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3)
- 2023(9532)
- 2022(7794)
- 2021(7047)
- 2020(5824)
- 2019(13108)
- 2018(12700)
- 2017(23925)
- 2016(12073)
- 2015(14063)
- 2014(13647)
- 2013(13957)
- 2012(13159)
- 2011(12382)
- 2010(12300)
- 2009(11645)
- 2008(11227)
- 2007(9816)
- 2006(8963)
- 2005(8355)
- 学科
- 济(79362)
- 经济(79309)
- 管理(35191)
- 业(30990)
- 方法(26268)
- 企(24596)
- 企业(24596)
- 数学(23477)
- 数学方法(23372)
- 中国(20669)
- 地方(18319)
- 贸(14812)
- 贸易(14803)
- 农(14703)
- 易(14393)
- 业经(13812)
- 学(13673)
- 地方经济(13273)
- 财(11474)
- 制(11306)
- 融(10980)
- 金融(10980)
- 环境(10623)
- 银(10619)
- 银行(10613)
- 行(10427)
- 和(9327)
- 农业(9303)
- 发(9273)
- 关系(9217)
- 机构
- 大学(189481)
- 学院(187248)
- 济(98928)
- 经济(97471)
- 研究(75538)
- 管理(69116)
- 中国(59308)
- 理学(58764)
- 理学院(58078)
- 管理学(57417)
- 管理学院(57053)
- 财(41051)
- 科学(40700)
- 京(40676)
- 所(37831)
- 研究所(34196)
- 经济学(33154)
- 财经(32879)
- 中心(32362)
- 经(30032)
- 经济学院(29581)
- 院(27152)
- 北京(26578)
- 江(26338)
- 农(25366)
- 财经大学(24353)
- 范(23623)
- 师范(23474)
- 科学院(23214)
- 业大(21724)
- 基金
- 项目(120760)
- 科学(97380)
- 基金(92440)
- 研究(88802)
- 家(80819)
- 国家(80306)
- 科学基金(68549)
- 社会(62079)
- 社会科(59195)
- 社会科学(59186)
- 基金项目(47283)
- 省(42419)
- 自然(41139)
- 自然科(40210)
- 自然科学(40200)
- 自然科学基金(39521)
- 教育(38661)
- 资助(38246)
- 划(36826)
- 编号(32256)
- 部(28478)
- 发(28235)
- 国家社会(28045)
- 重点(27937)
- 中国(26646)
- 成果(26393)
- 教育部(24917)
- 创(24579)
- 人文(23692)
- 发展(23680)
共检索到297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常丽娟
“供应链协议”是印太经济框架(IPEF)下达成的首个协议,为印太地区各缔约方参与到由美国主导的供应链重塑进程,提供了基本合作框架。不同于RCEP、CPTPP等传统自由贸易协议,IPEF“供应链协议”具有非约束性、显著排他性、执行机制灵活性、劳工标准创新性等贸易制度新特征。IPEF“供应链协议”反映出拜登政府正推行与其产业政策协同的贸易新方法,其效用评估将重点取决于美国的单边举措。IPEF“供应链协议”的实施预计将加速推动全球供应链体系和生产布局的调整。同时,该协议也将在供应链转移、新兴竞争领域、劳工标准等贸易规则的话语权争夺方面,对中国提出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应予以高度重视,并通过强化多边合作、优化自身供应链、推动劳工改革以及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等方式来应对IPEF“供应链协议”所带来的挑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欧定余 侯思瑶
2022年5月,美国总统拜登在日本东京宣布与印太地区的13个国家启动“印太经济框架”的谈判进程。“印太经济框架”作为美国开展印太区域经济合作新的制度体系,从本质上讲,是一份以美国利益优先的印太区域制度整合方案,是美国在印太地区开展对华竞争的行动纲领,其未来必将会对我国的海外市场、供应链稳定、区域数字经贸规则制定话语权以及区域各国制度整合等方面带来不确定性的影响。为应对“印太经济框架”的可能影响和挑战,我国应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整合“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推出区域数字规则的“中国方案”,构建我国跨国企业主导的区域供应链,以RCEP为抓手,推动区域制度整合。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卓
“印太经济框架”(IPEF)于2022年5月23日启动,是美国“印太战略”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一环。而随着军事和安全、政治和外交的陆续展开,美国及其盟友在亚太建立包围中国的、类似欧盟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亚洲同盟(亚盟)”和类似北约的军事安全组织“西太平洋公约组织(西约)”的倾向越发明显。中国的应对至关重要,应阻止二者成立,把快速实现IPEF同等开放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重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磊 徐琳
2022年“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IPEF)谈判正式启动,其中包含“透明度与良好监管实践”议题,反映出美国要引领印太区域规制融合核心议题,主导关键性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图谋。IPEF将重点构建对国内监管的国际规范机制,主要包括提升政策制定透明和利益相关方参与、完善内部协调及推进政策评审。IPEF还将构建对国内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其中监管合作主要与产业联动,同时会推进机构设置并强化纪律约束。相关谈判也将对中国参与区域经贸治理产生影响,为此要顺应国际治理趋势积极参与规制融合进程,国内监管衔接国际推进制度型开放,依托监管合作拓展共商共建共享新领域,针对谈判特点更加关注对重点议题的应对。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谭洁 赵艳俐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是要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将市场规模和生产体系优势,转化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因此,构建畅通国内外的全球物流网络体系,打造一流的供应链服务模式,是实现“双循环”的必然要求。从新发展格局的角度来看,物流是双循环实现的手段,供应链决定双循环效率。我国要紧抓“双循环”重大战略的机遇,凭借超大规模市场、完整工业体系和雄厚的制造基础等优势,主动发挥物流与供应链对新发展格局的强力支撑作用。
关键词:
双循环 供应链韧性 产业链变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高丹 王栋
2022年4月,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正式提出“友岸外包供应链”。作为美国所推进的“印太经济框架”的主要工具之一,其排他性、集团性明显,“友岸外包供应链”意图对全球供应链进行重置,体现了美国应对全球挑战以及恢复本国经济的战略认识与路径缩影,是美国对华“脱钩”的具体表现,应予以警惕并做好积极应对。具体而言,应构建中国自身的战略叙事体系,掌握“全球供应链”布局的主动权,依托数字优势,推进供应链体系数字化升级,加强中高端产业链布局。中国应积极鼓励企业创新,提高企业全球竞争力。在保持战略定力与战略清醒的同时,积极发挥经贸在中美关系中“压舱石”的作用,防止中美经贸“脱钩”,并积极借助全球多边体系的力量,推动并引领“再全球化”的发展。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友岸外包供应链” 再全球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武力超 郑甘澍
