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68)
2023(9153)
2022(8247)
2021(7853)
2020(6606)
2019(15498)
2018(15508)
2017(29713)
2016(16323)
2015(18467)
2014(18418)
2013(18301)
2012(16649)
2011(14828)
2010(14471)
2009(13106)
2008(12576)
2007(10735)
2006(9185)
2005(7820)
作者
(47842)
(39522)
(39293)
(37438)
(25260)
(19177)
(17784)
(15778)
(15202)
(13912)
(13757)
(13307)
(12497)
(12416)
(12230)
(12051)
(12017)
(11840)
(11279)
(11145)
(10005)
(9531)
(9521)
(8897)
(8863)
(8843)
(8761)
(8669)
(7973)
(7893)
学科
(61284)
经济(61219)
管理(45498)
(43871)
(37426)
企业(37426)
方法(30827)
数学(26445)
数学方法(26153)
(15953)
(15904)
中国(14899)
(14429)
业经(13979)
地方(12892)
理论(11099)
(11081)
贸易(11072)
(11040)
(10746)
农业(10700)
环境(10212)
技术(10129)
(9581)
(9488)
财务(9431)
财务管理(9416)
(9081)
企业财务(8910)
教育(8893)
机构
大学(228615)
学院(226821)
管理(93560)
(83688)
理学(82087)
经济(81746)
理学院(81175)
管理学(79740)
管理学院(79354)
研究(74778)
中国(53025)
科学(50419)
(48830)
(39106)
(37834)
业大(37628)
(36192)
研究所(35095)
中心(33366)
(31340)
农业(30932)
北京(30763)
(30047)
财经(29904)
师范(29700)
(27413)
(27251)
(26169)
技术(24793)
师范大学(24141)
基金
项目(164594)
科学(127961)
基金(118312)
研究(118280)
(103961)
国家(103115)
科学基金(87975)
社会(71433)
社会科(67576)
社会科学(67558)
(64964)
基金项目(64008)
自然(59569)
自然科(58102)
自然科学(58086)
自然科学基金(57026)
(54972)
教育(53494)
资助(48589)
编号(48569)
成果(38631)
重点(36689)
(35251)
(34705)
(34284)
课题(33013)
科研(31911)
创新(31876)
计划(30799)
大学(30381)
期刊
(87454)
经济(87454)
研究(62868)
学报(39821)
中国(38414)
科学(36187)
(34536)
管理(33059)
大学(29202)
学学(27524)
(25529)
教育(24985)
农业(24868)
技术(19135)
(15159)
金融(15159)
业经(14812)
(13460)
图书(13449)
财经(13375)
经济研究(13277)
科技(12448)
理论(11964)
问题(11478)
实践(11305)
(11305)
(11190)
技术经济(10722)
资源(10658)
(10649)
共检索到313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姜娓娓  毛玉泽  房景辉  杜美荣  隋海东  李敏  方建光  
为探究印度小竹节草的生物修复潜力,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印度小竹节草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和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去除效果。实验通过分别设置4个栽培密度(1、2、3和4 g/L),3个营养盐梯度(中营养、富营养和极富营养),跟踪检测了培养液中硝氮(NO_3-N)、亚硝氮(NO_2-N)、氨氮(NH_4-N)、总氮(TN)和总磷(TP)的浓度变化;并对印度小竹节草与铜绿微囊藻共培养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状况及营养盐的衰减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印度小竹节草具有很强的营养盐去除能力,栽培密度为4 g/L时,TN和TP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9.50%和93.45%,各处理组间的TN和TP去除率差异性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俞雯雯  袁炳钦  冯汝晴  郑镇桂  刘灵锐  陈勇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嘴突凸脐蠕孢菌(Exserohilum rostratum)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孢子悬浮液与常用农药混配后孢子萌发特性,为该菌株的生产和应用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以菌株Y9511为试验材料,通过配制完全培养基及缺少碳源、氮源、磷、硫、钾、铁、镁等元素的培养基,用葡萄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α-乳糖分别更换完全培养基的碳源蔗糖,用Ca(NO_(3))_(2)、(NH_(4))_(2)SO_(4)、大豆蛋白胨分别更换完全培养基的氮源NH_(4)NO_(3),探究培养基对Y9511的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在5~40 ℃、24 h光照/24 h黑暗、pH 3~9的培养条件下探究Y9511的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率。Y9511与丙草胺、恶唑酰草胺、氰氟草酯、莠灭净、春雷霉素、苯甲嘧菌酯、多菌灵、苯甲丙环唑等8种农药分别混配,探究Y9511和不同农药混配后的孢子萌发率。【结果】菌株Y9511生长需要C、P、S 3种元素,Y9511生长受到N、Fe的抑制,微量元素铜和锌抑制Y9511的生长。缺K和缺Zn的培养基上Y9511基本不产孢,缺S的培养基产孢量较完全培养基高,为3.76×10~(6 )mL~(-1);5种碳源中,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产孢量最大,为1.47×10~(6 )mL~(-1),4种氮源中,NH_(4)NO_(3)为氮源的培养基产孢量最大,为1.47×10~(6 )mL~(-1);Y9511在低于15 ℃和高于35 ℃的条件下产孢受到抑制,32 ℃时产孢量达到最大值,为8.15×10~(6 )mL~(-1);pH在低于3.02和高于9.50时,产孢量较低,pH为6.28时,产孢量达到最大值,为2.77×10~(6 )mL~(-1)。30 ℃时孢子萌发率最高,达98.5%;pH为6.24,孢子萌发率达到最大值,为85.8%。8种农药对孢子萌发均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5.0%~89.4%。Y9511与供试农药氰氟草酯相容性最好,3种处理浓度下抑制率最高仅为7%;其次是多菌灵,3种浓度下抑制率为7.8%~19.5%;相容性最差的是苯甲嘧菌酯,其抑制率为25.1%~85.4%。【结论】嘴突凸脐蠕孢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2 ℃,pH值为6,K和Zn为菌株培养的必需元素,最适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硝酸铵;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0 ℃,最佳pH为6 ~ 7,与农药氰氟草酯混用后孢子萌发基本不受抑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晓章  彭晓英  周朴华  
