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15)
- 2023(12748)
- 2022(10447)
- 2021(10190)
- 2020(8427)
- 2019(19124)
- 2018(18675)
- 2017(35305)
- 2016(19026)
- 2015(21190)
- 2014(20473)
- 2013(20150)
- 2012(18933)
- 2011(17226)
- 2010(17644)
- 2009(16515)
- 2008(16550)
- 2007(15327)
- 2006(13777)
- 2005(12682)
- 学科
- 济(73727)
- 经济(73644)
- 管理(68970)
- 业(63331)
- 企(55210)
- 企业(55210)
- 方法(27305)
- 中国(26286)
- 财(24120)
- 数学(22537)
- 数学方法(22304)
- 农(20467)
- 技术(19854)
- 制(18506)
- 业经(18493)
- 策(17006)
- 贸(16758)
- 贸易(16745)
- 易(16443)
- 银(16223)
- 银行(16212)
- 行(15573)
- 地方(14192)
- 划(13913)
- 融(13854)
- 金融(13854)
- 务(13446)
- 财务(13403)
- 财务管理(13369)
- 农业(13342)
- 机构
- 大学(260681)
- 学院(259709)
- 济(119485)
- 经济(117137)
- 管理(106429)
- 研究(93458)
- 理学(88597)
- 理学院(87666)
- 管理学(86890)
- 管理学院(86287)
- 中国(77153)
- 财(59057)
- 京(56305)
- 科学(48924)
- 所(45511)
- 财经(44180)
- 中心(42809)
- 江(40631)
- 研究所(40356)
- 经(40295)
- 北京(36822)
- 经济学(36351)
- 院(33774)
- 范(33167)
- 师范(32988)
- 农(32741)
- 财经大学(32689)
- 经济学院(32439)
- 州(32126)
- 商学(28966)
- 基金
- 项目(160269)
- 科学(129464)
- 研究(126037)
- 基金(117956)
- 家(100397)
- 国家(99564)
- 科学基金(86626)
- 社会(82793)
- 社会科(78681)
- 社会科学(78663)
- 基金项目(60624)
- 省(59744)
- 教育(57428)
- 自然(51603)
- 划(50753)
- 自然科(50505)
- 自然科学(50495)
- 编号(50070)
- 自然科学基金(49716)
- 资助(47762)
- 成果(43174)
- 创(38983)
- 部(37671)
- 课题(35823)
- 重点(35762)
- 创新(35521)
- 发(35438)
- 国家社会(35069)
- 教育部(33335)
- 性(32832)
- 期刊
- 济(140553)
- 经济(140553)
- 研究(89198)
- 中国(62702)
- 管理(48414)
- 财(47273)
- 教育(32641)
- 科学(32631)
- 融(32556)
- 金融(32556)
- 农(30157)
- 学报(28328)
- 技术(23938)
- 大学(23494)
- 经济研究(23262)
- 财经(22692)
- 学学(21325)
- 农业(20462)
- 业经(20273)
- 经(19778)
- 贸(17281)
- 问题(17206)
- 国际(16428)
- 世界(15833)
- 技术经济(14750)
- 业(14388)
- 坛(14336)
- 论坛(14336)
- 科技(14072)
- 现代(13420)
共检索到429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封颖 吴家喜 李恩敬
近年来印度政府提出要从服务业大国迈向创新型国家,并围绕加强科技创新的战略规划和前瞻部署、强化科技创新的管理协调职能、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印度创新模式",提出包容性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科技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强化科技创新的法律保障和政策体系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本文探讨了印度政府这些加强科技创新管理的新举措,结合中国情况,分析了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晓蕾 吴凡 李子怡
2019年7月7日,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以下简称"德银")再次宣布重大战略转型(以下简称"新战略"),引发市场对该行经营的高度担忧。一是业务重组方面,德银计划全部退出投行板块下股票销售及交易业务,减少固定收益销售及交易业务的资本占用。重组成立企业银行部,重磅回归传统商行经营。二是改善经营效率方面,德银将在2022年底前裁员1.8万人以减少60亿欧元开支。三是数字化转型方面,该行将投入130亿欧元组建数字化转型团队,运用数字科技升级业务系统并创新业务流程,打造精简型银行。论文对德银战略转型的背景、动因、内容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德银事件对中国银行业经营与发展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
德意志银行 战略转型 分析与启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庆哲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着力推动协同创新,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公布了实施方案,并启动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作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行业特色型高校长期以来坚持产学研合作办学,在推动协同创新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行业特色高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尹文耀
2014年9月9~10日,"中国重大战略性人口科学与政策问题"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和社科院系统的近3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人口理论和政策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相关内容综述如下。一、关于中国人口理论问题的讨论(一)人口学的理论研究针对社会学者对人口学理论的质疑,有学者认为,人口学更多的是以数字和统计事实说话,而社会学则更侧重于理论解释与理论建构。人口学有很好的描述理论、预测理论,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本刊采编中心
10月中旬,国际咨询机构Gartner发布的"2019十大战略性技术趋势"认为,以智能设备为基础的智能数字网络,将带来越来越有洞察力的数字服务。一、自主设备。机器人、无人驾驶飞机和自动驾驶汽车等自主设备,将依靠AI(人工智能)驱动的开发,自动执行以前由人类执行的功能,实现与人和环境更自然、更高级的交互。
关键词:
