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1)
2023(4842)
2022(3852)
2021(3982)
2020(2802)
2019(6571)
2018(6562)
2017(10893)
2016(7124)
2015(7988)
2014(8164)
2013(7130)
2012(6567)
2011(6115)
2010(6383)
2009(5426)
2008(5165)
2007(4890)
2006(4317)
2005(3924)
作者
(15883)
(13238)
(12964)
(12597)
(8356)
(6255)
(6165)
(5107)
(5048)
(4747)
(4471)
(4340)
(4177)
(4137)
(4058)
(4009)
(3994)
(3961)
(3903)
(3752)
(3436)
(3308)
(3264)
(3124)
(3010)
(3006)
(2970)
(2907)
(2742)
(2679)
学科
教育(19371)
(16788)
经济(16766)
中国(11901)
管理(10724)
(9105)
理论(7173)
(6961)
教学(6741)
(6287)
企业(6287)
(5398)
(5092)
发展(4928)
农业(4831)
(4806)
业经(4431)
技术(4207)
(4154)
研究(3995)
(3946)
地方(3908)
学校(3685)
思想(3566)
(3527)
高等(3478)
政治(3434)
改革(3334)
学法(3314)
教学法(3314)
机构
大学(86222)
学院(83151)
研究(34037)
教育(28659)
(24760)
经济(23801)
(23467)
师范(23395)
管理(23117)
(19941)
理学(19421)
师范大学(19366)
理学院(19059)
科学(18824)
中国(18689)
管理学(18532)
管理学院(18345)
(16562)
研究所(14997)
职业(14763)
(14330)
技术(14220)
中心(14063)
北京(13772)
(12565)
(11828)
(11477)
(11262)
教育学(11074)
职业技术(10123)
基金
项目(50698)
研究(48353)
科学(41177)
基金(31309)
教育(31042)
社会(26878)
(25792)
国家(25352)
社会科(25005)
社会科学(25001)
编号(23750)
成果(23099)
(21885)
(20587)
科学基金(20459)
课题(20234)
(18062)
基金项目(15273)
规划(14735)
项目编号(13921)
(13750)
(13273)
(13224)
重点(13184)
(13060)
研究成果(12367)
(12205)
(12142)
阶段(12120)
教育部(11925)
期刊
教育(50090)
研究(35976)
(30406)
经济(30406)
中国(28520)
职业(12765)
(12103)
技术(11229)
学报(9330)
大学(8803)
农业(8652)
科学(8579)
技术教育(8359)
职业技术(8359)
职业技术教育(8359)
(7880)
管理(7627)
(7148)
论坛(7148)
(6610)
金融(6610)
学学(6237)
高等(5936)
成人(5455)
成人教育(5455)
(5402)
业经(5366)
高等教育(5122)
图书(4678)
发展(4499)
共检索到141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田小红  程媛媛  
印度自独立以来就开展与非洲的高等教育合作,合作的基本路径有提供奖学金、远程教育、积极参与非洲高等教育的机构建设、建立卓越中心等。发展至今,印度已经对非建立了多层面的合作网络,合作中突出高等教育能力建设,非洲高等教育的印度模式逐渐显现,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日益得到重视。基于印度对非高等教育合作的思考,我国对非高等教育合作应该把来华留学与在非洲建立实体机构结合起来,院校之间的合作应尽量领域集中,合作中可利用我国的信息通信技术优势,鼓励中国的智慧教育走出去。此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必须加强中国知识体系的建构,避免西方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任中夏  
英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状,以及英国大学的概念、特点及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对于我国建设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的实践过程具有许多可借鉴的办学理念和成功经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继  
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曾经深受德国的影响。因此 ,考察德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在入学制度、seminar制、统一毕业考试制度、导师制、博士毕业评分制等方面长期形成的独特制度以及重视学术研究的传统观念 ,对于改进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模式 ,能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北生  
加拿大高等教育的特点可概括为:具有明确的产业意识和市场观念,依法治校;公立性、独立性与国际化;大学(本科)与学院(专科)分工明确,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具有教师聘任的全球化和“全职”与“非全职”并用的制度;教学管理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和经费筹措渠道等。以此为借鉴,可从五个方面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完善投资体制和制定分专业收费的政策,缓解学校的经费压力;实行分类指导,改变本科与专科培养目标不分的现状;管理重心下移,真正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吸纳社会和个人资金联合办学的机制;建立学分制和以人为本的重视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管理体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方婷  李旭  
南非于1994年新民主政府成立之后,在高等教育系统采用了合作型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具有独特的南非特色,发挥了重要作用。合作型管理依据联合型原则,允许政府外部力量和各种教育协会或者机构介于政府和国家高教系统之间发挥作用,实施具有计划性、协调性的掌舵型管理模式,其发展进程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合作型管理的发展进程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如何合理分配权力、平衡系统内外关系并调动各方利益集团的有效参与有着重要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德显  徐亦宁  
