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
2023(1108)
2022(976)
2021(889)
2020(855)
2019(1902)
2018(2009)
2017(4112)
2016(2223)
2015(2655)
2014(2813)
2013(2946)
2012(2927)
2011(2605)
2010(3268)
2009(3514)
2008(2284)
2007(1983)
2006(1794)
2005(1688)
作者
(6569)
(5430)
(5392)
(5158)
(3594)
(2626)
(2524)
(2113)
(2038)
(1994)
(1959)
(1863)
(1856)
(1792)
(1753)
(1720)
(1643)
(1620)
(1599)
(1536)
(1494)
(1441)
(1373)
(1322)
(1276)
(1264)
(1235)
(1227)
(1216)
(1147)
学科
(7163)
经济(7160)
(6381)
管理(6086)
(5230)
企业(5230)
方法(3646)
数学(3290)
数学方法(3249)
(3018)
金融(3018)
(2775)
(2501)
银行(2501)
(2479)
(2393)
(2326)
(2002)
中国(1999)
贸易(1998)
(1980)
(1878)
财务(1875)
财务管理(1871)
企业财务(1829)
人事(1487)
人事管理(1487)
农业(1477)
(1473)
制度(1471)
机构
大学(31667)
学院(31602)
(13312)
经济(12968)
中国(12215)
管理(11519)
研究(10541)
理学(9429)
理学院(9344)
管理学(9177)
管理学院(9132)
(7809)
银行(7557)
(7173)
(7000)
(6741)
中心(6661)
(6318)
(5854)
人民(5564)
科学(5540)
(5413)
财经(5413)
(4957)
国人(4910)
中国人(4890)
中国人民(4838)
农业(4832)
研究所(4820)
(4464)
基金
项目(18707)
科学(14567)
研究(14145)
基金(13602)
(11666)
国家(11555)
科学基金(9787)
社会(8687)
社会科(8207)
社会科学(8202)
教育(7187)
基金项目(7038)
(6957)
自然(6289)
(6177)
自然科(6158)
自然科学(6156)
资助(6106)
自然科学基金(6031)
编号(5819)
成果(5074)
(4713)
课题(4290)
重点(4284)
教育部(4209)
(4013)
人文(3820)
大学(3729)
(3711)
科研(3632)
期刊
(14781)
经济(14781)
(11623)
金融(11623)
研究(11066)
中国(7791)
(5824)
(5621)
教育(4705)
学报(4701)
管理(4429)
大学(4103)
科学(3973)
学学(3852)
技术(3182)
农业(3049)
财经(2913)
(2452)
农村(2294)
(2294)
理论(2193)
国际(2008)
实践(2007)
(2007)
经济研究(1975)
问题(1851)
业经(1837)
(1826)
(1739)
论坛(1739)
共检索到55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光辉  杨咸月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震惊全球,引起人们对小额金融帮助低收入群体脱贫致富的神圣使命产生质疑。实际上,其深层原因是小额贷款的无控制增长导致过度集中;高回报吸引商业资本甚至对冲基金大量涌入;恶性竞争诱导穷人过度借贷;劣币驱逐良币又使得社会责任退化。中国小额信贷虽然起步较晚,但类似的一些不良倾向正在出现甚至蔓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将很难确保小额信贷使命的真正实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世春  
小额信贷是个卖方市场。在印度,过高的利率招致大量逐利资金涌入,而急速增长和过于集中的小额信贷机构形成恶性竞争并最终酿成危机。中国小额信贷健康发展的策略是:建立社会绩效考核体系,防止目标偏离;实行利率管制,防止对贫困群体雪上加霜;杜绝滥用小额信贷概念,防止盲目冒进;加强对商业性资金进入的监管,防止系统风险发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银伟  
小额信贷是集商业性和社会性于一身的特殊金融服务,它对扶贫和改善民生意义重大,这已经是国际学术界的共识,但"福利主义"和"制度主义"的发展模式之争从未停止过。中国的小额信贷行业才刚刚起步,发展模式问题也是目前中国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借鉴印度小额信贷危机、分析中国目前小额信贷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试图对中国小额信贷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林志华  
本文从印度安德拉邦小额信贷危机的启示作用入手,分析了市场过度竞争、机构内控机制滞后、公益性质弱化、政府不当介入对小额信贷产业的消极影响。对比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必要保持其商业与公益的均衡性、规范市场进入与退出以及加强市场监管。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大建  
目前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反思大多集中在经济学的领域,把危机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过度的金融创新和缺乏监管,以及宏观经济失衡和信用过度膨胀所产生的美国房地产泡沫。经济学的这些反思虽然有助于我们了解金融危机的实际状况和具体过程,但其分析往往限于表层的原因,由此提出的对策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十分有效,却也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的。要从根本上防止金融危机,必须对金融危机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这里发表的五篇笔谈,从经济伦理的立场出发,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如贫富悬殊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新自由主义、道德风险、美国的消费文化等,对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探究,目的在于抛砖引玉,深化我们对于金融危机的认识。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三颗树  艾伦·格林斯潘  
