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
- 2023(11)
- 2022(10)
- 2021(14)
- 2020(6)
- 2019(27)
- 2018(21)
- 2017(36)
- 2016(19)
- 2015(30)
- 2014(18)
- 2013(33)
- 2012(24)
- 2011(34)
- 2010(34)
- 2009(24)
- 2008(38)
- 2007(31)
- 2006(22)
- 2005(16)
- 学科
- 菜(85)
- 技术(58)
- 学(44)
- 油菜(38)
- 职业(38)
- 职业技术(38)
- 芸(38)
- 高等(38)
- 学校(37)
- 薹(36)
- 技术学校(35)
- 高等职业(35)
- 油菜籽(34)
- 籽(34)
- 菜籽(34)
- 中国(32)
- 白菜(30)
- 业(26)
- 济(25)
- 经济(25)
- 植(24)
- 植物(24)
- 物(24)
- 水产(23)
- 教学(22)
- 理论(22)
- 管理(22)
- 学法(21)
- 教学法(21)
- 生物(19)
- 机构
- 学院(414)
- 大学(400)
- 农(240)
- 农业(213)
- 科学(171)
- 研究(170)
- 业大(165)
- 农业大学(150)
- 技术(129)
- 所(123)
- 业(114)
- 研究所(113)
- 京(101)
- 室(92)
- 技术学院(87)
- 实验(86)
- 实验室(86)
- 重点(84)
- 职业(79)
- 科学院(76)
- 中心(74)
- 省(74)
- 中国(73)
- 部(71)
- 管理(69)
- 江(68)
- 生物(68)
- 科技(64)
- 理学(63)
- 理学院(63)
共检索到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洁婷 严兴洪
本研究对印度产紫菜PyroPia chauhanii不同生活史阶段的染色体进行了系统的细胞学观察。分别对室内培养的P.chauhanii各生活史阶段的活体组织进行固定和用醋酸铁苏木精染色后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叶状体阶段的营养细胞、精子囊内未成熟精子和果胞均为单倍核型(n=3);而丝状体阶段的果孢子、丝状体的营养细胞和膨大细胞均为双倍核型(2n=6);由丝状体产生的壳孢子在萌发初期发生减数分裂后,由双倍核型(2n=6)变成了单倍核型(n=3)。当叶状体进行单性生殖产生丝状体时,游离出来的类果孢子发生了染色体自然加倍,其萌发体和随后形成的丝状体的营养细胞和膨大细胞均为双倍核型(2n=6)。当叶状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洁婷 严兴洪
本研究对印度产紫菜Pyropia chauhanii不同生活史阶段的染色体进行了系统的细胞学观察。分别对室内培养的P.chauhanii各生活史阶段的活体组织进行固定和用醋酸铁苏木精染色后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叶状体阶段的营养细胞、精子囊内未成熟精子和果胞均为单倍核型(n=3);而丝状体阶段的果孢子、丝状体的营养细胞和膨大细胞均为双倍核型(2n=6);由丝状体产生的壳孢子在萌发初期发生减数分裂后,由双倍核型(2n=6)变成了单倍核型(n=3)。当叶状体进行单性生殖产生丝状体时,游离出来的类果孢子发生了染色体自然加倍,其萌发体和随后形成的丝状体的营养细胞和膨大细胞均为双倍核型(2n=6)。当叶状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莎莎 丁洪昌 严兴洪
为培育出藻体薄且适合在我国南方高水温海区栽培的紫菜新品种,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和高温胁迫处理印度产紫菜PyroPia Chauhanii野生型品系(PC-WT)的叶状体,分离出优良品系PC-M,随后通过研究2个品系在耐高温性、生长、主要光合色素含量、单孢子和壳孢子放散量等方面的差异后发现,在18和23°C温度组中,2个品系的壳孢子存活率、分裂率和假根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27和29°C温度组中,PC-M品系的壳孢子存活率比PC-WT品系分别提高了250.7%和305.4%,分裂率分别提高了42.4%和67.1%,假根发生率分别提高了86.6%和175.3%;将在23°C下培养3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严兴洪 何亮华 黄健 宋武林 马平 有贺佑胜