区块链 量子计算 智能空间 AI 沉浸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本刊采编中心
<正>近日,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了2024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其背后的共同主题是AI。1.全民化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可以让企业用户访问并使用大量内部和外部信息源,这将极大促进企业知识和技能的全民化。更多企业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或模型,或在生产环境中部署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尔林 姚爱军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简称战略环评)是加拿大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尽管加拿大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发展较快,形式多样,但其战略环评的理念及方法却有其一般的规律和特点。本文将介绍加拿大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理念、特点及评价方法,分析加拿大战略环评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加拿大 战略环评 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茉楠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正在成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历史变革。因此,为在全球新一轮竞争中把握主导权和主动权,我国亟待学习国际有益经验,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新经济增长,缩小"创新鸿沟"。这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重大历史抉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缨
一、政府采购支持重大战略性技术发展的作用和局限 (一)政府采购扶持重大战略性技术发展的特殊作用。 1.创造和补充出一个市场或类市场,帮助各类重大战略性技术在其技术发展早期顺利获得下一步发展必须的市场实现。 成熟的政府采购不仅购买货物,还更多关注购买工程服务和劳务,因此,它不但可以作为技术产品化之后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胡海鹏 袁永 康捷
21世纪以来,德国颁布了多个高科技战略,并制定了系列科技创新政策,全面指导德国创新发展,使德国成为国际创新发展的典范。2016年,德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位居世界第10。本文深入探讨德国近期科技创新战略及其成效显著的科技创新政策经验,提出对我国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启示建议。
关键词:
德国 创新战略 创新政策 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飞 庄贵阳 付加锋 宋玉祥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不仅是一个选择、一种必须,而且是要解决在怎样程度的速度和规模上促进其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问题。世界各国各级政府和商业部门在调整贸易、融资和生产计划方面的决策上,提出了无数的低碳政策措施,发起各种低碳倡议。为避免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必须借鉴国际经验教训,中国要以超前的眼光对低碳经济进行战略部署,尤其要避免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被高碳排放锁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 转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云华 赵俊超 殷浩栋
欧盟在其成员国实施统一的农业政策,即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这一政策产生近60年来,已进行3轮大的改革和数次调整,呈现出5个显著趋势:市场支持政策力度越来越小直至微弱水平、农业补贴从与产量挂钩转向与产量脱钩、政策领域从扶持农业生产转向农业农村综合发展、逐步实现绿色生态转型、政策手段先繁后简。这对中国农业农村政策制定有5点启示:一是农产品市场支持政策与农业补贴政策不能总是"慢半拍",而应与国际节奏保持同步甚至引领;二是市场支持政策应回归本意,着力发挥防范和托底作用;三是优化简化补贴门类,补贴目标由农业生产转向农民收入;四是拓展政策视野,从注重农业产量转向农业综合发展,从关注农业转向农村全面发展;五是提高政策前瞻性,促进农业农村绿色生态转型。
关键词:
欧盟 共同农业政策 转型趋势 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馨
"中国制造2025",是新时期为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而实施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现实基础和发展差距并存、潜在需求和供给短板并存等新的客观形势。应对这些新形势,我国制造业应走创新化、服务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四化"发展路径,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新形势 “四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馨
"中国制造2025",是新时期为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而实施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现实基础和发展差距并存、潜在需求和供给短板并存等新的客观形势。应对这些新形势,我国制造业应走创新化、服务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四化"发展路径,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新形势 “四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馨
"中国制造2025",是新时期为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而实施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现实基础和发展差距并存、潜在需求和供给短板并存等新的客观形势。应对这些新形势,我国制造业应走创新化、服务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四化"发展路径,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新形势 “四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