有一天,人们回首今日,可能会把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评为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最终当住宅价格企稳、同时住宅资产净值随之能够为出现问题的抵押贷款证券提供支撑时,这场危机才会结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高林  
关于AIG危机原因的争论焦点是除了CDS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主要原因?因为从资产信用评级、违约率和证券化资产占比等惯常的风险指标来看,AIG的投资风险并不高,甚至低于同业水平。但通过对AIG投资组合及CDS基础资产构成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对以次贷和非优质贷款为支撑的MBS的风险暴露叠加效应,是AIG危机的深层原因:CDS基础资产中的次贷资产比例高、借出证券押金投资和其他保险资金投资组合中的次贷证券比例也明显高于同业水平,这就是AIG经营中的隐患。次贷危机爆发后,AIG对这种风险暴露叠加效应估计不足,因而应对措施力度不够,直接导致AIG没能在次贷危机中脱身、最终倒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小军  陆晓明  吴晓晖  
本文首先揭示了次贷危机的三大特征,然后分析次贷危机对金融业所造成的损失,接下来分析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和对美国经济的整体影响。我们从周期及其结构的角度上作出谨慎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和相关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睿凡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小额信贷就在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大力推广,以南亚国家为代表的小额信贷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拥有世界上最大小额信贷产业的印度更被视为发展的榜样。不过,从2010年开始,印度爆发了借款人拒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光辉  杨咸月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震惊了全球,唤醒了人们对高利率盈利模式的反思。近年来,印度小额贷款利率持续上升并维持于高位——而极高的利率并非基于成本和风险的考虑——挤出经营性贷款需求——借款人因无力偿债而引发社会危机。危机表明,高利率的小额贷款只会为其经营者带来持续的高利润,而借款人的生计则陷入不可持续的困境。中国小额信贷起步较晚,但在利率问题上存在同样盲区。高利率在中国同样难担脱贫之任,低收入者的希望是支付得起的低利模式,即信贷的互助合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成晓毅  刘旭超  
从贷款对象的信用级别和贷款政策的宽松程度等方面讲,美国的次贷风险与小额信贷风险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中国的小额信贷风险会不会引发出类似次贷问题引起的金融危机?本文以"结构-中介"理论为分析框架,考察了美国次贷危机的风险原因和我国小额信贷的潜在风险,并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项卫星,李宏瑾  
银行信贷扩张在东亚国家和地区房地产泡沫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东亚金融危机中具有代表性的泰国、马来西亚以及香港地区的银行信贷与房地产泡沫危机表明:银行信贷在房地产业的过度扩张不仅是造成房地产泡沫的重要原因,而且在泡沫崩溃和经济、金融危机中也起了同样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应汲取东亚金融危机的这一深刻教训,大力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加强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制度建设,以保证我国银行业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邹加怡  
韩国经济是外向型经济,分析其金融危机的原因不能把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割裂开来,韩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恰恰在于其产业政策与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协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铁生  安毅  
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包括粮价剧烈震荡,饥馑范围一再扩大,诱发国际关系紧张等,其深层原因有粮食能源化趋势增强、金融危机对粮食市场造成的双重损害与不合理粮食贸易制度对世界粮食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等。面对世界粮食危机,我们应冷静分析其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继续强化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在国内外的粮食市场之间建立"缓冲带",培育和支持我国自己的粮食跨国公司,并使其走向国际市场,力争成为有竞争实力的市场主体,同时要站在世界政治的高度认识粮食安全问题,对进入国内的跨国公司既要利用又要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