为了阐明雌雄异体紫菜减数分裂的发生时期,对坛紫菜生活史的各阶段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用卡诺固定液(无水酒精∶冰醋酸=3∶1)分别固定室内培养的坛紫菜各生活阶段的活体材料,在明亮处放置数日使细胞褪色至白色。然后,先用铁矾苏木精染液对固定材料进行染色处理,再进行压片、显微观察和拍照记录。观察结果表明,精子囊细胞、叶状体营养细胞和2个细胞的壳孢子萌发体中的核相是单倍的,染色体数N=5;果孢子、丝状体细胞、膨大细胞和壳孢子的核相是双倍的,染色体数2N=10。精子囊细胞、果孢子和丝状体细胞的分裂是有丝分裂。在壳孢子萌发的第1次细胞分裂过程中,观察到了减数分裂的细线期、偶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中期和后期等;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迪 丁洪昌 严兴洪
为探讨尿囊素对印度产紫菜Pyropia chauhanii单孢子形成与放散的影响,选用能释放单孢子的野生型品系(PC-WT)与不能释放单孢子的诱变品系(PC-Y1)为实验材料,用含不同浓度尿囊素的培养液分别培养来自叶状体梢、中和基部的圆盘体。结果显示,处理后6 d,不同部位的叶状体圆盘体的单孢子放散量次序为中部>梢部>基部;随着尿囊素浓度的增加,PC-WT品系叶状体圆盘体的单孢子放散总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10mmol/L是促进单孢子放散的最适浓度;但尿囊素并不能使原本不放散单孢子的PC-Y1品系释放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永清 曾志红 陈学群 康彪
对芥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CMSS9010、CMSJL44及其保持系S9010、JL44不同发育时期小孢子观察表明, 不育系与保持系在减数分裂期无可见差异, 在单核期不育系小孢子呈现败育特征, 细胞质内容物减少, 花粉壁四周出现空腔, 整个小孢子停止膨大。成熟花粉粒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 不育系花粉粒较小、干瘪、形态不规则, 畸形花粉粒78% ~89% 。说明芥菜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单核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陆子梅 高国训 靳力争 顾自豪
对芹菜花药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表明,雄性不育系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正常,可以形成单核小孢子并从四分体中释放出来,这以后由于绒毡层细胞提前解体,使小孢子得不到充足营养而发生败育。
关键词:
芹菜 雄性不育 花药 细胞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危文亮 王汉中 刘贵华
NCa不育系是从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的远缘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NCa不育系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NCa雄性败育发生于单核花粉晚期。其主要特点是:花粉母细胞可以通过减数分裂,四分体可以释放出小孢子,释放出的单核小孢子可以继续发育并在早期形成花粉壁,但是晚期单核花粉细胞质和细胞核相继降解,仅剩下含大液泡或内空的花粉壁;在四分体时期以前绒毡层与正常花药组织的无异,但随后细胞质开始逐渐小液泡化并最终解体。与已经研究过的其它油菜细胞质不育系相比,该不育系的败育时期相对较晚;其花药败育特点明显不同于已研究过的所有油菜胞质不育类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明珠 徐跃进 万正杰
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新型红菜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俞优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以确定其花药败育的时期、方式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此红菜薹胞质不育系的花药败育发生于单核小孢子早期,表现为绒毡层细胞异常膨大,挤压单核早期小孢子,从而导致其败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谷灵芝 丁洪昌 严兴洪
