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3)
- 2023(9821)
- 2022(7787)
- 2021(7201)
- 2020(5776)
- 2019(13153)
- 2018(12857)
- 2017(24116)
- 2016(12408)
- 2015(14289)
- 2014(13985)
- 2013(14019)
- 2012(13663)
- 2011(12911)
- 2010(12980)
- 2009(12120)
- 2008(11869)
- 2007(10440)
- 2006(9595)
- 2005(8868)
- 学科
- 济(81687)
- 经济(81627)
- 管理(30129)
- 方法(26851)
- 业(25468)
- 数学(23639)
- 数学方法(23490)
- 贸(22018)
- 贸易(22005)
- 易(21339)
- 中国(20775)
- 地方(18979)
- 企(18683)
- 企业(18683)
- 农(15561)
- 业经(14425)
- 学(13984)
- 地方经济(13024)
- 制(11649)
- 关系(11306)
- 环境(11015)
- 财(10625)
- 融(10595)
- 金融(10594)
- 农业(10175)
- 银(9941)
- 体(9935)
- 银行(9926)
- 行(9736)
- 出(9636)
- 机构
- 大学(197433)
- 学院(195746)
- 济(102616)
- 经济(101146)
- 研究(79275)
- 管理(67475)
- 中国(59604)
- 理学(57432)
- 理学院(56690)
- 管理学(55909)
- 管理学院(55536)
- 科学(43082)
- 京(41877)
- 财(41622)
- 所(39896)
- 研究所(36309)
- 经济学(34955)
- 财经(33664)
- 中心(32768)
- 经济学院(31390)
- 经(30777)
- 农(29238)
- 院(28282)
- 江(28016)
- 北京(27183)
- 范(26165)
- 师范(25994)
- 财经大学(24928)
- 科学院(24521)
- 业大(23882)
- 基金
- 项目(123966)
- 科学(98771)
- 基金(93068)
- 研究(92549)
- 家(81347)
- 国家(80791)
- 科学基金(67802)
- 社会(63561)
- 社会科(60471)
- 社会科学(60457)
- 基金项目(47568)
- 省(44008)
- 教育(41201)
- 自然(39821)
- 自然科(38901)
- 自然科学(38886)
- 资助(38500)
- 自然科学基金(38232)
- 划(38153)
- 编号(34519)
- 部(29535)
- 发(29413)
- 重点(28779)
- 成果(28720)
- 国家社会(28537)
- 中国(27703)
- 教育部(25776)
- 创(25238)
- 课题(25061)
- 发展(24939)
共检索到308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鸿阶
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苏西洛就任总统后,通过实施有效政策,印尼很快走上经济复苏与政治整合的发展道路。目前,印尼经济转型加快推进,虽然面临着一系列难题,但发展态势依旧良好,为中印经贸合作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 经济转型 中印经济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国健
今年是中、印尼复交5周年。自1992年8月李鹏总理在印尼签署两国复交公报起,两国领导人多次进行互访,两国政治经济关系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双边经贸合作快速增长,发 展潜力大 从复交年开始,中、印尼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持续上升。按我国海关统计:从1990年的11.82亿美元、1991年的18.84亿美元、1992年的20.25亿美元、1993年的21.4亿美元上升到1994年的26.4亿美元。尽管由于历史上两国相互进出口货物品种和数量需求受到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林合明,金岩
俄罗斯的“军转民”及与中国经贸合作的前景林合明,金岩在“冷战”时代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俄罗斯的“军转民”刻不容缓,并成为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由于“军转民”实施的快慢及成功与否在很...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嘉楠 龙小宁 张相伟
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模式,已经成为政府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重要平台,对中国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5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商务部更将境外经贸合作区定位为"一带一路战略重要承接点"并将加大建设力度。但与境外经贸合作区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相比,鲜有文献对其产生的影响与作用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通过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结合签约国制度水平、经济发展情况与自然资源储备,量化分析1999-2013年间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中国国际投资以及进出口贸易所产生的具体影响,试图填补该领域的文献空白。本文主要有两点发现:首先,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立能够显著提高中国对签约国的直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长龙
欧亚经济联盟拥有丰裕的资源禀赋及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中国与其开展经贸合作既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和能源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也是抵御欧美等西方国家经济冲击的重要抓手,还是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需要。目前,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经贸合作仍存在诸多障碍:一是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二是外部环境压力将使欧亚经济联盟在夹缝中艰难求生。应以签订《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贸合作协定》为契机,在法制建设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坚持以经济为导向并积极引导"去政治化"、推进能源法制建设并积极构建欧亚能源共同体、完善现有法律框架以强化现有合作机制、以双边经贸协定为契机持续优化双边合作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葛顺奇 刘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洲国家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GDP增速从80年代的2. 5%左右增至1995年后的3. 4%和2000年后的5. 0%以上,成为增速仅次于亚洲的地区。2000年后,全球增长最快的10个国家中,有6个位于非洲,其中安哥拉、尼日利亚和埃塞俄比亚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11. 1%、8. 9%和8. 4%。非洲的经济增长既得益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琼
