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15)
- 2023(3339)
- 2022(2911)
- 2021(2803)
- 2020(2243)
- 2019(4954)
- 2018(4881)
- 2017(9083)
- 2016(4897)
- 2015(5360)
- 2014(5234)
- 2013(4877)
- 2012(4557)
- 2011(4121)
- 2010(4321)
- 2009(3909)
- 2008(3921)
- 2007(3685)
- 2006(3436)
- 2005(3144)
- 学科
- 济(17613)
- 经济(17588)
- 业(16934)
- 企(15257)
- 企业(15257)
- 管理(14614)
- 中国(6034)
- 农(5611)
- 方法(5440)
- 业经(4792)
- 策(4493)
- 贸(4133)
- 贸易(4130)
- 易(4066)
- 制(4024)
- 划(3998)
- 数学(3926)
- 数学方法(3837)
- 财(3788)
- 理论(3763)
- 技术(3695)
- 地方(3688)
- 农业(3609)
- 银(3481)
- 银行(3479)
- 经营(3440)
- 行(3356)
- 和(3349)
- 学(3269)
- 融(3244)
- 机构
- 大学(67360)
- 学院(67063)
- 济(27202)
- 经济(26581)
- 管理(26428)
- 研究(24310)
- 理学(22391)
- 理学院(22093)
- 管理学(21784)
- 管理学院(21629)
- 中国(17494)
- 京(14541)
- 科学(13255)
- 财(12417)
- 所(11622)
- 江(10563)
- 中心(10534)
- 研究所(10492)
- 范(10016)
- 师范(9947)
- 财经(9908)
- 北京(9335)
- 经(8965)
- 院(8903)
- 农(8552)
- 州(8227)
- 师范大学(8015)
- 经济学(7679)
- 业大(7586)
- 商学(7450)
- 基金
- 项目(42706)
- 科学(34222)
- 研究(33232)
- 基金(31176)
- 家(27849)
- 国家(27122)
- 科学基金(22939)
- 社会(21272)
- 社会科(20151)
- 社会科学(20143)
- 省(15865)
- 基金项目(15712)
- 教育(15666)
- 自然(14018)
- 编号(13901)
- 划(13780)
- 自然科(13716)
- 自然科学(13713)
- 自然科学基金(13492)
- 资助(12493)
- 成果(12126)
- 课题(9918)
- 重点(9745)
- 部(9729)
- 发(9697)
- 创(9145)
- 项目编号(8793)
- 国家社会(8768)
- 性(8743)
- 教育部(8653)
共检索到107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德星
在反对英国统治、争取独立的斗争中 ,印度国大党领袖梦想以大印度“联邦”的形式全盘继承英帝国留下的“遗产” ,而穆斯林联盟则主张按“两个民族”理论实施印巴分治。在大规模流血冲突中 ,按照“蒙巴顿方案”实施的分治使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统”、“分”之争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严重对立。据此 ,印度制定并实施了不结盟战略 ,巴基斯坦则针对性地奉行联盟外交战略。结果 ,双方在克什米尔问题上陷入紧张和僵局 ,军备竞赛最终也由常规竞赛发展为核竞赛。
关键词:
印度 巴基斯坦 国家理念 外交战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淑华 冯晓婷
拉拢印度、制衡中国是美国“印太战略”的深层逻辑。在此战略背景下,印度对美国的地缘政治意义得到前所未有提升,美国对印度展开了丰富的高等教育外交实践。具体包括:加强印度向美国的人才流动,促进印度精英留学生留美,深化美印高新技术科研合作,建立校级伙伴关系,加强合作办学,促进两国语言互建,输出美国文化与价值观。教育外交作为一种独立的外交形式,在美国对印外交战略部署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不是中立的教育活动,而是体现出鲜明的地缘政治色彩。美国对印度的高等教育外交以高新技术合作为中心,体现出两国高等教育合作的高水平和高质量。从实施结果来看,美国对印度的高等教育外交战略出现成效与目标之间的一定疏离。
关键词:
印太战略 美国 印度 高等教育 教育外交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孙鹏,管星火
冷战后,俄罗斯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外交形势极为被动。至1999年,俄罗斯外交跌至立国以来的最低点。普京在此危难时刻宣誓就职总统,开始着手打造一个崭新的俄罗斯,力图重振俄罗斯、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经过3年来的调整和变化,普京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外交战略。即根据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以灵活务实的态度调整外交政策,实行以独联体为依托、平衡东西方的多方位外交战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刚 张兵 袁英梅
本文首先提出"科技外交"的概念,在总结科技外交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揭示科技与外交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同时探索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外交状况,剖析其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中的外交战略,进而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同时为我国更好地开展科技外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最后针对我国科技外交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科技外交工作的原则性要求和建议。
关键词:
科技外交 战略 重视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晓文
国外学者关于"中印在印度洋上处于竞争关系"的论断引发学界的思考:中印在印度洋上面临不可调和的"安全困境"吗?从中美印"战略三角"格局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印关系,双方在印度洋上存在战略冲突毋庸置疑,但同时也存在着战略互补和合作潜质。中印在印度洋上的冲突主要来源于海权格局的碰撞,并且"海上丝绸之路"的推出加剧了中印战略冲突。但是,中印在印度洋上存在诸多合作动因和可能性:印度对抗美国霸权的需要、自身战略的自主性、中印的共同利益以及印度自身能力的有限。中印在印度洋上的合作机制包括:第一,实现"海上丝绸之路"和"季风计划"的战略对接;第二,开展中印双边海上防务对话与合作以及建立中美印多边战略协调机制;第三,中印共同参与印度洋地区安全机制的建设,并推动中美印主导下的、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地区安全制度的建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晓文
