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1)
2023(7114)
2022(5900)
2021(5578)
2020(4203)
2019(9368)
2018(9060)
2017(16921)
2016(9234)
2015(10024)
2014(9821)
2013(9275)
2012(8688)
2011(7817)
2010(8165)
2009(7487)
2008(7317)
2007(6873)
2006(6338)
2005(5607)
作者
(24909)
(21136)
(20679)
(19819)
(13508)
(9897)
(9348)
(7950)
(7848)
(7679)
(7189)
(6866)
(6822)
(6760)
(6651)
(6385)
(6262)
(6227)
(6126)
(6046)
(5191)
(5177)
(5119)
(4901)
(4791)
(4751)
(4728)
(4546)
(4195)
(4123)
学科
(31763)
经济(31723)
管理(25754)
(25649)
(19908)
企业(19908)
(13797)
中国(11227)
(9243)
农业(8952)
方法(8891)
业经(8720)
(8682)
地方(8014)
(7792)
(7681)
贸易(7677)
(7521)
数学(7504)
数学方法(7325)
(6571)
银行(6558)
(6329)
及其(6294)
(6063)
金融(6062)
政策(5833)
(5499)
环境(5456)
(5381)
机构
学院(125150)
大学(121298)
(52359)
经济(51121)
管理(46984)
研究(45552)
理学(39312)
理学院(38900)
管理学(38336)
管理学院(38092)
中国(34582)
(26537)
科学(25678)
(25190)
(22433)
(21677)
中心(21120)
(20408)
研究所(20063)
财经(19711)
(17875)
(17487)
师范(17370)
(16872)
业大(16645)
北京(16242)
(16036)
农业(15763)
经济学(15224)
(14493)
基金
项目(80540)
研究(64180)
科学(63572)
基金(56451)
(49629)
国家(48707)
科学基金(40709)
社会(39928)
社会科(37739)
社会科学(37729)
(32112)
教育(29208)
基金项目(28429)
编号(27382)
(27241)
自然(24408)
自然科(23769)
自然科学(23759)
成果(23461)
自然科学基金(23318)
资助(22821)
课题(19937)
(19198)
重点(18389)
(17771)
(17190)
(17060)
(16828)
项目编号(16304)
(16231)
期刊
(65865)
经济(65865)
研究(40755)
中国(27876)
(20771)
(19340)
管理(18462)
教育(18178)
学报(16496)
科学(16198)
(15448)
金融(15448)
农业(14298)
大学(13032)
学学(12223)
业经(11633)
技术(10883)
经济研究(10002)
财经(9230)
(8068)
问题(7943)
(7716)
(7287)
国际(7088)
世界(6584)
(6402)
论坛(6402)
现代(6285)
职业(6085)
(5809)
共检索到202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姜颖   马丽蓉  
印度与海合会国家同为印度洋海域的重要经济体,经贸、能源、侨汇构成了双方传统伙伴关系中的三大支柱。在世界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印度莫迪政府对印度国际地位进行再定位,志在由“平衡型大国”成长为“领导型大国”,也将战略布局从“直接周边”延伸至“扩展周边”,更在外交风格上从“谨慎参与”转变为“积极有为”。在对国际格局、地区局势、国家发展愿景进行综合战略考量、继承“考底利耶主义”传统外交理念的基础上,莫迪政府延续和发展了“西向”政策并提出“西联”政策,将位处“扩展周边”的海合会国家置于“西联”政策的优先位置。印度对海合会国家实施“西联”政策的战略意图清晰、成果显著,以首脑外交引领印海战略伙伴关系提质升级;以能源合作奠定双方战略合作基础;以投资经贸合作推进双方经济改革转型;以防务安全合作提供地区安全治理的有效路径;以人文交流深化印海民意基础。然而,印度外交“多向结盟”策略的投机性、“印度优先”原则的狭隘性、“领导型大国”综合实力不足以及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极端化等诸多因素,将对“西联”政策的长期有效性构成挑战和制约。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郭晓莹  
海合会国家高度重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水平位居地区前列。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数字经济合作是双方合作的新亮点,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双方在数字经济发展领域的战略契合度高、优势互补性强、高水平合作潜力大,而新冠疫情带来的新契机也为双方数字经济合作拓宽了合作领域。当前,双方数字经济合作面临高端数字人才短缺、数字本土生产能力不足、网络安全问题不断加剧、数字治理体系滞后以及美国等西方大国的干涉等现实困境。未来,双方可通过加强政策沟通对接、完善合作机制、创新数字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加强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建设合作、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等路径推进数字经济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郑海琦  
近年来,印度将“全球南方”作为重点议程推进,谋求在“全球南方”的领导地位,强调“全球南方”是改革全球治理秩序、获取战略自主、建立多极世界的主要支撑,并将自身视为连接“全球南方”和西方国家的桥梁。实践层面,印度在卫生和经济领域加大对“全球南方”的援助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在国际多边平台表达“全球南方”的利益诉求,完善印度与“全球南方”的合作机制。印度实施“全球南方”政策的动因包括全球治理秩序受挫加剧“全球南方”困境,对冲中国在“全球南方”的影响力,以及获取“全球南方”支持从而寻求大国地位。印度“全球南方”政策的高度摇摆性、自身能力的不足,以及与西方国家的战略联系使其难以真正代表“全球南方”,因而政策具有较大局限性。对此,中国既要巩固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基础,维护自身发展中国家地位,也要与印度围绕“全球南方”探索更大的合作空间。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黄昊   余南平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正在被新技术革命、地缘政治、全球价值链结构调整等变化重塑,海合会国家也受到国际政治经济新环境和自身所处“新月曲线”的深刻影响。从价值链链接的视角来看,中海之间的贸易往来塑造了中国—海合会国家跨区域价值链的合作经济基础,全球价值链结构性重塑为中国与海合会国家跨区域价值链的合作提供了新机遇。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和结构变化角度看,海合会国家内部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海合会国家经济体量规模上升。中海之间相互投资使得中海企业相互深度嵌入,已经形成了跨区域价值链的合作与对接,进而可以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结构变化中创造新型跨区域全球价值链。中海基于全球价值链体系的跨区域深度合作,既能为海合会国家寻找到现实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之路,又能向海合会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注入持久的动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宜红  
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必由之路,也将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优势明显、生态产业基础良好和生态实践经验丰富,正是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基础条件,但也存在GDP至上的政绩考核观、经济发展仍然不足、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制约因素。因此,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绿色生态体系、培育生态经济体系、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四方面提出江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主要路径,进而提出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生态经济政策、提高民众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益波  
