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88)
2023(5991)
2022(5000)
2021(4646)
2020(3950)
2019(8752)
2018(8540)
2017(15750)
2016(8799)
2015(9736)
2014(9825)
2013(9801)
2012(9042)
2011(8295)
2010(8546)
2009(8319)
2008(8605)
2007(7762)
2006(7074)
2005(6543)
作者
(26534)
(22257)
(21938)
(21151)
(14136)
(10562)
(10065)
(8564)
(8424)
(7981)
(7620)
(7522)
(7369)
(7278)
(7111)
(6733)
(6603)
(6597)
(6459)
(6420)
(5696)
(5553)
(5349)
(5128)
(5061)
(4926)
(4898)
(4878)
(4512)
(4327)
学科
管理(33996)
(30070)
经济(29996)
(27497)
(23559)
企业(23559)
(14043)
(12555)
方法(11010)
中国(9121)
数学(9091)
(9079)
数学方法(8949)
(8403)
业经(8040)
(7850)
财务(7821)
财务管理(7800)
企业财务(7447)
体制(7238)
(7092)
(7068)
制度(7062)
(6714)
银行(6700)
环境(6630)
教育(6394)
(6303)
(6184)
金融(6182)
机构
大学(132585)
学院(129154)
(51418)
经济(49963)
管理(48546)
研究(46275)
理学(40843)
理学院(40403)
管理学(39717)
管理学院(39462)
中国(34684)
(28849)
(28547)
科学(26380)
(23141)
(21593)
财经(21582)
中心(20525)
研究所(20447)
(20257)
(19414)
北京(18120)
业大(17666)
(17196)
(16826)
师范(16668)
(16570)
经济学(16054)
财经大学(15953)
(15599)
基金
项目(84472)
科学(66580)
研究(63119)
基金(61443)
(53512)
国家(53074)
科学基金(45404)
社会(40319)
社会科(38206)
社会科学(38198)
(32613)
基金项目(31734)
教育(29982)
自然(28625)
自然科(27807)
自然科学(27796)
(27473)
自然科学基金(27331)
编号(25626)
资助(24918)
成果(22017)
(21868)
(19587)
重点(19386)
课题(18468)
(17537)
(17460)
国家社会(17108)
教育部(16867)
(16557)
期刊
(61986)
经济(61986)
研究(41719)
中国(34716)
(24617)
学报(20646)
管理(19198)
科学(18570)
(18501)
教育(18021)
大学(15644)
学学(14359)
(12521)
金融(12521)
农业(12012)
财经(11375)
技术(10451)
(9706)
(9153)
业经(8790)
经济研究(8515)
问题(7603)
图书(6987)
资源(6878)
会计(6799)
财会(6565)
(6556)
(6136)
理论(5852)
科技(5846)
共检索到207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陆军  马月丹  王昕  于润吉  
1工作准备(1)确定工作方案。制定《辽宁省第二轮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编制方案》。明确卫生资源配置编制工作的组织机构、技术路线、工作进度和经费预算等相关事宜。(2)人员培训。组建工作小组。对其进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涵义、原则、现实意义和编制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使其掌握标准的编制程序和方法,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明信,郝久利,冷荣久,刘刚,刘敏,丁晓音,李光宙  
如何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吉林省的特点,使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具有指导性和可行性,避免标准和规划实施的脱节?我们对此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深入的探讨。经过4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吉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编制和论证工作,一次性通过省政府的审评,2001年2月由省政府批转各地执行。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翠玲,马进,王振川,孙希昌  
目前,国内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测算已有多种方法,黑龙江省在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编制中借鉴许多好的经验,提出了“需要调整服务目标法”。该方法的建立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1)黑龙江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是6年的中期规划。卫生资源的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标准的制定必须立足于实际、立足于现实的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立足于6年中期规划可以实现的程度。(2)采用的方法如果专业性和技术性太强,推广有一定困难。(3)黑龙江省地处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所以,配置标准更要基于公平性的考虑,保证可操作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宗光,张义宗,李新民  
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编制的关键是针对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存在问题,确定科学的编制理论与方法。只有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下,进行测算与编制,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才能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便于操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公世,徐立杰,董树山,孟庆跃,徐凌中  
自1996年底开始,山东省计委、卫生厅和财政厅着手组织和领导《山东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编制工作。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这项工作已经完成,并通过了省内外专家的论证。本文将从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制定过程、编制方法和体会等4个方面,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利于这项工作的完善,也期望为其他省份提供借鉴。1 指导思想 区域卫生规划工作是我国改革卫生资源配置模式和调控手段的重大举措,它决定了在实现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凌莉,方积乾,汤泽群,张寿生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研究的分析,提出目前进行这类研究需进一步考虑的问题和初步设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宗光,李新民,曾庆义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各地都在探索制定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方法,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本文结合实践体会,对制定医疗机构配置标准的几个问题,略陈管见。 一、从供给角度制定配置标准,应选择适度年份作为测算依据,基数不能偏高或偏低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饶克勤,陈育德  
本文从当前各地制订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和区域卫生规划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制订的有关问题,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就制订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目的、制订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基本思路、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制订方法等进行了讨论,对配置标准指标的选择、确定标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提出了具体建议,并例举了一些研究实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龚向光,胡善联  
通过对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市、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比较性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各省、市、区的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在某种程度上是医疗资源配置标准。同时,存在着资源定义和内涵、标准值差异较大等特点,但各省、市、区已开始重视资源质量的提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倪建,黄高明,宫学林  
广西壮族自治区现行的卫生资源配置模式与国内其他省份一样,是在过去高度集中、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卫生管理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原有体制下形成的卫生资源配置模式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医疗保障的需求。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有关精神,推动广西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开展,在自治区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历时一年半,完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试行)》)编制工作。现将主要的工作步骤、技术方案,以及一些体会做简单介绍,以便交流提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安明,左汉宾,王保真,邱小杉  
目的:为制定符合省情、符合各地区实际、方便操作的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提供区域分类的科学依据。方法:以湖北省1990~1997年17个地、市、州有关经济、地域、人口学、供方卫生资源及居民健康共五大类计八项观察指标实际资料为例,建立数据库。根据研究目的和资料实际情况,通过SAS FOR WINDOWS(6.12V)软件,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二阶段密度估计方法最佳。故将全省17个地、市、州按多指标综合作用整体状况进行样本聚类分析。结果:以1997年作为现状资料,经样本聚类分析,将全省17个地、市、州分成3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酌情按城区及其所辖县(市)细化调整为5个具体类别,作为因地制宜配置卫生资源的可行性分类方案。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万鹏  马月丹  王昕  于润吉  
1医疗卫生机构配置的调整医疗卫生机构配置会遇到布局和结构的调整问题。布局调整包括按照需求和配置标准机构有计划、按步骤地迁建、整合、转型等,使医疗布局更加合理,保证群众看病的可及性。结构调整包括医疗服务体系框架调整,如城市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石桥  
数据分析表明:信息不对称程度对预算编制程序有系统影响,采用自下而上的预算模式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最高,自上而下的预算模式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最低,上下结合的预算模式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居中;信息不对称与预算模式匹配对预算管理业绩的有系统影响;信息不对称程度和预算编制程序匹配正确的企业占全部样本企业的51.92%。这表明相当数量的企业还需要优化预算程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