国外学者关于"中印在印度洋上处于竞争关系"的论断引发学界的思考:中印在印度洋上面临不可调和的"安全困境"吗?从中美印"战略三角"格局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印关系,双方在印度洋上存在战略冲突毋庸置疑,但同时也存在着战略互补和合作潜质。中印在印度洋上的冲突主要来源于海权格局的碰撞,并且"海上丝绸之路"的推出加剧了中印战略冲突。但是,中印在印度洋上存在诸多合作动因和可能性:印度对抗美国霸权的需要、自身战略的自主性、中印的共同利益以及印度自身能力的有限。中印在印度洋上的合作机制包括:第一,实现"海上丝绸之路"和"季风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华锋 李生校
本文把工作—家庭冲突的管理战略分为个体、家庭和组织三个层面。个体层面的战略分为两大理论脉络,一是号霍尔提出的结构角色再定义、个人角色再定义和反应性角色行为;二是弗克曼等人提出的问题聚焦处理和情感聚焦处理。家庭层面的战略则包括双重承诺、交叉承诺、新传统主义和选择性承诺四种类型。而组织层面的战略是以家庭友好政策和项目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有休假项目、弹性工作安排和受抚养者照顾。
关键词:
工作—家庭冲突 冲突管理 综述 战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蔡春林 刘畅
自由贸易区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效补充。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当今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主要政策选择。金砖国家也在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加深其对外经贸联系。文章通过分析金砖国家发展自由贸易区的战略重点、利益诉求、推进方案,试图寻找彼此之间的共同利益、潜在冲突和冲突根源。由于金砖国家对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定位、认知及利益诉求存在明显差异,其战略利益冲突不可避免。短期内金砖国家存在着被排斥在彼此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之外的可能性。因此,建议建立相应的利益评估与冲突化解机制,积极倡导建立"金砖国家自由贸易区",扩大经贸合作,夯实共同利益基础。
关键词:
金砖国家 自由贸易区 战略冲突 协调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武桂馥
从历史传统上看,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历来是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两个基本要素。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是这两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走向是谋求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平衡。但是,美国长期的外交实践表明,这两个要素既有联系而又互相区别,它们各自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惠仲阳 胡智慧
进入21世纪,日本以发达的科技实力为基础大力发展科技外交,在解决全球问题、改善国家形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的科技外交不管是战略还是实践都走在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前列,值得中国等其他国家借鉴。文章着重对日本科技外交战略的形成过程与当前的发展方向进行梳理,从三个层次分析和总结日本的科技外交实践,尝试为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科技外交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全球问题 科技政策 国家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郑易平 江洪娟
俄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中极为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本文认为正常而稳定发展俄美关系是伊拉克战争后两国的主要走势,其主要原因是俄美之间的摩擦和矛盾只是局部的,两国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俄美关系正常而稳定的发展对中国外交产生的影响也将主要是积极的。
关键词:
俄美关系 走势 中国外交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雯霞
自俄罗斯联邦独立之后,其外交政策几经调整。从最初的大西洋主义外交战略到目前的新欧亚主义。这种以地缘和现实主义理论为考量的新欧亚主义外交战略并没有在“9·11”事件之后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新欧亚主义仍然是普京政府对外政策的战略指导思想。本文拟通过对普京政府具体的外交政策的简要分析来说明新欧亚主义对普京政府对外政策的影响及俄罗斯外交在新世纪初仍然奉行新欧亚主义的必然原因。
关键词:
普京政府 外交战略 新欧亚主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梁守德
进入新世纪 ,国际环境发生着深刻变化 ,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中国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的国际观念和外交战略思维的调整 ,以及新的外交政策举措 ,必须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一切以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前提。
关键词:
战略机遇期 中国国际观 外交战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洪波
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文化外交已逐渐成为当代国家闻总体外交关系的重要形式之一。一个国家要想充分利用好文化外交这个重要的资源禀赋,还需要其文化影响力、综合外交实力和政府外交执行力等条件配合。近年来,文化外交在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俄文化交流表现出各级政府重视、多方积极参与、广泛搭建平台等特点。为进一步提升中俄文化交流的发展空间,需要使双方的文化交流向纵深化发展,打破新的文化交流中的不平衡现象,培训人才,扩大交流规模和提升交流水平等。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中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不断挖掘两国关系的巨大潜能,推动双方文化领域的全面深度合作并取得更多的实际成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娜琳
前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 ,地处中俄之间的蒙古国放弃了长期奉行的“一边倒”外交政策 ,制定了均衡发展与中俄两大邻国关系。同时 ,发展与美日等西方大国关系以及立足亚太地区的“多支点”外交战略。目前 ,蒙古国与南北两个邻国建立了蒙中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和蒙俄睦邻传统伙伴关系 ,与美国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与日本确立了综合性伙伴关系。蒙古积极发展与大国的均衡关系 ,其意义在于 ,保障国家的独立、安全和未来发展 ,扩大自身活动空间 ,提高其国际地位 ,而且利用与大国的均势平衡使其相互牵制 ,以便从中获取更多利益。
关键词:
蒙古国 “多支点”外交 大国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