本文基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实施后的产业月度数据,进行了ECFA对福建省产业竞争力影响的动态预测。文中选取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作为表征产业竞争力的度量指标,采用马尔可夫链模型,关注ECFA的实施与福建产业竞争力的静态以及长期动态关系。研究发现:短期内早期收获计划将对福建省第一产业中与之相关的全部产品产生正面冲击,而对于第二产业其影响效应分化;但从长期效应看,第一产业中果蔬类产品在受到台湾优质产品的冲击下,其比较优势的长期预测表现为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中,较多产品的RCA值有提高的迹象,其长期效应明显优于短期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媛媛
近年来,面对全球区域经济整合的加剧、自身经济地位的不断衰微以及大陆日益增强的国际政治经济实力,台湾不得不思考如何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以防止遭遇被边缘化的危机。马英九上台以来积极推动同大陆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但遭到台湾"反对党"及相关人士的强烈反对。本文首先对ECFA的涵义作出界定,而后对一些主要的反ECFA言论做出分析,揭露其欺骗性,再对ECFA的签署给台湾经济发展带来的效益做分析,最后对ECFA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问题作一定的预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鸿阶
美国总统拜登上任后,为填补“印太战略”经济短板,重塑美国“同盟体系”,巩固制定国际规则的主导权,全面遏制中国发展,选择性继承特朗普时期的部分政治遗产。拜登在访日期间抛出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简称IPEF)。IPEF作为美国单方主导的规则议题,鼓操“共同的民主原则与普世价值”,具有很强的地缘政治属性、意识形态色彩与“圈子化”“模块化”“拼盘化”等鲜明特征,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和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与此同时,IPEF将受美国政党极化、利益集团博弈以及成员国接受与融入程度、国际社会反响、中国发展韧性等诸因素制约,要及时评估IPEF谈判议题、发展进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做到有备无患。
关键词:
“印太经济框架” 意涵 影响 前景 剖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勤
在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动荡的背景下,东盟七国参与IPEF的动因在于通过加入IPEF增进东盟-美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IPEF四大支柱迎合了东盟七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求,IPEF其他成员国在东盟对外经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IPEF四大支柱实施方案的相继出台,东盟七国立足《东盟印太展望》,调整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以应对加入“印太经济框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东盟七国参与IPEF对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域价值链重构将削弱中间产品贸易的基础,加剧清洁能源的区域竞争,阻碍中资企业对美的“迂回出口”,提高中资企业大型投资的税负成本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少武
现有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多聚焦于某一特定阶段的供应链金融,忽略了其演进特征和规律。在不同演进阶段(核心企业主导型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和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分别依托准一体化组织、平台型组织、网格组织,呈现出信誉链、信息链、价值链的阶段性特征,并在要素、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表现出规律性的演进趋势。只有不断推进供应链金融创新,激发不同类型供应链金融的市场竞争并强化监管,才能使供应链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少武
现有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多聚焦于某一特定阶段的供应链金融,忽略了其演进特征和规律。在不同演进阶段(核心企业主导型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和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分别依托准一体化组织、平台型组织、网格组织,呈现出信誉链、信息链、价值链的阶段性特征,并在要素、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表现出规律性的演进趋势。只有不断推进供应链金融创新,激发不同类型供应链金融的市场竞争并强化监管,才能使供应链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魏浩 程铮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将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经济合作制度化,为两岸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在具体分析其对台湾和大陆经济影响的基础上,从政治合作、阶段合作、领域合作、争端解决机制等4个方面阐述两岸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时达 李智华 李晓宏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项金融创新业务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商业银行拓展业务空间、增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服务理念从最初线下的"1+N"发展到现在线上化的"三流合一"(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当前,供应链金融的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供应链的全链条信息化正在进行,二是金融服务越来越重视交易数据和行为数据的收集和挖掘,三是平台建设越发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依托供应链,构建"1即N、N即1"的金融服务生态圈,以"数据质押"为核心开展综合服务将是大势所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建荣
上海经济运行的环境、特征与趋势杨建荣一、上海经济运行的环境演变1.长江经济带“龙头”地位的确立。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上海在改革、开放和全国经济发展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中央政府要求上海逐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龙头”,更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