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93)
2023(3505)
2022(2965)
2021(2857)
2020(2265)
2019(5275)
2018(5373)
2017(9509)
2016(5575)
2015(6364)
2014(6509)
2013(6262)
2012(5817)
2011(5282)
2010(5565)
2009(5024)
2008(5244)
2007(4685)
2006(4214)
2005(3826)
作者
(17404)
(14680)
(14436)
(13749)
(9335)
(7091)
(6675)
(5721)
(5692)
(5463)
(5152)
(5067)
(4754)
(4687)
(4575)
(4574)
(4506)
(4329)
(4315)
(4208)
(3911)
(3698)
(3658)
(3505)
(3371)
(3333)
(3328)
(3321)
(3132)
(3131)
学科
(19635)
经济(19603)
管理(15873)
(14136)
(12316)
企业(12316)
方法(9222)
数学(7809)
数学方法(7619)
(5896)
(5799)
理论(5402)
中国(4899)
业经(4624)
(4235)
地方(4119)
教学(4043)
(3981)
供销(3978)
(3922)
农业(3830)
教育(3642)
环境(3470)
(3438)
(3379)
贸易(3376)
(3257)
学法(2786)
教学法(2786)
(2771)
机构
大学(81182)
学院(81130)
管理(29046)
研究(28698)
(26520)
经济(25767)
理学(24586)
理学院(24225)
管理学(23588)
管理学院(23461)
中国(20917)
科学(20129)
(18066)
(15843)
(15429)
研究所(14307)
(13924)
业大(13260)
(13052)
师范(12895)
中心(12728)
(12593)
农业(12461)
北京(11437)
(11000)
技术(10870)
(10616)
师范大学(10474)
财经(9898)
(9425)
基金
项目(54072)
科学(41254)
研究(39184)
基金(36606)
(32698)
国家(32416)
科学基金(26789)
(22507)
社会(22198)
社会科(20858)
社会科学(20846)
教育(19652)
(19212)
基金项目(19114)
自然(17862)
自然科(17411)
自然科学(17402)
自然科学基金(17054)
编号(16440)
资助(15344)
成果(14059)
重点(12907)
课题(12678)
(11626)
(11312)
(10987)
计划(10694)
创新(10290)
科研(10252)
(10132)
期刊
(31514)
经济(31514)
研究(22529)
中国(18647)
学报(14689)
教育(14675)
(14081)
科学(13460)
管理(11051)
大学(10812)
农业(9938)
学学(9924)
(9631)
技术(9440)
(6147)
(5534)
金融(5534)
业经(5221)
图书(5075)
(4963)
资源(4931)
职业(4751)
统计(4448)
财经(4407)
经济研究(4169)
技术经济(4094)
科技(4045)
业大(4031)
(3903)
问题(3882)
共检索到123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荣珍  
本文在全面介绍印度对华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数量、涉案产品类别、我国企业应诉情况、案件最终裁决情况以及印度对华反倾销中有关非市场经济问题的规定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印度对华反倾销案件所具有的若干特点,特别是其中与WTO规则不相符合的某些具体做法,以期为我国企业今后应诉印度反倾销提供借鉴,为政府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研究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俊  朱晶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口占印度总进口的比重、中印之间的贸易平衡、两国汇率与印度对华反倾销动机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印度的关税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与其存在负向关系;中国加入WTO和金融危机也显著增加了印度对华反倾销的可能,且金融危机的影响力最高;中印之间的政治关系对中印两国之间贸易摩擦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灏  
从WTO成立后至2005年,印度是对中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在全球反倾销呈现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状况反而呈现出较为严峻的情况。印度对华反倾销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而且这些原因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因此需要我国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屠新泉  徐莎  彭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丽  
印度改革开放以来,成为运用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由于尚未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等原因,成为印度反倾销调查的主要目标。中国应采取措施,有效与印方沟通,加强自身规范,降低与印度的贸易摩擦,扩大两国贸易往来,以求共同繁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咏梅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反倾销这类被认可的反不正当竞争手段却出现愈演愈烈的态势,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国外对华反倾销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因此,我国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力求从根本上缓解反倾销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压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孝松  付乙含  林发勤  