坛紫菜壳孢子萌发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为减数分裂,结束后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不同的四分体,随后由这个四分体发育成一个基因型嵌合的叶状体。由坛紫菜与长紫菜种间杂交所产生的杂合丝状体成熟后释放出壳孢子,后者在分裂初期出现了大量的细胞崩溃死亡,通过对单个的壳孢子萌发体进行定点跟踪观察后发现,细胞崩溃死亡不仅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直接产物即处于二细胞期、三细胞期、四细胞期的萌发体,当细胞数大于4个的萌发体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也会出现细胞崩溃死亡。绝大部分的壳孢子能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处于二细胞期的萌发体,随后进行第二次减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福青 程显峰 孟祥霞 董树连 赵永厚
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 88 3雄性败育过程的细胞解剖观察结果表明 ,大多数小孢子母细胞能正常形成 ;败育从小孢子母细胞至二核花粉粒皆有发生 ,高峰期出现在末期Ⅱ前后 ;败育形式主要有小孢子母细胞不能进入减数分裂和小孢子母细胞不能完成减数分裂及小孢子不能正常发育 3种形式 ;败育特点是败育一旦发生便彻底解体或凝聚成一团 ;成熟花药内无花粉粒 ;中层组织、绒毡层组织及药隔维管束异常均与雄性败育有关
关键词:
大白菜 不育系 小孢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严兴洪 刘旭升
以室内培养20-90d的坛紫菜雌雄叶状体为研究材料,用酶解法分别获取单离细胞进行再生培养。在雌雄叶状体的体细胞再生体中,都出现9种不同发育类型。再生体发育类型的数目和比例与种藻日龄密切相关等结果,证实了离体培养的单离细胞发育成不同形态的再生体是基于其离体前处于不同分化时期所致;由壳孢子分化成性母细胞大致可划分成8个不同阶段。雌雄叶状体的细胞分化途经大致相同,但也有一定差异,雌性叶状体的细胞最终分化成雌性性母细胞,并产生大量的丝状体;而雄性叶状体的细胞最终分化成雄性性母细胞,绝大部分生成精子,但极少数产生丝状体。在雌雄叶状体的细胞再生体中,均产生“类单孢子”并长成正常叶状体。雄性叶状体成熟较雌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素娟 何培民
我国于80年代初,就开始了紫菜体细胞育苗的研究。赵焕登、张学成(1981,1984),方宗熙等(1986),戴继勋等(1988)报道了条斑紫菜体细胞直接附网育苗及其下海养殖试验研究;对于坛紫菜,方宗熙等(1986),王素娟等(1987),戴继勋等(1988)报道了其体细胞直接附网育苗及其下海养殖试验研究。该育苗技术育苗时间至少需要15天左右,且育苗室占地面积大,在生产上难于推广。最近,王素娟等
关键词:
条斑紫菜 固定化细胞 育苗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文君 李赟 戴继勋
以光镜和电镜观察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自由丝状体生长过程中,从营养藻丝、壳孢子囊枝到成熟的壳孢子囊枝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光镜下自由丝状体在生长过程中细胞外部形态、色素体位置和颜色均发生变化;电镜观察显示了3个不同时期细胞的超微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核、色素体、类囊体、内质网、蛋白核、线粒体、液泡、红藻淀粉和质体小球等。在自由丝状体的生长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主要变化为细胞壁增厚并产生脊突;色素体数量减少、分布位置从连续排列在细胞两侧到分散排列在细胞边缘,并且在类囊体膜之间出现空隙;红藻淀粉量增多并充满细胞间质。对这些变化与自由丝状体生长环境水温、光照强度和...
关键词:
条斑紫菜 自由丝状体 超微结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明 魏毓棠 白明义
通过2种细胞质紫菜薹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观察表明,供试不育系的雄蕊都深度退化,花药内无花粉。改良不育系小孢子在四分体前发育正常,在单核小孢子期,绒毡层异常膨大挤压小孢子,造成小孢子发育营养不良,引起小孢子败育。Ogura不育系的小孢子发育有所不同,它在孢原细胞分化期之前就已有53%败育,不形成花粉囊;形成花粉囊的孢原细胞大多只形成2个体积很小的的花粉囊,其中的小孢子发育与改良不育系的小孢子发育相似:单核早期绒毡层膨大挤压小孢子,使小孢子败育。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花药发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