为比较3种不同杨柳科植物对氰化物污染的修复潜力,采用长出新根须和嫩叶的植物枝条为材料,在自行设计的250mL生物反应器中生长72~120h,培养温度为18~20℃,氰化物的质量浓度0.45~0.49mg/L.试验结果表明,水溶液中大部分的氰化物能被试验植物去除,但去除率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垂柳(SalixbabylonicaL.)在72h内将水溶液中97.8%氰化物去除(去除率0.095mg/(kg.h)),其次为苏柳(SalixmatsudanaKoidz×SalixalbaL.)108h内将94.0%氰化物去除(去除率0.087mg/(kg.h)),意大利杨(Populusdeltoides...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宇昂   李亚桐   杜忠毓   祁新华   侯红   陈光才  
[目的 ]矿业开采导致的受损生态系统因分布范围广、环境污染重、生态功能受损,严重威胁环境质量、生态安全和人民健康。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矿区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是现阶段我国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针对2010—2022年间发表的914篇矿区生态修复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从矿区受损生态系统评价、生态修复技术、碳源/汇潜力及监测技术四个方面对矿区生态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结果 ]矿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由“工程修复为主”向“系统生态修复”,由“条块化、分裂式”向“区域综合受损生态系统”转变;矿区碳源/汇与区域环境的碳循环机制研究逐渐深入;遥感等新兴技术手段的应用推动矿区修复监测评价体系的发展革新;法律法规和系统管控理念的完善、多学科的融合发展、“三生空间”的权衡博弈共同影响着退化矿区的修复效益。[结论 ]本研究明晰了当前矿区受损生态系统修复与碳汇潜力研究和应用的困境与挑战,展望后续研究的方向与可能,为未来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及监测评估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伏肖   徐强   黄晓玮   李芷薇   谭天骕   易自力   薛帅  
为综合评价热裂解温度和原料类型对生物炭品质的影响,选取了3类不同来源的17种生物质原料,分别在600、800、1 000℃下热裂解为51种生物炭。基于生物炭在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应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热裂解温度和原料类型对生物炭的理化性质的影响,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了生物炭的核心指标;基于获得的核心指标,再采用灰色关联度(RI)综合评价这51种生物炭在修复重金属污染方面的综合品质潜力。结果表明与热裂解温度相比,原料类型对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影响更大。筛选所选取的9个评价指标,确定出炭率、比表面积、氢碳摩尔数比、酸性官能团含量和灰分含量为生物炭品质评价的核心指标。此外,随着热裂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的灰色关联度升高,1 000℃下的高大禾草类生物炭,如竹(RI=0.697)、南荻(RI=0.676)和柳枝稷(RI=0.671)等生物炭的综合评价指数高,说明这3种生物炭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希峰  侯新村  武菊英  朱毅  
能源草是一类重要的能源植物。立足北方地区边际土地,我国已在能源草种质资源收集筛选、产量潜力评价、生物质品质分析、生态效应评估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在我国北方有栽培历史且生物质产量高于3.0t/(hm2.年)的草种主要有23种,其中生物质产量高于20t/(hm2.年)的有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芒草(Miscanthus spp.)、芦竹(Arundodonax)和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4种,它们在适应性、产量、品质方面各有优势,在我国北方地区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存在杂交狼尾草在我国北方地区不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正礼  杨改河  
通过中国高寒草地生产潜力及现实载畜状况分析 ,得出 : ①中国高寒草地气候生产潜力主要受降水因素制约 ; ②全区草地气候生产潜力平均为 6 56 8 6kg/hm2 ,草地生产潜力为 2 971 4kg/hm2 ,现实生产力仅 16 32 2kg/hm2 ,占草地生产潜力的 54 9% ,占草地气候生产潜力的 2 4 8% ,尚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 ③中国高寒草地所能承载的最大理论载畜量为 14771× 10 4 只绵羊单位 ,适宜载畜量为 7932× 10 4 只绵羊单位 ,随着草地生产潜力的不断开发 ,适宜载畜量在 2 0 10年和 2 0 2 0年可望提高到目前的 1 4 6倍和 ...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丽娜  莫笑萍  许芳燕  曹杰  
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的大小决定了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程度,文章回顾了国外的相关文献,分别从技术模型、原材料、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五个方面对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潜力进行分析,认为产生预测结果差异的原因主要是预测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并提出要全面分析环境、经济、社会三者与生物质能源之间的相互联系,找出生物质能源未来发展潜力的影响因子,以更好的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文富德  
