政权合法性的重要衡量指标,依据世界价值观调查组织1989—2007年的调查数据,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印度政治信任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这18年间,印度第一个世代的政治信任水平比较高,第二、三个世代政治信任水平持续下降,第四个世代政治信任水平又回升;就部门而言,印度"国土防御部门"政治信任水平较高,"国家治理部门"政治信任水平较低,各政治组织的政治信任也存在着差异。研究还发现,社会信任对印度政治信任世代变迁的影响力弱小,主观幸福感、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政治态度、国民背景等变量对印度政治信任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但在不同世代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成  黄维盛  
本文基于1990年至今五轮世界价值观调查中国部分的微观数据,构建了中国居民税收道德的有序Probit模型,并分别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和半非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居民的税收道德受人口统计学因素、社会—经济学因素以及个体观感因素的影响。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居民的税收道德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且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居民税收道德的下滑幅度也存在差异。因此,提高税收道德和税收遵从水平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成  黄维盛  
本文基于1990年至今五轮世界价值观调查中国部分的微观数据,构建了中国居民税收道德的有序Probit模型,并分别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和半非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居民的税收道德受人口统计学因素、社会—经济学因素以及个体观感因素的影响。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居民的税收道德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且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居民税收道德的下滑幅度也存在差异。因此,提高税收道德和税收遵从水平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凯波  刘小兵  
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是收入再分配的两个基本手段,本文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2007)的微观数据从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两个角度分析了社会公众对利用累进性税收政策和国家生活保障制度偏好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客观收入分配状况对累进性税收的偏好程度有显著影响,而主观收入分配满意度对国家生活保障制度的偏好程度有显著影响;(2)收入分配状况对收入再分配偏好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和阶层差异,西部地区居民和社会地位较低阶层居民对收入再分配偏好比其他群体高。财政政策影响收入再分配偏好的作用渠道检验结果显示征收更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凯波  刘小兵  
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是收入再分配的两个基本手段,本文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2007)的微观数据从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两个角度分析了社会公众对利用累进性税收政策和国家生活保障制度偏好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客观收入分配状况对累进性税收的偏好程度有显著影响,而主观收入分配满意度对国家生活保障制度的偏好程度有显著影响;(2)收入分配状况对收入再分配偏好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和阶层差异,西部地区居民和社会地位较低阶层居民对收入再分配偏好比其他群体高。财政政策影响收入再分配偏好的作用渠道检验结果显示征收更高比例的个人所得税和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力度并不能改变收入分布排序状况,但对收入分配状况的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增强国家对个人生活的保障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社会公众的获得感、降低收入再分配偏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振华  黄外斌  
民众使用互联网对政治信任产生了影响,互联网使用频率越高,民众的政治信任感会显著地更低。这一现象可以从互联网使用对价值观影响上得到解释。互联网使用使得民众趋向于自我表达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互联网使用频率越高,民众的公平感、政治参与意识、公民意识、环境意识会越强,更强调政府责任,更能宽容、平等对待他人的行为等等。自我表达价值观增强是互联网使用降低政治信任的中间机制,自我表达价值观的增强降低了政治信任。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彭代彦  闫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虽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却在不断加深。社会信任感是影响个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世界价值观调查(WVS)中国部分数据研究发现,与"认为大多数人不可信且需特别小心谨慎"的人相比,"认为大多数人可以信赖"的人报告对生活满意的概率较高(3.3%),报告对生活不满意的概率较低(0.9%),在1995年、2001年和2007年的三次调查中,除东部地区和高收入人群亚样本无显著影响外,这一结论都成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薪喜  
