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1)
2023(8113)
2022(6440)
2021(6218)
2020(4811)
2019(10830)
2018(10599)
2017(20081)
2016(10743)
2015(11531)
2014(11071)
2013(10820)
2012(9939)
2011(9031)
2010(9617)
2009(9176)
2008(8124)
2007(7429)
2006(6786)
2005(6240)
作者
(27289)
(23361)
(22686)
(21651)
(14263)
(11131)
(10387)
(8913)
(8843)
(8214)
(7876)
(7698)
(7100)
(7045)
(7022)
(6971)
(6723)
(6671)
(6492)
(6404)
(5786)
(5571)
(5529)
(5521)
(5414)
(5275)
(5263)
(4853)
(4726)
(4709)
学科
(48580)
(41567)
经济(41518)
(35881)
农业(32694)
(25478)
金融(25478)
(22653)
银行(22647)
(22086)
中国(18911)
管理(18516)
业经(17631)
(14541)
企业(14541)
(13194)
农业经济(12496)
地方(12399)
中国金融(10948)
(10184)
(9744)
方法(9605)
(9370)
农村(9350)
(8975)
数学(8719)
数学方法(8647)
发展(8525)
(8514)
(7553)
机构
学院(139632)
大学(131937)
(60112)
经济(58787)
管理(49584)
研究(48425)
中国(46094)
(44742)
理学(42099)
理学院(41710)
管理学(41116)
管理学院(40882)
农业(33506)
科学(26569)
(26523)
(26471)
中心(26154)
业大(25895)
(23676)
(22353)
研究所(21141)
财经(20261)
(20036)
农业大学(19996)
银行(19342)
(18852)
师范(18687)
(18601)
(18483)
(18285)
基金
项目(89179)
研究(73345)
科学(69152)
基金(61875)
(52356)
国家(51697)
社会(46272)
科学基金(43738)
社会科(43331)
社会科学(43322)
(37413)
编号(33122)
基金项目(32757)
教育(32179)
(29093)
(27708)
成果(26940)
自然(23967)
资助(23607)
自然科(23346)
自然科学(23344)
自然科学基金(22928)
课题(22142)
(21899)
(20213)
重点(19906)
(19874)
(19449)
(19155)
国家社会(19134)
期刊
(75480)
经济(75480)
(53520)
研究(41384)
农业(36035)
中国(35638)
(33721)
金融(33721)
学报(19498)
业经(19423)
科学(18680)
(18222)
教育(17650)
大学(16667)
(16089)
学学(15918)
农村(14557)
(14557)
农业经济(14387)
管理(13515)
技术(12206)
问题(10688)
世界(10320)
(9408)
农村经济(9122)
财经(9116)
经济研究(8841)
社会(8624)
经济问题(8560)
社会科(7853)
共检索到227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于楠  冉晓东  杨雪  
金融互联(financial linkage)是指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之间任何能够扩展农村金融服务的互惠式战略合作(Pagura和Kirsten,2005)。印度尼西亚是亚洲较早尝试农村金融互联机制的国家之一,本文拟将对其农村金融的互联1实践运行模式、监管框架及风险防范进行分析,旨在对推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延敏  焦倩雯  
通过对印度尼西亚农村金融联结制度背景和实践的分析,以参与农村金融联结的主体间的信息流、资金流、服务流和控制流差异为依据,提出印度尼西亚的金融联结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模式,以及不同参与主体的倾向。印度尼西亚农村金融联结制度建立的经验有:政府应承担农村金融联结发起人的角色,优先选择微型金融组织较为发达的地区建立农村金融联结制度,建立与区域金融发展的实际相适应联结模式。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邵锋  
印度尼西亚财产税改革作为综合税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在公平的基础上实现地方财政税收的最大化。因此,印尼在过去的17年里致力于对改革财产税相关政策及执行方式的变革。到目前为止,改革在增加收入、改善结构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对我国的财产税改革具有启示。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金波  小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志刚  张宇清  
通过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以促进农村脱贫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之共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研究大量国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三个南亚国家农村金融实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总结分析了构建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基本经验和要求,提出了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宇航  陈永正  
1.以实现财产税收入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财产税的改革必然面临较大阻力,即使是在美国这样一个财产税制度十分健全和完善的国家,公众对财产税的反感程度也相当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在保持自身政治合法性与运用财产税达到一系列社会、经济目标之间保持平衡。这种脆弱的平衡使在发展中国家的财产税改革很难达到刺激私人投资、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等目标。首先,发展中国家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均衡,落后地区工业和商业的投资决策更多取决于基础设施的状况、与供应商和主要市场的距离、要素投入的可获得性和成本等,财产税在这些地区所能提供的激励在投资者的成本——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鞠海龙  
印度尼西亚是毗邻马六甲海峡的群岛国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印度尼西亚在亚太地区地缘战略地位,也决定了它与众不同的海上安全政策。通过对印度尼西亚海上安全政策的内容和目标的论述,分析了影响其海上安全政策走向的因素,认为尽管印度尼西亚的海上安全政策将在美国和南海地区形势的影响下出现一些波动,但是,其总体政策不会脱离维持地区和平、推动与周边国家合作,以及不与任何区域外强国结盟的政策轨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万霞  
本文首先结合日本经济社会背景,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并从组织结构、信贷事业内容、功能等方面,重点对日本农协的实践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日本农村金融的特点:主要是重视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注重协作金融、地区性金融以及发挥金融的指导功能。通过借鉴日本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提出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应重视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的信用合作,鼓励其他合作性非正规金融组织发展,加强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崇伯  
一、改革前金融体系的特点与弊端 印度尼西亚的金融体系是在苏哈托执政以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67年新政府为稳定社会秩序和发展经济,决定建立一套完善的金融体制。70年代以后,印尼金融业在政府积极扶植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有了较快的发展,各种银行、金融和保险公司纷纷建立,到80年代初本国的现代金融体系已初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赴印度农村金融服务考察团  臧景范  
为借鉴国际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经验,加快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着力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农村金融竞争不充分”问题,切实提高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冉杰  
印度农村金融体系在政府强烈干预下建立并发展壮大,农村金融覆盖率、支农贷款、农村金融品种迅速增长,但同时逐渐反映出经营效率低下、农村金融资源分布不均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吸取印度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加快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我国应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和丰富金融品种;正确认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注重农村金融资源公平分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振海  
金融服务"三农"是世界性难题。与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巴西同样重视农村金融的发展,两国在几十年的不断摸索和创新中,逐步发展出具有本国特色的农村金融体系,成功地扶持了一批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翁锡辉  
印度尼西亚是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1980年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为147,490,298人,仅次于中国、印度、苏联、美国,是世界第五人口大国。由于人口高速增长,给本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压力,引起政府和人民的重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玲者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提升农村弱势群体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面向偏远地区的农户提供服务仍面临巨大挑战。肯尼亚通过发展基于移动运营商开发的手机银行业务M-Pesa,为无数被正规金融排斥的用户提供了小额支付、汇款、贷款等多种金融服务,其成功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为此,本文从肯尼亚M-Pesa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M-Pesa发展在增加收入、减少贫困等方面的作用,从其准确的市场定位、独特的运营模式、明晰的代理商体系,以及有效的营销和激励等角度系统地总结了其成功经验,并指出了对中国农村地区发展移动金融的有关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