中国和东盟作为山水相隔的近邻,近年来一直保持非常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随着东亚成为世界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尽管中国与东盟的进一步经贸合作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但无论从双方近几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是从双方取得的成绩来看,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合作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
中国—东盟 经贸合作 发展前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永福
扩大后的欧盟已超过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我国也已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发展和深化对欧盟的经贸合作,对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加强协调,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加快结构调整,提升双边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协调与引导,加强对话与合作,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关键词:
中欧经贸合作 现状 前景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世和
1992年3月24日大韩民国外务部李相玉长官访问北京,同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签署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共同声明",从此中韩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建国
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在关注世界发达经济体和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那些依然处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实现自身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通过中非合作论坛推动中非经贸关系快速发展,带动非洲经济发展。一、中非经贸关系成功发展的基石是互相尊重、平等互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维利切克
乌中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前景乌克兰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维利切克乌克兰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是从它1991年成为独立国家以后才开始的。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西与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接壤,西南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相邻,南濒黑海和亚速海,东边与俄罗斯为邻,北边与白俄罗斯相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凤武
一、中俄贸易存在的问题 自我国与俄罗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后,互补性贸易合作不断深化,2001年,中俄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达107亿美元(其中进口80亿美元,出口27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33%,两国都很高兴。2002年,中俄贸易额达到119亿美元(其中进口84亿美元,出口35亿美元),继续以两位数的百分率增长。但同时应当看到,中俄贸易额只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9%。2002年,中日贸易额是1019亿美元,中美贸易额是972亿美元,中俄贸易额仅是其约九分之一。2002年我国与韩国的贸易额是441亿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蔡松锋
中国和印度是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和经济最具活力的两个发展中国家。近20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和6%,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水平(3%~4%)。在国际关系和全球重大事务中,中国和印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全球格局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印双方应不断深化日益发展的经贸关系。一、中印经贸合作进入重要历史转折期1.中印双边贸易增长潜力较大。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庞荣谦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和韩国曾长期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从70年代末开始,随着本地区形势的逐步缓和以及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双方开始进行体育、学术等方面的交流,民间经贸关系也逐步发展起来.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和韩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加快了步伐,发展势头方兴未艾.双方贸易额不断扩大,并逐步从间接贸易过渡到直接贸易.据韩方统计,1987-1990年,韩国同中国的贸易从16.13亿美增加到37.02亿美元.其中对中国的出口从7.47亿美元增加到14.34亿美元,年均增长24.3%;从中国的进口由8.66亿美元增加到22.68亿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可仁
中英两国间的经贸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7世纪,中国的丝绸、陶瓷、漆器、茶叶等商品就进入了英国市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英国是西方国家中最早承认中国的国家之一,中英两国自50年代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边贸易逐年发展.1954年中国贸易代表团应邀首次访问英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派赴西方国家的第一个官方代表团,有力地推动了中英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60年代中英平均每年贸易额增长到2.2亿美元,70年代又上升到平均每年5.5亿美元的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