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53)
2023(14348)
2022(11907)
2021(11019)
2020(9459)
2019(20601)
2018(20635)
2017(38724)
2016(21461)
2015(24107)
2014(24263)
2013(23857)
2012(21979)
2011(19908)
2010(20741)
2009(19911)
2008(20064)
2007(18763)
2006(16979)
2005(15727)
作者
(62863)
(52897)
(52417)
(49775)
(33583)
(25060)
(23762)
(20384)
(19963)
(19033)
(18125)
(17896)
(17076)
(17066)
(16654)
(15847)
(15465)
(15436)
(15421)
(15141)
(13493)
(13182)
(12856)
(12445)
(12140)
(12114)
(11774)
(11740)
(10802)
(10747)
学科
(95506)
(84514)
经济(84339)
(78276)
企业(78276)
管理(78210)
(47257)
业经(32248)
农业(31381)
(30992)
方法(30976)
(25437)
中国(23946)
数学(21941)
数学方法(21658)
(21364)
财务(21325)
财务管理(21287)
企业财务(20158)
(19501)
技术(18935)
(17822)
理论(17486)
(17036)
(16242)
(16237)
银行(16199)
(16110)
(15599)
地方(15182)
机构
学院(314793)
大学(309693)
(127670)
经济(124853)
管理(123297)
研究(105133)
理学(104406)
理学院(103351)
管理学(101872)
管理学院(101280)
中国(85524)
(66453)
(66083)
(65229)
科学(62031)
(53536)
(53248)
农业(51035)
中心(49790)
财经(49534)
业大(49025)
研究所(47621)
(44603)
北京(41048)
(40971)
(39589)
师范(39149)
(37334)
经济学(37000)
(36335)
基金
项目(198883)
科学(157931)
研究(150737)
基金(143680)
(123968)
国家(122683)
科学基金(106033)
社会(96123)
社会科(90534)
社会科学(90513)
(79932)
基金项目(75664)
教育(68340)
自然(66527)
(65420)
自然科(64971)
自然科学(64950)
自然科学基金(63856)
编号(62498)
资助(57218)
成果(52500)
(44678)
(44211)
重点(44209)
课题(43144)
(43056)
(42803)
(42700)
创新(40605)
(39523)
期刊
(158999)
经济(158999)
研究(95156)
中国(73607)
(68036)
(54740)
管理(49984)
学报(47692)
科学(45778)
农业(45300)
大学(37517)
教育(35732)
(35587)
金融(35587)
学学(35337)
业经(31477)
技术(28401)
财经(25025)
(23560)
经济研究(21949)
(21538)
问题(20817)
(17424)
世界(16675)
技术经济(16588)
农村(15861)
(15861)
科技(15615)
现代(15313)
财会(15242)
共检索到500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宝瑞  
印度农业科技进步主要归功于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体制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印度的农业科技体制大体包括中央政府机构、邦政府机构以及其他机构和组织,其运行机制的最大特点是中央和地方的各种研究、教育、推广机构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紧密合作,运行效率较高。印度对从事农业研究和推广的科研机构实行政府全额拨款,经费主要来源于中央政府和邦政府的财政预算。印度农业科技体制的主要经验是:实行农业科技的统筹管理和协调,明确政府在农业科技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注重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的紧密结合,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农业科研任务,重视和鼓励私营部门参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翟琳  王晶  徐明  金轲  
法国农业科技体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法国农业科学院启动了"Meta计划",推动综合和跨学科的研究;同时法国整合了8家科研、教学机构,成立了一个国家级的农业、食品、动物健康及环境研究与教育联合体(Agreenium),促进法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国际化。本文综述了法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演变历史,分析了其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现状,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奇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农业科技大会及中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精神,尽快调整农业科技力量布局,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已是当务之急。当前,必须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有所突破,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焕章  夏恩君  
运用供需平衡原理对目前中国农业科研单位及推广部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农业科技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进行了分析,指出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科技供给方──科研与推广部门自身的事情,而重要的是要根据科技需求方的实际来确定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模式,进而提出在中国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农业科技走向市场,另一方面农业科技有效需求不足,作为向社会提供公益性产品的农业科研与推广部门应主要依靠政府的支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安国辉  陈建全  何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虹文  杨艳萍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 ,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体制存在科研机构条块分割、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不完善以及运行机制不畅等弊端 ,需要进一步在农业科技组织机构、投入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科研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博  
“七五”期间,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农业科技体制的完善,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我国人口多、农业人口比率高,土地资源有限,所以农业发展必须搞兼业化和发展乡镇企业,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和推进机械化。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进一步搞好农业科技推广和技术革新。一些重工轻农的国家,往往因为忽视革新与推广,因而农业发展缓慢。此外,我国农业面貌的改变,还要注意科学种田和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率。因为一个国家土地资源的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雷茂良  
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农业知识创新体系是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首要任务。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应抓好以下四个环节:(一)改革农业科技的组织结构;(二)改革农业科技的投入机制;(三)改革科研机构的内部运行机制;(四)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安国  牛建高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新世纪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没有“三农”问题的解决,全面小康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从根本上讲,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解决农民过多的问题。就是通过城市化,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二是提高农业耕作的效率。除了一些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之外,要提高农业耕作的效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主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春晓  李建民  邹松岐  
日本农业科技推广效率高得益于其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通过考察日本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组织框架、运行机制,总结日本农业科技推广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建设的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海红  
中国农业科技改革历经恢复期、市场化改革探索期、改革深化期和创新体系建立期四个阶段,改革的成效斐然,科技创新体系初具规模,农业科技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农业科技资源投入数量和结构逐渐合理,农业科技创新产出水平不断提高,农推体系多点覆盖。改革累积了成功经验,顶层设计需遵循农业科技本身的特点,改革的动力来自于"政府主导、需求倒逼"双重驱动,在"渐进式"改革中实现了"先破再立"。农业科技体制仍存在政府和市场的主导作用扭曲,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失衡,科技创新绩效水平薄弱,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导向偏颇等弊端。下一步需建立"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的农业创新体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构建,优化平衡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建立平台化农技推广和成果转化体制,重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晶  翟琳  徐明  金轲  
巴西是农牧业大国,自然资源优厚,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丰富,农业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历经半个世纪的变迁,巴西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已经形成了公共机构、大学、公司和非政府组织多方鼎立协作的成熟结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已成为其农业发展的原动力,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成功的创新模式值得中国借鉴。本文详细分析梳理了巴西农业科技体制和农业政策的演变历史,总结了巴西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特点,并提出了其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建设的启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东凌  胡德恒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是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首先要完善科技管理体系,科技主管部门的职能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决策功能和强化服务功能;农业科研单位的改革在总体上要沿着“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向进展,既要保证国家重点课题和优势学科的研究与发展,又要让一部分科技人员直接进入市场,从事科技开发和推广。要采取建立以省级农科院为主体的农业科研体系,强化科研单位与农业部门的合作,筹建省级农业技术专业市场等措施来促进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的逐步正常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汝谦  
一、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10多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生产和整个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势头,总的是好的,为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加快改革开放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仍是严峻的。一是要求农业生产持久稳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勤芳  
介绍了美国农业科技体系的基本构成,阐述了构成该体系的联邦农业部科研机构、赠地大学农业科研及推广机构、私人企业科研机构等3方面的运行机制。分析总结了美国农业科研及美国农业科技运行机制的主要特点,认为美国农业科研体系的3个构成部分在农业科研工作中的分工、服务对象和经费主要来源不同,但三者之间能够实现相互配合、紧密合作,从而保证农业科研体系的有效运转和效能的充分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