由于国际粮价的长期高位运行、海湾地区的人口激增及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国家正面临着维护粮食安全的严峻挑战。为了实现粮食供给安全性、稳定性,海湾国家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应对。西亚、北非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格局及多元化的安全挑战,给海合会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带来了潜在风险。分析这一案例可以有助于中国在推行粮食外交时更好地趋利避害。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吴佳茗  李蕊  
近年来,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金融合作形式日益多元,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并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双方进一步开展金融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前,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金融合作深度有限,具体表现为金融合作规模增长缓慢,互设金融机构数量不足,合作水平参差不齐、层次不高,平台作用不足等问题。本文从政治环境、金融体系、文化认同等方面分析影响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从政治评估、战略对接、货币结算、文化认同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水平的应对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侯波  
国际油价自2014年7月步入熊途,至2015年9月初布伦特原油已跌至45美元/桶,一年跌幅超60%。作为主要产油国的海合会国家日进斗金的局面不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沙特、阿曼、巴林2015年将出现经常账户和财政预算双赤字。特别是此次油价调整因美国页岩油革命引起,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民选  
2009年4月和11月,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先后应邀赴阿联酋和卡塔尔参加国际会议,深入考察了中东"海湾地区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国家的国际合作办学情况,并撰写了关于中东"海合会"国家国际合作办学的考察报告。编辑部在此刊发考察报告全文,以飨读者。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佘莉;  
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贸易长期维持着以制成品换原油的格局,近年自海合会国家的非油气商品进口迅速增长,其中主要是石化产品。海合会国家石化产品将冲击中国市场,国内有关石化企业应积极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非油气进口商品的增长将加剧中方逆差,可以扩大服务贸易等方式平衡双边贸易。中国在海合会国家的承包工程业务正向大型化发展,但原有廉价劳务优势在逐步减弱,应尽早实施属地化经营。海合会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中海自贸区谈判不宜久拖不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建梁  杨阳  
2021年4月8日,印度发布了《国家教育政策(2020)实施计划》,旨在为其21世纪以来最重要的教育政策——《国家教育政策(2020)》的执行提供行动指南。该计划以“通过高质量教育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为主题,以实现国家教育政策的总体愿景为旨趣,具体从教育结构与体系、课程与教师、教育监管与治理、经费投入与优质教育供给、政策执行与审查等层面出发,对印度未来十年的中小学教育改革提出了具体的任务和目标。未来,印度在执行实施计划过程中还需进一步解决计划落实成效不理想、中小学教育发展基础薄弱以及政府执行力度不足等现实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越  吕亦梅  伍中信  
国家经济安全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赖有效的审计制度对被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的基础上,针对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识别、评估、预警和报告危害经济安全的风险,确保财产权益安全完整的一种审计模式。该模式奠定了审计监督在国家经济安全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创新审计模式及审计策略、变革国家审计体制、构建以审计监督为基础的新型国家经济安全体系是国家经济安全审计的三大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段小存  汤小莉  黄越  耿晓璐  
针对审计制度及工作现状,如何结合我国国家审计的特点实施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是现阶段需要探索的核心问题。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在探索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其实施路径进行提炼,得出研究结果:加强审计人员分类管理、改进审计人员任选机制、完善审计岗位责任追究机制、构建审计职业保障机制是推进我国国家审计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根本路径。研究旨在不断推进审计职业化发展进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保障国家审计职业化的顺利实施。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段小存  汤小莉  黄越  耿晓璐  
针对审计制度及工作现状,如何结合我国国家审计的特点实施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是现阶段需要探索的核心问题。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在探索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其实施路径进行提炼,得出研究结果:加强审计人员分类管理、改进审计人员任选机制、完善审计岗位责任追究机制、构建审计职业保障机制是推进我国国家审计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根本路径。研究旨在不断推进审计职业化发展进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保障国家审计职业化的顺利实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华金秋  彭海林  周文昌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将生物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构建国家生物安全的"防火墙"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在维护国家生物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平稳有序的运作过程中,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本质和职责要求,国家审计应凭借其超然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在生物安全领域充分发挥监督和建设性作用。将生物安全与国家审计相结合,能够有效评价和监督相关部门和机构在生物安全事件中的职责履行情况。现有研究大多数都是关于国家审计如何保障经济健康运行以及应急管理审计研究,少有将生物安全与国家审计联系起来的文献。因此,文章从国家审计维护生物安全理论依据出发,针对我国生物安全现状,探讨生物安全视角下的国家审计实施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