文章从文化论角度分析了世俗价值观与自我解放价值观对中国政治信任的影响。在维泽尔"自我赋权"的理论框架下,"物质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通过自我解放价值观的中介作用影响着政治信任。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2012年中国区的调研数据,文章发现个人生活条件对政治信任的直接效应更加明显,但通过自我解放价值观的中介效应仍近似存在;受教育程度通过两个价值观变量的部分中介效应对政治信任产生负作用;现代信息获取方式直接对政治信任产生负作用;传统信息获取方式通过世俗价值观的中介效应对政治信任产生正向作用。世俗与自我解放价值观均对政治信任产生负作用,其中,世俗价值观的影响更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强  
本文根据第六轮世界价值观调查项目的中国数据,描述了城乡居民阶层认同的分布情况,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考察了职业特征和生活感知两组变量对居民主观阶层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性质差异、工作独立性和工作权威性等就业过程中的个人职业状态和属性对阶层认同具有显著效应,即脑力劳动比重大、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程度高以及具备管理他人的工作权力更易获致较高的阶层地位认同;个人生活满意度、生活愉悦度和自评健康状况等主观感知与阶层认同也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体现出社会成员不同维度主观体验之间的连带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强  
本文根据第六轮世界价值观调查项目的中国数据,描述了城乡居民阶层认同的分布情况,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考察了职业特征和生活感知两组变量对居民主观阶层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性质差异、工作独立性和工作权威性等就业过程中的个人职业状态和属性对阶层认同具有显著效应,即脑力劳动比重大、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程度高以及具备管理他人的工作权力更易获致较高的阶层地位认同;个人生活满意度、生活愉悦度和自评健康状况等主观感知与阶层认同也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体现出社会成员不同维度主观体验之间的连带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致陆  肖海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羊毛生产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由南方地区向北方地区进一步集中的变化趋势。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1985-2010年中国羊毛生产布局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羊毛和羊肉的比价、畜牧业综合比较优势、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非农就业机会、政府政策扶持力度、运输条件、自然灾害、禁牧政策等都是影响中国羊毛生产布局变迁的因素;从总体上来看,经济因素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羊毛生产布局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羊毛生产布局逐渐从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转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荔  沈红  
本文运用2007年和2014年我国高校教师调查数据,采用基尼系数等指数分析我国高校教师收入差距状况后发现,我国高校教师总体收入差距随时间变化不明显。夏普里值回归分解结果显示,教师工作特征,特别高校教师职称等级是导致收入差距的最重要因素,其作用长期居于收入决定因素的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工龄。人力资本特征,包括教师教育程度、海外教育经历和所属学科也是影响教师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院校特征对收入差距的贡献呈现上升趋势,而家庭特征对收入差距的贡献则有所下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叶子荣  马东山  
国家审计质量可以从揭示功能和抵御功能两个角度来解读。在充分考虑审计需求和审计供给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2002—2007年30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样本,从国家审计质量链条的角度,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我国国家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我国国家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国家审计质量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维平  
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的价值观随着社会变化而变迁,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价值核心由群体本位向个人本位变迁,价值取向由单一向多元变迁,价值目标从理想主义向现实性变迁。影响价值观变迁的主要因素有:社会转型与经济结构变化,意识形态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文化与社会思潮,高校改革与个体心理因素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应重点抓住以主导价值统领主体价值和主流价值;确定恰当的价值观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价值观教育途径和方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肖唐镖  孔卫拿  
中国农村民主治理的实际状况究竟如何,近10年来它有了怎样的变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文章利用2002~2011年三波全国农村调查数据资料来进行分析,将村级民主治理细分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及监督和民主自治三个层面,并以村级基本公共品供给绩效来观测民主治理的实际效果。研究表明,以村民代表会议议决的决策实践已渐趋常规化,以民主理财为核心的民主管理组织建构已逐步健全,但村庄"一事一议"的开展力度仍需加强;民主监督的功能发挥取得了较大发展;民主自治仍受到上级政府的干预,但在日常治理的过程中乡村关系日益松散;村级基本公共品供给绩效已稳步提升,但同时也面临较大压力。影响基层民主治理及其绩效的因素是多元的,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