目前印度已成为世界上发起对华反倾销案件最多的国家,并且打击力度不断增强。1992年以来,印度对中国产品频繁使用反倾销措施,且手段越来越严酷,具有涉案产品多、确认损害比例高、最终税率高的特点。印度对华反倾销案件涉及的产业较为集中,且对不同行业裁定的最终税率具有显著差异。使用Probit方法及行业数据考察印度对华反倾销案件裁定结果的影响因素,经验结果表明,印度当局在进行反倾销裁定时,综合考虑了政治、经济因素和中国特定因素,3类因素在裁定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裁定结果也受到国内利益集团的影响,并且对中国产品有很强的歧视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梁志鹏  
该文基于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特点,以2004-2012年印度对华立案的反倾销案件为样本。从显示性比较优势的角度研究了印度对华倾销的两种贸易效应问题。技术上使用动态GMM模型进行处理,并成功控制了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印度对华反倾销主要集中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上,反倾销措施具有显著的破坏效应和转移效应。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蕊  
自1994年印度对华首次发起反倾销至今,印度一直对华频繁采取反倾销措施,且手段越来越严酷,反倾销案件呈现出涉案产品多、确认损害比例高、最终税率高等特征。这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扩大对印度出口和中印两国经贸关系深入发展的关键障碍。为有效应对印度对华反倾销,本文深入分析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成因,进而探讨相关应对之策。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荣珍  
争议焦点及启示参与本案的各利害关系方对案件涉及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反倾销调查局在裁决中或者采纳申诉方的主张,或者采纳应诉方、进口商的主张,从中可以看出印度调查当局在反倾销调查中是如何运用其国内反倾销法律的?其实施反倾销调查的行为是否与WTO《反倾销协议》完全一致?我国企业在今后应诉印度反倾销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英雄  
近年来,印度对中国发起反倾销的调查,中国出口商的利益和中印贸易因此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本文简单分析了印度对中国实施反倾销背景、意义对中国反倾销的现状,并针对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在今后的中印贸易中有所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仕辉  许乐生  邓莹莹  
在整理印度反倾销申诉案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发现印度反倾销主要目标国是中国、韩国、中国台湾和泰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打击的恰恰是具有强大比较优势的产品。中国成为印度头号反倾销国家,被诉产品都是出口增长快、市场份额高的产品。其后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被诉国家和显示性比较指数角度重点实证分析了印度反倾销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经过使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分析后,发现反倾销措施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随时间延递而逐渐减弱,反倾销措施对被诉国的贸易破坏效应一直比关税的贸易破坏效应要大。从反倾销政策对产业竞争力影响来看,印度反倾销措施对其产业竞争力提升具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印度产业处于比较劣势时,印度反倾销措施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更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晰  
本文结合印度经济转型背景,分析了其对华反倾销的总体特征和可能影响其裁决结果的政治经济因素。Logit模型检验结果发现,宏观经济因素在其裁决结果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无关性,这有别于对发达国家的经验研究结论。印度对华反倾销的驱动因素在于产业层面:进口渗透的威胁和产业业绩下降往往会导致肯定裁决结果的出现;相比强势厂商,集中度较低、易受损害的弱势厂商受到更多照顾;具有战略意义的化工产业,无论在转型前后都得到了反倾销当局的特殊照顾;中国入世的制度因素并未对印度对华反倾销行为形成遏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蕊  
自1994年印度对华首次发起反倾销至今,印度一直对华频繁采取反倾销措施,且手段越来越严酷,反倾销案件呈现出涉案产品多、确认损害比例高、最终税率高等特征。这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扩大对印度出口和中印两国经贸关系深入发展的关键障碍。为有效应对印度对华反倾销,本文深入分析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成因,进而探讨相关应对之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