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0)
2023(11114)
2022(9422)
2021(8837)
2020(7024)
2019(16395)
2018(16028)
2017(30917)
2016(16403)
2015(18649)
2014(18531)
2013(18516)
2012(17844)
2011(16663)
2010(17033)
2009(15767)
2008(15742)
2007(14019)
2006(12899)
2005(12062)
作者
(45621)
(38008)
(37956)
(36316)
(24786)
(18069)
(17474)
(14876)
(14592)
(13817)
(13193)
(12647)
(12465)
(12409)
(12162)
(11626)
(11419)
(11013)
(10906)
(10703)
(9901)
(9272)
(9181)
(8729)
(8704)
(8644)
(8391)
(8344)
(7688)
(7592)
学科
(80574)
经济(80491)
(44207)
管理(43849)
(33866)
企业(33866)
方法(28819)
中国(28125)
数学(24875)
(24683)
数学方法(24666)
贸易(24665)
(23991)
(22467)
地方(21233)
业经(17399)
(16438)
(15382)
(14866)
银行(14855)
农业(14784)
(14527)
(14513)
(14418)
金融(14417)
(12747)
环境(12376)
(11895)
地方经济(11750)
关系(11449)
机构
学院(240924)
大学(240530)
(116814)
经济(114709)
研究(92743)
管理(89476)
理学(75397)
理学院(74469)
管理学(73557)
中国(73437)
管理学院(73069)
(52624)
(52255)
科学(49203)
(46219)
研究所(41380)
财经(40709)
中心(40074)
经济学(37232)
(37091)
(36287)
北京(34589)
(33926)
师范(33770)
经济学院(33485)
(33323)
(33113)
财经大学(29869)
(29049)
师范大学(27389)
基金
项目(147129)
科学(118222)
研究(115015)
基金(108125)
(92207)
国家(91418)
科学基金(78052)
社会(76466)
社会科(72646)
社会科学(72635)
基金项目(54862)
(53647)
教育(52311)
(46133)
编号(46130)
自然(45608)
资助(45497)
自然科(44568)
自然科学(44558)
自然科学基金(43824)
成果(39535)
(36693)
(34978)
重点(33376)
课题(33357)
国家社会(32182)
发展(31988)
(31518)
中国(30958)
教育部(30846)
期刊
(137982)
经济(137982)
研究(85267)
中国(52983)
(36626)
管理(36441)
(32393)
(30400)
金融(30400)
科学(30381)
教育(29516)
学报(27606)
经济研究(24260)
农业(22508)
大学(22503)
业经(22067)
(21701)
学学(20660)
财经(20456)
国际(20325)
技术(19793)
问题(19036)
(17831)
世界(16839)
(12616)
技术经济(12291)
商业(12195)
(11900)
论坛(11900)
现代(11648)
共检索到393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亢升  
新世纪以来,印度希望借助国际市场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谋求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发展与经济地位逐年提高的非洲地区和国家的经贸关系,成为印度经贸战略和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印度经贸政策的深刻调整,对非洲市场、资源尤其是能源的迫切需求,印度通过充分利用其地缘经济优势、中小企业强项、与非洲地区组织特殊关系以及"软实力"等资源与手段,与非洲的良性经贸关系逐步建立,国际影响也备受瞩目。管窥和客观评析印度对非洲的经贸策略,裨益于我们对印度与非洲经贸关系发展趋势和可能影响的准确判断,亦裨益于新世纪中非"双赢"经贸关系的构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亢升  
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能源需求大增以及国内石油资源储产量有限无法满足需要的现实,加剧了印度对海外石油的依赖,石油外交成为新时期印度维护石油供给安全的主要路径选择。随着非洲石油资源储产量的持续上升,在世界石油供给市场上作用的凸现,非洲成为印度新时期石油外交的重点地区之一。探究印度在非洲石油外交的背景、路径、成效及挑战,对客观评价印度对非洲石油外交的态势以及印非关系现状定有裨益。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长文  
中国与南亚的大国印度是近邻,又都是文明古国和世界上人口最多、市场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印度还是与我国建交最早的国家之一,两国发展经贸合作的潜力巨大。但是中印建交52年来,由于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一直不很稳定,所以两国经济贸易往来多年来也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直到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两国关系的逐步改善,两国经济贸易发展的步伐才有所加快。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晓通  赵柯  
