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5)
2023(2001)
2022(1538)
2021(1726)
2020(1228)
2019(3020)
2018(3175)
2017(3961)
2016(3490)
2015(4048)
2014(4274)
2013(3282)
2012(3047)
2011(2903)
2010(3160)
2009(2467)
2008(2342)
2007(2252)
2006(2079)
2005(1993)
作者
(6442)
(5281)
(5216)
(5127)
(3412)
(2583)
(2548)
(2281)
(2017)
(1970)
(1880)
(1829)
(1807)
(1679)
(1652)
(1635)
(1604)
(1602)
(1600)
(1576)
(1511)
(1456)
(1396)
(1287)
(1262)
(1236)
(1185)
(1179)
(1175)
(1142)
学科
教育(18218)
中国(8343)
教学(5430)
理论(5265)
(3260)
(3180)
改革(3147)
高等(3115)
(3056)
思想(3036)
发展(3028)
(2906)
研究(2895)
政治(2887)
思想政治(2782)
政治教育(2782)
治教(2782)
教育改革(2777)
德育(2762)
学校(2716)
学法(2457)
教学法(2457)
管理(2398)
(2243)
教育学(2192)
计算(2183)
算机(2178)
计算机(2178)
学理(2164)
学理论(2164)
机构
大学(39791)
学院(34682)
教育(25111)
(16725)
师范(16702)
研究(16191)
师范大学(14077)
(10420)
职业(10126)
教育学(9735)
技术(8700)
科学(8677)
(7733)
北京(7716)
教育学院(7135)
研究所(7068)
职业技术(6916)
(6869)
管理(5970)
中心(5842)
(5839)
技术学院(5741)
(5198)
教育科(5150)
教育科学(5111)
理学(5013)
(4998)
研究院(4878)
理学院(4819)
中国(4667)
基金
研究(22415)
教育(19965)
项目(19275)
科学(16712)
成果(12987)
课题(12316)
编号(12242)
(10997)
社会(10907)
(10067)
社会科(9967)
社会科学(9966)
基金(9835)
(9052)
规划(8554)
(7889)
(7540)
国家(7290)
研究成果(7271)
年度(7242)
项目编号(7122)
(6739)
(6391)
(6363)
阶段(6347)
(6306)
教育部(6191)
(6138)
重点(6105)
阶段性(5844)
期刊
教育(43652)
研究(22318)
中国(17891)
职业(10445)
技术(7437)
技术教育(6849)
职业技术(6849)
职业技术教育(6849)
(5089)
经济(5089)
高等(5035)
成人(4648)
成人教育(4648)
高等教育(4420)
(4058)
论坛(4058)
大学(3955)
(3560)
职教(3539)
发展(3394)
(3394)
学报(3336)
比较(3302)
教研(2891)
高教(2891)
科学(2742)
远程(2153)
远程教育(2153)
(2056)
(1950)
共检索到64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安双宏  
经过独立后50年的努力,印度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了显著增加,但是在高等教育的层次分布、专业分布和地域分布方面仍很不合理。单独为女性设立的女子学院数量的增加,一方面表明女性教育机会的增加,但也说明世界通行的男女同校教育在印度仍有很大阻力。印度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高等教育对印度女性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但这些积极影响很容易发生逆转。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旭红  
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经济、文化、就业、女性自身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与男性相比还存在着入学机会不平等、层次不高、学科选择不均衡、教育后结果不平等等问题。本文试从社会性别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婧  匡建江  沈阳  
在英国,向处于弱势地位的青年人提供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被视为推动社会公正和社会阶层流动的关键环节。英国政府通过开展"扩大参与"行动、建立高等教育入学监管机构、制定中长期国家战略等方式,探寻实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有效途径。扩大高等教育参与机会的挑战,不仅在于吸引来自弱势群体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更重要的是如何帮助他们成功完成学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婧  匡建江  沈阳  
在英国,向处于弱势地位的青年人提供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被视为推动社会公正和社会阶层流动的关键环节。英国政府通过开展"扩大参与"行动、建立高等教育入学监管机构、制定中长期国家战略等方式,探寻实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有效途径。扩大高等教育参与机会的挑战,不仅在于吸引来自弱势群体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更重要的是如何帮助他们成功完成学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香丽  
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厦门大学91级和96级两上年级的本科生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并参照郑州大学和集美师专部分本专科生的调查材料. 不仅以男性作为参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安双宏  
印度是一个等级制度仍然较为森严的社会。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文化教育上受忽视的民众仍然占总人口很高的比例。尽管印度政府制定了一些政策以保障落后阶级受教育的机会,但5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印度落后阶级远未享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薇  邱雯婕  
根据"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女性与男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数据,可将其划分为男女高等教育均实现普及化、男女高等教育尚未迈入普及化、女性高等教育较男性而言率先迈入普及化三种类型。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人均国民总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与国家民主程度并无明显相关。人类发展指数越高,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越高;性别不平等指数越低,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越高。总体而言,"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呈上升态势。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万华  
美国女性高等教育始于 18世纪下半叶 ,经过 2 0 0多年的努力 ,美国女性的高等教育在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水平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没有解决她们在社会参与中受歧视的问题 ,尤其表现在参政议政和高收入领域 ,女性明显处于弱势。女性学研究的兴起向人们揭示在社会化过程中 ,女性与男性成长的经历是不同的。女性的道德观、认知观和对生活的价值取向都与男性有差别。所以 ,传统的以强调“理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模式和以“竞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就业市场机制对女性的发展是不利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娟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安双宏  
印度的高等教育由中央政府和邦政府依法共同管理,而中央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权力主要由一些代理机构实施。由于高等教育的管理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印度很难进行全国性的高等教育改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新  
由于高等教育公平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用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它。本研究抽查了1951-2000年间5355份云南大学"学籍登记卡"的家庭出身,结合历史宏观背景,对云南大学近五十年不同社会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并非"完全公平",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和阶段,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群体各异,由此教育公平也呈现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施晓光  
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基本方法,考察和梳理了印度高等教育政策演变及其制度变迁过程;并对印度高等教育政策的呈现方式、内容的规定性予以概括和总结,文章还根据印度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等最新文献中有关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性建议,阐述了印度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和实施策略等问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郑勤华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快速扩展时期,伴随着高等教育扩展,近年来出现了日益突出的“知识失业”现象。印度国情与中国相似,多年来一直存在严重的“知识失业”问题。本文从介绍印度的高等教育情况入手,分析了印度高等教育的扩展及其“知识失业”成因,探讨印度采取的解决措施,从而为我国缓解“知识失业”问题提供借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飞  
教育机会平等观念具有情境性。古代的教育机会平等观念源于自然法理念,机会平等的观念存在于个体的道德结构中。现代教育机会平等观认为教育机会平等是人的基本权利,是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和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在教育社会中,高等教育机会平等作为法权,首先在于机会,而不在于平等。机会的三个隐含的要素是机会的主体、机会的目标、机会主体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平等是高等教育机会平等推论要素。高等教育机会的结构正逐渐从理论形态向高等教育政策实践演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