印度经济发展潜力与阻力文富德一、印度具有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潜力。1.自然环境。印度幅员辽阔,居世界第七位。盛产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棉花、黄麻、甘庶、茶叶、烟草、油菜籽、香料及热带水果,其产量居世界前列。矿产品种齐全。2.人力资源。印度人口居...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亚华  李向东  刘红云  沈振国  
采用盆栽试验 ,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 (EDTA)辅助下芥菜型油菜 (溧阳苦菜 ,BrassicajunceaL .cv .Liyangkucai)修复铅污染土壤的潜力。结果表明 ,铅污染土壤中水溶性铅含量很低 (不足总量的 0 1% ) ,EDTA能显著增加土壤铅的水溶性 ,提高油菜地上部铅含量。不用或低浓度 (1 2 5mmol·kg-1)EDTA处理 ,植物提取铅的效率极低 ;高浓度 (17 5mmol·kg-1)EDTA处理 ,地上部铅含量高达 1 4 % ,但EDTA的生物毒性使植株很快死亡 ;相比之下 ,中等浓度 (7 5mmol·kg-1)EDTA处理 ,植株有最高的铅提取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冬梅  孙保平  刘敬军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林业土地生产潜力研究*王冬梅孙保平刘敬军关键词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现实生产潜力土地是由土壤、气候、地貌、岩石、植被和水文等因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是一切生产和一切生物生存的源泉。长期以来,黄土高原由于人口数量的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菲   高章伟   张睿博   时蓉喜   刘梦洁   胡健   汪辉   周青平  
【目的】本文旨在探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不同土壤微生物类群多样性及其功能潜力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及机理。【方法】基于为期6年的野外增温控制试验平台,利用不同功率红外加热方式,设置3个水平的温度处理,分别是对照、增低温(+1.5℃)和增高温(+2.5℃)处理。增温6年后于2020年8月采集土壤表层样品,利用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手段,探讨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增温的响应特征及机制。【结果】(1)增低温和增高温处理分别使得土壤表层温度增加了1.4℃和2.4℃(P <0.05),土壤湿度分别下降了11%和17%(P <0.05)。相比对照,土壤硝态氮含量在增低温和增高温处理下分别降低了66%和72%(P <0.05)。土壤有效磷含量仅在增高温处理下显著增加了36%(P <0.05)。(2)增温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细菌α多样性及谱系多样性并改变了细菌群落结构(P <0.05)。相比之下,土壤真菌以上指标均未表现出显著变化(P> 0.05)。(3)土壤细菌群落中,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及全局和概述图谱等功能分类在增高温处理下明显促进。然而,对土壤真菌而言,增温并未显著影响共生营养型、病理营养型以及腐生营养型的功能丰度(P> 0.05)。(4)土壤细菌功能潜力与土壤总氮含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真菌功能潜力仅与真菌谱系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P <0.05),而与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相关性(P> 0.05)。【结论】增温显著降低了土壤细菌α多样性以及谱系多样性,改变了其β多样性;增温通过调控土壤有效磷含量进而促进细菌群落在碳水化合物代谢等功能潜力的表达;相比之下,增温并未显著影响土壤真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功能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了土壤细菌群落与真菌群落对气候变暖响应的敏感性存在差异,进而可能对生态系统功能产生不同影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春霆  
一位音乐系的学生走进练习室。在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超高难度……"他翻着乐谱,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谷底,消磨殆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江慧  张楠  沈其荣  沈标  
以常见的7株食用真菌菌株为材料,分别为平菇韩黑(Pleurotus ostreatus hanhei)和平菇8号(P.ostreatus 8)、秀珍菇(P.cornucopiae)、姬菇206(Hypsizygus marmoreus 206)、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金针菇天福(Flammulina velutipestianfu)和金针菇8802(F.velutipes 8802),筛选出在纤维素平板上生长较快的4株菌(姬菇206、平菇韩黑、平菇8号和秀珍菇),并进一步测定其产生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的活力以及降解稻草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能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丹  张兰  张彩虹  
林木生物质能源区域发展潜力的评价是林木生物质能源合理、有效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及前提,影响着其未来的发展规模、发展战略以及发展可持续性。基于2013年中国31个省区相关数据,引用PSR理论模型构建林木生物质能源区域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TOPSIS法对各省市的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将各省市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潜力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4个等级,指明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产业发展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