一、中美经贸关系面临的五大问题(一)中美贸易摩擦经常化、政治化在中国经济实力不断上升,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背景下,美国近年来以中国实施不公平竞争为由,频繁地对中国输美商品实施"反倾销"、"反补贴"和"337调查"以及其他形式的制裁,使得中美贸易摩擦经常化。根据荆林波主持的中国社科院财贸所一项研究中的统计,2006—2010年我国共遭受"双反"调查37起,其中60%来自美国;同时,美国还多次启动"特保"调查,涉及产品主要是中国对美出口量巨大的钢铁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瑜  
非洲拥有丰富的资源。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丰富的资源使非洲成为许多国家努力开发的目标。本文阐述了非洲的经贸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关系,并提出了发展中非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星  孙建中  
新世纪中非经贸往来在产业结构上具有极强的互补性。重新审视中非之间的经贸发展 ,必须以“进取型”和“走出去”战略为指导 ,在国际资本运动过程和跨国直接投资方式中寻求国家的“动态比较利益”。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米军  
从苏联到原超级大国的继承者俄罗斯 ,它们与世界经济强国日本的双边经贸合作关系及其发展状况备受世人关注。俄罗斯独立后尤其是近一个时期以来 ,俄日出于各自的需要 ,努力推动与对方在经济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本文试图从苏日到俄日来考察半个多世纪的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 ,并揭示其发展特点 ,探究其发展缘由。最后分析了俄日经贸合作发展对中国贸易合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的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志娜  
利用1995~2012年数据定量考察了非洲内部贸易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结论显示长期以来内部贸易在非洲整体贸易的份额仅占10%左右,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地区。阻碍非洲内部贸易发展的原因可以归纳为:非洲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区域内非关税壁垒不断增加、经济结构互补性差以及其他因素。对此,进一步研究了扩大内部贸易对非洲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以及中国为促进非洲内部贸易的外贸政策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春丽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福建日益重视与拉丁美洲的经贸合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当前福建与拉美的经贸合作还存有一定问题,如双向投资规模较小、项目单一,贸易规模有所波动、国别分布也有差异等。未来,从福建与拉美国家的比较优势来看,在贸易方面,福建应加强与拉美国家在能源、农产品、纺织、机电等产品的合作;在投资方面,福建可加强与拉美国家在矿产资源开采与加工、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建设、木材加工、渔业养殖与加工等领域的合作。就合作的重点国家而言,应包括近年来与福建合作较为密切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哥伦比亚等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春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何新浩  
谈论世界经济和发展对外贸易,人们总是想到发达的西欧、北美和高速发展的东南亚,而对西亚和非洲则往往不够重视,甚至近乎忘却。实际上,不论从这个地区的固有优势,还是从近年来所发生的变化,都清楚表明,这个地区将是一个潜力颇大的市场。发展对西亚、非洲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关系,不仅是维护和发展我国对这一地区各国的传统友好关系所需,而且双方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天华  
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但潜力仍然很大。本文通过分析中印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21世纪初中印经贸关系发展的前景及促进中印经贸关系持续发展的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小雪  
一、冷战期间印欧关系集中在经济技术合作领域在独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印度与欧洲的关系发展十分缓慢。这主要由三个事实决定:一是印度与欧洲相去甚远,战略利益重合较少,而且二战后印度在意识形态领域偏向苏联,双方自然在政治上也就保持一定距离。二是印度自身经济发展缓慢,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