在全球化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提升综合国力、推动经济复苏、扩大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采取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健全留学服务体系、多渠道完善保障机制、推动多边人才的培养与流动等策略,从而形成高等教育合作网络,以吸引国外尖端人才并确保科技创新优势地位,获取经济利益并增加财政收入,输出价值观并扩大国际影响力。后疫情时代,国际化在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风险的同时也蕴含着多种机遇,我国应在结合自身国情的基础上借鉴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益经验,提高留学教育水平与留学生服务水平,扩大留学生双向流动规模,同时要增强文化自信心,并关注时代变化,适时发展在地国际化,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心言  李志宏  
印度是世界上的高等教育大国,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设有400余所大学和2.1万余所学院。近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表明,随着规模的扩大,印度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因而建立一个可靠的质量评价与认证机构显得愈发重要。印度国家评价与认证委员会(NAAC)作为质量保障与评估的全国性组织,担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易红郡  王晨曦  
印度独立后高等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印度在高等教育的大扩充中产生了不少问题 ,如教育质量下降、办学经费紧张、高级专门人才的失业和外流等。对此 ,印度政府采取了一些改革策略 ,如成立高等教育质量鉴定委员会 ,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采取措施遏制人才外流等。印度在高等教育大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无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涛  沈红  
印度高等教育助学贷款政策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革:第一阶段的国家贷学金计划因其较低的回收率、较小的资助面和资助力度而未能形成独立运作的循环基金;第二阶段实施的新教育贷款计划较好地解决了贷款回收的难题,但依然存在银行放贷不足、性别资助失衡等问题。借鉴印度的助学贷款经验,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应实施政府二次担保,分散和化解贷款风险;明确和提高利率,改善贷款回收;实现政府、高校、银行、学生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贷款运作效率;重视助学贷款立法并进一步完善全国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从而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晓凤  
印度为提升高等教育支出绩效,采取了一系列因应策略。包括成立专门的绩效评价组织机构、建立奖惩分明的保障机制、实行评价机构中立、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评价,以及确保评价信息公开透明等等。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也为我国高等教育带来有益的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化树  叶冲  
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学习借鉴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建立面向长远的互惠、互利、互动关系,构建协同发展机制,创立合作战略联盟,打造资源共享平台,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努力提升办学实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焕芝  
马来西亚与非洲高等教育的互动空间日益扩大。在国家层面,马来西亚采取在非洲直接推广和在南南合作框架内利用马来西亚“援助之手”间接推广等策略,推动马非高等教育合作。在大学层面,高等教育机构通过与非洲同行开展研究合作、提供跨国高等教育(国际分校和远程学习课程)等策略开展合作。发展至今,马来西亚与非洲国家逐渐形成相互信任与理解的关系,马非高等教育合作具有精准合作、多层次深入合作、服务于马非外交等特点。但马非高等教育合作也面临品牌推广和品牌承诺交付不一致、在非创办国际分校风险大、投资回报率不确定等挑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俞师  
民国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成就杰出,培养了众多大师级人物,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灿烂的一页。当今随着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日渐突显。文章通过对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希望能对当今之教育有所借鉴、启示,即去高校行政化,确保经费充足,争取国际化合作,建立公平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俊亚  
全人教育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具有课程体系广、教学模式多样、考核方式多元等优势。今天的高等教育应加大普及全人教育课程,以公共课、基础课和课外活动、业余活动为主要途径,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全人教育理念和思想,在教师教学方法中融入全人教育理念和思想,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良性发展,提升青年大学生整体素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彭红玉  张应强  
州际高等教育协定和州际学费互惠协议,是美国州际高等教育协调与合作机制的两种主要形式。其作用主要包括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和资源共享,解决州际高等教育矛盾和争端,帮助制定和实施区域性高等教育政策,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美国的做法对我国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协调与合作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